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20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30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课件新人教版
第十二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30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诊断型·微题组课前预习·诊断双基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基本内容: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层面:爱岗、敬业、诚信、友善。(2)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国家社会个人价值追求集中体现基础工程(3)如何做:要强化、实践养成、制度保障;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无时不在,密切联系生活,,;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教育引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继承创新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1)原因: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求:必须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必须要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意志和。自觉的行动(2)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创建活动;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普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精神文明志愿服务制度化形成型·微题组归纳演绎·形成方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基本内容)①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②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③个人层面:爱岗、敬业、诚信、友善为什么(重要性)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怎么办(措施)①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②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无时不在,密切联系生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③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典例】(2017·浙江)2016年9月,中央文明委启动了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共有300个在爱国守法、道德守礼、平等和谐、敬业诚信、宗教良好、家风淳朴、绿色节俭、热心公益等八个方面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家庭受到表彰。开展这一活动主要是为了()①大力弘扬中华传统道德②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全面提高公民科学素养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B【解析】①不符合题意,开展这一活动主要是为了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而不是弘扬传统道德;②符合题意,中央文明委启动了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主要为了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③符合题意,“共有300个在爱国守法,道德守礼、平等和谐、敬业诚信、家教良好、家风淳朴、绿色节俭、热心公益等八个方面的家庭受到表彰”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不符合题意,开展此活动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1.如何开展理想信念教育?(1)必须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2)要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意志和自觉的行动。2.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1)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2)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3)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普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4)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特别提醒】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联系(1)两者是相互促进的统一关系,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2)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典例1】(2017·新课标文综Ⅲ)习近平反复强调坚定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他把理想信念看作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精神支柱”“安身立命的根本”,比喻为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总开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这些论述蕴含的价值观道理是()①理想信念是价值观的核心和灵魂②理想信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动力③理想信念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标准④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取决于文化水平的高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标准是看其是否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③错误;文化程度的高低影响理想信念的坚定程度,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故④错误;①②观点分别从价值观内容、人生价值实现等角度指出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故符合题意。【典例2】(2017·江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下列说法能反映这一人才培养要求的是()A.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B.功以才成,业由才广C.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D.用人以德,唯德是举【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材料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要求是“立德树人,德法兼修”,A强调了德才兼备,故选A;B仅仅强调了“才”,即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C强调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不选;D仅仅强调了“德”的重要性,忽视了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性,故不选。【典例3】(2018全国适应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缅怀先烈、崇尚英雄,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一种“民族气质”,他说:“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习近平说:“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今年清明之际,中央广播电台推出微视频《追思与铭记》,感受总书记所倡导的浩然正气。让我们用行动告慰先烈:定不负这新时代,为伟大的理想持续奋斗,不懈奋斗!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论述怎样保持“民族气质”,才能使“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10分)【答案】①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强大的精神动力,英雄和先烈们都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为国家、民族努力奉献,所以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②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学习英雄、学习思想道德模范常态化。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④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解析】本题知识范围较大,但可以从设问和材料入手,“民族气质”,可以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角度考虑,“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可以从坚定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角度考虑,另外材料中有关缅怀先烈、崇尚英雄的内容给我们提示,可以与相关知识点分别结合。目标型·微题组瞄准高考·使命必达1.(2018·江苏)近年来,基于信任的移动互联社交方式迅速崛起,人们很容易因传播者的亲友身份而轻信其转发的内容,以致于有些似是而非的“科学流言”广泛传播。材料启示我们,必须()A.坚决抵制腐朽文化B.提高思想道德修养C.加强科学文化修养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答案】C【解析】C对,B排除:材料强调的是要学会辨别转发内容的真伪,所以个人应该加强科学文化修养,而非思想道德修养。A排除:材料中传播的信息并不一定就是腐朽文化。D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文化体制改革。2.(2016·新课标文综Ⅲ)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讲述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劳动者的故事,讴歌中国工人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在于()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时代内涵③为我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现实路径④为实现制造强国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弘扬“工匠精神”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新的时代内涵,但不是提供理论依据,故①错误,②正确;“工匠精神”可以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精神支持,但作为精神力量,它不是现实路径,故③错误,④正确。3.(2016·浙江)慈善涉及慈善组织、慈善募捐捐赠、慈善财产、慈善服务等。为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规范慈善活动,弘扬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这表明()①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②弘扬传统美德需要扶正祛邪、扬善惩恶③弘扬传统美德需要从小事做起④依靠法律才能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慈善法弘扬了传统美德,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表明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①正确。“为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规范慈善活动……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表明弘扬传统美德需要扶正祛邪、扬善惩恶,②入选。③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④说法错误,公民的道德素养需要通过人们的自律、自省等方式来提升。故选A。4.(2015·新课标文综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实事求是”……大学校训引导莘莘学子成长成才。2014年4月,某报推出《校训的故事》专栏,挖掘和阐述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历史传承与当代价值,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校训的故事》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原因是()①校训的实质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②校训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③校训全面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④校训宣传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变通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等知识。《校训的故事》之所以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是因为校训与我国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文化思潮起引领作用,故①②符合题意;③中的“全面”说法错误;④中的“基本途径”说法错误。5.(2016·江苏)什么是好电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电影经常出现“叫好”和“叫座”的矛盾,有些电影的艺术价值很高,但是票房却遭到冷遇;有些电影过度关注“眼球效应”,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立得住的文化内核,虽获得高票房,却是“低口碑”。结合材料,回答下面问题: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析我国电影需要“立得住的文化内核”的原因。(6分)【答案】①我国电影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得住的文化内核,是由我国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决定的。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华文化之“魂”,它可以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③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解析】解答本题,要认真审题,明确“立得住的文化内核”就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本题设问就可转化为我国电影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教材相关知识,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决定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和作用角度分析即可。6.(2015·新课标文综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纪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
本文标题:2020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30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课件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458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