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三章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第三章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一节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基本内涵•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全面系统阐明剩余价值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二篇到第六篇是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的核心部分。主要说明“资本是怎样进行生产的”。•从广义上说,他的整部经济学说都是剩余价值理论(部分学者认为)。第一卷是狭义的剩余价值理论,即通过对资本直接生产过程的分析,阐述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它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和剩余价值规律;并且进一步阐明与剩余价值理论密切联系的工资理论,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和工人的经济关系•正如劳动价值论一样,剩余价值学说严格地说也并不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独创。而是还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以前,就已经由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在事实上发现并揭示出它的来源了。特别是亚当·斯密,已经非常清楚明白地把剩余价值(即他所说的“利润”)的起源归结为由工人的劳动添加在劳动对象上面的价值中,减去“维持劳动”(实际上是劳动力)所需要的那部分价值以后所剩下来的那部分价值。•但是,马克思以前的一切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一个共同的局限,就是把剩余价值的某些具体形式,例如地租、利息或利润,错误地当作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即剩余价值本身。当然也更没有“剩余价值”这个一般的范畴或术语。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剩余价值理论的突出的特点,则在于首先把剩余价值归结于它的一般形式,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阐明了它的来源、实质和运动,以及它的各种具体形式。具体说来,我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剩余价值理论大体可以归结为以下这些要点关于剩余价值的最一般的概念或规定。•剩余价值是与资本是一对互相对应的范畴,因此它首先也是与资本相比较而言的。这个意义上的剩余价值,就是预付资本在运动中所实现(流回)的价值额减去预付资本价值以后的一个价值增殖额。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就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这无论对于剩余价值的哪种具体形式来说也都是适用的。•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实质。•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剩余价值不可能是在纯粹的流通领域内产生的,而只能是在资本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由于在价值理论中我们已经把价值归结为一定的劳动时间,所以从资本的生产过程的角度看,剩余价值也就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劳动而添加在劳动对象上的那部分新价值,减去劳动力自身的价值以后的那部分余额。这样,工人的工作日就分为两部分: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在剩余劳动时间内生产出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就可以归结为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所购买来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是归资本家所有的,因此这两种生产要素相结合而发生作用(即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结果,即全部产品及其价值也都是归资本家所有的。剩余价值作为产品价值的一部分,也不例外。所以正如政治经济学家科书中所通俗地表述的那样: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一部分价值。或者也可以说:剩余价值就是剩余劳动的凝结。而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由于在剩余价值的生产中所起的作用的不同,就区分为资本的不变部分和可变部分,简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的相对量,即剩余价值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就是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的流通和实现。•剩余价值在资本流通过程中是随着产品及其价值的流通而流通和实现的。但是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剩余价值从产品转化为货币以后,就被资本家用来购买个人消费品而用于他的个人消费,从而不再进入下一轮的资本循环和周转了。而在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剩余价值至少要有一部分必须用来在转化为资本,从而也就是合并到原有资本中去,继续参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因此在这里,剩余价值分割为资本和“收入”(即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基金)的比例,对于资本再生产规模的扩大,就成为一个决定的要素。同时,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角度看,这对于生产的总形态或产品和生产的总结构,也会具有重要的影响。因为如果剩余价值中被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部分增加了,社会总生产中的奢侈品生产、从而在这些部门中就业的工人的比例也就会相对地增加。因此社会上就会有更多的工人的生存要取决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和挥霍。•剩余价值的分配或分割。•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是通过资本的竞争而实现的。这个竞争的第一步,首先是剩余价值不仅表现为可变资本的增加额,而且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因此剩余价值首先转化为利润。其次,在不同资本的竞争中,利润又分别转化为平均利润、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以及地租等。•一、货币转化为资本:共三节•㈠资本总公式:•1.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是资本的出发点。但是货币本身并不就是资本,两者是有区别的。•2.商品流通和资本额流通早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异同:•简单商品流通的公式:W-G-W和资本流通的公式:G-W-G`•⑴流通的形式不同。买和卖的顺序不同;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流通中充当媒介的东西不同;⑵流通的目的和内容不同。使用价值和价值增殖。G-W-G′,G′=G+ΔG•⑶流通的限度不同•3.货币所有者和资本家的区别•4.资本的本质:一定量的价值,必须不断地运动。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5.资本总公式:G—W—G′这一流通形式,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运动的共同的本质,所以,它是资本的总公式。•㈡资本总公式的矛盾•G—W—G’′这一流通形式,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运动的共同的本质,所以,它是资本的总公式。•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这个公式与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在资本总公式G—W—G′中,剩余价值表现流通的结果。但是,在资本的流通过程中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是不能产生剩余价值的。离开流通领域,不与其他商品所有者发生关系,也不能使价值增殖。从形式看价值增殖和等价交换产生矛盾。•对于什么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国内有三种看法:•第一种是:“资本不恩那个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即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是总公式的矛盾。•第二种是,“货币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是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的”。(第1卷第177页)•条件:剩余价值不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在流通中产生。•第三种:上面两种意见,都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它们是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达方式。•2.等价交换和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3.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是:剩余价值的产生和货币到资本的转化,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因为商品生产者只有在流通领域才相互发生关系,在流通流域之外,商品生产者只能和他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只有在流通中才能购买到一种特殊的商品即劳动力商品.•4.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根本前提。•⑴劳动力的买和卖是研究剩余价值产生的关键。G-W-G′•⑵劳动力称为商品是历史的产物: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存在于活的人的身体中.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劳动者有人身自由;第二,劳动者除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劳动力成为商品的过程,是自由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过程;劳动力商品是一个历史范畴。•⑶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劳动力商品也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可以还原为生产、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包括三个部分:⑴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⑵维持劳动者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⑶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⑷劳动力价值的决定包括一个历史和道德的因素.•⑷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它能够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生产出剩余价值,从而使货币转化为资本。•⑸在流通领域进行劳动力买卖时,只有平等的形式掩盖着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第二节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与当代社会•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最伟大的两个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和核心,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基本理论根据,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主要集中在《资本论》中。《资本论》以剩余价值为主线,既逻辑严密、又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对立的经济基础,阐明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恩格斯在评论《资本论》时指出:剩余价值问题的解决,“是马克思著作的划时代的功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8页)。•列宁高度评价说:“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2页)然而,剩余价值理论自从诞生之日起,就遭到资产阶级学派和其他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学派的诋毁和攻击。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迄今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和影响最深远的新的科技革命的产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特点。同时,社会主义的中国现已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于是,国内外一些反马克思主义流派,不约而同地宣称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已经“过时了”。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和考察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它与当代社会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研究,是从考察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开始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马克思认为“资本,即对他人劳动产品的私有权”,“资本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62页),并进而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整个社会分裂为有产者和无产者两个阶级,此时“工人降低为商品,而且是最贱的商品”(同上书,第89页)。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不仅考察了私有制下劳动和资本的对立关系,而且还指出劳动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结果是使劳动成为商品,即“异化了的劳动”。尽管这部著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成熟的提法,但他当时事实上已经开始研究资本主义雇佣劳动。1845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公开出版了他们合作的第一个成果《神圣家族》,在这部“奠定了革命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基础”(《列宁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页)的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首次提出了雇佣劳动这个范畴,而且还阐明了:“无产阶级执行着雇佣劳动因替别人生产财富、替自己生产贫困而给自己做出的判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4页)。从1845年9月到1846年5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详细地考察了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是怎样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逐步发展起来的,特别是第一次使用了“劳动力”这个术语,尽管此时他们还没有把这一概念固定下来,还没有把劳动力和劳动严格地区分开来,但已经包含有这一区分的萌芽。1847年7月,马克思出版了《哲学的贫困》一书,这是马克思出版的第一本政治经济学著作。•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第一次对剩余价值问题作了科学的表述。马克思在驳斥蒲鲁东认为强制实行等价交换就能够在资产阶级范围内消灭资本主义剥削时,批判了蒲鲁东把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劳动商品”的价值相混同、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和“劳动商品”相混同等谬论,阐述了他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独特见解:“等量的劳动时间的交换并没有改变生产者的相互地位,正如工人和工厂主的相互关系没有任何改变一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95页)他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正是建立在“劳动本身就是商品”(同上书,第94页)的基础上,即资本家对雇佣工人进行剥削的基础之上,“由于劳动被进行买卖,所以它本身就是商品。为什么人们要买它呢?‘由于人们认为劳动中隐含着价值’。”(同上书,第101页)他指出,正是“劳动产品在直接劳动者与积累劳动占有者之间的不平等分配”(同上书,第95页),使得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要比“劳动”本身的价值要大,其中的差额(实际上是剩余价值)即以利润形式为资本家阶级所占有•后来,马克思对此评价说:
本文标题:第三章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890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