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三统计与概率【高考考场实情】统计与概率在高考考查中一般有一道选择题或填空题、一道解答题,共2道题,分值为17分.高考对这一部分的考查难度相对稳定,选择、填空题为容易题,解答题为中等难度题.选择题在前六题的位置,填空题在前二题的位置,解答题在前三题的位置.选择、填空题常考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理科时而考查对立事件、相互独立事件概率及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考查重点难点】解答题以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柱形图、折线图、茎叶图等五个样本频率分布图表为载体,理科侧重考查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期望,文科侧重考查样本数字特征的应用,突出了对应用意识、数据处理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考查.下面对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存在问题分析】1.概念理解不透【指点迷津】本专题中,概念理解不到位的有事件、模型的判断等;容易混淆的概念有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超几何分布与二项分布、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1ynrrrnTCab与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发生k次的概率()(1)kknknnPkCpp等.【例1】已知5只动物中有1只患有某种疾病,需要通过化验血液来确定患病的动物.血液化验结果呈阳性的即为患病动物,呈阴性的即没患病.下面是两种化验方案:方案甲:逐个化验,直到能确定患病动物为止.方案乙:先任取3只,将它们的血液混在一起化验.若结果呈阳性则表明患病动物为这3只中的1只,然后再逐个化验,直到能确定患病动物为止;若结果呈阴性,则在另外2只中任取l只化验.(Ⅰ)求依方案甲所需化验次数不少于依方案乙所需化验次数的概率;(Ⅱ)表示依方案乙所需化验次数,求的期望.2.审题析题不到位【指点迷津】审题析题不清是本专题解答错误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题意不清,茫然作答;阅读肤浅,丢失信息;条件欠缺,鲁莽下笔;图形不准,缺乏严密;方向不明,目标模糊等情况.审题不清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欠缺.【例2】(2017年全国卷Ⅰ理19)为了监控某种零件的一条生产线的生产过程,检验员每天从该生产线上随机抽取16个零件,并测量其尺寸(单位:cm).根据长期生产经验,可以认为这条生产线正常状态下生产的零件的尺寸服从正态分布2(,)N.(Ⅰ)假设生产状态正常,记X表示一天内抽取的16个零件中其尺寸在(3,3)之外的零件数,求(1)PX及X的数学期望;(Ⅱ)一天内抽检零件中,如果出现了尺寸在(3,3)之外的零件,就认为这条生产线在这一天的生产过程可能出现了异常情况,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ⅰ)试说明上述监控生产过程方法的合理性;(ⅱ)下面是检验员在一天内抽取的16个零件的尺寸:9.9510.129.969.9610.019.929.9810.0410.269.9110.1310.029.2210.0410.059.95经计算得16119.9716iixx,161622221111()(16)0.2121616iiiisxxxx,其中ix为抽取的第i个零件的尺寸,1,2,,16i.用样本平均数x作为的估计值ˆ,用样本标准差s作为的估计值ˆ,利用估计值判断是否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剔除ˆˆˆˆ(3,3)之外的数据,用剩下的数据估计和(精确到0.01).附:若随机变量Z服从正态分布2(,)N,则(33)0.9974PZ,160.99740.9592,0.0080.09.3.读图识图能力弱【指点迷津】学生面对一堆数据无从下手,主要原因是对数据、图表的直观印象和积累储备的知识经验不够;没有形成“用数据说话”的统计观念;对抽象数据的数字特征理解不到位.【例3】(2016年全国卷Ⅲ理4)某旅游城市为向游客介绍本地的气温情况,绘制了一年中月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雷达图.图中A点表示十月的平均最高气温约为15C,B点表示四月的平均最低气温约为5C.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A)各月的平均最低气温都在0C以上(B)七月的平均温差比一月的平均温差大(C)三月和十一月的平均最高气温基本相同(D)平均最高气温高于20C的月份有5个4.解题规范性较差【指点迷津】涉及本专题内容的考查,学生失误和失分最多的是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和全而不准,如不能用字母表示事件,导致在利用简单事件表示复杂事件书写混乱;解答过程缺失关键步骤,丢三落四,导致丢分等.【例4】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设一盘中装有10个粽子,其中豆沙粽2个,肉粽3个,白粽5个,这三种粽子的外观完全相同,从中任意选取3个.(Ⅰ)求三种粽子各取到1个的概率;(Ⅱ)设X表示取到的豆沙粽个数,求X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5.运算能力弱【指点迷津】运算求解能力主要是指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本专题中,学生运算能力弱主要体现在不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不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例5】(2017年全国卷Ⅰ文19)为了监控某种零件的一条生产线的生产过程,检验员每隔30min从该生产线上随机抽取一个零件,并测量其尺寸(单位:cm).下面是检验员在一天内依次抽取的16个零件的尺寸:抽取次序12345678910111213141516零件尺寸9.9510.129.969.9610.019.929.9810.0410.269.9110.1310.029.2210.0410.059.95经计算得16119.9716iixx,16162221111()(16)0.2121616iiiisxxxx,1621(8.5)18.439ii,161()(8.5)2.78iixxi,其中ix为抽取的第i个零件的尺寸,1,2,,16i.(Ⅰ)求(,)ixi(1,2,,16)i的相关系数r,并回答是否可以认为这一天生产的零件尺寸不随生产过程的进行而系统地变大或变小(若||0.25r,则可以认为零件的尺寸不随生产过程的进行而系统地变大或变小).(Ⅱ)一天内抽检零件中,如果出现了尺寸在(3,3)xsxs之外的零件,就认为这条生产线在这一天的生产过程可能出现了异常情况,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来源:Zxxk.Com](ⅰ)从这一天抽检的结果看,是否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ⅱ)在(3,3)xsxs之外的数据称为离群值,试剔除离群值,估计这条生产线当天生产的零件尺寸的均值与标准差.(精确到0.01)附:样本(,)iixy(1,2,,)in的相关系数12211()()()()niiinniiiixxyyrxxyy.0.0080.09.【解决问题对策】1.关注统计图表的教学【指点迷津】高考试卷的解答题往往以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柱形图、折线图、茎叶图五个样本频率分布图表为载体,理科侧重考查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期望,文科侧重考查样本数字特征的应用,突出了对应用意识、数据处理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考查.复习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五个样本频率分布图表,让学生会从图表中读取有用数据,或根据问题需要选择合适图表,依据统计学中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作出合理的决策.【例6】【2015年全国卷Ⅱ文、理3】根据下面给出的2004年至2013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单位:万吨)柱形图.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A.逐年比较,2008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效果最显著B.2007年我国治理二氧化硫排放显现成效C.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呈减少趋势D.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与年份正相关2.关注样本数字特征的含义【指点迷津】在复习中,应关注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期望)、方差与标准差有的含义,并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理的数字特征说明问题.【例7】【2014年课标卷Ⅱ文19】某市为了考核甲、乙两部门的工作情况,随机访问了50位市民.根据这50位市民对这两部门的评分(评分越高表明市民的评价越高),绘制茎叶图如下:(Ⅰ)分别估计该市的市民对甲、乙部门评分的中位数;(Ⅱ)分别估计该市的市民对甲、乙部门的评分高于90的概率;(Ⅲ)根据茎叶图分析该市的市民对甲、乙两部门的评价.3.厘清事件及其概率【指点迷津】复习过程中,应厘清事件间的关系,准确计算相关事件的概率.特别要求学生能将复杂事件进行分解,先分解为互斥事件,每个互斥事件又分解为两个相互独立事件的积事件.【例8】(2013年全国卷Ⅰ理19)一批产品需要进行质量检验,检验方案是:先从这批产品中任取4件作检验,这4件产品中优质品的件数记为n.如果3n,再从这批产品中任取4件作检验,若都为优质品,则这批产品通过检验;如果4n,再从这批产品中任取1件作检验,若为优质品,则这批产品通过检验;其他情况下,这批产品都不能通过检验.假设这批产品的优质品率为50%,即取出的每件产品是优质品的概率都为12,且各件产品是否为优质品相互独立.(Ⅰ)求这批产品通过检验的概率;(Ⅱ)已知每件产品的检验费用为100元,且抽取的每件产品都需要检验,对这批产品作质量检验所需的费用记为X(单位:元),求X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4.关注概率模型的识别与应用【指点迷津】复习过程中,应关注概率模型的识别与应用,一定要注意弄清题意,找出题中的关键字词,厘清各种概率模型及适用范围.如超几何分布和二项分布是教材中两个重要概率分布,二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的区别为,二项分布是有放回的抽样,每做一次事件,事件A发生的概率是相同的;超几何分布是不放回的抽样,每做一次事件,事件A发生的概率是不相同的.【例9】某食品厂为了检查一条自动包装流水线的生产情况,从该流水线上随机抽取40件产品作为样本,测得它们的重量(单位:克),将重量按如下区间分组:(490,495],(495,500],(500,505],(505,510],(510,515],得到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若规定重量超过495克但不超过510克的产品为合格产品,且视频率为概率,回答下列问题:(Ⅰ)在上述抽取的40件产品中任取2件,设X为合格产品的数量,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EX;(Ⅱ)若从流水线上任取3件产品,求恰有2件合格产品的概率.5.关注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分析解决问题【指点迷津】复习过程中,应让学生掌握,为了考察一个总体的情况,在统计中通常是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用样本的有关情况去估计总体的相应情况.这种估计大体分为两类: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其次,“预测与决策”与人们的生活休戚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许多实际问题会有多种解决方案,但哪种方案最有利于解决问题,需要进行科学的决策.而通过期望、方差等的计算,并进行大小比较,就是其中的一种科学预测与决策的手段.【例10】【2016年课标Ⅰ理19】某公司计划购买2台机器,该种机器使用三年后即被淘汰.机器有一易损零件,在购进机器时,可以额外购买这种零件作为备件,每个200元.在机器使用期间,如果备件不足再购买,则每个500元.现需决策在购买机器时应同时购买几个易损零件,为此搜集并整理了100台这种机器在三年使用期内更换的易损零件数,得下面柱状图:以这100台机器更换的易损零件数的频率代替1台机器更换的易损零件数发生的概率,记X表示2台机器三年内共需更换的易损零件数,n表示购买2台机器的同时购买的易损零件数.(Ⅰ)求X的分布列;(Ⅱ)若要求()0.5PXn,确定n的最小值;(Ⅲ)以购买易损零件所需费用的期望值为决策依据,在19n与20n之中选其一,应选用哪个?6.关注“冷门”知识的复习【指点迷津】高考是对高中阶段学习结果的大检阅,统计与概率的考查,在突出核心知识考查的同时,也关注知识点的覆盖面.因此,在复习教学中,要全面检索高中阶段的所有知识,特别是不能忽视对所谓的“冷门知识”的复习,如正态分布、条件概率、相关系数、残
本文标题:专题03 统计与概率-高考数学备考关键问题指导高端精品(2018版)(原卷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049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