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全文)目录前言一、深刻把握当前发展形势(一)立足现有基础(二)剖析存在问题(三)迎接机遇挑战二、系统谋划未来发展蓝图(一)指导思想(二)规划原则(三)发展目标三、全面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一)构建“一核、一带、两轴、多中心”的空间发展格局(二)引导“两条主线带动,七大板块支撑”的产业空间集聚(三)推动产业融合、协作互补、联动共赢的区域协同发展四、着力构建综合保障体系(一)制定一揽子基础认定政策(二)完善七项综合保障措施(三)探索若干个性发展策略(四)加强政策措施统筹协调五、合力推进规划落地实施前言当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北京市紧紧围绕全国文化中心定位,明确了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宏伟目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临新的形势任务,立足于“全市一盘棋”,北京市创新提出规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的战略构想,将在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国家级产业基地、园区的发展基础上,统筹整合资源,着力优化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加快促进要素聚集与产业链分工协作,引导区县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化、差异化、集群化发展,推动全市文化创意氛围提升、经济转型升级、城市功能优化调整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同时,进一步发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带头引领作用,促进古都北京这张中华文明金名片的保护和弘扬。为科学规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统筹指导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规划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北京市各区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所划定的功能区,是规划期限内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和《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北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等。本规划期限为2014年至2020年。一、深刻把握当前发展形势(一)立足现有基础。北京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窗口,也是我国文化人才、文化设施、文化企业总部和文化产业资本最集中的地区,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雄厚基础和绝佳条件。近年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并形成了以30个市级集聚区为载体、带动区县集聚区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发展模式。1.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产业集聚初步形成。2013年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①总收入超过1万亿元,增加值约2406.7亿元(2004年以来年复合增长率达17.3%),占全市GDP比重为12.3%,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北京市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北京市自2006年起共认定了30个市级集聚区,涵盖了全市16个区县及文化创意产业9大领域。截至2013年底,30家市级集聚区内的742家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法人单位,共实现收入1407.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的14%;从业人员达到14.8万人,占全市比重14.1%。其中,CBD国际传媒产业集聚区、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等集聚效应凸显,798艺术区等品牌影响力日益扩大。通过集聚区建设,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分行业的空间集聚。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融合发展态势初显。依托市级集聚区和众多文化产业园区及示范基地建设,北京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以软件网络和计算机服务业为主,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设计服务、广告会展和艺术品交易等行业国内领先的文化创意产业结构体系,涌现出一大批龙头企业和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加快了信息产业、新媒体产业等发展;文化与金融融合优化了产业融资环境,完善了金融服务功能;文化创意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3.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先后出台了《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同时,研究制定了税收优惠、贷款贴息、信用担保和支持影视动画、网络游戏等重点行业发展的实施办法及保障措施,有力推动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各行业的快速发展。4.文化贸易大幅提升,国际交流成果丰硕。文化贸易成为北京市对外贸易发展新的增长亮点。2013年,北京文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35.3亿美元,同比增长15.7%,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在国际交流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全世界更加关注中国、关注北京,首都文化软实力日益增强,相继举办了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图书节、北京国际设计周、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展、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论坛、动漫游戏产业发展国际论坛等多项国际活动,成功入选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世界设计之都。在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大型综合性国际展会中,文化创意产业的交流也日益成为展会亮点。①年收入500万元及以上(其中制造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批发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文化创意产业法人单位。(二)剖析存在问题。一是产业发展质量有待提升。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较少,具有国际影响力、体现“北京服务”、“北京创造”的文化产品不够丰富,文化创意产业各行业发展不协调,产业核心竞争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二是区县产业定位有待优化。各区县基于自身资源优势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定位还需要进一步明确,部分产业和项目存在同构性、同质化现象。三是政策空间载体有待夯实。集聚区集聚效应不强,管理服务水平不高,产业促进政策不到位,文化创意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还需要进一步培育和完善。四是产业融合发展有待加强。文化资源和创意的产业化能力相对较弱,相关产业对于文化创意创新的认识不足,文化与科技、金融、制造业和旅游休闲等产业融合发展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三)迎接机遇挑战。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优化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环境。一系列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相继成立,全面统筹和推进文化产业及国有文化资产的发展工作,文化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宏伟目标的提出,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北京市确立了“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城市”新的战略任务,将通过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3.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化、集群化和引领发展态势日益明显,逐步夯实了产业政策空间载体的新基础。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新媒体、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渠道的快速发展,不断催生出新兴文化业态和产品内容,大幅提升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加快了国有文化企业的结构性重组进程,培育了一大批小微文化创意企业,重塑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环境和产业生态。目前,北京市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播影视、广告会展等行业集群发展态势凸显,引导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的完善,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需求,为建设新的产业政策空间载体进一步夯实了基础。4.国家、地区之间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引领、走向世界提出了新挑战。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和文化中心,是与世界各国、国内其他地区经济与文化交流的窗口,既为北京带来了多元化的文化要素,有力推动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进程,也使北京面临着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巨大挑战和直接压力。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均将创新和创意作为经济复苏的发动机,文化创意产业的国家间竞争更为激烈。同时,国内各省市文化产业发展迅猛,且多作为支柱产业培育,出台了大量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了较大的竞争压力。这就要求北京市必须进一步明确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行业,着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形成基础稳固、重点突出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在全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程中持续发挥带头引领作用。二、系统谋划未来发展蓝图(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加快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坚持和强化首都文化中心定位,创新思路、深化改革,充分挖掘利用首都文化资源和优势,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切实加强产业协作与产业融合,培育壮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加快形成分工合理、重点突出、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新格局,进一步强化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支柱地位和带头引领作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注入新的活力。(二)规划原则。1.一区多点、政策覆盖。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律和特点,借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发展经验,采用“一区多点、政策覆盖”的空间发展模式,在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国家级产业基地、园区的发展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产业协作,完善区域分工,健全政策体系,形成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2.产业融合、重点提升。促进科技、金融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产业新业态。促进文化创意总部经济和商务服务业融合发展,强化首都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地位。促进传统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升传统产业附加值。聚焦“3+3+X”重点产业领域,激发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传统行业活力,加快设计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等优势行业成长,推动若干新兴业态融合发展,以重点功能区、重点行业和重大项目带动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质量提升。3.产业集聚、空间集约。遵循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发展规律,在促进全市文化创意氛围的基础上,引导不同类型、不同环节、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创意产业各领域向相关功能区集聚发展。坚持空间集约利用,鼓励功能区带动传统历史文化区域、工业遗址的有机更新和商务办公区域的文化转型发展,推动风貌提升和产业升级,进一步提高空间资源使用效率。4.规划衔接、区域引导。加强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积极通过功能区建设带动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疏解、区县产业转型升级和周边区域协同发展。结合各区县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采取政策、项目、资金、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项措施,引导各区县通过功能区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形成区县联动、合理分工、各具特色、有序竞争的功能区产业发展体系。5.先行试点、循序渐进。依托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础,结合各行业发展特点,挑选若干发展基础较好、政策示范条件成熟、试点意义重大的功能区或分片区予以重点支持,率先开展项目审批、财税支持、人才引进、土地使用等政策先行先试,为功能区整体规划建设和全市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发展探索道路、积累经验。(三)发展目标。通过优化完善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空间布局,着力建设20个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打造推动产业要素集聚、服务平台建设及政策措施落地的政策空间载体,进一步引导区县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使功能区成为带动产业转型的示范、服务首都居民的窗口、展示人文北京的舞台、建设宜居城市的样板。1.以功能区建设推动形成全市文化创意产业高端化、集聚化的空间总体布局,进一步引导中心城区
本文标题: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710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