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技术规范(QCR9230-2016)
Q/CR中国铁路总公司企业标准Q/CR9230-XXX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技术规程ObservationandEvaluationSpecificationforSettlementDeformationofRailwayEngineering(报批稿)2016-11-1发布2016-11-1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中国铁路总公司企业标准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技术规程主编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批准单位:中国铁路总公司实施日期:2016年11月1日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年·北京前言本规程根据原铁道部《关于印发2011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铁建函[2011]10号)的要求,在《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的基础上,全面总结我国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客货共线铁路的建设、运营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并借鉴国外高速铁路的成功经验编制而成。本规程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路基、桥梁、隧道、预测与评估;另有1个附录。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1.总则中对规程的适用范围、沉降变形观测的时间、仪器检定等进行了规定。2.基本规定中明确了建设各方的主要职责和工作内容以及平行观测数量,规定了变形监测网的建立、复测、观测等级、观测精度、观测路径等测量技术要求以及观测设备、观测数据整理的要求,并规定了沉降变形异常及数据异常的反馈和处理。3.明确了路基沉降变形观测的重点,规定了路基的观测期以及观测断面间距、观测点布置、观测频次等要求以及沉降观测的起始时间,并对加密或降低沉降观测频次的情况进行了规定。4.明确了桥涵的沉降观测与评估范围、规定了桥涵的观测期、观测点布置、观测频次等要求。5.明确了隧道的沉降观测与评估范围,并规定了隧道的观测期、观测点布置、观测频次等要求。6.明确了评估的段落要求、方法选择、时间和基础,确定了评估应考虑影响因素,规定了评估的判定标准、观测点沉降预测分析、沉降评估等内容。在执行本规程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铁路的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相关资料,及时将修改、补充意见反馈给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邮政编码:100081),并抄送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乙29号,邮政编码100038),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程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建设管理部负责解释。本规程主编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本规程参编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朱忠林、江成、杨常所、张千里、周波、王智、沙尚典、宋德佩、董亮、闫宏业、蔡德钩、胡所亭、马伟斌、陈锋、高山、杨岚、程远水、王立军、苏永华、程爱君、李中国、付兵先、刘鹏、褚宇光、高云、魏永幸主要审定人:顾湘生、周诗广、李安洪、王召祜、李汶京、崔俊杰、陈应陶、魏周春、卢建康、颜华、石德斌、苏新民、余飞、张同刚、余雷、张先军、王森荣、马辉、胡建、杜文山、赵世运、宋晓东。目录1总则............................................................12术语和符号......................................................22.1术语........................................................22.2符号........................................................33基本规定........................................................43.1一般规定....................................................43.2组织与管理..................................................53.3测量技术规定................................................73.4观测标志及元器件............................................93.5观测数据整理...............................................114路基...........................................................134.1一般规定...................................................134.2观测点布置.................................................134.3观测频次...................................................155桥涵...........................................................175.1一般规定...................................................175.2观测点布置.................................................175.3观测频次...................................................196隧道...........................................................216.1一般规定...................................................216.2观测点布置.................................................216.3观测频次...................................................227预测与评估.....................................................237.1一般规定...................................................237.2判定标准...................................................23I7.3预测分析...................................................257.4沉降变形评估...............................................26附录A变形观测点的埋设............................................28本规程用词说明.....................................................31《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技术规程》条文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1总则1.0.1为统一铁路工程建设期间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的技术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实用,确定轨道工程施工时机,保证铁路工程质量和运营安全,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无砟轨道和设计时速200公里及以上有砟轨道铁路的路基、桥涵、隧道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设计时速200公里以下有砟轨道软土、松软土等特殊地段路基可参照本规程执行。1.0.3轨道工程施工前,应对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进行系统的评估,确认工后沉降和变形符合轨道铺设条件。1.0.4建设各方应加强对沉降观测的管理工作,配备充足的资源,确保沉降观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1.0.5沉降变形观测所用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及维护,应符合本规程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观测标志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其正常使用。1.0.6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1.0.7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时间应持续至工程验收,观测资料、评估成果、观测标志及元器件应移交运营单位。1.0.8严寒、寒冷地区无砟轨道及设计时速250公里和以上有砟轨道铁路路基应进行冻胀变形观测,形成冻胀变形分析报告。1.0.9区域地面沉降地区应由建设单位组织进行专项评估。1.0.10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除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变形deformation铁路路基、桥涵、隧道线下结构由于荷载、环境等作用引起的位移,包括沉降、桥梁徐变、路基冻胀。2.1.2沉降settlement铁路路基、桥涵、隧道线下结构在荷载作用下随时间产生的竖向变形,包括下沉和上升,其下沉值(正值)或上升值(负值)称为沉降量。2.1.3工后沉降post-constructionsettlement在铺轨工程完成以后,基础设施产生的沉降量。2.1.4差异沉降differentialsettlement铺轨工程完成以后,路基与桥梁、隧道或横向结构物交界处产生的沉降差。2.1.5折角breakangle铺轨工程完成后,路基与桥梁或隧道等连接处由于差异沉降造成的弯折角度。2.1.6区域地面沉降regionalsubsidence长期降雨、地下水位大幅变化、大面积堆载、以及地下采空等因自然或人为原因引发的大面积地面下沉。2.1.7观测点observationpoint布设在构筑物上能够反映其变形特征的测量点,亦称变形点。2.1.8基准点referencepoint为进行变形测量而布设的稳定的、需要长期保存的测量控制点。2.1.9工作基点workingreferencepoint为直接观测变形点而在现场布设的相对稳定的测量控制点。2.1.10观测周期measurementinterval前后两次变形观测的时间间隔,亦称观测频次。2.1.11平行观测synchronousobservation不同单位采用相同测量方法进行的同步观测。22.1.12路基冻胀subgradefrostheaving在负温条件下,路基中的水分相变引起的路基顶面高程和平面位置发生变化的现象。2.2符号S(t)——预测时的沉降观测值S(t=∞)——预测的最终沉降值Rsh——轨面圆顺的竖曲线半径Vsj——设计速度Ф(∞)——根据实测结果确定的混凝土徐变系数终极值Ф(t)——根据实测结果确定的铺设无砟轨道时混凝土徐变系数弹性——实测梁体终张拉后的弹性变形允许——梁体终张拉后的允许弹性变形33基本规定3.1一般规定3.1.1铁路工程建设应根据项目特点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沉降变形观测标志、元器件、仪器设备、方法、数据管理方式。有条件时,可采用自动化数据采集、无线传输等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3.1.2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工作应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评估单位实施,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配合。冻胀变形观测应由建设单位组织,冻胀变形观测单位实施,其他参建单位配合。3.1.3原始观测记录资料应真实、可靠,具有可追溯性,严格执行责任人签字制度。3.1.4铁路工程施工前应根据铁路等级、轨道类型、结构型式、地质条件等制定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细则,编制沉降变形观测实施方案及平行观测实施方案。3.1.5沉降变形观测点应采用统一规则进行编号,编号应反映断面里程、测点位置、测点类型等信息。3.1.6沉降变形观测元器件应具有足够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满足沉降变形观测期间的正常使用要求。3.1.7基准点、工作基点、观测点应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3.1.8平行观测测点数量不应少于总测
本文标题: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技术规范(QCR9230-201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893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