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教育史六、中国教育史(学科性质)“教育是一种历史的存在”。中国教育史是教育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研究中国自古至今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其特点,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探求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按中国历史的发展阶段,可划分为中国古代教育史、近代教育史、现代教育史和当代教育史。古代部分从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到清朝中叶为止;近代部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前夕;现代部分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前为止。新中国成立后为当代教育史部分。七、中国教育史的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史注重研究各级各类学校的产生、发展和衰亡的规律,探讨各种类型学校的特点和经验。教育思想史着重研究在各个历史阶段那些重要的、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第一部分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和演变第二部分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演变第一章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和演变一、中国官学制度的发展和演变(一)教育的起源与学校的产生(二)夏商西周官学的建立(三)汉代学校发展状况(四)唐代儒学与专科学校的特点(五)宋元明清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的特点根据考古发现,约从20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在华夏大地繁衍生息。有人类便有教育,这就是中国教育史的开端。一教育的起源与学校的产生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及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一、中国官学制度的发展和演变第一节教育的起源(一)原始社会时期的教育内容生产劳动教育生活习俗教育原始宗教教育原始艺术教育体能和军事训练三、原始(奴隶)社会末期学校的萌芽“学校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学校的产生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生产力的较大发展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明显分工3、科学文化的较大进步(文字的产生)4、阶级的形成(教育的分化)关于学校的萌芽,在古籍中记载颇多,而且众说纷纭。这里主要介绍两种:1、成均最早见于《周礼》:“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西汉时期的董仲舒认为:“成均,均为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之学。”东汉时期的郑玄解释说:“均,调也。乐师主调其音。”即“成均”是古代乐师作乐的地方。“成均”以音乐教育为主,五帝时代的大学。2、虞(虞舜)庠《礼记》称:“米廪,有虞氏之庠也。”郑玄解释说:米廪“藏养人之物”,即粮仓。《说文》指出:庠“从广羊声”,即食羊者所居之地,养老敬老的地方。孟子说:“庠者,养也。”即把有道德、有经验的老者养在那里,专门从事教育儿童的工作。《礼记》曰:“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虞庠以德教(孝的教育)为主。学官有司徒、秩宗、典乐。一、夏朝的官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夏朝已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文字是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教育产生的重要条件。教育是国家的重要社会活动,它由奴隶主贵族控制,由政务官之一的司徒主管。“教育分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一种社会进步”。夏朝的官学除了沿袭“虞舜”时期的“庠”之外,还有“序”和“校”两种学校。二夏、商、西周官学的建立1、“序”“序”是在国都设立的学校。《礼记·王制》曰:“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古今图书集成·学校部》曰:“夏后氏设东序为大学,西序为小学。”夏后氏以射造士。《孟子·滕文公上》说:“序者,射也。”即“序”是习射的场所。除具有教育的职能之外,“序”后来发展为奴隶主贵族议政、祭祀和养老的场所。2、“校”“校”是在地方设立的学校。《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校者,教也”《说文》:“校,从木,交声。”“校”是乡学。《史记》:“乡里有教,夏曰校。”同“序”一样,“校”也是一种以习武为主的军事训练场所。总之,教育是重要的社会活动,教育为政治服务。夏朝官学教育目的是为奴隶主贵族培养能征善战的武士;教育内容注重军事训练、宗教教育和人伦道德教育。(《孟子·滕文公上》说:“皆所以明人伦也。”,后来朱熹解释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所以明此而已。”)夏朝文字成都发现4千年前夏朝民居遗址二、商朝的官学(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商代的教育史料主要来源于甲骨文的发掘。根据甲骨文的记载,商代的官学已出现“大学”、“瞽宗”、“庠”、“序”、“学”等名称。“庠”“序”也是从前代承袭下来的《礼记·明唐位》说:“殷人设右学为大学,左学为小学,而作乐于瞽宗。”《礼记·王制》曰:“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陶文金文右学和瞽宗属于大学性质,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机构。殷人尚右尚西,将大学设在西郊,故称右学。右学和瞽宗(原是商代贵族子弟学习唱歌、舞蹈的场所)以乐教为主,以乐造士。是奴隶主贵族子弟学习礼乐的场所。教师由国家职官担任商朝青铜觚商朝青铜尊商朝青铜爵三、西周的官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西周是奴隶制社会发展的全盛时期。主要特征是:*在政治上采用分封制,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各诸侯,建立了71个诸侯国。诸侯又把它分封给卿、大夫,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农业上实行井田制,在此基础上又推行宗法世袭制。为对付奴隶和平民的反抗,西周还制定了严酷的刑法(“刑不上大夫”)。*在思想意识上,除了利用宗教迷信愚弄民众之外,还强调遵守礼制,不同的等级有相应的礼制,贵族的礼制不用于奴隶(“礼不下庶人”)。*在文化教育上的特征是“学在官府”“官守学业”的局面,政教一体,官师合一,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培养治术人才,崇四术(诗、书、礼、乐),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西周的教育制度就是适应上述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统治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西周的官学分为两类,即国学和乡学。1、国学(设在天子、诸侯所在的都城)为奴隶主贵族阶级开设,按学生年龄和程度分为小学和大学。国学由负责宗教祭祀和国家典礼的大司乐兼管(即“官师合一”)。小学教育:设在王宫,王子和贵族子弟7、8岁入小学,学习数数、辨别方位、写字和家庭礼仪。大学教育:只有少数符合条件的贵族子弟和平民中经过选拔的优秀人才能进入大学。设在都城近郊,大学分为两种:“辟雍”和“泮(pan)宫”,也称学宫,天子所设的大学叫辟雍,诸侯所设的大学叫泮宫。《礼记·王制》曰:“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辟雍有东学、西学、南学、北学(“四学”)之称。其用途也不同,如东学是习干戈羽龠(yuè)(古代一种管乐器)的场所,由乐师主持;西学是习礼的场所,由礼官主持;南学是习乐的场所,由大司乐主持;北学是习书之所,由诏书者主持。辟雍还是习射的场所,故又称射宫。泮宫规模简单,只有一学。大学实行分科教学,以礼乐为主,射御次之。《礼记·文王世子》:“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礼记·射义》:“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射者,男子之事也,因而饰以礼乐。”大学教学开始有计划性,有固定的内容、时间、场所和人员。2、乡学(设在地方都城以外的乡遂)乡学设立于闾的叫“塾”,设立于党的叫“庠”,设立于州的叫“序”,设立于乡的叫“校”。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庠:xiáng术:通遂译文:古时候的学校制度是:乡(遂)属每二十五家组成的闾(里)设立塾,乡属每五百家组成的党设立庠,每一万两千五百家组成的遂(术)设立序。天子的王城和诸侯的国都设立大学。西周学校的教师都由官吏兼任,官即是师,师即是官。国学的教官由大司乐(即大乐正)主持,大司乐是国家的礼官,负责宗教祭祀与国家典礼。除大乐正外,还有小乐正、大胥、小胥、大司成、龠师、龠师丞、太傅、少傅、师氏、保氏等。乡学的教师,也都由国家及地方各级行政官员兼任,由大司徒主持,除大司徒外,还有乡师、乡大夫、州长、党正等。还有致仕(即退休)的大夫与士,也直接担任乡学教师,称之为“父师”、“少师”。西周国学的教育内容,包括德、行、艺、仪四个方面,而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在大学以诗、书、礼、乐为重点,在小学以书、数为重点。乡学的教育内容,没有国学那么详密。“六艺”:西周官学的基本学科,它起源于夏代,商代有所发展,到西周日益完善。西周时期不论国学、乡学、大学还是小学,都以六艺作为基本学科。其内容包括(大艺)礼、乐、射、御、(小艺)书、数。礼乐是大学的主要课程,六艺教育的中心,主要培养年轻一代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礼是周礼,包括周代的典章制度(如宗法制,世袭制、等级制、分封制等)和以孝、悌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以及各种礼仪仪节。乐包括歌咏、舞蹈和演奏乐器等。礼乐配合,所谓“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记·文王世子》)。礼是外在的政治原则、道德行为规范,是其思想行为准则,具有强制性。乐则陶冶人的感情,使强制性的礼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和精神的需求。射御是贵族子弟必不可少的军事训练项目,即拉弓射箭的技术,御指驾驶战车的技能。书数是指基本的文化知识技能训练,书,是读书、写字。数,是计数。六艺”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兼顾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西周的学制系统:
本文标题:第1部分 中国教育史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3) - 副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927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