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演变
中国近现代思想演变师夷长技以制夷早期维新思想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1840S’1860S’1870S’1890S’190519151918一鸦前后,地主阶级抵抗派林、魏代表作二鸦,地主阶级洋务派:目的:影响:民资产生,早期资级维新派:王、郑主张:中体西用甲午后,维新派:康、梁、严、谭、戊戌六君子主张:政治制度作用:资级革命派同盟会纲领: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意义:资级知识分子新文化运动原因:标志:代表:陈、李、蔡、胡、鲁影响:新发展:无产阶级共产党向西方学习的特点:学习西方的器物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由被动学习到主动选择的过程。重要问题解析•1、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学习西方的局限性•他们都属于地主阶级,不可能触及封建制度。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没有引进西方的政治制度,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因而不可能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2、民族资产阶级三个派别学习西方的特点和实践•(1)特点:①维新派: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学习西方,兴民权,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②革命派:反对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③激进派:矛头指向封建正统思想,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2)实践方式和结果:①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政治变革,但君主立宪制没有提及。由于没有发动群众,没有武装力量,最终失败。②革命派:通过暴力斗争,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但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国的方案未能真正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没有改变。③激进派: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促使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3、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特征和阶段•四个阶段:①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习“器物”(先进技术);②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习“制度”;③从1915年到1919年:资产阶级学习“思想文化”;④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学习西方的主题: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御侵略、挽救危亡、民族独立相结合,体现出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4、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1)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他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依据,减小变法的阻力。•(2)袁世凯统治时期,在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逆流。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倒孔家店”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宣扬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新道德。目的是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宣扬民主与科学,解放人们的思想。•【知识检测】•1、(2008全国Ⅱ,14)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人物中,其主张与冯桂芬的观点相似的是•A.龚自珍B.洪仁玕•C.李鸿章D.严复•2、下列言论与“中体西用”思想相符的是•①“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②“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③“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也。”④“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⑤“天不变,道亦不变。”•A.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3、“欧罗巴人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图朝廷节取(注:希望朝廷选用)其技能,禁传其学术,具有深意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高度赞扬的西方科技B.作者主张进行政治改良•C.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D.赞扬欧罗巴人科技先进,排斥其思想文化CCD•4、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和所用的材料是•A.清朝封建统治西方先进科技•B.清朝封建统治君主立宪制度•C.清朝封建统治民主共和•D.清朝封建统治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5、导致近代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因素是()•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6、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A.民主共和B.改良维新C.暴力革命D.君主专制ABB•7、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太新;新则攻吾太旧。”该思想家是•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8、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A.魏源B.李鸿章C.康有为D.孙中山•9、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李贽笔下的孔子•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ACC•10、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11、(09广东历史)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治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A.君主B.科学C.西学D.民权•12、(2008全国Ⅰ,15)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A.•B.•C.•D.DDC•13、近代中国一些进步思想家主张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第一次提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的思想家及其论著是•A.魏源的《海国图志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D.孙中山的《民报·发刊词》•15、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A.天赋人权B.主权在民C.君民共主D.民贵君轻•16、据学者研究,甲午战争之前的三百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有129种之多,而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却只有12种;但是之后的十几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仅有16种,而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却达到了958种,其中多数为政治、法律类书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B.•C.•D.中国知识分子主张通过日本学习西方BBD•17、(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从“中体西用”的角度论述了科举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这表明他•A.B.•C.•D.•18、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话国语。这表明当时文学革命•A.取得了重大突破B.•C.推动了政治改革D.取得了彻底成功•19、在清末,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分歧在于•A.B.•C.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D.应否推行议会制度DAC•21、达尔文进化论在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是指它()•A.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B.促进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兴起•C.激发中国人民的斗争热情D.为辛亥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22、近代一位思想家曾说:“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日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B.带有浓厚的民主色彩•C.受启蒙思想的影响•D.反对君主制AD•23、有学者指出:严复最初在中国介绍传播进化论,“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燃烧着许多人的心和血”。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当头棒喝”表明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开始兴起•B.“绝大的刺激”反映了中体西用观念得到广泛认可•C.“思想像野火一样”反映了民主启蒙思想广泛传播•D.进化伦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24、日本学者说:“幕府末期的日本学者文化人等,经由中国输入的文献所学到的西学情形与一般近代文化,并不比经过荷兰所学到的有何逊色。”体现了日本学者所说的“经由中国输入的文献”中的主要思想是•A.“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B.“东西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C.“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D.“师夷长技以制夷”•25、公民实质上是指具有国家国籍并有权参与国家公共权力行使与监督的人。在中国,“公民”一词是泊来品,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的政治词汇中,“公民”取代了“臣民”,发生这一转变的原因不包括•A.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开展B.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C.民主平等价值观念的普及D.近代教育事业的进步CDC•26、(山东文综)书籍承载文化,传播知识,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和社会进步的阶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话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干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于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自讲求,•-——《三宇经》•(1)材料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材料二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结是哪一年,我们就推举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斯所著《人体结构》,一本是哥自尼所著《天体运行之道路》。——桑戴克《世界文化史》•(2)上述两本著作对“人体”和“天体”的研究,反映出当时在思想和科学领域出班了哪些新的变化’•材料三表3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上卷:“西学”诸书算学、重学、电学、声学、汽学、天学、地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学、图学中卷:“西政”诸书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下卷:杂类之书游记、报章、格致——据黄爱平等《西学与清代文化》•(3)据材料结何所学知识,说明“上卷”诸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中卷’诸书的翻译出版反映出当时“西学东渐’有何新的发展?•27、(2007广东单科,27)阅读下列材料:•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1)梁启超文中的欧洲“古学复兴”指的是什么?•(2)战国的“思想自由”状况在秦汉、宋明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梁启超所说的“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有何具体表现?•(4)欧洲的十四五世纪、中国的战国时期、梁启超所处的这个时代,有什么共同之处?•26、答案(1)主要思想礼、仁、义、中庸、孝、修齐治平•积极作用:传承了儒家思想文化,汇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2)思想领域的变化:冲破封建神学束缚,关注人的价值,强调以人为中心认识世界科学领域的变化:科学逐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米,进入了一个面向现实世界,重视科学实验的新时代。•(3)积极影响:促进丁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新发展:西学传播的重点由科学技术向制度和思想转变•(4)①科学知识重要:科技是笫一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科技发展为思想解放创造有利条件。•②人文知识重要:促进人的思想解放和道德养成,推动人类精神文明进步•思想解放促进科技发展。•③两者同等重要: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社会发展。
本文标题: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演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758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