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南征北守定宏图,玉斧一挥指大渡。十四万人齐解甲,金陵王气黯然去。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怀仁厚,复江南,满腔热血图幽燕。谁料想,烛影摇,斧声乱,壮志未竟人已远。人已远,回首看,回首看你身后的江山。纷扰扰剑影刀光寒,韶华成殇笙歌散。你默默无言无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南征北守定宏图,玉斧一挥指大渡。十四万人齐解甲,金陵王气黯然去。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怀仁厚,复江南,满腔热血图幽燕。谁料想,烛影摇,斧声乱,壮志未竟人已远。人已远,回首看,回首看你身后的江山。纷扰扰剑影刀光寒,韶华成殇笙歌散。你默默无言无言……赵匡胤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陈桥驿(宋太祖)北宋建立建隆二年(961),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续资治通鉴长编》【为何高度集权】唐玄宗时,依据山川形势划分全国为十五道。各道设采访处置使,并无地方实权。后来边境不靖,又兼度支使等,逐渐掌握财政,军政方面大权,称为节度使。安史之乱关内,河南河北要冲也遍置节度使。节度使骄横跋扈,渐渐独霸一方,不受节制,成为藩镇,父死子袭,亦称方镇。五代时期,节度使的权势达到了极点,皇帝的拥立与罢黜都取决于节度使,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开国君主均为节度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以探究单上的材料为主,结合课本知识,说说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高度集权】问题表现解决措施中央君弱臣强①将领专横跋扈②将士结党营私地方藩镇太重③拥兵自重④独揽行政权⑤掌握地方财权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材料一:北宋实行更戌法,将禁军一分为二,一半留守京城,一半远去边境,二者每一年或两年必须更防一次。将领都是皇帝临时指派的,并没有固定的人选,而且将帅只能根据皇帝预定的战略、战术打,宋廷会派监军前往监督。“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材料二:为解决朝中大将和节度使的权利,在地方上,中央派文官任知府、知州等职,代替节度使掌管地方政事,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以防止他们的权利过大,难以控制;又取消了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转运使将地方的财富收入除留一部分作为必要的开支外,其余全部运往都城,收归中央。另增设了宪司(即提点刑狱司,长官称提点刑狱公事),负责一路刑狱;增设了仓司(即提举常平司,长官称提举常平公事)负责一路的仓储。问题表现解决措施中央君弱臣强①将领专横跋扈②将士结党营私地方藩镇太重③拥兵自重④独揽行政权⑤掌握地方财权杯酒释兵权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实行更戍法将地方上强壮的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增设知府,宪司等职解除节度使的权利增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宋太祖曾说:“五代时期藩镇强横残暴,百姓受苦。我现在选派100多名干练的儒臣分别去治理各个藩镇,即使他们全部贪污舞弊,也比不上一个武臣的危害大。”选用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用以压制武将的权力;文官的地位和待遇都高于武将。材料二:宋朝重文轻武,主要是为了抑制武将的权利,而不是轻视武备。事实上,宋朝大量养兵,拥有比此前历朝数量都更为庞大的军队,军费开支每年要耗费全国财政收入的70%以上。材料一:唐太宗时曾将中央政府官员从两千多减至六百三十四人,宋仁宗时代中央内外属官已超过一万七千人,而北宋所辖疆域仅为唐疆域的二分之一。北宋王朝收支情况表年代收入(贯)支出(贯)102115085万12677万104912625万“所出无余”106511613万13186万【高度集权之危机】材料三:我们可以概括的指出,全宋朝319年的记录,无非是军事的挫败和退却。——《中国大历史》【高度集权之我见】观点二:整个北宋以至于南宋300余年再也没有发生过兵变,自唐朝中期以来的武将拥兵自重,割据混战威胁中央的局面终于结束。观点一:……终于使宋朝亡于金与蒙古。亡国之罪归咎于宋太祖。后周大将,(人名)夺政权。(事件)定都称东京,(地点)尊士人。(策略)作业:课外去了解王安石变法的相关情况,结合史料,提出你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认识。如果愿意分享,请发送至邮箱:780785904@qq.com.
本文标题: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525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