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9章城市设计第19章城市设计第一节城市设计概述第二节城市与城市设计第三节基本理论与方法第四节城市公共空间(1)“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环境所进行的设计。”----《中国大百科全书》(2)“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作的各种合理处理和艺术安排。”----《大不列颠百科全书》(3)“城市设计是当建筑进一步城市化、城市空间更加丰富多样化时对人类新的空间秩序的一种创造。”----《都市问题事典》(4)“城市是有街道、交通和公共工程设施等以及劳动、居住、游憩和集会等活动系统组成。把这些内容按功能和美学原则组织在一起,就是城市设计的本质。”----《市镇设计》(F。吉伯特)(5)“城市设计是三维空间,基本上是一个建筑问题。”----《论城市---它的产生、成长与衰败》(E。沙里宁)本教程中的定义:是根据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融合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主要因素,对空间要素做出形态的安排,制定出指导空间形态设计的政策性安排。1、城市设计的含义城市设计第一节城市设计概述2、城市设计的内容----两种形式(1)工程设计性----ConceptualplanProjectdesign特点:规模较小、微观具体(2)政策过程性----PolicycontrolGuide-line特点:规模较大、宏观抽象城市设计第一节城市设计概述3、城市设计的层次----三个层次(1)整体环境城市设计确定城市空间形态结构;构造城市景观体系;布置城市公共发展空间;设计城市竖向轮廓。(2)重点片区城市设计重点片区的城市设计是以总体城市设计为依据,对城市的重点地区在整体空间形态、景观环境特色以及人的活动所进行的综合设计。(3)城市重点地段设计其主要类型包括:街道空间、城市广场、城市滨水空间、重要节点地块。城市设计第一节城市设计概述4、城市设计的类型----三种类型(1)开发型城市设计(UrbanDevelopmentDesign)(2)保护型城市设计(UrbanConservation)和城市更新(UrbanRevitalization)(3)社区设计(CommunityDesign)----唐纳德.爱坡雅(D.Appleyard)(美)城市设计第一节城市设计概述5、城市设计研究的内容:城市设计的研究内容一般包含三个部分:城市自然景观、城市人工景观和城市人文景观。从城市范围来说:表现为全体性、轮廓性的东西──如城市建设风格统一、城市空间收放、城市设计主、次轮廓起伏等;从局部来说:可以具体到一个建筑单体的四周小环境设计──视线、质感、心理趋同等;城市设计第一节城市设计概述凯文•林奇确定了一种全新的城市分析与设计方法:从视觉心理和场所的关系出发,通过居民调查和实地体验,研究使用者认知图式(cognitivemap)与城市形态的关系,真正实现了“人本主义”的城市设计价值原则。城市意象构成元素城市设计第一节城市设计概述5、城市设计研究的内容:一般可概括为几个方面:①空间组成要求明确空间定义──区域、街坊、单元--空间气氛、意义、用途用地的控制条件──性质、范围、高度、色彩--控规指标②空间组成特点对确定空间的功能、形态及象征意义虚实关系空间的环境质量──建筑、绿化、小品、道路、活动场所③空间的艺术布局空间主次关系动态景观和静态景观历史文化的体现5、城市设计研究的内容:城市设计第一节城市设计概述为了研究与管理方便,我们把城市设计用以下图表来表达:城市景观构成休闲活动观赏活动节庆活动古迹广场街道工程构筑物风景区因素建筑单体建筑群体山岳因素水体因素地形地势因素城市艺术小品城市环境设施娱乐活动交通活动商业活动自然因素景观人工因素景观人文活动景观构成要素特质景观构成要素街道绿化街道形式沿街建筑街道设施街道广告街道小品街道照明1、“城”与“市”----城市的历史特征“城”—是防御性的概念,为社会的政治、军事目的而兴建,边界鲜明,形态封闭、内向。“市”---是贸易、交易的概念,为生产活动、商品交换的目的而形成,边界模糊、形态开放、外向。城市设计第二节城市与城市设计2、“自下而上”----城市设计的形成一般是以聚落为基础,从不自觉得自然村落逐渐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城市;城市没有一个预先构想的目标与形态,依实际发展需要,在自然环境、客观规律做用下长期积累而成,因此也被称为“自然城市”。特点:城市形态自由灵活、有机多变;体现出一种“约定俗成”的群体控制规律、“渐进的城市设计”思想;其自由发展的程度也是相对而言的。城市设计第二节城市与城市设计3、“自上而下”----城市设计的发展它通常以一种法定的设计准则,在严格的控制和要求之下进行建设实施。因此也被称为“人造城市”,它是一种控制机制下的建设方式,一般在集权统治的社会制度下“自上而下”而形成的城市较多。特点:城市形态表现着规则的用地、严谨的构图、鲜明的等级和全面的计划,几何形式很强。城市设计第二节城市与城市设计1、城市空间设计理论(1)图底理论从分析建筑实体和开发虚体之间的对比关系着手,试图通过对城市物质空间的组织加以分析,明确城市形态的空间结构和空间等级,确定城市的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最好诠释的是詹巴蒂斯塔•诺利(GiambattistaNolli)于1748年所绘制的罗马地图。城市设计第三节基本理论和方法诺利地图将城市表现为一个具有清晰界定的建筑实体与空间虚体的系统。建筑实体所覆盖的范围比室外空间更加密集,从而衬托出公共开敞空间的形态。(2)连接理论连接理论注重以“线”连接各个城市空间要素。(3)场所理论核心人物:凯文•林奇,他指出:场所应该有明确的感知特性,可被认知,可记忆,生动,引人注意。黑川纪章:城市的构成要素由以下三方面:“自然要素”,“建筑要素”,“人为要素”场所理论的本质:倡导依据城市实质空间的文化及人文特色进行城市设计。1、城市空间设计理论城市设计第三节基本理论和方法1、调查的方法:基础资料的收集、视觉调查、问卷调查等2、评价的方法:加权、层次、判别、列表等3、空间设计的方法:典范思维设计、程序思维设计、叙事思维设计等4、反馈的方法:政府部门评估、社会评论方式等2、城市设计方法城市设计第三节基本理论和方法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实质是以人为主体的,促进社会生活事件发生的社会活动场所,对其特征的理解应从人、活动及场所三个方面加以分析。城市公共空间(PublicSpace)主要包括城市的街道、广场、公园与体育场等。广义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例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滨城区、城市绿地城市设计第四节城市公共空间1、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1)、自然环境A、景观休闲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野生动植物园、自然文化遗址保护区、观光农业区B、生态景观区风景林地、滨水生态廊道、自然绿地2)、人工环境城市中心区、广场、街道等城市设计第四节城市公共空间2、城市公共空间的类型城市中心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集中的地方。人口相对周边集中,经济和商业相对周边发展的市区地带。1.城市中心区的含义2.城市中心区的历史发展3.城市中心区案例城市中心城市设计第四节城市公共空间1.城市中心区的含义(公共性、极核性、多样性)1)城市中心区是指城市中供市民进行公共活动的地方。在中心区内一般集中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各种项目,如公共建筑、政府的行政办公建筑、商业建筑、科研建筑和文化娱乐设施等等。——公共性2)城市中心区是城市的核心,其功能构成主要是行政管理、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等通常集中于某一个地区形成单核结构,或者组合在一个较大的地域范围内形成带状或十字形结构,甚至进一步分化,形成以某一功能为主体的中心,分散在城市的不同地区形成网状结构——极核性3)城市中心可以是一个具有某种围合效果的开放空间(如一条街道、一个广场、一片特定的地区),同时,也朝着一种功能复合化的趋势发展。不同的国家对城市中心有不同的称谓。(欧洲、美国、中国)通常,城市中心集中体现了城市的风格面貌和文化特色,是城市建设中的“点睛之处”CBDCRDRBD——多样性城市中心的步行街(1)纯步行街(2)广场空间(3)商业拱廊(4)空中走廊(5)地下街城市广场城市广场城市商业拱廊(在步行街的上方加建顶棚的一种步行商业街的形式)城市空中走廊(一般位于步行街上方的空间层面,是对步行街功能的补充)城市中心地下街(扩展了城市的立体空间、如何发展而来?)城市仿古街区2城市中心区的历史发展城市中心区的演化,是从混合功能(传统城市中心)发展到单一功能(现代城市中心),再向混合功能(当代城市中心)迈进的过程.总的历程是由繁荣到到衰败再到复兴的曲折过程。1.传统城市中心(城市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焦点)两个基本条件:交通枢纽位置土地使用方式2.现代城市中心经济和空间结构的双重变化经济最大化——经济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3.当代城市中心改造与更新(1960年代以来)◆古代传统的城市中心多以政治、宗教活动为主,附带有部分的商业活动。如古罗马的广场群,意大利中世纪城市城镇中的广场。传统城市中心区之所以能成为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焦点,是因为其一般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它位于城市交通网络和系统的枢纽位置;二是复合化和相对紧凑的土地使用方式,具有对城市社区各种活动的吸引作用,从而中心具有良好的可达性、多样性和集聚性的特点。◆现代城市中心:随着交通方式、社会经济、人口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发展,传统的城市中心经历了经济和空间结构的双重变化。在交通方面:交通工具和方式的更新郊区化在土地利用方面:土地功能结构单一,混合度弱在空间环境方面:“多样性”的失去,机动车道代替人行道、建筑的高层发展第一阶段:早期以商品零售业为主的中心商业区。第二阶段:中心商业区包含了中心商业(CR)和中心商务(CB)职能,成为两者的混合区;第三阶段:中心商业区的职能被郊区购物中心所替代,城市中心向中心商务区演替。中心商业区出现了衰退,城市中心变成以办公为主的中心商务区(CBD);第四阶段:中心商业区复兴,主要方式有兴建“办公综合体”;改善交通方式和商业区环境及历史地段的重建和综合文化场所的开发,为城市居民的商业文化及社会交往活动提供场所及条件等中心区发展阶段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不仅是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的中心,而且已经在事实上成为国内外大公司和商社进驻的首选之地。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在建国门至朝阳门、东二环路至东三环之间,开辟具有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商业、文化和商务办公等多种服务功能的商务中心区”。同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北京市商务中心区规划》,对上述范围内地区的面积、开发构成、高度、容积率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规划。北京CBD的规划范围是:东大桥路(西)——西大望路(东)、朝阳北路(北)——通惠河(南)之间约3.99平方公里的区域。在此范围内,国贸、汉威、嘉里、航华大厦等高档写字楼内早已云集了摩托罗拉、惠普、道琼斯、韩国三星等数家国内外知名大公司。边界的交通条件,浓厚的商务氛围,快速的信息传递渠道,已为北京CBD的崛起构筑了天时与地利。新经济环境赋予CBD新的内涵。未来北京中央商务区的建设将在继承传统CBD特点的基础上,向多功能、全方位、网络化、一站式服务的方向发展。案例:北京CBD洛克菲勒中心位于美国纽约最繁华的商贸金融中心———曼哈顿岛中部,占地8.9公顷,共有建筑19座,总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容积率达18。每天在这里上班的总人数达65000人,空间构图生动,环境外部富于变化,中心布局上同时满足了城市景观和人们进行商业、文化娱乐活动的需要。全美之星——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Center)案例:洛克菲勒中心第五大道第六大道RCA大楼下沉广场步行街国际大厦英国馆法国馆国际大厦美联社大楼无线电音乐厅REO大厦洛克菲勒广场道50街51街49街48街西蒙和舒斯特大厦广场10号时代生活大厦集办公、商业、旅游、居住和娱乐于一体的浓缩小社会标准的“城中城”:由于建筑设施完善,具备餐厅,药店,银行、购物中心、电影院、美术馆、学校等所有的城市功能,成为市民公共活动和文化娱乐的城市空间,是一个标准的不夜城。商务形象深入人心:洛克菲勒
本文标题:第19章-城市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187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