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外国小说阅读试题汇编
外国小说阅读试题汇编一、2009年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上帝创造母亲时托马斯·沃特曼仁慈的上帝一直在为创造母亲而加班工作着。在进入第6天时,天使来到主面前,提醒他说:“您在这上面已经花费了许多不必要的时间啦。”主对天使说:“你看过有关这份订货的技术要求吗?”她必须能够经受任何荡涤,但不是塑料制品;有180个活动零件,可以任意更换;靠不加奶和糖的浓咖啡及残羹剩饭运行;具有站立起来就不会弯曲的膝部关节;拥有一种能够迅速医治创伤和疾病的亲吻,从骨折到失恋都能治愈;此外,她必须有6双手……天使缓缓地摇了摇头说:“6双手……这怎么可能?…‘令我感到困难的却不是这些手,”上帝回答说,“而是她所必须具有的那3双眼睛。”“可是,”天使说,“订货单上没提出这个标准……”“是的,可她需要。”主点了点头说,“她需要一双能透过紧闭的房门洞察一切的眼睛,然后她才可以胸有成竹地问:‘孩子们,你们在里面干什么?’另一双眼睛将长在她的后脑勺上,用来专门看她不该看到而又必须了解的事情。当然,在前额下面她也有一双眼睛,当孩子们有了过失或麻烦时,这双眼睛能够看着他,而不必开口,就能够明确地表达出‘我理解你并且爱你’的意思。”“这太难了,”天使劝道,“主啊,您该歇歇了,明天……”“不行!”主打断了天使的话,“我感到我正在创造一件十分接近我自己的造物。你看,眼前的这件母亲模型,已经能够在患病时自我痊愈……能够用一磅汉堡包满足一家6口人的胃口……能把一个9岁的男孩弄到莲蓬头下淋浴……”天使绕着母亲模型细细地看了一遍,不由得赞叹道:“她太柔和了!”“但很坚强!”上帝激动地说,“你根本想像不出她有多么能干,也根本想像不出她有多大的忍耐力!”“她会思考吗?”“当然!”主说,“她还会说理,商量,妥协……”这时,天使用手摸了摸母亲模型的脸颊,忽然说道:“这里有一个地方渗漏了。我早就说过,您赋予她的东西太多了,您不能忽略她的承受力嘛!”主上前去仔细看了看,然后用手指轻轻地蘸起了那滴闪闪发光的水珠。“这不是渗漏,”主说。“这是一滴眼泪。”“眼泪?”天使问,“那有什么用?”它能表示欢乐、悲哀、失望、怜爱、痛苦、孤独、自豪……”主说。“您真行!”天使赞道。主的脸上露出了忧郁。“不,”他说,“我并没有赋予她这么多功能。”12.小说为什么要详写创造母亲的“技术要求”?(3分)13.母亲的三双眼睛分别代表了母亲对待孩子应具有的哪三种品质?(3分)14.上帝为什么说“我感到我正创造一件十分接近我自己的造物”?(3分)15.小说最后写到“主的脸上露出了忧郁”。你是怎样理解“主”的“忧郁”的?它对表达主题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作简要阐述。(6分)16.请就本文的写法特点,选一点进行分析。(5分)【答案】12.强调人们对母亲提出了许许多多的要求,或母亲被赋予了太多的责任和义务。(3分。意思符合即可)13.①具有敏锐的洞察力;②关心身边的一切;③善解人意,宽容他人。(3分,每点1分)14.因为母亲和上帝一样几乎无所不能,仁慈善良并不知疲倦地工作者。(3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15.忧郁:表现了上帝对母亲担负繁重责任的深切同情;作用:通过写上帝对母亲的同情,突出了母亲责任的重大和母亲所具有的高贵品质,从更深的层面上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和敬仰。(6分,第一问2分,第二问4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16.虚构情节: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对话展开情节;人物形象丰满。(5分,写出写作特点2分,结合内容分析3分。要求言之有理,分析透彻,有欠缺酌扣)二、浙江省杭州二中2009届高三年级第六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打不碎的鸡蛋(意)马莱巴一只帕多瓦种的母鸡,在靠近帕尔玛城的一所农庄里出生长大,它有个毛病:生出的鸡蛋的蛋壳很容易碎。原因在于其它的母鸡都吃小石块和石灰微粒,所以:它们生下的鸡蛋壳都结实;而它只吃小麦、高粱和玉米粒,或者吃小虫子,它吃的虫子有玫瑰色的、黑色的和其它各种颜色的,它从来不吃小石子和石灰微粒,因为它消化不了。要是偶然吃下去一颗石子,那石子就整天呆在它的胃里了,而且使它整夜合不上眼,所以,它生的鸡蛋壳很容易破碎。一天,帕多瓦母鸡听到一位卖鸡蛋的商人对农庄的女主人抱怨说,有一只母鸡生的蛋太容易破了,每次运输途中都得碎。母鸡听了十分担心,因为它知道,一旦女主人发现了那些蛋壳易破碎的鸡蛋都是它生的话,那么很可能就会把它宰了。农庄附近有一家大理石匠铺。一天,母鸡试着去尝大理石粉末。石粉既不好吃也不难吃,但跟小石子和石灰微粒一样难消化。第二天,它生下的鸡蛋蛋壳呈大理石的颜色,外表十分好看,但还是很容易破碎。另有一天母鸡从石匠铺面前走过时,看到有一桶罐子打开着,上面写有“硬化剂”的字样。“但愿这东西从来没有毒。”可怜的母鸡自言自语道。母鸡在那白色的糊状物上啄了两三下,原来那是石匠用来粘大理石的粘胶。它随后跑回到鸡舍去,因为要是吃了那东西要死的话,它情愿死在自己的窝里也不能死在马路上。它久久地睁着眼睛等着肚子作疼,最后它睡着了,它一夜睡到大天亮,黎明时它生了蛋。它不像往常那样啼叫以通知女主人来取蛋,它拿了鸡蛋到一片树丛后面去。母鸡先用嘴啄,然后拿一块石子敲:这一回,它生的蛋可真硬,于是,它就把鸡蛋放回鸡舍去。帕多瓦母鸡生下的蛋在运输途中没有破碎,它被放在市场的货摊上,让一位工人的妻子煎鸡蛋吃。女人回到家,把所有鸡蛋都放在碗边,她拿起帕多瓦母鸡生的这个鸡蛋在碗边一敲,但鸡蛋没有打碎,碗却打碎了。“咦,真怪!”女人自言自语,她拿起鸡蛋,在大理石做的桌子角上敲。大理石被敲掉了一角。她拿来了锤子,试着用锤子敲鸡蛋,还是敲不碎。于是她把那只蛋放在一边,因为她不好意思对丈夫和儿子说自己连一只鸡蛋也敲不碎。丈夫与儿子吃了用三只鸡蛋煎的蛋,而不是四只。妻子说人家卖给她一只不新鲜的鸡蛋,也许已经坏了,所以她故意没煎进去。第二天,她那个大学生儿子把几只烂西红柿和那只鸡蛋放进包里,因为那天有部长来参观。那个部长诡计多端,他想与大学生们见面,让他们鼓掌欢迎。大学生们商议好给予他应有的欢迎。当那位部长一出现在学校门口时,烂西红柿和臭鸡蛋朝他的前额扔过去。只听见“啪”,像是打过去一块石头似的,部长应声倒地。大家把他抬出去,用冰水袋敷在他的额头上,因为部长的前额正中长出一个大鼓包。尽管用冰水敷,他那个肿包越来越大,活像犀牛的角。打从那天以后,部长再也不接见大学生了,也不再去参观什么开幕式了,因为不管怎么冷敷和治疗,部长额头上的那块包怎么也消不下去了。12.小说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1分)13.第二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3分)14.本文在情节设置上颇具匠心,请任选两点..作赏析。(6分)15.从文章看,你认为作者对这只帕多瓦种的母鸡持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小说阐明理由。(5分)16.小说中,这只不碎的鸡蛋给“工人的妻子”与“部长”惹了麻烦,请从小说主题表达的角度简析这两个情节。(5分)【答案】12.虚构13.引出下文,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展开,后来母鸡尝大理石粉、硬化剂都是由商人的埋怨的话引起的。14.(1)虚构荒诞的情节。(2)小说以“不碎的鸡蛋”为线索,情节曲折生动,一波三折。(4)运用延迟或摇摆(如:女人敲鸡蛋部分内容)。(3)细节描写(母鸡尝硬化剂部分内容;女人敲鸡蛋部分内容)(答出以上任一点并结合小说内容分析说明,语言流畅的,给3分;答出以上任两点并结合小说内容分析说明,语言流畅,即可得满分6分)15.一种理解:批评否定的态度。理由:“它有个毛病”“而它只吃”“它从来不吃”等这些语句都暗含贬义;通过它与其他母鸡的比较,突出强调它只吃精粮、娇生惯养、不肯吃苦,所以它只能下易碎的鸡蛋。(答出“批评否定”给1分)另一种理解:肯定欣赏的态度。母鸡在听了商人的抱怨的话后,感到自己的生存充满了危机,为此它硬着头皮去尝大理石粉、硬化剂,最终它下了一个打不碎的鸡蛋。作者笔下的这只母鸡具有一些可贵的品质:它有自知之明,为了争取自己的生存它能努力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积极应变。(答出“肯定欣赏”给1分)16.这两个情节不仅起到了点题的作用,而且丰富了小说的内容,更加突出了小说的主题。(2分)女人觉得不好意思对家人说自己连一只鸡蛋也敲不碎,于是她向家人撒了谎;那个部长想让大学生们鼓掌欢迎他,可结果被那只鸡蛋击中了前额。由这两个情节,小说的讽刺意味得到了彰显,小说意在讽刺人性中的好面子、爱虚荣这种丑陋的人性。(3分)三、浙江省嘉兴一中2009届高三一模(2009.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看护父亲的孩子[意]亚米契斯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一个满身泥水的乡下孩子,来到那不勒斯市一家着名的医院门口,递了一封信给看门人,说要找他入院不久的父亲。看门人瞥了一眼信的大致内容,就叫了一个护士领孩子过去。看着病人的样子,孩子哭起来。病人很瘦,头发变白了,胡须变长了,肿胀的脸又青又暗,皮肤像要破裂似的发亮,眼睛变小了,嘴唇变厚了,全然不像父亲平日的模样。呼吸很微弱,只有额头轮廓和眉毛还有点像父亲。孩子叫着:“父亲!父亲!认得我吗?我是西西洛!母亲不能来,叫我来照顾你。请看看我,跟我说句话吧!”病人看了孩子一会儿,又闭上眼睛。“父亲!父亲!你怎么了?我是你的儿子西西洛啊!”正胡乱想着,有人用手轻轻拍他的肩膀,抬头一看,原来是医生。“不要担心,他脸上发丹毒了。虽然病情很厉害,但还有希望。你要细心照顾他!你在这里真是再好不过了。”从此,西西洛就细心照顾起父亲。病人常常看着西西洛,好像不很清醒,不过注视他的时间慢慢变长了。当西西洛用手帕捂着眼睛哭的时候,病人总是凝视着他。有一次嘴唇微动,好像要说什么。他昏睡之后清醒一点儿的时候,总是睁开眼睛寻找看护他的人。西西洛自己也很高兴,把母亲,妹妹们的事情以及平时盼父亲回国的情形都说给他听,又用深情的话劝慰病人。到了第五天,病人的病情忽然加重,护士送来的药和食品,只有西西洛喂他才肯吃。下午四点钟西西洛依旧独自流泪,忽然听见屋外有脚步声,还有人说话:“护士小姐!再见!”这使西西洛跳了起来,激动地抑制住叫喊的冲动。一个胳膊上缠着绷带的人走了进来。西西洛站在那里,发出刺耳的尖叫——“父亲”!那人回头一看,也叫起来:“西西洛!”箭似的跑到他身旁:“啊!西西洛,这是怎么回事?你认错人了!你母亲来信说你已经来到医院了,快把我担心死了!西西洛!怎么这样憔悴?我已经好了,母亲、孔赛德拉、小宝宝都好吗?我正要出院!天呀!竞有这样阴差阳错的事!”西西洛想说家里的情况,可说不出话来。“走吧!我们今晚还能赶到家。”父亲拉他走,可西西洛一动不动,却回头看着那病人。病人也睁大眼睛注视着西西洛。西西洛从心里流出这样的话来:“别急,父亲!请等一等!我现在不能回去。我在这里住了5天,已经把他当作你了。我那么爱他,你看他看我的眼神!他不能没有我。父亲!请暂时让我留在这里吧!”父亲犹豫不决,看看儿子,又看看病人,问周围的人:“他是谁?”“跟你一样,也是个农村人,刚从国外做工回来,恰好跟你同一天住进医院。进来的时候不省人事,话也不能说了。家里人好像不在附近。他准是把你的儿子当成自己的儿子了。”病人仍看着西西洛。“那么你留在这里吧,善良的孩子。我先回去让你母亲放心。这几块钱你当作零用。再见!”父亲说完,吻了儿子的额头就走了。西西洛回到病床旁边,病人似乎安心了,西西洛不离病人半步,病人也紧紧盯着西西洛,吃力地动着嘴唇想要说些什么,眼神也很和善,只是瞳孔渐渐缩小而且渐渐昏暗起来。西西洛紧紧握住病人的手,病人睁开眼,看了看西西洛就闭上了。“他去了!”西西洛叫着。“回去吧,善良的孩子。神会保佑你这样的人的,你将来会得到幸福的,快回去吧!”护士把窗台上养着的花取来一束交给西西洛:“没什么可送你的,请收下这花当作纪念吧!”“谢谢!”西西洛收下花,擦着眼泪。“但是我要走远路,花会白白枯萎的。”说完将花撒在病床四周,“把这花留下当作纪念吧!谢谢医生和护士小姐!谢谢大家!”又对着死者说:“再见!”忽然不知道该如何叫他,西西洛想了一下,就用几天来已经习惯的称呼说:“再见,
本文标题:外国小说阅读试题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552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