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导学案
11.3地球的运动第三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班级姓名编写人:李彩虹审核人:董建国编写时间:2013.9.27编号:006【学习目标】1.理解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2.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应用;3.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4.了解四季的形成与五带的划分。【重点难点】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2.季节更替。一、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1.黄赤交角黄赤交角是地球的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的夹角,度数为________。请在图中找出赤道面、黄道面、黄赤交角(填写度数)。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由于_________的存在,使得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太阳光线直射点的纬度位置不同,从而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①太阳直射点始终在___________之间作周期性的回归运动。②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在_____半球、向_____移动;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在_____半球、向_____移动;秋分到冬至:太阳直射点在_____半球、向__移动;冬至到次年春分:太阳直射点在_____半球、向_____移动;③哪些地区一年可以有两次直射的机会?什么地区一年只有一次直射机会?什么地区终年没有直射机会?(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右图,在图中注出A、B、C、D四位置时所代表的节气及时间。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昼夜长短的变化2·D太阳光线1.晨昏线①白昼与黑夜的界线称为________。②晨昏线把经过的纬线圈分为_______与_______。一个地方的昼夜长短,取决于它所在纬线圈______________的比例关系。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①春分—秋分(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_____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_____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_____夜越_____。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_______夜_______,__________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相反。②秋分—次年春分(北半球的冬半年);太阳直射_____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_____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_____夜越_____。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_______夜_______,__________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相反。③春秋分:太阳直射_______,全球__________。④赤道地区:终年__________。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①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②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_____,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是_____。③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_____时的太阳高度)。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_______向_________递减;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_______;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纬度差相等的两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_______。①春秋分:由______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②夏至日:由______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③冬至日:由______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季节而变化:①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________达到最大值,________最小;②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________达到最大值,________最小;③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________达到最大值。3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①已知太阳直射点纬度,求任一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其计算方法是:正午太阳高度=90°—所求地的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之差②填表:计算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值纬线北极圈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南极圈正午太阳高度四、四季的更替1.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季节变化。2.______是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______是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______两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五、五带的划分1.划分依据:同一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______的变化,使得太阳辐射总量在地表具有从低纬向高纬______的规律。2.划分界线:和。3.五带名称:(在右图中填写)4.探究:若黄赤交角变大,五带的范围如何变化?黄赤交角变小呢?1.关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叙述正确的是()A.从冬至到夏至,太阳直射点从23°26′S向北移至23°26′N4B.从秋分到第二年春分,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北半球移动C.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D.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2.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的时刻而定的,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A.5月1日B.7月1日C.8月1日D.10月1日3.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地方是()A.南极和北极B.南、北极圈C.南、北回归线D.赤道上4.下列日期中,北京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一天是()A.国际劳动节B.我国植树节C.我国国庆节D.我国教师节5.在下列各纬度中,一年中既没有太阳直射,又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67°NB.21°SC.50°ND.89°S6.极昼现象从南极点扩大到南极圈的时期是()A.春分到夏至B.秋分到冬至C.夏至到秋分D.冬至到秋分7.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A.23°26′N~90°NB.0°~90°NC.23°26′S~23°26′ND.0°~23°26′N8.在地球上,一年中正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南的是()A.北回归线与北回归圈之间B.北回归线以北C.南北回归线之间D.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9.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距理论上应该比南方宽,理由是()A.北方地形平坦开阔B.北方冬季白昼时间更长C.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小D.南方气候更温暖湿润10.右图中外圆表示纬线圈,N为北极点,若AB弧表示夜弧,则D点的日出时刻是()A.21时30分B.2时30分C.8时00分D.3时30分11.读下图并回答问题(1)该图表示的是_____月_____日太阳光照情况。(2)在图中绘出晨昏线,用斜线表示夜半球。(3)图中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_____,这时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______向__________递减,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__。图中D点的昼长是_____小时,B点的昼长是_____小时,C点的昼长是_____小时,太阳直射点为_____。12.右图中阴影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请回答:(1)这一天是日(节气),一般为每年的5月日前后。(2)按图所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3)这一天,图中A、B、C、D四地中,白昼最长的是,其白昼长小时。(4)这一天,图中A、B、C、D、E五地中,白昼时间相等,正午太阳高度也相等的是。(5)按图所示,此时北京时间应为点。
本文标题: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124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