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神经外科基本知识及解答
神经外科基本知识及解答一、头皮分几层?答:头皮是覆盖于颅骨之外的软组织,在解剖学上可分为五层:(1)皮层:较身体其他部位的厚而致密,含有大量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外伤时出血多,但愈后较快。(2)皮下层:由脂肪和粗大而垂直的纤维束构成,与皮肤层和帽状腱膜层均由短纤维紧密相连,是结合成头皮的关键,并富含血管神经。(3)帽状腱膜层:帽状腱膜层为覆盖于颅顶上部的大片腱膜结构,前连于额肌,后连于枕肌,且坚韧有张力。(4)腱膜下层:由纤细而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腱膜下间隙:是位于帽状腱膜与颅骨外膜之间的薄层疏松结缔组织。此间隙范围较广,前置眶上缘,后达上项线。头皮借此层与颅骨外膜疏松连接,故移动性大,头皮撕裂多沿此层。腱膜下间隙出血或化脓时,血液可沿此间隙蔓延。此间隙内的静脉可经若干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及颅内的硬脑膜窦相通,因此,此间隙内的感染可经上述途径继发颅骨骨髓炎或向颅内扩撒。所以该间隙被称为颅顶部的“危险区”。(5)骨膜层:紧贴颅骨外板,可自颅骨表面剥离。二、头颅由哪几块颅骨组成?答:共23块.脑颅:8块,构成颅腔;面颅:15块,构成面部支架.另外有3对听小骨位于颞骨内。脑颅位后上方,略呈卵圆形,内为颅腔,容纳脑。面位于前下方,形成面部的基本轮廓,并参与构成眼眶、鼻腔和口腔。三、脑分为哪几部分?答:分为大脑,小脑,脑干(间脑,中脑,桥脑,延脑。)四、大脑分为哪几叶?答:额、颞、顶、枕、岛五、脑脊液循环通路为何?答:脑脊液的流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两个侧脑室脉络丛最丰富,产生的脑脊液最多,这些脑脊液经室间孔流入第三脑室,再经中脑导水管流入第四脑室。各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都汇至第四脑室并经第四脑室的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入脑和脊髓的蛛网膜下腔。最后经矢状窦旁的蛛网膜颗粒将脑脊液回渗到上矢状窦,使脑脊液回流至静脉系统。脑脊液的回流(或吸收)主要取决于颅内静脉压和脑脊液的压力差以及血脑屏障间的有效胶体渗透压。脑和脊髓的血管、神经周围间隙和室管膜也参与脑脊液的吸收。六、12对颅神经的名称?答: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十迷及副舌下完。七、主要脑供血血管有哪几条?答:人脑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在安静状态下仅占体重2%的脑,大约需要全身供血总量的20%左右,所以脑组织对血液供应的依奈性很强,对缺氧十分敏感。脑血管的特点:动脉壁较薄;静脉壁缺乏平滑肌、无瓣膜,静脉不与动脉伴行,形成独特的硬脑膜窦,血液与神经元间有血脑屏障,此屏障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正常的脑功能依奈于通过致密的血管网不断的运输充足的氧气和营养。脑、脸和头皮的血液主要由二组血管来供应:即双侧的颈动脉系统和椎动脉系统。脑组织由四条大动脉供血,即左右两条颈内动脉构成的颈内动脉系统和左右两条椎动脉构成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脑部血液供应量约80%-90%来自颈内动脉系统,10-20%来自椎-基底动脉系统。八、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1)维持身体平衡,由前庭小脑完成,前庭小脑(绒球小结叶)。(2)调节肌紧张(脊髓小脑);脊髓小脑(小脑前叶和后叶的中间带区---蚓部和半球中间部)(3)协调随意运动(脊髓小脑)。九、简述肌力分级?答:0级肌肉完全麻痹,触诊肌肉完全无收缩力Ⅰ级肌肉有主动收缩力,但不能带动关节活动【可见肌肉轻微收缩】Ⅱ级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Ⅲ级能对抗地心引力做主动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阻力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Ⅳ级能对抗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Ⅴ级正常肌力【肌力正常,运动自如】十、何谓浅昏迷、中度昏迷、深昏迷?答:昏迷的定义:昏迷是觉醒状态与意识内容以及躯体运动均完全丧失的一种极严重的意识障碍,对强烈的疼痛刺激也不能觉醒。根据程度分为:①浅昏迷。对强烈痛刺激有反应,基本生理反应存在,生命体征正常。②中度昏迷。对痛刺激的反应消失,生理反应存在,生命体征正常。③深昏迷。除生命体征存在外,其他均消失。④过度昏迷。即脑死亡。某些部位的病变可出现一些特殊的昏迷:①醒状昏迷。又称去皮质状态。两侧大脑半球广泛性病变。②无动性缄默症。网状结构及上行激活系统病变。③闭锁综合征。桥脑腹侧病变。昏迷状态的鉴别(1)癔病性不反应状态①病人常伴有眼睑眨动,对突然较强的刺激可有瞬目反应甚至开眼反应,拉开其眼睑有明显抵抗感,并见眼球向上翻动,放开后双眼迅速紧闭;②感觉障碍与神经分布区域不符,如暴露部位的感觉消失,而隐蔽部位的感觉存在;③脑干反射如瞳孔对光反射等存在,亦无病理反射;④脑电图呈觉醒反应;⑤暗示治疗可恢复常态。(2)木僵状态①开眼存在;②可伴有蜡样屈曲、违拗症等,或谈及病人有关忧伤事件时,可见眼角噙泪等情感反应;③夜间人静时可稍有活动或自进饮食,询问时可低声回答;④脑干反射存在;⑤脑电图正常。(3)闭锁综合征①开眼反应存在,能以开眼或闭眼表示“是”或“否”和周围人交流;②第Ⅴ脑神经以上的脑干反射存在,如垂直性眼球运动、瞳孔对光反射存在;③脑电图多数正常。(4)醒状昏迷醒状昏迷是觉醒状态存在、意识内容丧失的一种特殊的意识障碍。临床上表现为语言和运动反应严重丧失,而皮质下的大多数功能和延髓的植物功能保存或业已恢复,自发性开眼反应及觉醒-睡眠周期等都存在。可见于去皮质状态、无动性缄默及植物状态。(5)去皮质状态临床表现为意识内容完全丧失,病人对自身及外界环境毫不理解,对言语刺激无任何意识性反应,常伴有去皮质强直、大小便失禁。但觉醒-睡眠周期保存或紊乱,觉醒时病人睁眼若视,视线固定有瞬目,或眼球无目的转动,茫无所知。皮质下植物功能的无意识活动存在,咀嚼、吞咽动作、呼吸、循环功能正常,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不受影响。可伴有不自主哭叫,对疼痛刺激有痛苦表情及逃避反应。(6)无动性缄默症主要表现为缄默不语,四肢运动不能,疼痛刺激多无逃避反应,貌似四肢瘫痪。可有无目的睁眼或眼球运动,睡眠-觉醒周期可保留或有改变,如呈睡眠过度状态。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体温高、心跳或呼吸节律不规则、多汗、皮脂腺分泌旺盛、尿便潴留或失禁等,无锥体束征。一般肢体并无瘫痪及感觉障碍,缄默、不动均由意识内容丧失所致。(7)植物状态①对自身或环境毫无感知,且不能与周围人接触;②对视、听、触或有害刺激,无持久的、重复的、有目的或自主的行为反应;③不能理解和表达语言;④睡眠-觉醒周期存在;⑤丘脑下部和脑干功能保存;⑥大小便失禁;⑦颅神经(瞳孔、眼脑、角膜、眼-前庭、咽)和脊髓反射保存。(8)晕厥晕厥是一种急起而短暂的意识丧失,常有先兆症状,如视觉模糊、全身无力、头昏眼花、出冷汗等。然后晕倒,持续时间很短,一般数秒钟至1min即可完全恢复。昏迷的持续时间更长,一般为数分钟至若干小时以上,且通常无先兆,恢复也慢。(9)发作性睡病临床表现在通常不易入睡的场合下,如行走、进食、上课或某些操作过程中,发生不可抗拒的睡眠,每次发作持续数秒钟至数小时不等。发作时瞳孔对光反射存在,且多数可被唤醒,故与昏迷不难区别。十一、脑穿的目的有哪些?腰穿的禁忌症有哪些?腰穿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哪些?(1)目的取脑脊液并进行脑脊液压力检查,椎管内注入氧气或碘注射剂进行脑和脊髓造影,以助诊断,椎管内注入药物进行治疗;从椎管内引流炎性分泌物、血性脑脊液或造影剂,放出适量脑脊液,以改善临床症状。(2)适应证常用于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病变、颅脑手术后、颅脑外伤、脊髓病变等。(3)禁忌证1.颅内压明显增高,特别是后颅凹占位性病变,或已疑有早期脑疝的患者为防止导致脑疝、突然死亡而禁忌腰椎穿刺。2.穿刺部位皮肤或皮下组织有感染病灶者,为防止细菌带入中枢神经系统而禁做腰椎穿刺。3.全身感染疾病如败血症者。病情极其危重、躁动不安或高位颈椎外伤、占位病变者不宜强行腰椎穿刺。(4)腰穿并发症:肥胖患者的界标很难确定,这对于医师是一种挑战。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后侧凸、腰部手术史、退行性椎间盘疾病可能使腰椎穿刺较难完成。对于有此类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请麻醉科医师或介入放射科医师会诊,以提高腰椎穿刺的成功率。腰椎穿刺的并发症包括脑疝、心肺功能受损、局部或牵涉痛、头痛、出血、感染、蛛网膜下表皮囊肿和CSF漏。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头痛,其在腰穿后48小时内的发生率高达36.5%。头痛的原因是CSF从穿刺部位渗漏的速度超过CSF的生成速度。头痛发生率的增加与所用腰穿针的粗细有关。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疝,如果颅腔与脊髓腔之间的压力差大,就有可能导致脑疝。在腰椎穿刺过程中,这种压力差可增加,导致脑干疝形成。医师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神经系统体检,可以发现易发生脑疝的高危患者。如果医师对进行腰椎穿刺仍有顾虑,CT可能有帮助,但颅内压升高不一定都能被影像学检查发现。但是,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接受CT检查,因为它可延误诊断和治疗。有出血性素质的患者非常容易发生出血,出血可导致脊髓受压。关于凝血障碍程度与出血危险的关系,尚无绝对标准,所以医师必须根据临床情况进行判断。蛛网膜下表皮囊肿是因皮肤栓子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采用有针芯的穿刺针就可避免其发生。十二、小脑幕切迹疝的典型表现是什么?答:小脑幕切迹疝:典型表现是在颅内压增高基础上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出现早);患侧瞳孔先缩小后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病变对侧肢体瘫痪、肌张力增加、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继续发展深昏迷,四肢全瘫、去皮质强直、生命体征(出现晚)严重紊乱、呼吸心搏停止死亡。十三、感觉包括哪些?1.一般感觉:(1)浅感觉:为皮肤黏膜感觉,如痛觉、温度觉和触觉。(2)深感觉:来自肌肉、肌腱、骨膜和关节的本体感觉,如运动觉位置觉和振动觉。(3)皮质感觉(复合感觉):包括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图形觉和实体觉等。2.特殊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十四、正常瞳孔直径为多少?多少为瞳孔绝对散大?答:瞳孔直径一般在2~5毫米,平均为4毫米,最小可到0.5毫米,最大可到8毫米。小于2毫米者称为瞳孔缩小(mi0sis),大于5毫米者称瞳孔开大(mydriasis)。两侧瞳孔等大,若不等大称为瞳孔不均(anisocoria)。瞳孔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如:①年龄:新生儿、老人瞳孔小,幼儿或成人瞳孔大,以青春期最大;②种族:虹膜含色素少者瞳孔大,含色素多者瞳孔小;③性别:女性者大于男性,④屈光状态:近视眼者大于远视眼者。瞳孔缩小,见于:①副交感神经受刺激如桥脑出血;②交感神经受抑制如Horner氏瞳孔;③光反射;④熟睡下,由于瞳孔收缩中枢失去大脑皮质的控制及阻断了交感性对其之抑制;⑤中枢神经受抑制;⑥全麻下第三期;⑦深呼吸下,⑧虹膜炎;⑨房水流出后;⑩瞬目反射下;⑥药物作用如滴用毛果芸香硷,服用吗啡等;⑧其他如老年外伤、轻度意识减退等。瞳孔开大,见于:①交感神经受刺激如精神紧张、神经刺激如支气管癌,主动脉瘤;②副交感神经受抑制;③暗处;④过度中枢神经消耗如重度昏迷状态、醉酒、全麻的第四期;⑤强烈痛觉刺激;⑥接触药物如阿托品、新福林等;⑦近视眼;⑧眼外伤;⑨其他如虹膜萎缩,视网膜、视神经病所致的失明、青光眼、癫痫等。十五、何谓脊髓半切综合症?答: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SYNDROME):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深感觉消失,精细触觉障碍,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对侧肢体痛温觉消失,双侧触觉保留。由于后角细胞发出的纤维先在同侧上升2-3个节段后再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组成脊髓丘脑束,故对侧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平面较脊髓损害节段水平低。其原因为:脊髓向大脑皮质传入的上行纤维束中,薄束和楔束传导来自身体同侧的本体感觉(深感觉)和精细性触觉,而脊髓丘脑束传导对侧痛觉、温觉,粗触觉等。十六、正常颅内压为多少?何谓低颅压、高颅压?答:成人:0.7~2.0kPa(70~200mmH2O);儿童:0.5~1.0kPa(50~100mmH2O)。平卧时成人颅内压持续超过200mmH2O(儿童100mmH2O)称为颅内压增高。由颅内压形成的两个要素可知,引起颅内压升高的原因也是两个方面,首先是颅腔内容物增加,包括脑组织体积增加、颅内出现不正常的物
本文标题:神经外科基本知识及解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630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