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部编版语文一下第八单元教案
19.棉花姑娘主备人:黄秀珍修改人:教学要求:1.认识13个生字和大字头1个偏旁,会写7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文中角色的对话。3.通过比较,初步体会“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等词语的表达效果,并进行拓展说话。教学重点、难点:1.读出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文中角色的对话。2.积累短语。3.了解文中提到的科学常识。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初读课文,能正确地朗读课文。2.学习本课生字,会写4个生字。教学难点:学习本课生字,会写4个生字。教学过程:一、字形入手,揭题导入1.(出示:棉)读一读,根据偏旁猜一猜“棉”字根什么有关?2.(出示棉花图片)这就是棉花当,它长在棉树上,果实成熟后,可以制成棉衣、棉被等,(关注右半边字形)白白的毛巾。3.它长得真漂亮,课文把它当作人来写,亲切地称它为——(出示课题:棉花姑娘)自由识记“娘”,可以通过加一加识记,可以通过换偏旁识记和形声字特点识记。4.关注“娘”的读音,单独读第二声,在词语中读轻声。(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文中第一、第五两幅插图,说说棉花姑娘的表情有什么变化?第一幅图棉花姑娘愁眉苦脸的,很开心。第五幅图棉花姑娘开心地笑了。棉花姑娘从伤心到开心,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到课文里找找答案吧。2.自由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遇到难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能将课文读正确。找一找棉花姑娘伤心、开心的原因,圈出来。3.梳理课文。现在你知道棉花姑娘伤心、开心的原因了吧?再次出示第一、五两幅图,图文对照交流。三、了解病因,练说常识。1.出示第一幅图,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句。(2)出示图片,认识“蚜虫”,简介:蚜虫诗一种很小很小的虫子,它专门吸取植物身上的俄水分和营养,植物会被他们吃得又黄又瘦,甚至枯死。难怪课文中说他们是可恶的蚜虫。(注意恶是多音字)(3)用“因为_________,所以_________”的句式练说棉花姑娘的病因。2.蚜虫叮咬,棉花姑娘这时候会怎么想?交流,感受棉花姑娘的心情,读好第二句话。(1)指名读。(2)识记“治病”,通过熟字“台”加偏旁识记“治”。读准“病”的后鼻音,进行词语积累。(3)指导朗读,读出棉花姑娘难受,盼望治好病的心情。3.又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呢?(七星瓢虫)(1)读好词语“七星瓢虫”,出示图片认识七星瓢虫。(2)用自己的话说说七星瓢虫的样子。(3)出示句子: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星瓢虫,大家叫我们七星瓢虫。识记“瓢”: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或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颗”可以用熟字换偏旁来识记。现在你就是七星瓢虫,学着自我介绍一下。这个长相奇特的七星瓢虫就是捉棉花叶子上的害虫的。在七星瓢虫的帮助下,你们看,(出示图片,引读第六自然段)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同桌交流识记生字“吐、啦”,可以结合形声字特点识记。4.为了治好病,棉花姑娘之前请了好多医生给她治病,都有哪些?他们为什么没办法呢?分别指名学生读第二至四自然段,找一找答案。(1)正音:“干”是第四声,结合“树干”一词,通过字源演变识记字形,看一看树干图,了解字义。通过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别”,也可以通过组词,如“别人”、分别、离别”等,加强对字义的了解。(2)交流,出示燕子、啄木鸟、青蛙几他们的外形图,引导学生将图片和名字一一对应,对准名字。用古文字演变的方法识记“燕”。(3练说:因为棉花姑娘,所以她了。她请、和帮忙治病,最后帮棉花姑娘治好了病。四、复习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卡,开火车复习生字。2.出示生字:病、医(1)共同点:半包围结构。(2)观察:注意笔顺,注意收获。(3)“病”字笔顺:先外后内。写法:病字头撇要长,“丙”字里面放。“医”字笔顺:第一笔试横,最后一笔是竖折。写法:上横略短,“矢”居中,捺要写成点,最后一笔竖折的横稍长。2.自主书写生字:干、七(1)出示,合作观察笔画简单的生字,要关注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学生发现、交流,课件演示。4.学生练写,教师提示学生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病巡视指导。5.展示评价,再次练写。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复习词语,会写文中要求的“别、星”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棉花姑娘和动物医生的话,分角色朗读。3.了解一些益虫和益鸟的知识。教学重点:学会“别”“星”两个生字。教学难点:读出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文中角色的对话。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词语。你还记得吗?出示:燕子别人树干忽然七星瓢虫七颗星星吐出啦开火车读一读。2.我们还认识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就是,(出示课题:棉花姑娘)3.有一天,棉花姑娘(出示词语:生病)了,她多么盼望有(出示词语:医生)来给她(治病)啊!二、寻求帮助,学习得体对话1.出示第二幅插图,这时,小燕子飞来了。如果你是棉花姑娘,你是怎么说呢?(自由发言)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看看课文中的棉花姑娘是怎么说的?2.指导读好:请你帮我捉害虫吧!(1)指名读。抓住“请”体会寻求帮忙时的说法。独处棉花姑娘的有礼貌。(2)师生分角色表演读,引导学生加上动作有礼貌地对话。3.小燕子能不能帮助棉花姑娘呢?它是怎么说?指导读好:“读不起,我只好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1)指名读。抓住“对不起”体会当我们无法帮助别人的时候,应该用这样的词语表示歉意。(2)小燕子为什么要说对不起?抓住“只会……还是”,虽然不能帮助棉花姑娘治病,但是可以给他一个很好的建议,棉花姑娘同样要向你表示感谢。(3)指名两位同学表演读。三、合作学习,学会礼貌对话1.根据要求学习第三第四段。啄木鸟飞来了,青蛙跳来了,棉花姑娘和他们之间又会说些什么?出示第三第四幅图(1)出示合作要求。第一遍读:同桌二人一人读棉花姑娘的话,一人读啄木鸟或者青蛙的话,别忘了要有礼貌了。第二遍读:你就是棉花姑娘,他就是啄木鸟或者青蛙,加上动作表演。(2)学生合作学习,师生互动交流、点评。2.男女生分角色读,表演。3.了解动物捉害虫的科学常识,燕子、啄木鸟、青蛙为什么没办法帮助棉花姑娘治病?(1)出示书后练习“连一连,说一说”,结合第二到五自然段说一说。相机出示:捉空中的害虫,捉树干里的害虫、捉田里的害虫、捉棉花叶子上的害虫。(2)指名说一说,连一连,读一读,记一记。(3)他们都是捉害虫的能手,各有所长。出示三个小动物的回答,指明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原因,读好抱歉的语气。4.比较,小节。(1)分别出示棉花姑娘说的三句话。读一读,引导学生发现:相同的句子,都是请求的语气,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朗读是的语气应一次比一次着急、强烈。(2)出示第二至四自然段,分角色小组合作读、师生读,体会小动物们对话的语言很得体。四、读读说说,词语积累1.燕子、啄木鸟、青蛙都不能帮助棉花姑娘治病,这可怎么办呢?(1)引读,这些“圆圆的小虫子”是谁?棉花姑娘知道吗?学生读第五自然段棉花姑娘的提问。(2)相机理解词语“惊奇”。认识偏旁大字头,关注字形的变化,范写,书空。(3)指导读好疑问句。2.指名学生读七星瓢虫的话。3.七星瓢虫帮棉花姑娘把蚜虫全部消灭啦,棉花姑娘会说些什么呢?(指名学生说些感谢、夸奖的话)当别人帮助了我们,我们要真诚的说声“谢谢”!4.(出示第五幅插图)七星瓢虫的本领真大,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你们看,她长出了(出示词语: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出示词语:雪白雪白的棉花)。(1)指导读好词语: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雪白的棉花。(2)拓展词语: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棉花姑娘的感谢之情。五、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奇、星。(1)共同点:上下结构。(2)观察:上窄下宽,上小下大。(3)学生发现、交流。特别关注关键笔画:“奇”的长横和竖钩,“星”的长横。2.出示生字:别。(1)学生上黑板书写。(2)师生对照评价。左边“另”字瘦而长,右边立刀旁竖要直,竖钩有力。3.学生练写,教师提示学生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并巡视指导。4.展示评价,再次练写。板书:19棉花姑娘生病治病病好燕子捉空中飞行的害虫啄木鸟捉树干里的害虫青蛙捉田里的害虫七星瓢虫捉棉花叶子上的害虫20咕咚主备人:黄秀珍修改人:教学要求:1.多种方法识字,认识I2个生字,会写7个字。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语气。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并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4.初步懂得遇事不盲从,要根据亲眼所见作出正确判断。教学重点:1.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认字。2.能根据课文内容做简单判断。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初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习本课生字,会写3个生字。3.初步感知文意,注意句子的停顿。教学重、难点: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在森林里的蘑菇屋内,住着一位可爱的朋友,(出示:一只小兔子)大家看小兔子的表情,想到了什么词语?(吃惊、害怕等)听,他在说什么呢?2.播放并出示小兔子的话:小朋友们,“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呀!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咕咚”这两个字的特点,发现规律。(都是口字旁的字,都是形声字,都表示声音)引导学生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青蛙叫(呱呱),鸭子叫(嘎嘎),蜜蜂飞(嗡嗡)……4.小兔子为什么害怕“咕咚”,“咕咚”又是什么?我们一起去森林里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猜读生字1.出示四幅插图,听老师讲故事。(1)要求看得认真,听得仔细。(2)交流:出现了哪些小动物?相机板书:兔子、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野牛。用古文字演变来识记生字“鹿、象”,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野”。2.自由读文。引导学生和本册学过的课文比较,有什么不同?(学过的字都没有标拼音,只给部分难读字注了音)那我们怎样才能读懂这个故事呢?引导学生联系以前的经验自己想办法。(看图猜字、查生字表、猜读或请教别人等)3.初读课文。请小朋友们捧起书自由读、大声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文中的连环画和字形特点进行猜读,还可以向同桌或老师请教。图文对照,说一说这些小动物在做什么。(学生读书,同桌记录下两人遇到不认识的字。教师巡视,相机表扬读书姿势正确的学生,并记录下全班学生不认识的字)4.互学生字。(1)教师将学生不认识的字相机写在黑板上。请认识这些字的学生认读,领读,开火车读。(2)同桌之间用各自喜欢的方式交流生字。如:你指我读,抢答读字,看谁读的又快又准。5.全班交流。(1)出示学生圈出的字词,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齐读。读准翘舌音“熟”,后鼻音“咚、命、象、领”,读准边音“拦、领”。(2)自由交流识字方法。形声字识记:吓、拦、领。偏旁表义或联系生活识记:掉、逃。比较识记:熟——热、逃——桃。组图拓展识记。6.图文对照,交流小动物们在做什么。结合课文内容,交流:兔子跑,小动物们跟着跑,野牛拦,最后小动物们笑。填空练说,梳理课文:听到“咕咚”一声,兔子(),小动物们也一个跟着一个(),后来野牛()大家问情况,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河边,看到“咕咚”是木瓜掉入水中的声音,大伙都()了。三、图文对照,读好语气1.出示第一自然段,图文对照想象木瓜掉进湖里的情景。(1)抓住“高高的”一词想象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指导学生读好“咕咚”。(2)观察兔子听到“咕咚”一声,怎么了?引出第二自然段。听到这么响的声音,胆小的兔子怎么样?理解“拔腿就跑”,想象此时兔子非常害怕的心理,演一演。(3)兔子不仅跑得飞快,还边跑边叫,齐读兔子的害怕。学生反复朗读,抓住文中连续出现的3个“跑”,体会兔子的害怕。2.小猴子看见兔子跑就问他。转换句式练说,如果你是小猴子,你怎么问兔子?(1)自由练说,合作分角色对话。小猴子问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兔子一边跑一边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猴子看到兔子边跑边说,都不停下
本文标题:部编版语文一下第八单元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520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