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第四章 战后贸易理论
第四章战后贸易理论•第一节列昂惕夫之谜(LeontiefParadox)一、列昂惕夫之谜二、对列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三、列昂惕夫之谜简评本节内容列昂惕夫(W.W.leontief,1906-1999)是美国著名计量经济学家,他创立了投入产出分析法,并以此突出贡献获得了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代表作是《投入产出经济学》。1953年在美国《经济学与统计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利用美国1947年进出口行业所用资本存量与工人人数的数据来检验H-O模型,其结果引发了持续一代人富有成效的争论。一、列昂惕夫之谜二、实证检验的逻辑列昂惕夫的逻辑是:如果H-O理论正确:即各国应该出口密集使用其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则美国作为资本丰裕的国家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意味着:美国出口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率应该大于进口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率。列昂惕夫使用的方法•列昂惕夫利用投入产出法,将生产要素分为两类,资本和劳动,对200多个子部门进行了分析,再整合为五十个产业部门,其中有三十八个部门和国际贸易有关。计算出每百万元的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的资本和劳动投入,其中美国的进口是利用美国的进口替代产业的资料计算的。三、实证检验的结果:列昂惕夫之谜实证结果令人困惑:在1947年美国向其他国家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是相对资本密集型产品,这就是著名的“列昂惕夫之谜”或“列昂惕夫反论”或“列昂惕夫悖沦”(theleontiefparadox)。人平均年资本量资本(美元)劳动(人/年)出口2550780182.3131399113726167.81230340030913392256800170.004173.911297718184进口替代出口进口替代1947年1951年美国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商品对国内资本和劳动力的需要量要素密集度逆转关税和政府的其他贸易壁垒技能和人力资源不同其他自然资源不同关于劳动力不同质论二、对列昂惕夫之谜的解释。解释1:要素密集度逆转要素密集度逆转的含义•在H-O理论中,曾假设,如果在某一要素价格比率下,商品X是劳动密集型的,Y是资本密集型的,那么在所有要素价格比率下,商品X总是劳动密集型的,Y总是资本密集型的。但在现实中,要素密集度可能发生逆转。要素密集度逆转是指一种给定的商品(如X)在劳动丰裕的国家(如1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资本丰裕的国家(如2国)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要素密集度的图示KLBX(K/L)AX(K/L)BY(K/L)AY(K/L)XY(r/w)1(r/w)2AX(K/L)AY(K/L)XYBX(K/L)BY(K/L)LK(r/w)2(r/w)1图1商品要素密集度不变图2商品要素密集度逆转不管是在A国(利率与工资率比为(r/w)1)还是在B国(利率与工资率比为(r/w)2)商品X始终是劳动密集型的,Y始终是资本密集型的,而在右图中X在A国是劳动密集的,而在B国是资本密集型的。要素密集度对H-O定理的影响如果产品要素密集度发生逆转,则H-O定理就会被颠覆。比如玩具在中国是劳动密集型的,如果要素密集度不逆转,则玩具在美国也应该是劳动密集型的,根据H-O定理中国应该出口玩具,美国应该进口玩具。但是,如果要素密集度逆转,即玩具在美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向美国出口玩具,对中国而言属于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对美国而言则属于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从而也就解释了所谓的“里昂惕夫之谜”。•指的是当要素相对价格下降时,在产品生产中一种要素能被另一种要素所替代的程度和难易。这一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闵亥士(Minhas)提出,替代弹性表示生产要素的相对使用量受要素相对价格相对变化影响程度的大小。•RTSLK=MPPL/MPPK=PL/PK=/r。用图形表示,曲线X、Y是X、Y两种商品在两国的等产量线,X富有弹性,Y缺乏弹性.当A国要素相对价格为KALA时资本相对丰富时,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当B国要素相对价格为KBLB,即劳动相对丰富时,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要素替代弹性KALALBLKKBXYOX1Y2Y1X2解释2:关税和政府的其他贸易壁垒•H-O理论是建立在完全自由竞争的假设之上的,而现实的国际贸易中存在着大量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美国的贸易政策是:限制高技术产品(一般是资本密集型的)的出口,阻碍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一些研究表明,美国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受到更严格的进口壁垒限制。特别受到保护的是技术落后的产业和非熟练、半熟练的劳工集团。解释3:技能和人力资源不同•H-O模型中劳动力是同质的,即劳动力的知识、技能是相同的。但现实中,各国劳动力的质有很大差别,美国劳动力和越南劳动力相比,很难说是同质的,前者多是技能水平高的熟练劳动力,包含了大量人力资本投资,而后者多是技能水平较低的非熟练劳动力,包含的人力资本投资较少。•在里昂惕夫计算美国进出口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时,只统计了实物资本数量,如果把人力资本加入到实物资本上,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就会大于进口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这样,美国出口的仍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解释4:其他自然资源不同•里昂惕夫之谜中只计算了贸易中的资本和劳动的比率,而没有考虑自然资源。美国进口商品之所以是资本密集型的,一个原因是美国是大量矿产(如石油)的进口国,而这些矿产品即使用大量的自然资源,也使用大量的非人力资本。•由于美国对许多自然资源的进口依赖性很强,这是导致美国进口产业的较高资本密集度的重要原因。因此,如果扣除自然资源因素,里昂惕夫之谜也许就不存在了。解释5:关于劳动力不同质论里昂惕夫自己认为,谜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美国工人的效率和技巧比其也国家工人高所造成的。至于为什么美国人工的劳动效率会高于其他国家,里昂惕夫认为这是美国科学的管理、水平的教育、优良的培训和可贵的进取精神所产生的结果。但是里昂惕夫的解释遭到多数经济学家的责难,因为这种解释必须承认两国间劳动熟练程度存在差别,但这和H-O原理中劳动同一性的假定相矛盾,而且里昂惕夫的结论难以进行实际验证。围绕对列昂惕夫之谜的解释而产生的各种理论观点,都是对H-O原理一系列假定前提的修正,一方面充实了H-O原理,增强了H-O原理的现实性,另一方面又构成了一系列贸易新理论的逻辑起点,丰富和壮大了国际贸易的理论体系。几乎所有的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都是修正了H-O原理的若干假定前提,而不是修正H-O原理本身。列昂惕夫之谜与H-O原理之间不存在理论原则上的对立,而只是表明了理论和实践的矛盾。列昂惕夫之谜虽然指出H—O原理与实践的矛盾,但它自身又是建立在H—O基础之上的,而且他的验证只研究了美国一个国家,同时这种研究也是以抽象的假定为前提的,如只涉及资本和劳动两要素等,所有这些不能不限制列昂惕夫之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三、列昂惕夫之谜简评。第二节新要素理论•一、研究与开发(R&D)要素理论•由基辛(D.B.Kessing)、格鲁伯(W.H.Gruber)、维农(R.Vernon)等人提出它认为研究与开发也是一种生产要素。一个国家在研究与开发中投入的资金越多,其生产产品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度就越高。二、熟练劳动说•1965年基辛(D.B.Kessing)对美国的劳动素质进行了分析,发现美国实际上是技术劳力丰裕的国家。他利用美国1960年人口普查资料,将企业人员按照熟练程度分为8等: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制图人员;其他专业人员;经理;机械工、电工;其他熟练工;办事员、销售人员;非熟练工,并且按照这种划分,对14个国家的进出口产品进行的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的结论:出口进口熟练劳动非熟练劳动熟练劳动非熟练劳动美国54.645.442.657.4瑞典544647.952.6德国52.247.844.855.2意大利41.158.952.347.7印度27.972.153.346.7第二节新要素理论•三、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T.W.Schultz)。1960年,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年会上发表了题为《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以此为标志,确立了人力资本理论,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HumanCapital)主要指凝集在劳动者本身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这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舒尔茨由此也被尊为“人力资本之父”。•人们通过对劳动力进行投资,可以提高其素质,从而影响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西奥多·舒尔茨(1902-1998)•1930年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获博士学位。1934-1943年担任衣阿华州立学院经济学与社会系教授,1943-1972年担任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1960年当选为美国经济学会会长。•舒尔茨获得的奖励及荣誉:•1979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1972年被美国经济学会授予该会最高荣誉勋章——沃克奖章;•从1952~1972年退休为止,一直膺选为芝加哥大学的查尔斯·哈琴逊特殊贡献教授•退休后仍被聘任为芝加哥大学荣誉教授•代表作:•《改造传统农业》1964•《重新调整农业政策》(1943)•《不稳定经济中的农业》1945•《农业生产与福利》1949•《农业经济组织》1953等•人力资本投资的途径可以通过普及教育、职业教育、短期培训或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来进行。一个受过教育的穷人会通过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提高自己的生产率,靠自己的能力在市场上通过竞争实现脱贫致富。由舒尔茨和贝克尔等人发展起来的人力资本理论,对学术界产生了极大地影响,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的论著大量出现,在这一领域做出贡献的经济学家频频被授予诺贝尔奖。第三节技术差距论•创立者:波斯纳(1961年)•核心观点:当一国通过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出新产品后,它可能凭借这种技术差距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向其他国家出口这种新产品,这种技术差距将持续到其他国家通过进口此新产品或技术合作等方式逐渐掌握了该先进技术,能够模仿生产从而减少进口才消失,而创新国由于技术优势所获取的垄断利润的消失会促使其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出新产品,创造出新一轮的技术差距。进口模仿国国出口创新国国)()(BA国生产A国进口国出口BA,需求时滞国进口国出口AB,国生产B掌握时滞反应时滞模仿时滞01t2t3ttA国为技术创新国,B国为模仿国。t0-t1为需求滞后阶段,B国对新产品没有需求。过了t1,B国模仿A国消费,A国出口、B国进口新产品,且需求量逐渐增加。t2是由于新技术的扩散,B国掌握新技术并开始模仿生产,此时,A国的出口最大。过了t2,随着B国生产的增加,A国生产和出口开始下降,到达t3时,技术差距消失。第四节产品生命周期论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于1966年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这篇论文。通过分析产品技术的变化及其对贸易的影响,解释了这一现象。这一理论就是“产品生命周期论”。一、产品生命周期的三阶段分析产品周期理论认为,一个新产品的技术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产品创新阶段产品成熟阶段产品标准化阶段二、要素密集度的变化导致比较优势的变化•产品生产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不同的。即使各国的要素禀赋不变,其生产和出口该产品的比较优势,也会由于产品生产要素密集度的变动而转移。出口进口美国日本中国第一阶段:创新领先国家出口第二阶段:技术扩散跟随者出口第三阶段:技术停滞欠发达国家出口t0t1t2t3三、比较优势的转移导致贸易地位的变化•0-T0:弗农认为美国在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所以,在这一阶段,美国进行了技术和产品的创新,首先推出新的产品。在新产品推出阶段,厂商需要得到市场的反馈,以便对产品进一步改进,需要靠近市场,所以仅在国内市场销售。•T0-T1:在这阶段的前期,美国开始向西欧和日本,以及发展中国家出口比较成熟的新产品,成为新产品的净出口国,而西欧和日本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成为产品的净进口国。在这一阶段的中期,新产品的技术日臻完善和标准化。美国厂商为了扩大市场份额,降低成本,开始向西欧和日本投资建厂,而西欧和日本的厂商业开始模仿美
本文标题:第四章 战后贸易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791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