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笔记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肖前精华版)郑正真1.哲学的含义、特点、功能:(1)含义:它是从总体上概括的把握时代的内容,集中的反映时代的本质特征,从而体现着时代精神的精华。凡是真正的哲学都是该时代人类智慧的一种理论升华,哲学的基本内容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提供一般的、普遍的方法,并且是关于这种一般的、普遍的方法的学问,即方法论。(2)特点:首先表现在对象方面,哲学的研究对象始终是人与世界的关系。表现在它的思维方式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哲学的认识方式是一种反思。(3)哲学的功能:哲学是关于各种具体学科知识的总结和概括,它同其他各种具体科学知识一起构成人类的知识体系,哲学又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同其他的社会意识形态一起构成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体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对人的功能:哲学的工具价值、精神武器;哲学的内在价值精神。(4)哲学的社会功能:哲学作为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性的理论反映,提供了一个哲学意义上的包括人在内的世界图景,即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作为最高层次的方法论,是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关系的基本规范和准则。哲学也是一种独特的批判功能。2.哲学的基本问题。(1)第一性问题: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者为本原,本体论问题。同一性问题: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是否可以认识,认识论问题。唯心主义认为思维精神为本原的,第一性的。客观唯心认为某种客观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主观唯心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看着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和基础。(2)唯物主义肯定物质。自然界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思维精神则是由物质自然界所派生的们第二性的。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试图在某些具体的有形物体中,在某特殊的东西中,寻找具有无限多样的自然现象的统一。近代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来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机统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不仅重视理论解释世界,而且强调实践地改造世界。3.哲科学的分化和哲学发展、哲学的发展与文明创造和演进。(1)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相同点:都是实践检验的总结和概括。在实践经验的关系上,其不同点又是哲学比较间接概括。具体科学比较直接具体。另外,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层和知识源泉;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哲学依赖于具体科学,具体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哲学。(2)哲学发展与文明创造和演进的关系:哲学是人类文明创造和演进的产物,它又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和灵魂,对人类文明的创造与演进起着不可缺少的制约和导向作用。①哲学理论地把握文明创造与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合理性与现实性的辩证法。②哲学的批判推进人类文明的创造和演进。③哲学为人类文明的创造与演进提供指南。4.马克思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伟大变革。19世纪40年代产生。是人类历史发展和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①它是适应无产阶级变革资本主义旧世界、解放全人类的革命斗2争的需要而产生的。②它又是以往科学和哲学发展的总结,是人类以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的理论结晶。③它是以实践的观点为基层,合理的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④从其理论特征上看,又是革命性、批判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5.马克思哲学创立的社会历史前提和理论前提。(1)历史前提:①政治经济上,19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已经开始由资产阶级争取政治平等的民主革命运动转变为无产阶级的争取人类解放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②自然科学上,一些揭示自然界各种物质形态之间的联系和发展的学科纷纷建立和发展起来。③社会科学上,斯密和李嘉图创立劳动价值论,高度评价生产劳动的作用。(1)理论前提:以往哲学的贡献,从两个方面提供了新世界观产生的前提:一方面,以往哲学对于人与世界关系的有益探讨积累了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材料。另一方面,以往哲学与时代精神的背离及它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为新哲学的形成提供了由以出发的问题。①法国唯物主义:是一种感觉论,经验论的唯物主义,把肉体感受性视为人的本质。一方面论证了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另一方面又陷入对社会历史的错误理解,否认人的任何选择自由得出极端决定论。②德国古典哲学。抽象的发展了人的能动性方面,把能动的自我意识视为人的本质。意义在于把思维和存在理解为一种思维对于存在的把握活动,具有历史性的活动,肯定了矛盾存在的合理性,并肯定了扬弃矛盾。局限知识虚化的而不是真实的解决思维与存在自由与必然的现实对立问题。③费尔巴哈哲学,是一种人本学的唯物主义,认为思维和存在的统一在任身上得以实现,人就是肉体和灵魂的统一。积极意义在于它不仅打破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统治,而且试图探讨思维与存在统一的现实基础。局限在于以抽象的人为基础所实现的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仍然是一种抽象的同一,从而对于自由与必然的现实对立也就只能提供一种抽象的解决方式。6.马克思主义创立的进程。第一阶段: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文中马克思初步提出物质实践的概念,力图把人的本质社会的本质归结为时间,把全部历史归结为生产劳动的异化与扬弃异化的辩证运动过程。第二阶段:神圣家族,马克思暂时从异化劳动理论而转到力图将法国唯物主义印象辩证法这一方向上,继承了从自然存在出发的唯物主义传统。第三阶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综合唯物论和辩证法,就是一方面把辩证法能动性历史性因如唯物论。另一方面对唯心的辩证进行彻底改造,使其运动主体现实化。人的活动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是受动性制约下的能动,对其受动条件的能动改造。是一种感性的物质活动。7.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基本观点。实践范畴是马克思哲学最为核心、最为继承的范畴。①实践观在唯物论和辩证法统一过程中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理解为一种客观的活动,一种能动的现实存在。②实践观在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过程中的实现。以实践概念为基础去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把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理解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现实的历史过程,揭示了人的实践的本质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也就逻辑必然地要将唯物主义的原则贯彻于社会历史的领域,使哲学唯物主义彻底化,成为完备的唯物主义。③认识论和本体论在实践概念的基础上达成统一。实践是以物质工具为中介而对于对象世界的实际把握,认识则是以语言符号为中介而对于现象世界的观念的或象征性把握。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的批判的哲学。(1)革命性批判性的特征,不仅在于它公开申明自己服务于无产阶级批判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人类解放事业,而且更在于这种哲学本身就内在包含着革命性、批判性的规定。(2)实践作为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是人对外部自然的一种非定向关系。物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构成全部人类活动的基础。物质生产作为人对自然的否定性的关系,是人类一切否定性即革命性活动之3源。马克思哲学把人类的自由解放作为自己的宗旨,它也就必然要把革命地改造现实的实践提到首位。(3)革命性批判性作为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征,也必然要体现在它的方法论之中。(4)实践作为人对外部世界的否定性活动,是一种有意识目的的活动,一种赋予外部世界以合目的性形式的创造性活动。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哲是以实践范畴作为解决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基石,不仅决定了它在本质上是革命的和批判的,而且决定它在本质上是科学的和客观的,是革命性与科学性的高度统一。①理论的科学性是理论内容的客观真理和逻辑形式的严密性完整性。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还体现在它逻辑上的严密性和完整性。③科学性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体现于方法论,便是要求以客观的态度对待事物,对待人的实践活动。④马哲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它的内在的本质规定,二者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的统一。10.马哲的历史发展。(1)马哲是以实践范畴为核心的、革命性和科学性高度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深深地根植于实践,必然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2)马哲是在总结工人运动的实际经验和科学发展的新成果的基础上,在批判旧哲学中产生。(3)马哲的整个历史证明,它是和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无产阶级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解放事业同呼吸、共命运的。我们既要在实践中坚持马哲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又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它的具体内容。11.马哲与现代西哲区别。(1)阶级属性不同马哲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体系。西哲反映着西方社会不同阶级基层和集团的不同利益。(2)理论实质不同马哲立足于实践西哲没有摆脱唯心和形而上学。(3)社会作用不同马哲服务于无产阶级事业的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的理论体系。西哲除了直接为资产阶级政治利益服务外,有些还脱离实际社会的发展。(4)发展形态不同马哲是具有同一性和稳定性的哲学,它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西哲派别林立,形态多变。12.马哲与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1)旧中国。马哲在中国的命运,已经同中国人民、国家和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新中国:今日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巩固和壮大,仍然深切地需要马哲理论的指导。而今日中国的马哲,也迫切需要在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和当代世界的发展中进一步发展和建设自己,二者的健康发展和紧密结合,不仅是整个中华民族光明前途的保证,也是马哲在中国得到繁荣和发展的保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需要和本质特征之一。13.列宁的物质定义。(1)含义:他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个定义的科学性表现为给物质下定义的方法是科学的,物质定义的内容是科学的,物质定义科学地把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理论区分开来。(2)重要意义:在理论上,它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它坚持了彻底的唯物论反映论和可知论的立场,反对了不可知论。并且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划清界限。在时间上,他指明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哲对物质概念的这一规定,指出现实世界的客观实在性,人类社会的客观实在性,微观领域的客观实在性。14.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1)运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问题。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运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是相对的。相对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和量度,是物质分化的前提和条件。(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间隔性和顺序性。任何事物的存在总是一个过程,运动都有一定的速度。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一定的体积,活动都有一定的范围。(3)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关于时间和空间是物质4运动的表现形式和普遍特性的观点,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对时空本质的正确认识:时间空间物质运动之间彼此不可分离,时间空间的客观性表现为它们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绝对性和具体形态的相对性,是绝对和相对的辩证统一。割裂时间空间同物质运动之间具体的辩证的联系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观点。(4)物质世界的无限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包含了对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及其运动变化的永恒性的肯定,它认为物质世界本质上是无限的。科学的发展不断证实时空的无限性。科学依据证实物质不灭、质量和能量守恒与转化是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扩展的。唯物辩证法认为时空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是有限和无限的对立统一。15.意识是物质的最高的产物。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的起源的基本观点。(1)从人类意识的自然发生过程来看,意识是物质普通具有的反映特性长期演化的结果。意识是人脑的技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器官,是它的物质承担者。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意识分类:(2)从内容上看,人的一切意识形式都联系着一定的意识内容:对象意识,即人作为主体在头脑中以一定形式反映作为对象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833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