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提高奶牛养殖综合效益(2010_3_31)
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奶牛养殖的综合效益卢德勋(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动物营养研究所)报告内容对我国乳业的发展应该有一个科学的分析树立科学的养殖效益观提倡科学养牛的重要技术措施对我国乳业的发展应该有一个科学的分析伟大的成就中国乳业起点很低,1949年奶牛存栏量只有12万头,原料乳总产量为21.7万吨。半个世纪来中国乳业呈波浪式持续增长向前发展的趋势。从1949到2008年,我国乳牛存栏量和乳类总产量分别以平均12.5%和22.5%的速度递增,最高年增长率分别达到46.4%和32.0。尽管个别年份也出现过负增长,但总的发展趋势是在不断增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乳业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07年,我国奶牛存栏1218.9万头,比1978年的47.5万头增长了24.7倍,年递增率为11.8%。2007年我国奶类总产量3633.4万吨,比1978年的97.1万吨增长了36.4倍,年递增率为13.3%,分别比肉、蛋高5.3个百分点和4.0个百分点;其中牛奶产量3525.2万吨,比1978年的88.3万吨增长了38.9倍,年递增率达到13.6%。奶牛单产水平有所提升。2007年我国泌乳母牛单产水平为4800千克,比1978年的3000千克提高了60%。奶类人均占有量迅速增加。2007年我国奶类人均占有量为27.5千克,比1978年的10.1千克增长了1.7倍。奶牛养殖业产值占畜牧业产值和农业产值的比重逐步提高。2007年奶牛养殖业产值847亿元,已占畜牧业产值的5.25%,占农业产值的1.73%。伟大的成就“十五”以来,我国奶业实现了高速增长。2008年,我国奶类总产量3781.5万吨,牛奶产量3555.8万吨,奶牛存栏1233.5万头,均处于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印度和美国。人均牛奶占有量从1998年的6.0千克增加到2008年的28.6千克(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2009)。伟大的成就1949-2008年我国奶牛存栏数量变化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年份存栏数奶牛存栏数量121926.840.647.555.764.169.881.795.1134163185216222253269295294345384417447442427443489566610893110812161069121912341949年1959年1969年1975年1978年1979年1980年1981年1982年1983年1984年1985年1986年1987年1988年1989年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1949-2008年全国奶牛存栏数量的变化(万头)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年份牛奶产量(千吨)牛奶产量200270510571807866889885877883106511411291161818452186249928993301366038134157464650314986528857646294601166297176827410255129981746322606275343193435252355581949年1959年1969年1972年1973年1974年1975年1976年1977年1978年1979年1980年1981年1982年1983年1984年1985年1986年1987年1988年1989年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1949-2008年全国牛奶产量的变化趋势(千吨)2000-2008年奶牛单产变化趋势中国奶牛平均产奶量分布状况(公斤/头/年)中国乳业发展的特征从90年代以来奶业形成初步的产业化格局我国奶业发展一直遵循数量增长型的发展模式我国奶牛养殖模式以散养小型为主,中型、大型乳牛场仅占极小比例乳牛养殖仍然处于一个初级发展阶段我国奶业仍然是一个风险极大的产业中国奶牛养殖规模29%16%4%4%3%3%41%5-19头20-99头100-199头200-499头500-999头1000头以上5头以下我国奶牛养殖规模现状我国乳牛养殖仍然处于一个初级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较粗放的、集约化程度低的奶牛饲养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广泛使用的奶牛饲养技术仍以经验型为主与我国乳产业相配套的粗饲料生产供应体系并未真正地建立起来,粗饲料品质差是奶牛饲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中低产奶牛在奶牛饲养头数中占大多数;奶牛品种质量不高,2头奶牛才相当于奶业发达国家的一头奶牛主要表现在:疾病问题依然是困扰我区奶牛养殖的一大难题。人畜共患病流行,如口蹄疫、结核和布氏杆菌病等,年年靠疫苗来维持某些疫病的流行,不能彻底根除,隐患大。乳腺炎发病率高,给奶牛饲养场户造成的损失大,导致原奶质量差难以和发达国家的原奶质量比较,难以生产出细菌数低、体细胞数低的优质奶产品奶牛的饲养者科学文化素质低是一项长期起作用的限制因素主要表现在:中国奶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还处在一个比较落后的水平。虽然近年来已经有了快速增长,但是目前中国人年均消费奶制品只有28公斤。而世界奶制品消费平均水平为100公斤,欧盟为319公斤在农业总产值中,中国奶业产值只占3%,而发达国家的农业总产值中,奶业产值平均超过20%,英国更是达到40%我国奶牛养殖人员文化程度现状世界主要奶牛结构品种的比较世界主要国家荷斯坦牛的生产性能指标奶牛饲料资源短缺,利用不合理粗饲料品质差是我国奶牛饲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最近几年出现历史上少见的低谷主要表现在:奶牛养殖效益大幅度下滑乳品的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了乳业的健康发展,重挫了消费者对乳制品消费的信心乳品企业利润空间缩小,利润降低乳产业链体制和机制深层次矛盾比较突出的暴露出来近年来低谷出现的原因养殖方式落后,良种覆盖率低,单产水平不高乳品加工企业与奶农的利益分配不均,原料奶定价制度不合理乳品加工企业恶性竞争,市场机制不规范;乳品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消费群体的培育落后,市场开拓力度不够饲料原料价格大幅攀升必须要坚定对乳业发展的信心乳业发展的市场推动力仍然存在国家和政府产业政策支持越来越加大乳业龙头企业正在走向成熟,并且具备相当的发展潜力数十年来上上下下积累起来的乳业发展经验是我国乳业发展一笔巨大的财富乳业从从业人员的素质正在提高,特别是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实践经验的乳牛养殖人员科技对乳业的技术支撑越来越强劲树立科学的养殖效益观奶牛养殖的两种效益观唯生产效益观综合效益观坚持科学饲养-健康瘤胃-健康奶牛-优质牛奶-理想奶产量的科学理念,将经济效益、奶牛健康效益、乳品质量和安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统筹考虑,协调发展,追求综合效益的优化。唯生产效益观的几种表现只重视产奶量、忽视乳牛健康和乳品质与安全片面强调使用单项技术来达到产奶量的提高的目标只强调短期的生产效益,忽视长远养殖利益奶牛养殖经济效益分析表1泌乳牛平均每年饲料费用收支科目价格核算备注每头奶牛年投入累计数量(kg)自产成本外购饲料蛋白补充料12662.86元玉米17860.9元1.9元自产投入计400元/亩,亩产450公斤玉米麸皮3801.2元胡麻饼1002.8元青贮3899.9400元/亩1000元/亩约为1.4亩的产量,亩产2700kg黄玉米秸秆1978.5100元/亩约为1.5亩的产量,亩产1320kg饲料费小计6524.16元9300.16元注:饲料价格是以2010年3月时计。泌乳牛平均年投入每头奶牛年投入累计自产外购管理费药费及配种费237.2元154.3水电40.2元40.2元其它费用36元36元管理费用小计313.4元230.5元人工费469.2元315.6母牛分摊牛群中育成牛及犊牛成本4235.63元3533.67元表2泌乳牛平均每年其他费用泌乳牛平均年收入收支科目价格核算备注每头奶牛年投入累计数量(kg)自产成本外购成年母牛全年平均收入产犊年平均收入270元292.5元产犊年平均收入=[(产后犊牛市价450元/头]*0.6头/年,外购按照0.65头/年算成奶牛淘汰930.2元769.2元奶牛年限自购按4.3年计算,外购按照5.2年计算奶牛淘汰后的销售价格平均为4000元牛奶收入11375.28元13304.72元自购平均产奶量为4739.7kg,牛奶价格为2.4元/kg,外购平均产奶量5117.2,牛奶价格2.6元/kg总收入小计12575.48元14366.42元总投入小计(元)11542.39元13379.93元每头产奶牛平均年利润1033.09元986.49元年总收入-全年总投入表3泌乳牛平均每年收入和利润泌乳牛平均年投入中各项费用所占的比例的比较(%)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饲料费用管理费用人工费分摊育成牛和犊牛的费用自产模式56.522.724.0736.70外购模式69.511.722.3626.41各项费用所占比例(%)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并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由于乳牛健康问题导致效益下降,产品质量降低由于母牛的繁殖率低,使奶牛养殖的整体效益下降由于乳品质不能达标,出现倒奶现象,影响了养殖效益由于牛奶安全问题突出,影响牛奶产品消费水平的提高当前奶牛饲料价格上涨和奶牛代谢疾病发病率高,影响产奶效率,使医疗费用不断攀升是奶牛饲养成本增高的重要因素!当前奶牛主要饲料价格(元/吨)饲草料原料价格羊草1200进口燕麦草2750进口苜蓿2800玉米2000豆粕3600-3700棉籽饼2600-3000葵粕1700麸皮1600DDGS1900奶牛常见代谢病的年发病率(美国)消化不良2%肥牛综合症3%产褥热10%牛卧倒1%难产10%子宫炎10%胎衣不下5%真胃移位5%酮病5%低镁抽搐症罕见分娩后血红蛋白尿罕见呼市奶牛养殖小区疾病情况及其存在问题分析项目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真胃移位10.71.21.1乳房炎8.87.09.17.5真胃炎1.21.11.12.2代谢病0.51.21.63.5产科病8.79.811.19.1主要疾病乳房炎产科病代谢病真胃移位真胃炎网胃炎其它疾病表4小区奶牛各年份疾病发生率﹙%﹚提高奶牛养殖效益的途径提高奶产量提高犊牛的繁殖成活率延长奶牛的使用年限降低饲料成本降低管理费用当前形势下如何提高奶牛养殖的综合效益提倡精细饲养(分群饲养、阶段饲养和个性化饲养)提高粗饲料的品质和科学利用水平是奶牛养殖效益最大化的关键学科学用科学向科学要效益千方百计的开辟奶牛饲料资源泌乳全程效益的最大化泌乳中期泌乳初期泌乳后期能量平衡2030401048121620590610630650670体重产奶量采食量2428323640周分娩提高粗饲料的品质和科学利用水平是奶牛养殖效益最大化的关键乳牛日粮中由粗料来源的营养所占的比例由粗料来源的营养占的比例(%)DM55CP49NEL(Mcal)52NDF79Ca51K97品种成母牛青年牛育成牛牛犊精饲料2190~2920913~1095365~730183~365干草1500~20001400~1600800~1000250青贮5000~80005000~60002000~2400450苜蓿750~1500——————棉籽365~750——————几类储备饲料的年需求量(kg/头/年)饲料种类最大日喂量(kg)饲料种类最大日喂量(kg)青干草10(不少于3kg)块根块茎及瓜果类10青贮25谷食及饼粕类4青草50(优质幼嫩青草可适当增加)小麦麸3糟渣类10(白酒糟不超过5kg)豆类1各类饲料的最大日喂量粗饲料品质饲喂优质粗饲料在精料比例不变条件下,奶产量随粗
本文标题:提高奶牛养殖综合效益(2010_3_3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216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