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7年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三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标要求: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材料一:1895年~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六十多家,平均每年设厂十五家以上。其中80%属于轻工业。不仅原来较好的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民族工业有所发展,其他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商办厂矿企业。材料二:一.三民主义(一)背景:材料三:1900年以后,在国内外掀起了出版介绍西方资本主义的翻译著作,创办革命报刊,发行革命书籍,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热潮。——《中国近代史》“何为民国?美国总统林肯氏有言曰:‘民之所有,民之所治,民之所享。’此之谓民国也。”——孙中山《民权初步》材料四:思考: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思考,鸦片战争以后,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有哪些?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结果如何?材料五:1894年,孙中山在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影响下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改革纲领,但是遭到李鸿章的冷遇。从此,孙中山放弃了改良思想和行医职业,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创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孙中山有什么变化?一.三民主义(一)背景:1.政治: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2.经济: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3.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4.思想: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受林肯影响,实地考察西方;5.现实: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不同救国主张先后失败;6.个人:孙中山思想转变,由改良转向革命。1905同盟会成立(日本·东京)一.三民主义(二)标志:《民报》创刊号材料一: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孙中山选集》材料二:凡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孙中山选集》材料三: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孙中山选集》内容: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内容: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内容:“平均地权”“核定地价”“国民共享”等是资产阶级土地纲领一.三民主义(三)内容: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平均地权创立民国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前提核心补充发展夺取政权建立政权巩固政权一.三民主义(三)内容:(1)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2)没有彻底反封建,对地主阶级抱有幻想;(3)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3.局限性:2.进步性:(1)表达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愿望;(2)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辛亥革命);(3)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1.性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一.三民主义(四)评价:武昌起义溥仪退位成果: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最大成果)1.指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一.三民主义(五)实践:意义:①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②大大推动中国民主化进程。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一.三民主义(五)实践:二次革命(1913)3.捍卫民主共和一.三民主义(五)实践:护国运动(1915)3.捍卫民主共和一.三民主义(五)实践:护法运动(1917,1921)教训:认识到局限性,须寻求新途径、力量启示: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材料一: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只顾着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材料二:……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农民、工人参加进来。……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二.新三民主义(一)背景:1.旧三民主义行不通(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失败,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十月革命的胜利对孙中山的鼓舞;3.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4.孙中山与时俱进的精神。二.新三民主义(一)背景:1924年1月,广州,国民党一大二.新三民主义(二)标志:民族主义民族解放民族平等“新”在明确反帝民权主义民权共有享有平等“新”在民权的广泛性民生主义节制资本耕者有田“新”在对民生的关注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二.新三民主义(三)内容: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发展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较为空洞)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①不反帝→反帝(联俄)②反满→民族平等①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平民共有②普遍平等民权(联共)①节制资本②扶助农工(扶助农工)根本目的: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提供思想理论依据核心、政策原则纲领、奋斗目标、统战的政治基础方法、手段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1.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是民主革命的奋斗目标,它蕴含着三大政策的精神。2.三大政策是具体方针,是实现新三民主义纲领的方法和手段。有了纲领和目标,没有正确的和完善的方法、手段,纲领和目标就无法实现。实现新三民主义奋斗目标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二.新三民主义(四)实践:国民大革命2.进步性:(1)质的飞跃:反帝反封建军阀,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目标基本相同;(2)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的旗帜;3.局限性: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不能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二.新三民主义(五)评价:1.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资产阶级民族革命思想与维新变法思想1.相同点:(1)都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主张用资产阶级的民主政体取代君主专制政体;(2)都侧重介绍、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都没有发动群众,没有对封建思想进行彻底批判。2.不同点:(1)宣传方式:维新思想是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批判封建的因循守旧思想;革命派直接采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2)对待清政府的态度:维新变法思想要求维护清朝的君主统治,改变的只是专制主义;而民主革命思想则不仅是要改变封建专制而且要推翻清王朝统治;(3)政治手段和政体:维新变法思想是用改良的的方式建立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而民主革命思想则是用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孙中山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精神财富?1.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2.屡败屡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3.鞠躬尽瘁、关注民生的人文精神;4.天下为公、振兴中华的爱国精神。中山精神
本文标题:2017年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三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922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