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1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第一课神奇的货币考点一货币的本质1.商品的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一样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必须是劳动产品;二必须是用来交换的那部分劳动产品。(2)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①使用价值概念: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即与生俱来的),反映了人以自然的关系。②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独有属性,社会属性。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④二者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任何人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质量属于商品的使用价值)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1)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3)货币产生所经历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最初的商品交换。第二阶段:扩大物物交换。第三阶段: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一般等价物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可以与其他一切商品交换并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第四阶段: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在货币产生之后,也并不是所有的金银都是货币,只有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金银才是货币。)(4)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3.货币的基本职能(1)货币职能的含义通俗地讲,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2)货币职能和货币本质的关系“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即货币的本质决定其职能,货币的职能体现着货币的本质。(3)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①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之所以就有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货币是商品,有价值。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就叫流通手段。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特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5)其他职能:贮藏手段(必须退出流通领域)、支付手段(常用于赊销赊购中,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如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等)的职能。24、金属货币与纸币(1)金属货币:金属货币是以金银条快的形式流通的。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2)纸币纸币的含义:是由国家(地区)发行的并强制使用的。注意:①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国家可以规定纸币面额,但不能规定纸币购买力。②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的职能。纸币没有价值,之所以能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家的强制力。(2)纸币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流通中的货币量=───────==───────────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区别区别含义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实质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表现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经济过热物价持续下降、市场疲软、经济衰退主要原因经济过热,供不应求,纸币的发行量过多,生产发展相对不足经济萎缩,供过于求,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相对过剩。危害生活水平下降,购买力降低,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投资减少,经济停滞,会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导致市场销售不振,失业率高。解决问题的措施①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②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控制纸币发行量③控制总需求,增加商品总供给。④提高存贷款利率,增强货币回笼措施等。根本方法:发展生产,抑制过热行业的扩张①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②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③调整出口结构,扩大出口④增发国债,降息根本方法: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平衡生产与供求。联系①都是由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不平衡引起的②都会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经济秩序。③都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和结构优化。考点二货币的种类与形式1.货币与财富3(1)货币是财富的象征。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从一定意义上看,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货币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⑸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2.结算与信用工具(1)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2)经常用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等①信用卡的含义: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其中,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信用卡的功能:信用卡具有存款、取款、消费、结算和查询等功能。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②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支票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3.外汇和汇率(1)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外汇≠外币)(2)汇率: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我国对汇率标价采用的是“直接标价法”:即如果100单位的外币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3)人民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①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②外资投资成本增加③导致国内生产能力下降、失业增加④本国外汇储备贬值。⑤人民币的购买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人民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①出口增加,进口减少;②外资投资成本降低;③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④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5)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利率水平、汇率政策、市场预期等第二课多变的价格考点一价格的决定与变动1.价值决定价格(1)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2)(2)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3)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①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②价值总量等于商品的数量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乘积。②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恒等),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个别劳动时4间反比。2.供求影响价格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形成卖方市场,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形成买方市场,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思维拓展:1.价值决定价格和市场形成价格是否矛盾?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②由于受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市场形成价格”。所以,二者是相互联系的,是价值规律的体现。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取在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绝大多数商品生产者所耗费个别劳动时间的平均数。3.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有利地位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不利地位这就会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其生产的商品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这样在竞争中就会处于有利的地位。4.影响价格的因素(1)根本因素:价值决定价格(2)直接因素:供求影响价格(3)间接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文化等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4)货币本身的价值也会影响商品的价格。一般地说,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比。(5)纸币的发行量也会影响商品的价格、国家的政策等。注意:“质量决定价格;供求决定价格”说法错误。5.面对价格的上涨,该怎么办:政府:1、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防止经济存在的过热风险。53、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促进和谐社会发展4、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各种生活必须品的供应5、健全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经济抗压能力,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6、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严厉处理哄抬物价的行为7、引导居民的消费行为,提倡理性消费。企业:积极落实中央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依据市场的需要调整生产,控制投资规模,优化生产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自觉接受政府的监管。消费者:去掉从众、攀比等不良消费心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做理智的消费者。选择适当的投资方式,避免盲目投资,控制投资风险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①不是指每次具体的交换都是等价的,而是就商品交换的总趋势而言的②只存在于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考点二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会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需求定律:价格与需求呈反比例变化)(2)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①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需求弹性理论)③替代品、互补商品(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的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不仅使该商品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减少;②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或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归纳提升商品价格的变动与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的变动是同向的,即商品价格上升,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也会上升;商品价格的变动与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的变动是反向的,即商品价格上升,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会下降提醒:替代品互补商品的含义: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2)对生产的影响①调节生产规模。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有利可图时,生产经营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当某种商品价格下跌,无利可图时,生产经营者会压缩生产规模。②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个别劳动时间,使其在价格竞争中更具优势,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③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这样才可能以更高的价格出售,获取较大的市场份额,获取更多的利润。6
本文标题: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005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