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第十七章公共危机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
第十七章公共危机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教授及学生的思考讨论、案例分析、实务操作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公共危机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知识扣基本技能。内容提要:1、公共危机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公共危机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公共危机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原则公共危机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容公共危机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法公共危机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战演习2、国外公共危机管理人才的培养:美、日、澳等国家专业危机管理人才的培养其他国家专业危机管理人才的培养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进展,现代社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日益增多,各种危机的发生存在频次高、危害性强、涉及领域日益增多等特点,因此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亟待加强。危机管理已经成为政府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政府危机管理的成功程度,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这又表现为政府的组织能力和整合程度。从组织层次分析的角度来看,政府危机管理能力体现为政府机构和专业人员的能力。因此,专业人员的危机管理能力成为政府危机管理能力高低的重要表现。17.1公共危机专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原则及方法17.1.1培养专业危机管理人才的重要意义培训是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提高专业危机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应对危机事件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培养和造就一支能从容应对各种危机事件,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的专业危机管理队伍,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各级政府应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专业危机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把应对危机事件的培训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真抓实干,把专业危机培训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不断提高应对危机事件的素质和能力。首先,对一个组织来说,培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组织成长与持续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可以使成员尽快地适应工作岗位,提高和改善组织成员的绩效;同时有利于塑造良好的组织文化,增强组织的稳定性,有助于提高和增进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样的努力可以促进组织变革与发展,使组织更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其次,专业危机管理队伍能力的强弱和绩效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素质,而素质的提高则依赖于专业危机的培训。尤其是对于应急管理,进行培训或演习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可以提高专业危机管理队伍参与应急管理时的应对能力,提高其对突发事件的熟悉程度;有效的培训可以增加其对潜在突发事件的警惕性,增加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通过培训,还可以提出降低突发事件影响的解决方案;培训可以打破原有的思维和管理方式,对组织成员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培训可以帮助改进安全防范工作。17.1.2培养专业危机管理人才的原则培养专业危机管理人员的基本原则为: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培训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国际上培训的通用规则。如加拿大联邦政府专业危机管理人员的培训教学中,理论占309/6,实践占60%。法国国立行政学院的专业危机管理人员培训中,一半以上的时间用于实习。应对危机能力的培训应遵循这个原则,要把应对危机事件的理论与危机事件发生的实际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和有侧重点地进行应对危机事件的培训。2.学用一致的原则学用一致既是专业危机管理人员培训的目标,也是提高专业危机管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方法。这一原则要求专业危机管理人员应对危机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培训是为了增加专业危机管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知识的积累,开发潜能和智力,培养专业危机管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普及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当前日益增多的突发事件的需要。因此,专业危机管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培训必须坚持学用一致,坚持使用与培训相结合。如果培训与使用脱节,被培训者学而无用,不仅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而且也失去了培训的意义。3.按需施教的原则按需施教主要是针对专业危机管理人员应对危机能力培训的内容而言的,是指根据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以及各类各级职位的不同要求,结合实际需要决定专业危机管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培训内容。因为不同时期政府工作的重点是不同的,对应对危机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不相同;不同层次不同职位的国家公务员所需要的对危机的知识与技能是不同的,对其培训的内容也应有所区别。坚持按需施教的原则,就要切实从受训公务员应对危机的不同需要出发,有区别、有针对性地授之以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做到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这就有必要对专业危机管理人员应对危机能力进行分级分类培训,做到有的放矢,学以致用。4.讲求实效的原则这一原则是要求重视专业危机管理人员应对危机能力培训的质量,做好多方面的工作:(1)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危机能力的培训计划。这是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的重要依据。制定这一计划,首先要明确国家专业危机管理人员应对危机的职位规范,认真调查研究各部门、各地区、各类、各级国家公务员的现状;其次要以国家培训政策为指导,以专业危机管理人员培训的中、长、短期规划和有关法规为指针。(2)要根据不同对象、任务的需要,选择和优化应对突发能力培训的内容,提供规范适用、符合时代特点的高质量的培训教材。为此,要切实抓好专业危机管理人员应对能力的培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工作。(3)保证师资质量,建立一支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4)采取科学有效、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要大胆探索和积极采用科学培训方法以及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分体现学员在应对危机培训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参与的特点,切实达到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素质与能力的目的。(5)建立和完善严格的应对能力的培训质量评估制度进行应对能力培训后的跟踪观察和反馈,促进应对能力培训质量的提高。(6)增强应对危机能力培训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以督促、鼓励在应对能力培训期间认真学习各种专业知识与技能,保证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的实际效果。17.1.3培养专业危机管理人才的教学计划危机基本应急培训是指对参与应急行动所有相关专业危机管理人员进行最低程度的应急培训,要求应急专业危机管理人员了解和掌握如何识别危险、如何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如何启动紧急警报系统、如何安全疏散人群等基本操作。1.培训课程的设计危机应急培训课程应根据专项培训目标而制定,所有授课内容应以培训目标为主要决策基础。培训者应该确定授课方法,例如讲座、模拟、自学、小组受训和考试等授课方法,应根据以下要求确定:学习任务效能要求;教学要求(如初训、再训);受训者和教师互动要求。根据效能标准和评估准则,培训者应该制定合适的测试方法,所有培训内容都应该进行考试。培训者应该系统分析测试结果,给受训专业危机管理人员以有效的反馈。这种分析不仅帮助改进受训专业危机管理人员的缺陷,而且也帮助培训者辨识出培训计划的缺点,以便改善培训计划。危机培训计划应该详细说明教学设施(例如大楼、实验室、设备)和教学媒介。一些应急培训可能在特定机构进行,像国家火灾科学重点实验室和武警培训学院,应注意依照培训管理计划来实施培训。只有一个良好的应急培训计划,却不能遵照执行是巨大的资源浪费,还应该建立教师任职资格制度,以保证培训效果。2.培训计划的制定危机应急预案是行动指南,应急培训是应急救援行动成功的前提和保证。通过培训,可以发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不足和缺陷,并在实践中加以补充和改进。通过培训,可以使事故涉及的人员包括应急队员、事故当事人等都能了解一旦事故发生,他们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如何去做以及如何协调各应急部门人员的工作等。制定培训计划之前,首先要对危机应急救援系统各层次的岗位人员进行工作和任务分析,确定应急工作效果、培训的必要性和应急工作的必要条件。分析完成后,受训专业危机管理人员应该按任务和职责对每个应急岗位的能力要求制定一个“工作/任务摘要”简表。工作/任务摘要简表的基本格式应该包括:使命:岗位的总体目标;重要职责:按职责对工作全面说明;任务:每项职责下要履行的各种任务;任务说明:明确说明责任人该怎么做;小组与个人:个人执行任务和小组执行任务之间的区别。完成应急任务表后,应该核实所有职责、任务和相关任务的信息。根据工作/任务分析,可明确学习目标和培训后受训专业危机管理人员希望的效果。17.1.4培养专业危机管理人才的方法.1.在职培训法指在实际的工作场所中对受训专业危机管理人员进行应对突发事件技能或知识的培训。有效的步骤包括:确定所要进行培训的应对突发事件的知识和技能,让受训者到应对突发事件的模拟工作现场,观察一位熟练者的操作过程,受训专业危机管理人员在观察过程中可以就如何操作、为什么这样操作进行提问,观察一段时间后在熟练者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并不断得到反馈意见。2.工作指导培训法指把应对突发事件的任务分解为各个步骤,向受训专业危机管理人员演示每一个步骤并说明该步骤的关键之后,让受训专业危机管理人员练习该步骤并改正练习中的错误之处,如此边讲边学,直到所有的步骤都学完,受训要练习到连续两次的操作既不需要指导也无明显错误才算培训成功。这种方法对于简单的任务,培训效果很好。3.授课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当应对突发事件培训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时或者在培训的开始阶段需要采用这种方法。授课法是单向的行为,较少进行反馈,如果授课过程比较枯燥,受训者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因而在授课过程中要使授课内容有趣味性,或采用讨论和提问等形式。根据公务员这一培训对象在能力、心理和年龄等方面的特点,实施应对突发事件培训的教学方式,应考虑以下几点:(1)注重调查学员的创造精神和参与意识。在应对突发事件培训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教员和学员相互促进,教学相长。(2)注重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有初级和高级之分。初级启发式,一问一答,学员的主动性有一定发挥。高级启发式,相互讨论,思维碰撞,气氛活跃。(3)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可采取讲课、讲座和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授课;还可采取以学员为主体的研究讨论,通过学员分析思考,共同寻找答案的方式教学;以实体或模拟形象进行教学的电化教学;围绕所学学科组织突出重点、联系实际的现场考察参观或咨询活动等。此外,也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取国内研讨和派出进修相结合的形式。4.案例分析法是指受训专业危机管理人员通过分析现实中的案例而得到应对突发事件的训练。在案例分析培训中,指导者先给受训专业危机管理人员一个详细的应对突发事件案例,要求执行者在阅读案例后回答问题或对案例进行讨论,从中学习应对突发事件反应的技能和知识,案例分析的趣味性要比单纯的讲课效果好,但缺乏实际操作。5.角色扮演法即在事先没有得到指导的情况下,让多名受训专业危机管理人员扮演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不同角色,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想法相互合作来处理突发事件。然后训练者和受训专业危机管理人员一起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评论,如表演者的哪些行为做得好,哪些行为做得不好,如何改进表演者的行为,以及其他表演者对某个表演者行为的感觉如何,如此对专业危机管理人员受训进行培训。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由于没有得到事先的指导,表演者为容易出现错误的行为而感到尴尬。6.行为模拟法应对突发事件行为模拟法与角色扮演法相似。只是行为模拟法事先对公务员进行了指导。行为模拟法先对专业危机管理人员就如何处理突发事件进行指导,然后再让受训专业危机管理人员表演如何进行应对突发事件处理,并立即对表演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直到受培训人员能熟练地掌握处理突发事件中特定问题的技能为止7.电脑指导法就是通过电脑完成对受训专业危机管理人员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训练,电脑通过提供练习、游戏和应对突发事件情景模拟让受训者进行训练。电脑可以向受训专业危机管理人员提有关应对突发事件知识的问题或要求受训专业危机管理人员根据给定的应对突发事件条件进行决策,受训员回答问题或做出决策之后,电脑告诉受训专业危机管理人员,他的回答或决策是否恰当及其原因,这就是练习。游戏或应对突发事件情景模拟训练则是用文字或图像的方式向受训专业危机管理人员展现应对突发事件的情景,然后由受训人员来解决应对突发事件情景中的问题,使受训人员得到训练。8.电教化培训法就是将培训项目的标准,或(正确)解决方法和技巧制作成录像带
本文标题:第十七章公共危机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250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