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第二章影响中药品质变异
第二章中药品质变异的分类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中药品质变异的分类方法。2、熟悉中药品质变异的各种因素。中药的品质变异主要有主观和客观因素造成。主观因素包括中药的化学成分和含水量。客观因素包括生物、物理和化学因素。第一节中药变异的主观因素一、中药材中的水分1.水分过多2.水分过少温度愈高,“安全水分”愈低,温度愈低,其“安全水分”就愈高。一、中药的含水量(一)中药水分与质量的关系1.水分与虫害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药材的含水量越高,造成虫害愈严重。控制药材的含水量,抑制生虫或减少虫害的发生。2.水分与霉变的关系霉菌的细胞主要是在水的作用下进行的新陈代谢。水分越高,则霉菌新陈代谢的作用愈强,其生长繁殖也愈快,造成霉变。黄芪3.水分与潮解的关系药材发生潮解的主要原因是本身组成成分中含有可溶于水的物质,可溶性物质含量的多少,决定了潮解程度的大小。如:大青盐、柿霜。4.水分与软化粘连的关系5.水分与风化的关系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和药材的风化成反比,即空气中相对湿度越低,风化现象越快。如:朴硝风化后为白色粉末的玄明粉。玄明粉枸杞6.水分与走味的关系中药本身含有多种成分;各自有着不同的气味,当空气中的温湿度变化时,这些成分就会散发和稀释,气味随之发生变化,质量受到影响。如含芳香挥发油。玫瑰花7.水分与其他质变的关系在空气温度升高而相对湿度下降,过于干燥后,药材所含的水分大量向空间散发,使其本身水分走失严重,药材就会发生干裂、脆化、变形现象。紫苏叶(二)中药的吸湿性和吸湿率吸湿性:药材具有从空间吸收水分和向空间散发水分的性能。吸湿性主要受以下条件影响:①空间的温湿度;②空气的流动;③药材表面面积大小;④药材结构性质。吸湿量: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药材吸收空气中水分的数量。吸湿率:吸湿量和其本身重量的百分比:吸湿率=(烘干前重量-烘干后重量)÷烘干前重量X100%(三)中药水分的平衡与安全1.水分的平衡药材具有吸湿和散湿的能力;水气压力大小取决于药材的含水量、本身水分子的结合程度及空间温度的变化。(1)含水量越大,水分子的结合越不牢固,其表面水分子越活跃,因而药材体表面周围水蒸气的密度和压力也越大,这时会产生散湿现象。(2)药材周围水蒸气的密度和压力小于空气中的水气压力时,则产生吸湿现象。(3)若药材体周围的水气压力与空气中的水气压力相等时(不是静止而是动态乎衡),则既不吸湿又不散湿,这时药材的含水量便为平衡水分。二、中药的化学成分1、无机化合物①含铁、铜、钠化合物类的药材大都是无机盐,易风化、潮解或溶化。②磁石在空气中久置会失去磁性,成为呆磁石。③含汞、砷、铅化合物的水银、砒石是毒性较强的中药,应按《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管理。④硫磺、硝石燃点低,易自燃,属易燃危险品,需单独存放。2、蛋白质:有些动、植物药材,如紫河车、胡桃仁都含有蛋白质。该类药材易生虫和霉变。3、淀粉、糖类:很多药材含有淀粉,如山药、薏米仁等;很多药材含有糖类,如蜂蜜、当归中含有蔗糖;地龙、全蝎等含有糖原(也称动物淀粉);麦冬、枸杞等含有粘液汁。这些淀粉、糖类成分能给害虫、微生物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常导致药材虫蛀和霉变。4、油脂①油脂存在于植物药材的种子、果实及动物药材的骨髓、脂肪组织内。②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等)性质不稳定,在空气中久置易氧化变质。脂肪酸氧化不完全时,可产生醛、酮等中间产物,有刺鼻的哈喇味。③油脂与油脂共存的其他营养成分是害虫和微生物的养料,因此,常导致药材虫蛀和霉变。④光线、温度、水分以及油脂中的杂质等因素均能加速油脂的酸败。5、挥发油①某些药材含有挥发油,如唇形科、木兰科、伞形科、樟科、芸香科的薄荷、厚朴、当归、肉桂、陈皮等。②挥发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在空气中易挥和氧化,从而会使成分减少,质量降低。③含有挥发油的药物宜保存在密闭容器中,大量的可堆放在凉爽避光的库房中。对其温度必须控制,尤其在夏季。6、树酯①含有树酯的药材有如乳香、没药、血竭、安息香等。②树酯类药材软化点、熔点较低,怕热,易燃。树酯中的挥发油成分在干燥空气中挥发迅速,常使这类药材干硬,质脆,易碎。个别品种(阿魏)在夏季易吸附水气,由固体变为粘稠液体,秋冬季又会散失水分,变为干燥的固体。7、苷类:一些苷类成分,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常使商品吸潮返软,因而易虫蛀和霉变,如党参(党参苷)、生地(地黄苷)等。含蒽苷的药材长久与空气接触,所含蒽苷可氧化成蒽醌类物质,使颜色加深,如大黄。苷类具有易分解的性质,如黄芩苷(属黄酮类化合物)汉黄芩素+黄芩苷元,黄芩苷元氧化变绿。8、生物碱①一般生物碱类的药材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如毛茛科、小檗科、马钱科的川乌、草乌、黄柏、马钱子等,在保管时不宜品尝。②这类药材长久与空气和日光接触,会降低含量,有部分氧化,分解而变质,此类药材应避光贮藏。9.鞣质类鞣质与空气接触时,特别在酶的影响下,容易氧化为红棕色或更深色且不溶于冷水的物质“鞣红”。鞣质另一种变色是氧化变色,氧化后即形成黑色物质,是因为鞣质的氧化(氧化酶或过氧化酶)的作用。防止鞣质氧化变色一方面要减少与氧接触,另一方面是破坏或抑制氧化酶的活性。鞣质遇铁盐,变成黑色。因此,在加工与贮存时对容器及用具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古时白芍用铜刀去皮)。10.植物色素类花色素的色彩因反应的不同而呈现各种颜色,酸性中为红色,碱性中为蓝色,中性中为紫色;与金属盐类如铁、锡、铜等化合则变蓝以至出现黑色,使色素沉淀;加热也促使色素分解、褪色;在日光或氧影响下,亦能使色泽发生变化。含有色素的药材在干燥以及加工炮制时,调整适宜的酸度和温度;尽量避免采用铁质工具和容器;干燥时避免在强烈的日光下曝晒;贮存期间应避光及防止氧化。第二节中药变异的客观因素一、生物因素1.霉菌中药表面附着的霉菌在适宜的温度(20~35℃)、湿度(相对湿度75%以上或药材含水量超过15%)和足够的营养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分泌的酶溶蚀药材组织。2.鼠我国发现的家鼠和野鼠约80种。中药仓鼠常见的有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等。3.害虫(仓虫)据统计,在常用的600余种中药中,被虫害的品种即占40%左右。国内已发现的仓库害虫也有五六十种之多。4.陈化作用(时间因素)二、物理因素1.空气(臭氧、氧)2.温度在常温(15~20℃)下,药材成分基本稳定,利于贮存。3.湿度中药的含水量,一般应控制在10%左右,室内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以内。4.光照(指日光照射:光能和紫外线)三、化学因素1.泛油2.散气走味3.变色第三节中药变质的人为因素指仓储、保管、养护管理工作对商品质量的影响1.管理制度是否健全2.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3.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复习思考题1.何谓中药养护学?中药养护学研究的范围有哪些?2.与中药养护相关的法律法规?3.中药变异因素有哪些?
本文标题:第二章影响中药品质变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98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