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农业产业结构主要内容•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特点与重要意义•农业产业结构的形成条件与演变规律•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特点与重要意义•概念农业产业结构也称为农业生产结构,是指一定地域(国家或地区或农业企业)的农业各产业部门和各部门内部的组成及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它是农业生产力合理组合和开发利用方面的基本问题。•特点相关性多层次性动态性•细粮•粮食作物粗粮•种植业经济作物薯类•饲料作物•农业产业结构畜牧业牲畜•禽类•林业: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等•渔业:养殖业、捕捞业•建立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意义农业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农业内部各个生产部门和生产项目之间的物质能量相互转化关系充分发挥农村中劳动力资源充分合理利用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各种农产品的需求能按比例得到满足农业产业结构形成条件、演变规律与影响因素•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的条件1.生产力水平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条件2.需求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3.地理环境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条件4.劳动力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条件5.资金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6.科学技术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条件7.经济政策•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性•目前,世界各国农业产业结构基本上有两种类型。一种以种植业为主;多数又是以生产粮食为主,经济不发达国家多属此类;另一种则以畜牧业为主,或者是农牧兼营,经济发达多属此类。•农业各部门间的相互关系,存在两个客观规律:一是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与一定程度的多部门经营结合在一起;二是专业化与多部门经营的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粮食发展水平。经济发达国家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的两个趋势一是:畜牧业生产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种植业,从而使畜牧业在整个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二是:在畜牧业中,提供低脂肪、高蛋白畜产品的畜牧比重日益增加;在种植业中,种植业为畜牧业服务的趋势日益明显;经济作物在种植业的比重增大。美国和泰国的农业产业结构美国农业的总趋势是规模越来越大,美国的畜牧业和种植业并重,其产值之比大致是半对半,在45%到60%之间波动。美国的畜牧业是高度发达的产业,也是资金和技术密集的产业。渔业和林业:美国有海岸线22680公里,有发展渔业的良好条件;林业覆盖率接近30%。泰国的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例是57%,属于典型的发展中经济。是亚洲重要的农业国,一直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的基础较差,经营粗放。•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1.自然资源,包括气候、土壤、水源、地形地貌等;2.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包括数量和质量的要求;3.人口的变化,包括人口总量和城乡结构的变动;4.粮食的供求状况,及其对农业布局的制约情况;5.交通、运输、加工、商业等因素;6.历史上已经形成的产业结构及其特点;7.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化•含义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通过对农业结构的调整,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从而使农业产业结构的效益、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它是一个相对的和发展的概念。•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评价标准1.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与市场的供需状况相适应。2.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以保证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3.符合保持和改善生态平衡的要求,以提高农业的生态效益。4.保证国家全局性的、长远性的利益,同各地区的局部性的、眼前的利益正确结合。5.因地制宜地逐步提高专业化水平6.农业各部门能协调发展•衡量农业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方法与指标体系1.衡量农业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方法比重法是根据各次产业产值在产业结构中的百分比确定其合理的程度。类比法是用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同另一个地区相比,从而说明这个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程度。速度法是一个部门的速度同另一个部门的速度比较,或者用一个部门现在速度同过去的速度的比较。协调法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研究农业产业结构运动的内在规律性,综合考查部门之间在一定时期的合理比例关系,使产业结构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不受阻碍地和谐进行。•⒉衡量农业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指标体系⑴农业产业结构状况指标土地利用结构;播种面积结构(适用种植业);农业总产值结构;农业商品产值结构;农业劳动力利用结构;资金利用结构。⑵农业产业结构的效益指标①经济效益指标:单位面积产量(产值、净产值);劳动生产率;单位产品成本;每元投资所得的产值、净产值、商品产值。②社会效益指标:农产品商品量及其构成;农产品商品率;主要农产品的人均消费水平。③生态效益指标:森林覆盖率;自然灾害发生率;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和水资源中有害物质含量。农林牧渔业商品产值是指农业生产单位或农业部门(包括国营、集体、农户)在生产年度内所生产的农产品总产量中实际出售的商品量的价值。它是反映农林牧渔业商品生产发展规模、速度和商品化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农产品商品量从生产角度计算商品量•商品量=全部生产量-农业自留量•从流通角度计算商品量•商品量=农产品采购量+农业生产者出售•给非农业人口的农副产品量•农产品商品率商品量•商品率=─────•生产产量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从总体上讲,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大体上可以分为改革前和改革后两大发展阶段。•改革前中国农业产业结构(如图)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不发达,广大农村的农业产业结构始终是一种单一的纯农业型结构。特点:①从部门序列结构看,比例关系不协调。②从资源利用结构看,资源利用不合理,地区优势未能得到发挥。③从经济运行效果看,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下降,农产品供给全面紧张。82.50.612.44.30.280.61.712.94.40.575.82146.51.774.72.212.98.71.566.92.81415.11.20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单位:%1949年1957年1965年1972年1979年1949年--1979年中国农业总产值构成柱形图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1949年--1979年中国农业总产值构成折线图82.580.675.874.766.90.61.722.22.812.412.91412.9144.34.46.58.715.10.20.51.71.51.20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1949年1957年1965年1972年1979年单位:%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改革后中国农业产业结构改革开放后中国农业产业结构如图农业产业结构变化趋势中国农业发展的总趋势是对食品的需求将转向追求质量的改善,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走优质优化的道路。特点:1、多种经营综合发展是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主要趋势2、从封闭的单一结构向开放型的多元结构转变3、种植业结构中,在保证粮食稳定增长的情况下,经济作物将有较快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市场的需求将决定生产配置和效益的高低4、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各部门的生产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逐步向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发展5、农村将由自给、半自给型农业产业结构向商品型产业结构变化803.4151.674.1518.32.664.744.325.75.458.43.529.78.458.43.428.89.6583.528.69.957.53.628.510.455.73.829.710.80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单位:%19781984199019951997199819992000年份1978--2000年中国农业总产值构成柱形图农业林业牧业渔业1978--2000年中国农业总产值构成折线图8074.164.7458.458.45857.555.73.454.33.53.43.53.63.81518.325.729.728.828.628.529.71.62.65.48.49.69.910.410.80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19781984199019951997199819992000年份单位:%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我国农业已经开始从只重视粮食生产向经济作物生产转变,从只重视种植业向农、林、牧、渔全面发展转变。原因一是制度、技术与农业产业结构变革。制度激励、市场诱导、技术支撑。二是结构调整与结构效应。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演进:农业总产值的构成中,种植业产值份额迅速下降,其他各业的产值份额大幅度上升;结构调整使农产品供给结构不断优化,肉蛋奶等畜产品大幅度增加,开始了向优质、高效方向转变,提高了农产品总体质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通过产前、产中、产后关联部门的发展拓展了农村非农就业空间。缺点(1)对整个土地利用不充分;(2)对人财物的利用不充分;(3)从生态环境来看,布局有所改善,但仍存在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灾害频繁、森林覆盖率低、土地沙化、大气污染、水资源等问题;(4)当前生产结构还不能很好满足社会的需要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专业化程度低•种植业结构调整总的调整方向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及其他作物。⑴粮食生产结构的调整:首先,必须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与安全;其次,明确粮食生产结构调整的重点:调整直接消费部分与间接消费部分的比例关系,提高间接部分的比重;调整不同品质的粮食的比例关系,不断增加优质粮食的生产量,提高优质粮食的相对比重。⑵其他作物结构的调整。一是传统作物的调整,向质量高的产地集中。二是大力发展蔬菜、水果产品的生产。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内容•林业结构的调整•林业是培育、保护和利用森林的农业产业部门。⑴提高森林覆盖率⑵重视经济林、薪炭林特别是防护林的营造与发展⑶认真贯彻相关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好林业资源⑷加强对各种林木产品、林副产品的开发与综合利用,提高林业经济效益⑸加强林业资源的多层次利用⑹采取拍卖、补贴等政策,调动农民造林积极性•畜牧业结构调整畜牧业的发展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与种植来相比具有弹性系数高,能均衡利用劳动力等优点,使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不断上升。⑴大力发展耗粮少、转化率高的畜禽产品生产,特别是增加秸秆和草料转化利用率高的牛、羊、兔、鹅等品种。⑵根据区域资源特点,建立不同类型的畜牧业专业化生产区。⑶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后向及前向产业。⑷大力改良畜禽品种,完善畜牧兽医体系,提高饲养技术和疫病防治水平。•渔业结构调整⑴加快发展水产养殖业,保护和合理开发滩涂、水面等宜渔资源,加速品种更新换代,发展名特优新品种养殖。⑵调整养殖模式,重点发展高效生态型水产养殖业,积极发展高科技工厂化养殖,因地制宜地发展水库和稻田养殖。⑶稳定近海捕捞,加强保护近海渔业资源,完善休渔制度,严格控制捕捞强度,减少捕捞量。⑷大力发展远洋渔业,不断扩大国外作业海域,加强国际渔业合作。⑸大力发展水产品的精加工、深加工和综合利用,重点抓好大宗水产品的优质和低值水产品的深加工,提高水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骤和评价•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常用的方法是概算平衡法。•1.步骤•⑴搜集现有农业产业结构的有关资料•⑵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确定一个或几个最能满足需要、最能发挥资源经济优势的生产部门或生产项目作为主导部门,以此确定地区或企业的经营方针•⑶围绕主导部门,根据主导部门利用后剩余的资源和内外部需要,配备附属部门,使地区或企业的生产经营形成一个协调发展的整体•⑷按照主导部门、附属部门的先后顺序,确定它们的比例关系和生产规模,以取得一定的规模效益•⑸对各个农业产业结构方案进行计算,分析比较各个方案的技术经济效果,从中选出可行性最优、合理性最大、经济效益最佳的方案付诸实施•2.评价•综合评分法:是把农业产业结构方案的几个指标综合起来,用一个数字来表示整修方案的优势,从整体上概括地对各方案进行评价和选择。•⑴确定评价项目•⑵确定各个项目的评分标准•⑶确定各个评价项目的权重•⑷编制决策表
本文标题:农业产业结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467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