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VII)、看图作文看图作文是材料作文中的一种。看图作文,顾名思义,就是要看图画或照片来写文章。看图作文的“图”,主要有图表、画图和漫画三种,出现在中考作文题中的,主要是画图和漫画。做看图作文,具体的操作程序是读题、析图、立意、拟题、构思、修改、定稿。“与众不同”的关键之处是要仔细观察画面和准确理解“意”。为此先要抓好读题和析图两步,然后才构思成文。第一、读题。读看图作文的题目,主要是了解文题中所提出的要求,明确所规定的体裁,以便有目的有重点地去看图。第二,析图。看图必须做到:1、看清画面理解图意看图作文要使文章能准确地反映图意,看清画面是不可忽视的。要能看清画面:一是总观全面,看全貌,并有步骤地进行观察。例如《公园一角》,作者很会看图,她能由近及远地观察,依次写出花坛、喷泉、小亭、长廓这四个景点,由分到合,构成公园一角的整体画面。二是观察背景和人物。如画面的背景反映了什么,近景和远景怎样配合,它们和画面上的人物有什么关系;还有人物的身份、年龄、活动情况等。例如《思念》这幅画,画面上是一家三代五口人;奶奶、爸爸、妈妈和姐弟俩,他们准备共进晚餐。从画面上的“中秋”字样来看,他们准备吃团园饭。从画面上的照片来看,他们正在怀念一位老人,那就是姐弟俩的爷爷。写这篇作文,着眼点应该放在怀念爷爷上。三是观察细节(如人物表情、服饰、用具等)。例如《思念》,作者很会看细节,她抓住画面上的中秋月饼和桌旁奶奶、爸爸的神态,写出一家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旨意,抒发了一家人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热情。四是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对一幅画的主题抓得准,看图作文才能写得好。这样,我们就要细心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他在画中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颂扬什么,批评什么?他要说明什么?又是怎样把自己的意图融化在画面之中的?例如《小花烧水》,作者从窗外的柳丝、蝉鸣和墙上的挂钟,判断出事情发生的季节和时间,想像当时的天气情况。从炉上的茶壶、墙上的军服和地上的水壶,推想出事情的起因,并想像出小花“仿佛看到烈日下叔叔们手中闪着银光的镰刀,看到挂在叔叔们额上、腮边的晶莹的汗珠”,从而揣摩到作者画这幅画的目的是要表现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片鱼水情的深刻主题。2、把握多幅图之间的联系,完整地表现画面内容看图作文,所提供的图除了单幅之外,也有两幅、三幅甚至更多幅的。写多幅图的看图作文,一定要把握一幅幅图之间的联系,把一幅幅图的意思连缀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这好比一辆自行车,光有两个轮子不行,它还不能转动,只有再装上了链条、踏脚,才能使轮子连接起来,一踏,后轮转动带动前轮,自行车就行进了。这个踏脚和链条,就是自行车轮子之间的连接体。那么,多幅图之间的“链条”和“踏脚”在哪里呢?寻求它其实并不困难,关键在于看懂每幅图的意义,并把一幅幅图的意思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转换》由四幅图构成,第一幅是说小刚得意地举起“100分”,小明为自己得50分而内疚;第二幅是说放学后,小刚骄傲地走了,而小明仍在专心地做作业;第三幅是说晚上小刚还在拿着球玩耍,而小明却在灯下复习功课;第四幅是说第二次考试成绩的转换,小刚只得了50分,而小明经过努力考了100分。由于作者看清了这一幅图的意思,并捕捉到四幅画之间的联系:起因(第一幅画)发展(第二幅画)高潮(第三幅画)结局(第四幅画)。因而文章叙事完整,重点突出。同学们不妨再看一下《雨中》的四幅图,想一想这幅画之间的“链条”和“脚踏”是什么?3、抓图画的重点,突出图的主旨⑴、根据图画中的人物和景物所处的位置来判断主次。一般来说,在图中心部位的人物是主要的,而那些小的、远的、模糊的则是次要的。分清了主次,就能抓住重点。⑵、体会图的意图及目的。根据人物和景物的搭配来联想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就是图的重点,观察叙述时就要花较多的毛墨。⑶、注意文字提示。图中的标题往往直接揭示图的重点,如果有人物语言在图中,可要细细品味哦!4、合理展开想像,丰富画面内容图画所描绘的只是生活中的“瞬间”情景,它只是静态的生活画面。看图作文,就是要展开合理的想像,从静态引出动态,从“瞬间”写出过程,让画面活动起来,让画中的人活动起来,让画中的物也活动起来(如鸟、飞机等),让它像一个个电影镜头,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只有这样,画面的内容才能丰富。那么,看图作文如何展开合理的想像呢?看图作文展开合理想像,可以采用“瞻前顾后”的办法。想想这幅画所构成的情景之前是怎样的,之后又会是怎样的;画面上的人以前在做什么,以后又会做什么。如果丢开画面内容胡想一番,那是不合理的。合理想像,要大胆地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把自己摆进去。假设自己是画中人,此时此刻会怎样做,会怎样想。《心意》的作者很会想像,当他看清了画面上的三个人物(办公室里的老师,两个送伞的同学),想像的翅膀就张开了:想到平时勤勤恳恳工作的老师,常常下了班还在办公室备课、批作业。想到白天天睛,大家都不带伞,老师也不会带伞。于是,他仿佛成了画中送伞的两个学生中的一员,决定给老师去送伞。正因为作者能利用画面的内容展开想像,因而这篇作文写得入情入理,充分表达出作者尊师的一片真挚的心意。《师生情》的作者更善于相像,画面上只画着三个女孩子,病床上躺着一个看不清面孔的病人。她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给想像展开了广阔的天地;也许老师生病住院,作者去探望;也许,亲人生病住院,作者去探望。但作者想到了一个县中学的模范老师——赵老师得了急性肺炎,住进了医院,急坏了班上的同学,于是三个女学生冒雨前来探望老师。作者又大胆设想出自己是一位富有情感的医生,同三位来探望老师的女孩进行对话,生动地反映出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从而巧妙点出文章的中心:“人世间万般情谊中,最高尚的,就是这师生之情。”看图作文,在看懂画面之后,第二关便是构思、写作了。就写作的过程讲,看图作文与其它形式作文一样,离不开立意、构思、表达的程序,但由于是看图而作,也就有了其特殊性,因此应该注意:(1)若是说明文写作,则应忠实于画面形象,作准确而不是夸张的、生动而不是随意的说明。在说明中,首先要确定画面上一个最重要的观察点,然后设计好说明的顺序。在说明的最后部分,最好用简炼的语言点示一下画面的含义。(2)若是记叙文写作,要尽快进行合理想象,根据画面内容,编制合乎情理的情节发展过程和此中的人物活动以及他们的语言、动作、心态的显现。编制的过程就是“想”,要反复地想,想好之后再落笔成文,千万不要边编边想边写。(3)若是议论文写作,则要尽快地确定立意的方向,然后迅速拟定三至五个可以依画面含义展开议论的“选题”,仔细思考之后择定一个进行写作。此中要注意的是要将画面含义引伸到实际生活中来,不要就画面议画面。不论是哪种文体,也不论是一图一题还是一图多题,看图作文都要求写好构思提纲,编拟草稿和进行修改,有些失误可以在这几步中被纠正过来。另外说明一下:看图作文有一个重要的过渡性环节,就是必须对图进行一番说明、介绍或描绘。看图作文的特殊性表现为,材料中所给的单幅漫画、多幅组合漫画、以及用来说明、评论对象的摄影作品、美术作品、科学图画等,不可能作为材料直接引进文章。它们需要一次“再处理”,由作者在观察、理解、提炼的基础之上,用文字叙述出来。这些叙述文字,如果放在记叙文的开头,就成了一种解说性的铺陈;如果放在议论文中,这种开头就往往是解说中顺势带出作者的观点。【例文欣赏】例文1、公园一角星期天,晴空万里,天气宜人。我和爸爸特意到公园里游玩。走进公园,一股香气扑鼻而来,引着我们来到花坛。花坛里盛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黄的大理菊,红的状元红;白的天女散花……千姿百态,竞相开放。它们散发出的清香,微风轻拂,飘得很远很远。绕过花坛,我们走到了一个圆形的人工湖边。湖水碧绿碧绿的,微波粼粼。湖中央有只石雕的仙鹤,站在一朵“盛开”的石雕荷花上。这只仙鹤脖子细长,鹤冠鲜红,颈圈和鹤尾是黑色的,浑身则洁白光滑,在粉红的荷花衬托下,显得格外惹人注目。这只仙鹤一只脚稳稳直立,另一只脚高高抬起,昂首挺胸,张开双翅,好像要飞上蔚蓝的天空。这只仙鹤尖嘴朝上喷射着水花,洒落下来,像一串串晶莹的珍珠撒向湖面,激起了点点波文。它那倒映在湖中的身影随着波纹闪动,美妙极了。人工湖的右边,是一座别致的四角亭,亭檐卷翘,红柱绿瓦。红柱上雕刻着形态多样的花纹,绿瓦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亭边有一条供游人休息的长椅,擦得干干净净。离小亭不远便是几座相连的假山,经过人工堆砌,假山石有的像小猴,有的像灰鼠,有的像山羊,十分有趣。在小亭、假山的背后,树木成行,松柏挺拔,枝叶茂盛,清秀的垂柳随风起舞。我们穿过小径,来到了与假山相对望的长廊。被绿树环抱的长廊,每一根横梁下,镶嵌着木质空雕的“飞龙”,驾上一片片“白云”,似乎在腾云飞动。游人们在长廊里有的观赏景物,有的谈笑风生,还有的正在绘画写生。啊,我多么爱这美丽、整洁的公园一角!例文2、思念“咪——咪——咪”,这似猫非猫的叫声,使我不由得放下了手中的钢笔。回头一看,只见小弟弟弯着腰,挤眉弄眼地往里瞧,好像有什么机密大事我还不知道似的。我正准备离开座位,小弟弟转身走了,好奇心促使我紧跟小弟弟,来到了奶奶的房间.我呆住了,只见圆桌中心的大盘子上,放着印有“中秋”两字的大月饼,四周有紫红的葡萄,喷香的鲜鱼,还有那红润光滑的苹果等。啊!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到农历八月十五了。这时奶奶笑着说:“小燕,你学习可真够紧张的,连中秋佳节都忘了。快,坐奶奶身边。”我来到奶奶身边坐下来。不一会儿,爸爸、妈妈也都来了,在这美好的中秋佳节的夜晚,我们一家三辈五口人正围聚在桌旁品尝着各式各样的美食佳品。我打开收音机,里面正播放着董文华唱的歌曲——《十五的月亮》。里面唱到“十五的月亮,照到家乡,照到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当听到这里的时候,奶奶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已挂满了晶莹的泪珠,这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啊!奶奶用颤抖的手哆哆嗦嗦地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照片,照片上有爷爷、奶奶、爸爸,看到这张照片,顿时全家人都想起了爷爷。爷爷是个商人,已在台湾居住多年了,还没回来。前几天,爷爷托人捎来一封信,信的大意是安慰我们不要替他担心,还给我们捎来许多礼物,原来奶奶是在思念爷爷。这时,我才真正地发现奶奶那花白的头发,刀刻般的皱纹,紫褐色的寿斑,无情地显示着她的衰老。爸爸照往年之例,在餐桌的首席留出空位,并摆上一套餐具,表示全家盼望团圆的心愿。望着那写有“中秋”两字的大月饼,全家人都陷入了沉思。我走出家门,抬头一看,中秋佳节的夜晚是那样的安静而美丽,月亮犹如银盘悬挂高空,似明似暗的星星羞怯地眨着眼,我想:爷爷现在在干什么呢?也许他因全家不能团聚而感到悲伤吧!我默默地来到海边,远望那祖国的大地——那美丽的台湾岛,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我想:同是炎黄子孙,但被一条海峡隔开,不能自由通往,只能隔海相望,多令人难过啊!虽是同胞,虽是亲人,但不能在一起享受这节日的愉快,团圆节不能团圆,是多么痛苦呀!我闷闷不乐,回到家里。这时,只听爸爸说:“我们作为中华的子孙,应为祖国的统一铺路,应为亲人早日团聚搭桥。”我紧闭嘴唇,使劲点了点头,把这句话深深地记在心里。夜深了,我躺在被窝里,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忽然我变成一只鸽子,带着我真诚的心和赠送给小朋友的月饼来到了台湾,见到了爷爷,我正想叫:“爷爷,我终于见到您了。”奶奶一声沉重的叹息,我醒了,原来这是个梦。我叹了一声,说:“让我留在梦中——不,这梦变成现实该多好啊!”快了吧!例文3、小花烧水盛夏的一天响午,骄阳像火球似地挂在空中,周围没有一丝风,天气又闷又热。不但知了的叫声比往常低沉,连那窗外的柳树也受不了,垂挂着有气无力的枝条。星村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小花,却在屋里忙着烧水哩。她跪在地上“呼哧、呼哧”地扇着炉子。小花已经记不得有多少回扇过炉子,可心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焦急。嵌在圆脸蛋上的那双大眼睛总是不时地瞅着炉膛。她多么希望炉膛里的火苗能熊熊燃烧;她多么希望炉上的那一壶水立刻沸腾起来,好灌进叔叔的军用水壶……想到这儿,小花的目光又落在墙脚那一字儿摆开的水壶上,那就是解放军叔叔的。他们来到村上帮助夏收,这阵子正在地头忙着呢。小花抬起了头,她仿佛看到烈日下叔叔
本文标题:VII看图作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897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