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调查
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调查林埭华丰村郑峰经济发展需要社会发展的支撑,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系统,经济发展就不能有效带动社会整体地进步。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是农村优秀精神文化的塑造和培育。当下,中国农村群众性文化生活现状如何?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村群众性文化生活状况又将何去何从?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缺失了什么现代化的发展使得原来在农村盛行的庙会、社火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在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冲击下日益颓废。农村缺少必要的公共文化娱乐设施,农民缺少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的机会,从而也使得一些不健康的娱乐活动在农村蔓延开来。庙会。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作为一种社会风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成为中国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于是,逛庙会形成了人们闲暇生活的内容之一。庙会活动主要是烧香拜佛,求愿还愿,和尚或主持念经做法事,吃斋饭素食等。目前庙会已经基本上在农村地区丧失了影响力,举办次数越来越少。从1996年开始,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科技部、司法部、农业部、文化部、卫生部、国家人口计生委、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中国科协14部委联合开展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成为宣传思想工作服务“三农”的名牌项目。像我所在乡镇每年开展的“龙文化艺术节”;放风筝比赛;“送戏下乡”等等活动举办的各种活动还是深得广大群众喜欢,每次轮到在村部举行的时候,赶来的群众总是里三层外三层把不算太大的村部院子挤得水泄不通,热闹非凡。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如今,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农村文化团队已经是日薄西山,解放后建立起来的农村各种业余团体由于不能实现商业化运作,在改革的大潮中大部分都自行消散了。基本上自从分田到户以后,就出现了“公共产品危机”,这些公共设施就没有人管了,以前的礼堂、篮球场都荒废了。询问各年龄层次的不少农户,大多在闲余时间就是在家看看电视,不少男性选择的是前往茶室玩棋牌。可以看出当前农村群众娱乐性活动举办之少。近几年来我国文化设施建设的增长速度比前些年有了较为明显的加快,在经济建设增长的同时文化建设也能够保持同等步伐,但是比例不均衡。目前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多停留在城市的层面,农村的比例相对较低。在城市各种基础文化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的时候,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不但没有一个比较大的增长,相反在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停滞和倒退的现象。近些年来,各地按照上级要求,普遍都建立起来乡镇文化设施。设施的确有,但并不齐全,不少都是借用村部的场所,一间办公室,挂块牌,一个书橱摆一些书。而且广大的劳动群众知道的并不多,甚至极少。这就给我们提出了另外的问题,面向基层的文化设施如果不让群众知道又怎能体现出其基层性?有的地方,比如乡镇文化站都在政府办公,基层群众想去找个人根本找不到,又谈何发挥它在基层文化工作中的领头兵作用呢?不健康文化活动侵蚀农村肌体由于乡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的薄弱,缺乏积极健康文化的引导,就容易导致一些不健康非积极文化的侵蚀,从而促使农村文化整体的非健康发展。在调查中,随机走访本村4个茶室,打牌、打麻将的在每处都存在,而且参与村民不在少数。可见,棋牌、麻将在农村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当然,如果仅仅是利用棋牌麻将进行消遣本身并无可厚非,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但是棋牌、麻将却是最容易和赌博结染的一项活动。在当下的农村,赌博已经成为破坏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破坏乡风文明的一个主要方式。眼下一些农村赌博现象较为严重。小部分人置农业生产于不顾,不分白天黑夜,大肆进行赌博活动。因赌博造成打架斗殴、邻里不和、欠下高利贷,最终妻离子散,败坏民风,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的稳定和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农村赌博现象之所以严重,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宣传教育乏力。部分乡村干部只注重搞生产、抓经济,放松了抓宣传教育工作,造成宣传教育工作软弱无力,甚至于自己都参与到赌博中去;二是农村经济体制和分配方式的转变,使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一些人找不到致富门路,无事可做,便以打麻将、打扑克来消磨时光;三是文化层次的低下以及农村法制教育不深入。一些参与赌博的人既是文盲又是法盲,听不进正确的宣传教育,认识不到赌博的危害;四是打击不力处理不严。乡镇派出所等管理部门受说情风影响,对参与赌博的人和事,该重罚的没有重罚,该绳之以法的没有绳之以法;五是一些乡村干部错误地认为查禁赌博是政法部门的事,与己无关。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在新中国建设的伟大进程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2020年的奋斗目标,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做出了新部署。有原则性要求的高度,也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体制改革、文化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仅要为农民修好路、盖好房,让农民享受到社会发展的物质成果,而且要狠狠打击农村盛行的赌博、封建迷信等影响精神文明建设的不良风气,为农民建设和组织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场所及活动,让农民享受到社会发展的精神成果,使广大农民从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成为新型农民。农村群体性文化活动该何去何从第一,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将日益丰富。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民文化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富裕起来的农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形成日益现代化、多样化的趋势。第二,农村精神文化消费不断将增长。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村文化消费的增长,虽然从绝对量上来看,农村精神文化消费并不是非常可观,相对于城市来说,还是一个非常小的市场,但是农村精神文化消费市场已经逐渐成为整体文化消费市场的一个部分,而且是一个潜力非常大的市场。农民自身已迫切需要改变农村精神文化消费现状。第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现状还没有改变。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服务机构的主体,担负着服务农村文化的职能。目前,乡镇文化站发展困难,面临后继无人、阵地偏小、经费困难等问题。其主要原因:一是部分乡镇领导思想意识存在偏差,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重物质利益,轻社会效益。二是取消农业税后,对文化建设无力投入。商业改革的大潮,也导致农村业余文化团体的消灭。“公共品危机”导致很多农村文化设施无人管理而自生自灭。第四,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欠缺,资金困难成为当前制约农村精神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文化建设的速度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仍有很大差距。不少农村文化设施因建筑年代早、长年失修、设施陈旧,存在安全隐患,不能正常使用。农村图书室、阅览室因缺乏购书经费,不能满足科教兴农的需求。目前的各类文化活动大部分仅限于城镇,边远地区的农民群众很难享受到文化服务。第五,专业人才缺乏,人员素质偏低,农村文化干部队伍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近年来,基层文化部门因条件差、待遇低、难以营造招揽人才的良好氛围,导致人才外流,专业文化人才出现人才断层和年龄老化现象。文化站正式人员偏少,人员不到位的问题仍然突出,加之近年来各项培训经费短缺、培训渠道过窄等原因,形成了农村文化工作内容贫乏,方法简单,缺乏新意,难于产生吸引力和凝聚力。另一方面,宣传不到位,设施不健全,基层群众素质偏低,接受有难度。对目前已建成的文化活动设施,对广大群众没有真正做好选择,几乎没有什么人知道。而且设施并不齐全,不少就是是借用村部的场所,一间办公室,挂块牌,一个书橱摆一些书装个样子,更新又不及时。再有,基层群众素质偏低,绝大多数青壮年有文化的平日都外出务工,剩下的年老体弱,不是文化程度较低就是体力、视力欠缺,无法经常参加。第六,不健康精神文化活动在农村依然大有阵地。由于缺乏正确的思想引导,在很多地区,农村社会风气表现出一些不良倾向。一是赌博风气比较严重。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找不到致富门路,无事可做,导致赌博之风严重。二是封建迷信有所抬头。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经商,剩下老弱妇幼留守家园,部分地方立碑、敬神等迷信活动十分突出。因此根据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大资金投入,拓宽投资渠道,建立具有特色的农村文化产业融资体制,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落实每年、每个乡镇文化站补助。并逐步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村文化建设投资体制,培植农村文化市场,吸纳非文化企业向文化产业投资,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形成完善的企业精神文化建设融资渠道,从而打破农村文化投资政府包揽的局面。第二,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农村文化建设的新方式、新途径。传统的由政府主导的农村文化建设逐渐陷入困境,要充分发挥农村群众的自发力量。政府部分由传统的主导角色向支持角色的转变,为农村健身文化建设提供物质力量。而把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主导权交给农民,由农民自己探讨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文化形式。第三,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大力传播先进文化。农村文化干部队伍是农村文化的主力军、先锋队,现阶段主要应抓稳定和提高。依靠强有利的政策保证,采取有效途径吸引专业人才充实到基层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着力帮助解决基层文化干部实际困难,让他们稳定思想,安心工作,积极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中,通过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演出形式,大力传播先进文化,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和谐、乡土气息浓郁的当代农村文化新氛围。第四,积极开展活动,繁荣农村文化。各级政府和文化单位都要以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为目的,以自强不息、脱贫致富奔小康为内容,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实际,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抓好节庆活动。组织群众迫切需要,积极性高,参与面大,影响面广,效果显著的节庆活动,但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要以文化站、农民自办文化户为基地,不断巩固、充实、提高农村业余文艺演出队,积极开展季节性和阶段性的文艺活动,以普遍性、经常性的群众文化活动,促成节庆活动的更大规模与更高档次。抓好特色活动。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不断提高活动质量,强化地方特色,充分发挥民族特色文化的特殊效应。
本文标题: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调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550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