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渔家傲范仲淹秋思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他的代表作《岳阳楼记》,写于他被贬谪的1046年,而就在他被贬谪的前4年(1040年),他还在塞外征战。作为有政治抱负的范仲淹,面对荒凉和艰苦,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zhàng)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lè)归无计。羌(qiāng)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mèi),将军白发征夫泪。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赏析诗歌: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地点,“秋来”点明了时间,“异”字统领全词。衡阳雁去无留意这是用拟人手法写人的感受,突出边塞的异常苦寒:雁尚且无留恋之情,将士又何以忍受?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边塞黄昏的苍凉景色:“边声连角起”表明战事紧,“孤城闭”暗示敌强我弱。点明边塞战事吃紧,戒备森严2.写的是何时何地的景色?哪个字统领了全部景色的特点?3.都写了哪些景物?异在哪?A、衡阳雁去无留意“衡阳雁去”,“无留意”这是突出边塞的异常苦寒——秋一到,雁就无留恋之情。描写塞下秋景。用一个“异”字统领了全部景色的特点。边声连角起”表明战事紧,“孤城闭”暗示敌人强恶,戒备森严。B、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浊酒”表明边塞生活的艰苦,“家万里”表现了思乡之切。慨叹功业未建,边患未除,归乡无期。这入夜的悠悠羌音、浓浓白霜,更使人惆怅难眠。运用典故,表现战士们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情。主旨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不寐”的是将军也是征夫,流下的是思念家乡的泪,更是功业无成、壮志未酬的英雄泪!抒发了边塞将士忧国思家,壮志难酬之情。4.下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从哪些语句可以读出?哀伤——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5.为什么会这样?词中哪句点明了原因?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是全词的核心,作者揭示了自己和征夫们的的矛盾心理:既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又为家国未定,功业难成而不甘归退。赏析1、上下阕分别写什么?上阕侧重于下阕则侧重写景抒情渔家傲范仲淹上阕写景雁去边声孤城长烟落日渲染寒冷、荒凉、萧条、戒备森严气氛下阕抒情异家万里-归无计羌管悠-霜满地燕然未勒抒发忧国思乡之情泪借景抒情哀伤《渔家傲秋思》通过对边塞秋季肃杀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戍边将士塞外生活的艰辛和忧国思乡、孤独愁苦、壮志难酬的心情。1.点明地域和季节的句子是:塞下秋来风景异2.写边地天气渐寒,北雁南飞的句子:衡阳雁去无留意3.边塞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句子:(由视觉的景物描写勾勒出边塞的悲凉的句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4.表现战士们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情的句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6.以互文的形式写出将士有家难回,功业难成,哀伤流泪的句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2、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此时此刻,驻守在边关重镇、满怀乡愁的将士们个个难以入睡,将军整日操劳,白发染白了双鬓;久征在外的士兵们艰苦异常,止不住悄悄地流泪。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抒发了边塞将士忧国思家,壮志难酬之情
本文标题:渔家傲秋思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441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