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保护
第3课时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高频考点突破考点一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基础梳理1.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作用、现状和成因问题作用现状原因生物物种减少调节着地球上的①,保证了物质循环,构成了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发生在③;热带森林中的物种占地球上总物种的一半以上,大约5%~10%的热带森林物种可能已经灭绝;海洋和淡水生物④,岛屿上的鸟类和哺乳动物很多处于濒危状态森林的⑤;对野生动植物的⑥、砍伐和非法贸易;环境污染;⑦能量流动生命支持系统热带森林严重退化乱砍滥伐过度捕猎物种入侵森林资源破坏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⑧。可调节气候,⑨水源,⑩,防风固沙等热带森林主要分布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温带森林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和亚洲;对全球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的热带雨林损失尤其严重林木砍伐、⑪、薪柴采集和大规模放牧、空气污染主体涵养保持水土林地开荒和开矿湿地减少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⑫、保持⑬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被称为“⑭”世界上的湿地类型齐全、数量丰富,但由于不合理的利用和破坏,湿地的面积急剧减缩,这也为⑮带来很大隐患土壤侵蚀;大量⑯和河道截流改向;⑰、⑱;环境污染;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地球之肾调蓄防洪引水灌溉围湖围海造田2.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地区土地荒漠化⑲、⑳水土流失、东南丘陵土地次生盐渍化东北、地区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长江上游、东北遭破坏林区、草原、近海海域西北华北黄土高原华北生物多样性规律总结列表分析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区域主要防治措施森林破坏东北、西南、东南林区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草原退化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畜湿地萎缩三江低地、湖滨、海滨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生物多样性锐减林区、草原、近海海域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休渔期制度土壤侵蚀黄土高原、东南丘陵退田还林、植树种草、改坡耕地为梯田荒漠化西北、华北半干旱区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砍伐强化专练1.历史上的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很高。由于农牧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加上大规模的毁林开荒活动,使森林面积锐减。分析下表,回答问题。某地各类项目1956年1975年森林覆盖率30%8%耕地面积3.33万公顷4.47万公顷近三年平均降水量850mm680mm近三年平均气温年较差23℃30℃河流含沙量2%12%当年水旱灾害次数03粮食总产1.0亿0.875亿(1)该地耕地面积扩大,而粮食总产量却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地水旱灾害增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3)根据下图,把①土壤肥力下降,②暴雨增多,③进一步毁林开荒,④洪水灾害增多四项填入图中适当空格,使之形成一个循环过程。解析从表中数据的变化可推知,该地耕地面积的扩大是以毁林开荒为代价的,森林大面积减少,使其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功能下降,从而引起旱涝灾害增加、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最终导致粮食单产和总产量降低。答案(1)由于毁林开荒,导致气候恶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降低、粮食单产减少,因此粮食总产量降低(2)森林减少,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3)A—②B—①C—④D—③考点二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1.荒漠化的定义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所造成的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的。2.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1)干旱,旺盛。(2)暴雨多发,植被贫乏和土壤脆弱带来。(3)河流改道、以及的破坏,使脆弱的自然环境生态失衡。土地退化多风蒸发土壤侵蚀河水泛滥鼠类3.荒漠化产生的人为原因人口的激增及自然资源利用不当,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危害过度破坏地表原有植被和土壤结构;土地面积增大、程度加强,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过度樵采地表失去保护,沙丘因而活化过度放牧使土壤更加,水分不易渗入,土壤透气性差,发育不良,牧草难以正常生长;草场退化、沙化;导致虫害和鼠害猖獗农垦盐渍化和沙化植被板结植物根系4.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造成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人类无法影响和改变的,但人为因素可以控制。(1)合理控制人口数量(2)生态恢复与建设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大水漫灌的方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还导致地下水位抬升造成;引起农田风蚀沙化,甚至引发河流其他人类活动不合理耕作和、矿产资源的开发、石油勘探、、新建工厂、修筑军事设施、城市建设、旅游等,若不顾及周围自然条件,也会在局部地区造成土地荒漠化土地盐渍化下游断流粗放管理修筑道路措施具体方法发展立体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以为指导,在生产过程中强调和其他各种自然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加强草场建设在中低产田地区实现“”的良性循环;应固定草场使用权,允许继承、转让;对草场者要给予处罚;加大退化草原的恢复与重建力度生态学理论合理利用土地高产、优质和高效草多—畜多—粮多掠夺经营调整土地,合理配置农林牧业,优化林业结构要在提高现有土地生产力的基础上,控制的增加,生产力偏低或下降的耕地应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牲畜的数量,增加圈养牲畜的数量;大力增加农田牧场和的比例开发西北地区可以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还可以通过开发农村小水电、沼气等能源,改善农村利用结构耕地数量防护林水土保持林能源结构新能源方法指导草地退化原因分析(1)草地退化原因和表现分析由于人口压力,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量增加,盲目扩大放养牲畜的数量,致使许多草场严重超载,引起草场的退化,甚至导致土地荒漠化。其联系如下:(2)草地的保护半干旱地区草场退化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是荒漠化过程的开始阶段,它本质上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只有大力控制人口增长和改善经济结构、加速经济发展才能有效解决。我国在牧场保护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种:强化专练2.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材料二地处黑河中游的张掖地区近50年间,人口由55万增至126万,耕地由10万公顷增加到26万公顷,中游沿岸建成的平原水库27座,截流了几乎全部的上游来水。材料三额济纳旗草原过去曾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地方,现在草木枯萎,到处是戈壁沙漠,一片荒凉,已难见草原风光。(1)额济纳旗草原的气候类型属__________。(2)弱水水源的补给源于()A.大西洋上带来的少量水汽形成的雨水B.祁连山北坡极地大陆气团带来的地形雨C.黑河地区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D.祁连山顶的冰川融水(3)弱水为一条季节性河流,其流量最小时期在()A.春B.夏C.秋D.冬(4)额济纳旗草原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5)该地也是华北地区沙尘暴源地之一,沙尘暴大多发生于春、夏、秋、冬的__________季(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图中所示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十分稀少,河流以祁连山的冰川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流量受气温高低的影响,所以流量最小的季节在冬季。草场的退化有多种原因,水资源利用不当是造成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答案(1)温带大陆性气候(2)D(3)D(4)中游张掖地区人口激增;农业、工业的发展使得耗水量大增;用水过度、不合理、不节约,中游的过度用水使处于下游的额济纳旗草原缺水退化(5)春华北地区春季降水很少,而气温渐暖,蒸发渐大,缺乏植被的干旱沙地也已无雪覆盖;春季冷锋活动很频繁,多以西北风形式吹扬沙尘影响到华北地区考向调研考向一生态环境问题与保护【例1】(2009·宁夏文综)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下图所示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区。导致该区域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解析(1)根据经纬度位置和年降水量的分布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该地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2)进行区域生态建设应因地制宜,该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进行植树造林显然是不可行的,因为当地不能满足树木对水分的要求,而种草和自然恢复更符合当地的生态特征,解答本题,应注意文字简洁,表述明确。答案(1)干旱、半干旱地区距海远近(2)选②或③。理由:该区域自然植被为草原和荒漠,森林生态耗水量远大于草原(森林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与生长速度大于草本植物),过量植树,会加重区域旱情。种草或自然恢复,较植树造林更符合自然规律,且投入较少。注:选答②或③且理由充分合理即可得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酌情给分。思维拓展生态危机的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在全球范围内,有些生态系统相对脆弱,抗外界干扰能力低,当受到外界力量作用后恢复比较困难,自身稳定性差,易受破坏而形成生态环境问题。(2)人为原因: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影响环境,在创造现代文明的同时,也使自然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从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自然资源枯竭。归纳生态问题的产生:考向二我国沙尘暴形成的原因研究【例2】小课题研究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常见形式。下面是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案例。请你帮助完成。课题研究思路:(一)确定课题:我国沙尘暴形成的原因研究(二)提出设想:●沙尘暴多发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是沙尘暴形成的重要基础。●天气、气候因素对沙尘暴的形成影响很大。(三)处理获取的材料并形成结论。提出设想→提出设想→搜集、处理材料→形成结论→拓展应用材料一2006年4月10日下午沙尘暴区域(阴影部分)图。结论:(1)说出图示沙尘暴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2)分析图中天气系统对沙尘暴形成所起的作用材料二华北地区某地多年气候资料统计表。结论:(3)指出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季节并简要分析原因。(四)拓展应用:材料三为加强对沙尘暴的研究,我国已建立了由激光雷达和地球同步气象卫星观测信息接收站等组成的遥感系统和由25个监测站组成的地面监测网络系统,覆盖了北方200多平方千米的荒漠化土地。结论:(4)简要说明高科技在4月10日沙尘暴天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解析课题研究型试题是近些年考试中出现的新形式,要依据提供的材料逐步完成。第(1)题,阅读图示可以看出,沙尘暴区域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其地理环境特征可以从气候、地形、水、生物、土壤等方面说明。第(2)题,图示天气系统为冷锋,风力强劲,为沙尘暴形成提供动力支持。第(3)题,由华北气象资料表可知,华北春季气候条件为沙尘暴发生提供了有力支持。第(4)题,结合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回答。答案(1)干旱、半干旱(缺水);沙漠(荒漠、黄土)广布;植被稀疏。(2)冷锋锋面附近气温、气压差大,风力强劲;吹扬沙尘并使之随锋面移动。(3)春季。①多大风天气;②气温回升快;③降水稀少。(4)提供图像数据资料;跟踪监测、预报等。对应练习题组一: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1.(2010·南通调研)下图为“我国森林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我国森林主要分布在、地区。(2)A处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理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3)我国现有天然林正逐步减少。请你谈一谈保护森林的主要措施。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我国森林的主要分布区。第(2)题.A处于长江上游,该处过度破坏森林,使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频发。第(3)题,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进行保护。答案(1)东北西南东南(2)含沙量增大,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河、水库泥沙淤积加剧,洪涝灾害频发(3)加强执法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采伐与更新相结合;防治森林火灾和虫灾;加强宣传教育。题组二:水土流失及防治2.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读
本文标题: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保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571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