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昆虫触角、足、翅的类型及代表
①步行足:在地下跑的步行虫,虽然有翅但已不善于飞翔,为了适应其生活上的需要,经过长时期的演变,六条腿变得又细又长,跑起路来十分快速,这种足叫做步行足。当然昆虫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常见的还是步行足,它们的外形细长;各节也没发生显著的变化,最适于担负行走的功用,如瓢虫、步行虫、天牛等。②跳跃足:蝗虫、蟋蟀、蚤蝼、跳甲等昆虫十分善跳;它们的后足腿节膨大,内有发达的肌肉,可以控制胫节的屈伸,产生跳跃行为。捕捉这些昆虫时特别需要手疾眼快,否则它们会在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昆虫中的跳高冠军非跳蚤莫属,它们跳跃的高度,可超过其体长100多倍,可以想象,假如人类能够跳过自身身高的100倍,那么,现存的世界跳高记录简直就不足挂齿了。③捕捉足:螳螂、猎蝽等捕食性昆虫是一类益虫,不吃庄稼,专门靠捕食小动物生活,它们从卵里孵出来就有一对刀状的前足。这种前足的基节延长,腿节腹面有槽,胫节可以折嵌到腿节的槽中,腿节和肠节上还常装备着锐刺,是捕捉猎物的有力武器。当它捕获猎物时,可以利用腿节和胫节把要吃的东西夹住,再利用胫节内侧和腿节外侧锐利的刺将猎物撕碎吃掉,这种足叫捕捉足。④开掘足:蝼蛄要在土里生活,挖筑隧道,偷吃庄稼的根、茎,那么它们是怎样钻到地里的呢?原来它们的前足又粗又壮,上面还有几个大齿,象是专门挖土的铲子,掘起土来十分方便,这种足叫做开倔足。⑤携粉足:蜜蜂每天忙忙碌碌,来回穿梭在花丛中采集花粉和花蜜。它们用什么携带呢?经过长期的适应,它们的后足胫节特化得又宽又扁,上面有长毛相对环抱,专门用来携带花粉,被称作花粉篮。它的基节也有了专门的用处,比一般昆虫的基节要大,内面有10~12排横列的硬毛,用来梳刮在身体上的花粉。当辛勤的采集劳动结束后。一群群小蜜蜂满载花粉而归。这种足叫做携粉足。⑥游泳足:龙虱、仰蝽等生活在水中的昆虫,能捕捉鱼苗作为食料,是养渔业的大害。鱼在水中游得够快了,它们怎么能追上鱼呢?原来龙虱、仰蝽的身体接近流线型,很象只快速潜艇,中足和后足又长又扁,向里的一面还长着一排整齐的长毛,这四条腿就象四只划船用的桨,这样游起来就很快了。这种足叫做游泳足。⑦抱握足:如雄性龙虱的前足附节特别膨大,上面还有吸盘状的构造,交配时用以挟持雌虫,这种足称为抱握足。⑧攀缘足:生活在毛发上的虱类,跗节只有1节,最末一节为一大型钩状的爪,胫节肥大,外缘有一指状的突起。当爪向内弯曲时,尖端可与胫节端部的指状突起密接,构成钳状的构造,牢牢地夹住寄主的毛发。这种足叫做攀缘足。触角:1.刚毛状:触角短,基节与梗节较粗大,其余各节细似刚毛。如蝉、蜻蜓等的触角。2.丝状、线状:触角细长,除基部第一、二节较粗外,其余各节的大小和形状相似,向端部渐细。如蝗虫的触角。3.念珠状:鞭节各亚节的形状和大小基本一致,近似圆球形,象一串念珠。如白蚁的触角。4.锯齿状:鞭节各亚节的端部向一侧突出如锯齿。如芫青和叩头甲雄虫的触角。5.栉齿状:鞭节各亚节向一侧突出很长,形如梳子。如雄性绿豆象的触角。6.双栉状、羽状:鞭节各亚节向两侧突出很长,似篦或鸟的羽毛。如雄蚕蛾的触角。7.膝状、肘状:柄节较长,梗节短小,鞭节由大小相似的亚节组成,在柄节和梗节之间成膝状弯曲。如蜜蜂的触角。8.具芒状:触角短,鞭节不分亚节,较柄节和梗节粗大,其上有一刚毛状或芒状构造,称触角芒。如蝇类的触角。9.环毛状:除基部两节外,大部分触角具有一圈细毛,越近基部的毛越长,渐向端部递减。如雄蚊的触角。10.棍棒状、球杆状:触角细长如杆,端部数节渐膨大。如蝶类的触角。11.锤状:类似棍棒状,但鞭节端部数节突然膨大似锤。如瓢虫的触角。12.鳃叶状:鞭节端部数节扩展成片状,可以开合,形状类似鱼鳃的结构。如金龟子的触角。翅:膜翅:翅膜质,薄而透明,翅脉明显可见。如蜂类、蝉和蜻蜓的前后翅,蝇类的前翅,甲虫、蝗虫和蝽的后翅等。鞘翅:甲虫类的前翅全部骨化,见不到翅脉,坚硬如鞘,不用飞行,只用来保护背部和后翅。半鞘翅:蝽的前翅,基半部较骨化,端半部仍为膜质,有翅脉。复翅:蝗虫等直翅目昆虫,前翅质地坚韧如皮革,有翅脉,已不用于飞行,平时覆盖在体背侧面和后翅上。鳞翅:翅的质地为膜质,但翅上有许多鳞片,如蝶、蛾类的翅。毛翅:翅的质地为膜质,但翅面和翅脉上被有许多毛,如石蛾的翅。缨翅:蓟马类昆虫的前后翅狭长如带,膜质透明,翅脉退化,在翅的周缘有很多缨状的长毛。
本文标题:昆虫触角、足、翅的类型及代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956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