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门类:管理学一级学科代码:1204一级学科名称:公共管理二级学科代码:125200二级学科名称:公共管理(专业学位)一、培养目标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公共管理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政治、经济、法律和现代科技等方面的综合理论知识和复合型、应用型的知识结构,了解国内外公共管理的新发展和新特点。以及掌握从事公共部门管理的现代技术、公文写作和实际管理技能,具备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开拓创新和依法行政能力。比较熟练的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具有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及较强的听、说、写、译能力。身心健康,毕业后能独立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业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从事教学、科研、业务以及管理工作。二、学制、学习年限和学分要求(一)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二)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毕业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最长不超过5年。(三)学分要求:核心课不少于17学分,专业方向必修课不少于8学分,选修课不少于9学分,社会实践为2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三、研究方向(一)政府改革与治理;(二)政府应急管理;(三)公共气象管理;(四)高等教育管理。四、培养方式与方法(一)授课主要采取集中授课方式,在指导上采取导师负责和学院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二)硕士研究生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具体情况于入学五2周内在导师指导下订出课程学习计划。(三)对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并重的方式,课程学习一般在一年半内完成,从事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得少于一学年。(四)在第三学期进入学位论文工作前,将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业务能力进行全面的中期考核。考核优秀者可以被推荐提前攻读博士学位。未通过考核者参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相关规定执行。(五)整个培养过程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使研究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科学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六)研究生要以自学为主,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他们深入思考与正确判断,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和研究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师生合作、教学相长。(七)加强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品质的教育,研究生应认真参加政治理论课和时事政策的学习,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五、考核方式考核有考试和考查两种方式。(一)考试一般是通过笔试、口试、课程(学术)论文等形式对研究生课程学习给出评价,用百分制记分,考试成绩在60分以上者为合格,其中专业学位课成绩在75分以上为合格。(二)考查主要是对研究生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及能力和态度等作出评价,一般是通过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包括实验、作业、课堂讨论、读书报告、小论文等来判断,采用五级计分制记分(优100-90;良89-80;中79-70;及格69-60;不及格59分以下)。(三)硕士生学位课程考核一般为笔试或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方式。非学位课程可以是考试也可以是考查。六、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位论文工作,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分析、综合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学位论文应体现专业学位的特点,选题紧密结合公共管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特别鼓励学生选择与自己的工作岗位或工作领域相关的问题展开论文研究。学生应该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展开调查研究与分析论述,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或改进管理的措施。学位论文可以是公共管理专题研究、案例研究、调查报告、政策分析,也可以是学理研究。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经过开题、写作、答辩等环节完成。其中,论文开题时间应至少在答辩前半年进行,论文应该充分体现学生运用公共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与技巧,正文字数应在2万字以上。论文书写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报告的编写格式》的标准。3研究生的论文开题报告、论文评阅、论文答辩等环节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管理工作手册》中的有关规定办理。七、实践环节研究生参加不少于120小时的实践环节的训练,其目的是使研究生对今后的工作有一个直接的初步锻炼。实践环节分教学实践、生产实践和社会调查三项。教学实践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例如专业课程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带本科生实习、实验、课程设计,协助导师指导毕业设计等。生产实践尤其适用于没有或缺乏本专业生产工作经验的研究生,可安排到生产部门去学习和实践。社会调查一般是指带着课题进行某一方面的广泛的调查研究,并以专题报告的形式提交有关部门或单位。实践环节可根据研究生的实践情况,确定从事其中的一项或二项,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与研究生兼任助教、助研和助管的工作结合起来。具体由指导教师和学院负责安排检查和指导,并对研究生的实践环节效果进行考核,合格者给予相应的学分(一般以60小时为1学分,最高记2学分)。实践环节学分不计入课程总学分。八、学术活动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工作期间,应举行一次不少于1小时的公开性的学术报告(论文开题报告除外),由指导教师和学院负责对其学术报告效果进行考核,还应参加不少于6次的学术活动,包括参加各种校内外学术报告、学术会议、教学或科技比赛等。原则上应在在国内或者国际学术会议上做一次不少于10分钟的学术报告。九、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包括课程学习、论文准备、科研和社会实践,特别在论文工作中,要注意培养研究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谦虚诚挚的合作精神。研究生不但要学习老一辈专家学者扎扎实实做学问的作风,更要学习他们实实在在做人的品德。十、论文与答辩工作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授予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具体实施办法进行。4附件:公共管理硕士课程设置与考试要求院(系)名称公共管理学院学科专业公共管理组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授课方式考核方式备注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221面授讲课考试英语3221面授讲课考试B公共管理学4831面授讲课考试公共政策分析3221面授讲课考试公共经济学4831面授讲课考试宪法与行政法4831面授讲课考试社会研究方法3222面授讲课考试政治学3222面授讲课考试C非营利组织管理3222面授讲课考试公文写作3222面授讲课考试电子政务3222面授讲课考试公共气象管理基础3222面授讲课考试D公共伦理学4831面授讲课考试西方政府改革专题3222面授讲课考查社区治理专题3222面授讲课考查风险社会与管理3222面授讲课考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3222面授讲课考查气象法学3222面授讲课考查公共气象服务技术与方法3222面授讲课考查高等教育管理实务研究3222面授讲课考查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治理3222面授讲课考查公共管理案例分析3222面授讲课考查管理心理学3222面授讲课考查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3222面授讲课考查领导科学与艺术3221面授讲课考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3222面授讲课考查E社会实践时间不少于3个月。社会实践完成后研究生在第4学期开学2周内提交5000字以上的社会实践调研报告。(2学分)备注:A公共学位核心课;B专业学位核心课;C专业方向必修课;D选修课;E社会实践。课程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6学分。
本文标题: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790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