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李贺诗中的名句: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2、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3、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凡是有情之物都会衰老枯谢。别看苍天日出月没,光景常新,终古不变。假若它有情的话,也照样会衰老。)李贺感知活动——展示形声欣赏一组箜篌乐器的照片认识箜篌——识其形:聆听一段箜篌动听的音乐感受箜篌——闻其音。各种箜篌箜篌演奏解题李凭: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李凭: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走近作者: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代诗人。早有诗名,但因父讳而无法应试进举,—生抑郁,27岁病逝,他的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诡异的语言,表现出幽奇神秘的意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白话译文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内容分析:时间:蜀丝吴桐张高秋地点:李凭中国弹箜篌描写音乐关键是化抽象为具体,李贺怎么描写李凭弹箜篌的呢?空山凝云颓不流:湘娥啼竹素女愁:角度之一:侧面烘托角度之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清脆激越时而幽咽时而欢快(比喻、拟人)正面描写角度之三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现实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天上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神山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月宫音乐效果1、侧面烘托,通过描摹音乐效果老衬托音乐本身2、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通感手法和夸张手法3、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用自由的想象和瑰丽的神会世界来表现音乐世界的。吴丝蜀桐张高秋写“吴丝蜀桐”有何作用?“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品读诗歌吴丝蜀桐张高秋高秋:秋高气爽,天空明亮透澈,自然看起来格外高远。既点明了演奏的时间,又写出了演奏的环境。张高秋:不仅是演奏的抽象动作,更易引起联想:音乐情韵高远饱满,直上云霄——像礼花一样,起于弦上一点然后发散到长空去。空山凝云颓不流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飘散在寂寞山间的闲云都为之动容,凄然停步仿佛在俯首谛听。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江娥啼竹素女愁音乐变得愁苦郁闷,我们仿佛听到娥皇和女英在湘江边为舜痛哭不己,泪尽,继之以血,将湘江之竹尽染绯红;又仿佛在重温素女弹奏起五十弦瑟,令人悲不自禁……从侧面写出了音乐声的感人肺腑。李凭中国弹箜篌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诗人故意避开了叙事性的交代和直说,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以声比声“玉碎,状其声之清脆;凤叫,状其声之和缓。”“芙蓉泣,状其声之惨淡;香兰笑,状其声之冶丽。”昆山:也叫“玉山”或者“群玉之山”。凤凰:在传说中是一种高贵的神鸟。用二者衬托其声之美。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以形比声昆山玉碎:唤起山崩地裂的形象感,形容乐声乍起的壮观。凤凰叫:唤起孤独哀鸣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幽怨。芙蓉泣露:唤起露滴残荷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凄凉。香兰笑:唤起兰花盛开宛如笑靥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欢快愉悦。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十二门:借指长安,当时的京城长安四面,每面有三个门,所以说是十二门。清冷的乐声使人觉得长安城沉浸在寒光之中——音乐具有不可抗拒的感化力和渗透力——整个长安城仿佛只有箜篌的美妙旋律在回荡。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紫皇: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箜篌上的那二十三根丝弦弹奏出的妙音,连天上的玉皇大帝和人间的皇帝都为之感动。巧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比较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人间扩大到仙府。以下六句,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那激越的声响,那憾人心肺的力量,震破了女娲所补的苍天;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秋雨密密匝匝的坠落声,可以摹状乐声的急促,也可以唤起连绵不绝的忧郁形象。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教:不但是对乐师的高度评价,更是对乐曲的无比赞赏,就是誉之为仙乐了。老、瘦:极平常的字用得极生动。鱼之愈老,活动意识愈淡,而今这沉稳的老鱼居然跳起波来,可见音乐感染力之大。蛟乃龙之健者,而今瘦了,想见是大病之中或者之后,如此瘦蛟而能翩然起舞,可见音乐己使之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舞蹈完成,乐曲结束。但是,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还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地洒落在身上,把毛浸湿,也不肯离去。听众听得入了迷,曲已终而意犹未尽。艺术手法: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曲终收拔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一样,都是侧面描写,表现音乐终结后,听众却沉浸在音乐所带来的情绪中久久不能脱出。结语:李贺这首诗用瑰丽的词采,天上人间的想象来描摹听音乐的感受,把一首悲戚的乐曲描写得惊天动地。诗本身也和乐曲一样有了一种凄寒冷艳的气质——“冷如秋霜,艳若桃李。”
本文标题:李凭箜篌引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772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