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略谈“整本书阅读”的几个问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 尤炜
略谈“整本书阅读”的几个问题人民教育出版社尤炜从几位大家的话谈起“中国的教科书,不但用不好的文字做中心,并且用零碎的文字做中心,每课教几个字,传授一点零碎的知识。学生读了一课,便以为完了,再也没有进一步追求之引导。我们读《水浒》《红楼梦》《鲁滨孙漂流记》一类小说的时候,读了第一节便想读第二节,甚至从早晨读到夜晚,从夜晚读到天亮,要把它一口气读完了才觉得痛快。中国的教科书是以零碎文字做中心,没有这种力量。有人说,中国文人是蛀书虫。可是教科书连培养蛀书虫的力量也没有。”(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下的教科书》)“看了一部《茶花女》比读了一部《古文辞类纂》还好。按良心说,我们的成绩完全是从《三国演义》《水浒传》《新民丛报》等有系统有兴味的文章得来的。”(胡适《中学国文的教授》)“据我们的观察所得,可以断定有许多文字明白通畅的人,都不是在讲堂上听教师讲几篇唐宋八大家的残篇而得的成绩,实在是他们平时或课堂上偷看小说而得来的结果。”(胡适《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国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而不该用单篇短章……退一步说,也该把整本的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叶圣陶《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中学语文教材除单篇的文字而外,兼采书本的一章一节,高中阶段兼采现代语的整本的书。”(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草稿》)“课标”究竟在说什么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问题1:是活动,还是课程?活动:随机的,散点投入,持续性差。课程:规范化,常规工作,持续性强。但是,课程化需要:学校支持、教师投入、课时保障、学科配合……更重要的,整本书阅读主要依托学生自己,教师的控制力有限,比较松散,活动也许更符合其本质。“整”与“散”、“控”与“放”、“成型”与“无形”、“班级授课”与“个别指导”之间的度,要拿捏好。用课程化争地位,争课时,争资金;用活动化保自主,保鲜活,保实效。问题2:单篇与整本关系如何?单篇得法,整本运用。一般而言不错,但是要注意两个问题:1.单篇阅读的方法不一定能用到整本书的阅读上。(例如,单篇常做演绎式分析,整本书常要做归纳式分析)2.单篇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主体。语文课程本身的任务是教学生用好祖国语言,因此单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语用,文学赏析、知识掌握都是内化在语用中的。读整本的书,如果还拘泥于这一目标,那就太局限,太浅表化。经典名著之所以为经典,很少是因为语言用得好,主要还在内容和思想上。因此,需要标定相对独立的课程价值,探索相对独立的课程方法。问题3:“自读”与“导读”关系如何?说到底,整本书阅读的本质是学生“自读”,所有教师的指导、监测、评估都不能干扰影响学生自己读,都要为让学生更好地“自读”服务。“自读”的本质是什么?1.自己去读2.自由地读3.自主地读4.自发地读5.自在地读6.自读中来精细指导,全程设计驱动型任务,有检测,有评估。当然很好,有助于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化。但是,各位扪心自问,您喜欢这样的阅读状态吗?怎么理解“导读”?引导指导疏导所谓“自读”,必然是目标发散、所得多样。教师要宽容,允许学生读同类的书,甚至不同类的书。即使读一本书,也要允许学生处于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研究阅读的不同层次上。要求上,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底要低一点,通过底部的抬升实现整体水平提高。榜样示范要有度。民主的本质是妥协,教学也是如此。问题4:“精读”与“略读”关系如何?本质上讲,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是一种略读。这里的“略”字可以作两解:1.简略2.要略教师的指导,要抓住要略,允许简略。对任何名著,都是如此。精读也需要的,但是“精”字也可作两解:1.精细2.精要教师对整本书阅读的指导,重在精要,适当时也可以精细。要注意的是,教师所选的精细指导的点,最好也要能指向精要。所有名著,都有语言、内容、思想结合得很精妙的地方,精细指导,要在这些点上下功夫。问题5:如何做读法指导?教师自己要重视读法,不断尝试各种读法。只有这样才能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才能进行个别化的辅导。不一定要在起头的时候就指导读法,可以半途切入。对学生,“指示方法”的效果可能不如揭疑示趣,只是方略好。理论上讲,人人有法,法自读出,读多必有法。读法的问题上,切忌模式化、极端化。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必定是废话,而非真理。一切真理都是相对的。但是,可以有一些基础性的要求,比如圈点勾画,写点读后感等。主要是推动学生读。问题6:如何选择书目?永远不要指望教材给出最合适的书目,它只能给出一个最基础、最不坏的书目。选目三要:1.要经典2.要适切3.要可选指向学生增加知识、增广见闻的要有;指向学生发挥想象、陶冶情感的要有;指向学生净化心灵、变换气质的,更要有。选目的指向:“著书有三种:最上,令读者得益;次之,令此学本身有发现;其三,但令读者佩服作者之博学精心。陈(寅恪)君之书,在二三之间。”(夏承焘)选目的序列:“我以为初中宜侧重(不是专重)文学趣味、人生、国性、现代思潮数方面;高中则可再加世界文学思潮、本国古代学术思想两方面。”(朱自清)选目的范围:“照普通的情形看来,一部书可以含有两种‘注质:书本身有着内容,内容上自有系统可寻,性质属于一般科学,书是用语言文字写着的,从形式上去推究,就属于语言文字了。一部《史记》,从其内容说是历史,但是也可以选出一篇来当作国文科教材。诸君所用的算学教科书,当然是属于科学—类的,但就语言文字看,也未始不可为写作上的参考模范。算学书里的文章,朴实正确,秩序非常完整,实是学术文的好模样……我不承认有许多独立存在的所谓国语科的书籍,书籍之中除了极少数的文技、修辞等类以外,都可以是不属于国语科的。”(夏丏尊)既要考虑图书内容领域的扩张,还要考虑某类图书“写法”的多元。例如:1.张荫麟《中国史纲》2.钱穆《国史大纲》3.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4.黄仁宇《中国大历史》5.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各具特色,让学生去选。又如:1.利奥波德与约翰·缪尔2.苇岸与刘亮程3.梭罗与蕾切尔·卡森问题7:“操作模式”的价值是什么?基本的“操作模式”:1.问题引领2.任务驱动3.多元检测问题要精,任务要“疏”,检测要“淡”。操作模式的根本价值是否定它自己,走向自读:问题引领,走向引领问题任务驱动,走向自我驱动多元检测,走向不必检测教是为了不教,不教是也为了教。三个很“俗”的建议1.教师自己爱读书,有书卷气,是对学生最好的指导。2.相信学生,“小孩子有不可思议的力量”(陶行知语)。3.别太把教材当回事,也别太把教材不当回事,搞清楚它是怎么一回事,事情就好办了。谢谢各位!Tel:010-58758632E-mail:youw@pep.com.cn
本文标题:略谈“整本书阅读”的几个问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 尤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624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