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本章学习目标第1章总论本章学习目标1.1.1成本的概念产品成本的经济内涵产品成本包括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也称为制造成本或生产成本。理论成本(马克思):商品价值中物化劳动转移价值(C)和活劳动必要劳动的价值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V)。理论成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实际成本:为制造产品而消耗的材料费用。为制造产品而耗用的动力费。企业生产单位支付给的各种薪酬。为生产用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各种生产性损失。企业生产单位为管理和组织生产理论成本:理论成本是就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劳动耗费而言的,它是一个“全部成本”的概念。成本的一般涵义产品成本属于成本,但是成本并不等于产品成本。会计学中成本的涵义:特定的会计主体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发生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代价(广义的成本)。1.1.2成本的作用1.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2.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3.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4.成本是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5.成本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1.1.3成本会计的涵义成本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利用价值形式全面地、系统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耗费情况的一种管理活动。狭义的成本会计是指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分配,计算出有关计算对象的成本,并加以分析与考核。广义的成本会计是指成本管理的全过程,即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项活动。早期成本会计(1880——1920)成本会计起源于英国,后来传入美国和其他国家。仅限于对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消耗进行系统的汇总和计算,以确定产品成本和销售成本,被称为记录型成本会计。建立材料核算与管理办法:永续盘存制,先进先出法;建立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主要采用分批或分步成本会计制度计算产品成本。1885年,梅特卡夫所著《制造成本》被称为第一本成本会计著作。美英成立了专门的成本会计组织:1919年,全国成本会计师协会(美国);成本和管理会计师协会(英国)。近代成本会计(1921——1945)20世纪初,美国开始推行泰罗制的科学管理制度,美国会计学家提出标准成本制度。成本会计开始注重事先制定成本标准,注重成本控制和分析,形成了管理成本会计的雏形。预算控制开始被引入成本会计体系,弹性预算是20世纪20年代成本会计的最大发现。成本会计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和深入。成本会计形成了完全独立的学科。现代成本会计(1945——)加强事前成本控制,实行最优化控制。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目标管理理论,成本会计开始引入目标成本的计算。实施责任成本核算,将成本目标分解为各级责任单位的责任成本。实行变动成本法,1936年由美国会计师哈里斯提出。成本会计重点转移到预测、决策和规划成本,形成着重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20世纪末,质量成本概念基本形成,开始推行质量成本核算。1.1.4成本会计的对象1.2.1成本会计的职能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1.2.2成本会计的任务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严格审核和控制各项费用开支加强成本预测,参与成本决策制定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建立成本责任制度,加强成本考核1.3.1成本会计的机构企业的成本会计机构(职能机构):成本处、成本科成本归口管理部门: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集中核算分散核算1.3.2成本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学会成本预测、成本决策等管理工作降低成本费用,参与生产经营决策,履行职责,行使职权1.3.3成本会计的法规制度成本会计制度是组织和从事成本会计工作必须遵循的规范和具体依据。1.制定成本会计法规和制度的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满足需要,节约费用2.成本会计法规和制度的种类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成本会计制度本章学习目标第1章总论本章学习目标1.1.1成本的概念产品成本的经济内涵产品成本包括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也称为制造成本或生产成本。理论成本(马克思):商品价值中物化劳动转移价值(C)和活劳动必要劳动的价值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V)。理论成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实际成本:为制造产品而消耗的材料费用。为制造产品而耗用的动力费。企业生产单位支付给的各种薪酬。为生产用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各种生产性损失。企业生产单位为管理和组织生产理论成本:理论成本是就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劳动耗费而言的,它是一个“全部成本”的概念。成本的一般涵义产品成本属于成本,但是成本并不等于产品成本。会计学中成本的涵义:特定的会计主体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发生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代价(广义的成本)。1.1.2成本的作用1.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2.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3.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4.成本是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5.成本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1.1.3成本会计的涵义成本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利用价值形式全面地、系统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耗费情况的一种管理活动。狭义的成本会计是指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分配,计算出有关计算对象的成本,并加以分析与考核。广义的成本会计是指成本管理的全过程,即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项活动。早期成本会计(1880——1920)成本会计起源于英国,后来传入美国和其他国家。仅限于对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消耗进行系统的汇总和计算,以确定产品成本和销售成本,被称为记录型成本会计。建立材料核算与管理办法:永续盘存制,先进先出法;建立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主要采用分批或分步成本会计制度计算产品成本。1885年,梅特卡夫所著《制造成本》被称为第一本成本会计著作。美英成立了专门的成本会计组织:1919年,全国成本会计师协会(美国);成本和管理会计师协会(英国)。近代成本会计(1921——1945)20世纪初,美国开始推行泰罗制的科学管理制度,美国会计学家提出标准成本制度。成本会计开始注重事先制定成本标准,注重成本控制和分析,形成了管理成本会计的雏形。预算控制开始被引入成本会计体系,弹性预算是20世纪20年代成本会计的最大发现。成本会计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和深入。成本会计形成了完全独立的学科。现代成本会计(1945——)加强事前成本控制,实行最优化控制。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目标管理理论,成本会计开始引入目标成本的计算。实施责任成本核算,将成本目标分解为各级责任单位的责任成本。实行变动成本法,1936年由美国会计师哈里斯提出。成本会计重点转移到预测、决策和规划成本,形成着重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20世纪末,质量成本概念基本形成,开始推行质量成本核算。1.1.4成本会计的对象1.2.1成本会计的职能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1.2.2成本会计的任务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严格审核和控制各项费用开支加强成本预测,参与成本决策制定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建立成本责任制度,加强成本考核1.3.1成本会计的机构企业的成本会计机构(职能机构):成本处、成本科成本归口管理部门: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集中核算分散核算1.3.2成本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学会成本预测、成本决策等管理工作降低成本费用,参与生产经营决策,履行职责,行使职权1.3.3成本会计的法规制度成本会计制度是组织和从事成本会计工作必须遵循的规范和具体依据。1.制定成本会计法规和制度的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满足需要,节约费用2.成本会计法规和制度的种类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成本会计制度本章学习目标第1章总论本章学习目标1.1.1成本的概念产品成本的经济内涵产品成本包括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也称为制造成本或生产成本。理论成本(马克思):商品价值中物化劳动转移价值(C)和活劳动必要劳动的价值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V)。理论成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实际成本:为制造产品而消耗的材料费用。为制造产品而耗用的动力费。企业生产单位支付给的各种薪酬。为生产用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各种生产性损失。企业生产单位为管理和组织生产理论成本:理论成本是就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劳动耗费而言的,它是一个“全部成本”的概念。成本的一般涵义产品成本属于成本,但是成本并不等于产品成本。会计学中成本的涵义:特定的会计主体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发生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代价(广义的成本)。1.1.2成本的作用1.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2.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3.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4.成本是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5.成本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1.1.3成本会计的涵义成本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利用价值形式全面地、系统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耗费情况的一种管理活动。狭义的成本会计是指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分配,计算出有关计算对象的成本,并加以分析与考核。广义的成本会计是指成本管理的全过程,即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项活动。早期成本会计(1880——1920)成本会计起源于英国,后来传入美国和其他国家。仅限于对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消耗进行系统的汇总和计算,以确定产品成本和销售成本,被称为记录型成本会计。建立材料核算与管理办法:永续盘存制,先进先出法;建立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主要采用分批或分步成本会计制度计算产品成本。1885年,梅特卡夫所著《制造成本》被称为第一本成本会计著作。美英成立了专门的成本会计组织:1919年,全国成本会计师协会(美国);成本和管理会计师协会(英国)。近代成本会计(1921——1945)20世纪初,美国开始推行泰罗制的科学管理制度,美国会计学家提出标准成本制度。成本会计开始注重事先制定成本标准,注重成本控制和分析,形成了管理成本会计的雏形。预算控制开始被引入成本会计体系,弹性预算是20世纪20年代成本会计的最大发现。成本会计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和深入。成本会计形成了完全独立的学科。现代成本会计(1945——)加强事前成本控制,实行最优化控制。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目标管理理论,成本会计开始引入目标成本的计算。实施责任成本核算,将成本目标分解为各级责任单位的责任成本。实行变动成本法,1936年由美国会计师哈里斯提出。成本会计重点转移到预测、决策和规划成本,形成着重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20世纪末,质量成本概念基本形成,开始推行质量成本核算。1.1.4成本会计的对象1.2.1成本会计的职能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1.2.2成本会计的任务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严格审核和控制各项费用开支加强成本预测,参与成本决策制定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建立成本责任制度,加强成本考核1.3.1成本会计的机构企业的成本会计机构(职能机构):成本处、成本科成本归口管理部门: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集中核算分散核算1.3.2成本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学会成本预测、成本决策等管理工作降低成本费用,参与生产经营决策,履行职责,行使职权1.3.3成本会计的法规制度成本会计制度是组织和从事成本会计工作必须遵循的规范
本文标题:成本会计实用及考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231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