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偏瘫患者早期体位摆放
偏瘫患者早期体位摆放与床上的转移康复治疗部神经治疗组良肢位的概念•良肢位是为了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而将其摆放在一种体位或姿势,是从治疗护理的角度出发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体位。•是指为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的出现,保持肩关节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治疗体位。良肢位摆放的目的•首先了解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典型姿势表现为上肢的肩下沉后缩,肘关节曲,前臂旋前,腕关节掌屈,手指屈曲;下肢的外旋,髋膝关节伸直,足下垂内翻。•偏瘫患者早期正确的良肢位摆放对于抑制后期痉挛模式、预防肩关节半脱位、早期诱发正常分离运动等均有良好的作用,是预防众多并发症,提高康复疗效的重要措施。•能预防上肢屈肌、下肢伸肌的典型痉挛模式同时也是预防以后出现病理性运动模式的方法之一。良肢位摆放的开始时间•患者病情稳定在监护病房就应进行。康复越早,肢体功能恢复越好。•有研究者认为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介入时间越早越好,因为肢体功能在脑卒中后3个月内恢复最快,在神经功能恢复的高峰期给予强化训练,即在入院急性期在治疗的同时进行良肢位的摆放并坚持全过程。四种良肢位的摆放仰卧位1、头:正中位或者面向患侧2、上肢(患侧):尽量前伸,肩下垫一软枕3、肩关节:外展、外旋、与躯干呈40度角,躯干与上臂间可置一毛巾卷4、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手心向上5、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略分开,拇指外展6、髋、腰、膝:下方垫一软枕,髋关节稍内旋,膝关节微屈曲。7、踝关节:略呈背屈。仰卧位的缺点1、发生压疮的危险大为增加。2、异常反射活动最强。3、伸肌痉挛加重,尤以下肢和肩胛骨为甚。因此,只作为体位更换的一个过渡性卧位。患侧卧位1、患侧卧位:即患侧在下,健侧在上。2、头部用枕头舒适的支撑,患侧上肢前伸,使肩部向前,确保肩胛骨的内缘平靠于胸壁。3、上臂前伸以避免肩关节受压和后缩。4、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手指张开,掌心向上。5、手心不应放置任何东西,否则因受抓握反射的影响而引起手抓握掌中的物体。健侧上肢置于体上或稍后方,放在身前是错误的,因带动整个躯干向前而引起肩胛骨后缩。6、患侧下肢在后,患髋关节微后伸,膝关节略屈曲,足底蹬支撑物。这是重要的体位,由于患侧卧位,增加了对患侧的知觉刺激输入,并使整个患侧被拉长,从而减少痉挛,此外,健手能自由活动。7、健腿可放在患腿的前面,自然屈髋屈膝,下面放一大枕头。患侧卧位优点1、增加了对患侧的本体感觉的输入,并使整个患侧被拉长,有利于缓解痉挛、抑制痉挛模式。2、不影响健侧手的正常使用。3、是最佳体位。健侧卧位1、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2、头部枕头不宜过高。3、患侧上肢下垫一枕头,肩前屈90°—100°,肘和腕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4、患侧骨盆旋前,髋、膝关节呈自然半屈曲位,置于枕上。5、患足与小腿尽量保持垂直位,注意足不能内翻悬于枕头边缘。身后可放置枕头支撑,有利于身体放松。6、健侧下肢平放在床上,轻度伸髋,稍屈膝坐位1、床铺尽量平,病人背部放一软枕背伸直。2、头部:不要固定,可自由活动。3、上肢:放在一张可调节桌子上,上置一枕头。4、臀部:90度屈曲,重量均匀分布于臀部两侧。注意事项1、良肢位是早期脑卒中病人床上的正确体位,当病人可以离开床活动进行锻炼时,夜间睡眠则不应强制患者于某一体位,应以舒适、保证休息为主。2、任何一种体位都是临时性的,不应超过2小时,以防发生压疮。3、床上卧位期间,尽可能从患侧接触患者,特别是有左侧忽略症时,如床头柜摆放在患侧,所有的人员都从患侧接触患者。4、因良肢位有效的预防并发症和各种继发性障碍,有利于日后的功能恢复,故要求病人要保持体位正确。床上体位转移训练一、床上翻身1、向健侧翻身:患者仰卧位,将健腿插入患腿下方。患者双手十指交叉相握,患手拇指在上(Bobath握手)向上伸展上肢,肩上举约90°(若患侧肩部疼痛或者上举受限,可将患侧上肢与手放在腹部上面,翻身时用健手抱住患侧肩膀以帮助患侧上肢转向健侧)。先将头、颈转向健侧,然后向健侧摆动上肢,旋转躯干,同时健腿带动患腿翻向健侧。必要时治疗师可辅助其骨盆旋转。床上体位转移训练二、向患侧翻身1、患者仰卧位,双手Bobath握手向上伸展上肢,肩上举约90°(若患肩上举受限,可先将患侧上肢外展放于床上,防止受压)屈曲健侧下肢使足底平放于床面上。先向患侧转动头和颈部,然后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向患侧摆动,当摆向患侧时,转动躯干、摆膝,完成肩胛带、骨盆带的共同摆动,健侧腿跨过患侧,完成翻身动作。在翻身过程中在患肩给予支持防止患肩受损。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偏瘫患者早期体位摆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893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