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八近代列强的侵华和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专题八│考点综述本专题主要包括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的重大历史事件。近代主要侵华战争的特点与影响、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及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大史实等,是本专题命题考查的重要知识点。考点综述专题八│考情报告考情报告专题八│考情报告专题八│专题备考引擎考向预测(1)命题仍会运用新情境、新材料设计考查问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中重大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背景、特点及其影响等方面的理解。(2)高考可能运用新史观对中华民族独立复兴历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从爱国主义角度命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的新评价、新认识。(3)高考命题还可能从热点角度切入,考查重大历史事件。如2012年是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70周年、清王朝结束100周年、中华民国成立100周年等。专题备考引擎专题八│专题备考引擎备考策略(1)复习本专题,注意把握两条基本线索:一是列强的侵略,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逐渐深化及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程;二是围绕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展开的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探索历程。(2)复习列强的侵华史,要注意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等方面综合分析,归纳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史实和影响,并结合世界历史发展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和评价。专题八│专题备考引擎(3)复习中国近代各阶级的抗争与探索时,注意梳理各阶级各阶层抗争与探索的主要活动、特点等,深刻理解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的两次历史性巨变;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比较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的异同,认识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梳理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和趋势。(4)从民主革命的任务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变化,分析国共两党的关系,突出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民主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专题网络构建专题八│专题网络构建重点要点探究专题八│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一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影响及认识专题八│重点要点探究专题八│重点要点探究2.对列强侵华战争的认识(1)从起因看,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2)从发动者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美日为主,反映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向两侧转移的变化。(3)从列强侵华目的看,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专题八│重点要点探究例1[2011·课标全国卷]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专题八│重点要点探究例1B【解析】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背景。从题干材料信息:清政府向各国宣战、地方官员与列强签订条约中看出,清政府中央集权遭到地方势力的冲击,即中央集权面临危机。A、C两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而地方势力也没有发展到与朝廷分庭抗礼的程度。专题八│重点要点探究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香港兴”“上海兴”都是因为签订了()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专题八│重点要点探究变式题A【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影响的理解。《南京条约》中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符合“香港兴”“上海兴”的要求,故答案为A项。专题八│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二近代前期重大抗争与探索的特点、贡献及影响1.近代前期民主革命运动的特点(1)革命具有广泛性。(2)普遍向西方探求真理。(3)革命具有层次性。(4)革命具有继承性。(5)取得一定成果,但都未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专题八│重点要点探究2.抗争与探索的贡献和影响(1)农民阶级的抗争与探索:太平天国运动中表现为建立起以天京为中心的政权,并与清政府对峙;颁布了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首次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在义和团运动中表现为掀起的革命运动,打出“灭洋”以挽救民族危机的旗帜,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粉碎了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迷梦,具有爱国主义精神。(2)资产阶级的抗争与探索: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美国三权分立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第一次转变,使近代前期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达到顶峰。专题八│重点要点探究例2[2011·江苏卷]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专题八│重点要点探究例2A【解析】本题以美国报纸对辛亥革命的报道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掌握,以及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美国对中国未来的预测是未来的中国将按照美国模式发展,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将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中国始终不是联邦政体,也没有出现亚洲最西化的现实,排除B、C两项;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没有西方民主观念,排除D项。专题八│重点要点探究1862年7月7日马克思在《中国事件》一文中说:“(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为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立与停滞腐朽。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天国运动与此材料的观点不符的是()A.动摇了封建统治B.破坏了社会生产力C.造成了社会动荡D.未提出建设性方案专题八│重点要点探究变式题D【解析】本题考查对太平天国作用和影响的理解。太平天国先后提出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故D项符合题意。专题八│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三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的探索、自身建设及政策调整1.革命道路探索——从中共二大到八七会议:①中共二大提出了最低革命纲领,但是在革命道路上基本上照搬了苏联的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②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从八七会议到遵义会议:①八七会议旗帜鲜明地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②1935年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了党内存在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专题八│重点要点探究专题八│重点要点探究例3[2011·北京卷]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经过不懈探索与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据下图,回答第(1)题。(1)描述1934年至1936年革命根据地分布范围变化的特点。(2)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概述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专题八│重点要点探究例3(1)面积由小变大,分布范围由分散到集中连片,从地跨两省到地跨四省。【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读图及概述的能力。首先要注意图例,然后仔细观察图中根据地分布范围的变化,综合考虑得出答案。可从面积、分散程度、跨越的省区等方面回答,不能回答过少。(2)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根据地政权建设;领导根据地军民抗战;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贡献,注意“概述”一词,不要过细,尽量涵盖政治、军事、思想等各个方面。专题八│重点要点探究下图是一幅题为《重点攻势》的漫画,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A.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B.使我军逐步掌握了战略主动权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D.推翻了蒋家王朝的反动统治专题八│重点要点探究变式题B【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共领导解放战争过程的理解。从漫画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分三路大军挺进中原直刺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区,使我军从内线打到外线,逐步取得了战略主动权,故B项符合题意。专题八│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四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演变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曲折历程。从历史上看,国共两党合作或者对抗,是由多种因素制约的。主要表现为:(1)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阶级矛盾上升时,两党合作关系就有可能破裂,走向对抗。(3)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有利的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有利的国际环境就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插手,就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专题八│重点要点探究例4[2011·天津卷]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专题八│重点要点探究例4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重庆谈判。从毛泽东去重庆可以判断“很大的成就”问的是重庆谈判的成就。据所学知识可知,A、C、D三项内容都没有实现。根据《双十协定》,决定召开政协会议,这是重庆谈判的突出成就。专题八│重点要点探究费正清在《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写道:“在蒋毛会谈结束之际,双方于(1945年)10月10日签署协定,宣布了主要原则……蒋介石要求他们(中共军队)应统一在中央政府的行政权力之下,共产党领导人吃惊地没有提出反对。”材料中“共产党领导人吃惊地没有提出反对”的主要原因是()A.认为中央政府是“人民的政府”B.当时中共力量还很弱小C.鉴于国内人民争取和平的舆论D.中共认同国共两党合作方式专题八│重点要点探究变式题A【解析】本题考查《双十协定》等相关内容。1945年抗战胜利后,为了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面目,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了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主张和平建国,建立各党派的联合政府,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B、C、D三项说法与之无关,答案为A项。专题八│时政热点链接热点视角视角1:从吸取历史的教训,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崛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主义精神的角度,高考会对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潮流中的重要历史事件蕴含的民族、民主革命精神进行命题考查。视角2:从五四运动到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无数的革命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如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高考命题可能会对与这些精神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命题考查。时政热点链接专题八│时政热点链接热点演练1.从清朝的黄龙旗到中华民国的五色旗(注:一般认为五色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这种变化反映了()①封建制度的结束②共和观念的深入③民主平等的趋势④民族团结的重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专题八│时政热点链接1.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成立了中华民国,体现了民族平等、民主共和的思想,故②③④项说法正确;辛亥革命只标志着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的结束,封建制度在中国结束说法不正确,排除①,答案为B项。专题八│时政热点链接2.“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的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这表明了五四运动()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
本文标题:2012届高考新课标历史二轮复习方案课件:专题8 近代列强的侵华和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766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