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79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目录绪论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学科论第二章对外汉语教学基础论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过程论第四章对外汉语教学阶段论第五章对外汉语教学内容与方法第六章语言学习理论第七章对外汉语教师的基本素养绪论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三、课程习题要求四、考试内容和要求五、主要参考书目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目的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了解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掌握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所涉及的诸多基本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修养,把所学知识应用于语言教学实践,为以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语言研究打好基础。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对外汉语教学学科论对外汉语教学基础论对外汉语教学过程论对外汉语教学阶段论对外汉语教学内容与方法语言学习理论对外汉语教师的基本素养三、课程习题要求本课程以课后习题为主,要求巩固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锻炼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四、考试内容和要求对外教学的相关概念—理解、识记。对外汉语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及各个阶段与各类课型的特点和要求—理解、掌握。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理论—了解。考核方式:闭卷。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30%,期未考试占70%。五、主要参考书目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内部资料),国家教委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查委员会办公室。赵永新主编:《汉外语言文化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周小兵:《第二语言教学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刘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简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年。思考题:从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及前景谈谈你将怎样学好本门课程?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学科论第一章学习内容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史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概念第三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第四节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和原则第五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史一、历史上的对外汉语教学1.我国最早的对外汉语教学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有外国僧人来华传教。大都来自安息(今伊朗)、大月氏(今阿富汉东北部和截吉克共和国)、康居(今哈萨克南部)、天竺(今印度)等地。2.隋唐时期的对外汉语教学隋唐时期,大量留学生来华,首都长安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心。日本:吉备真备和阿倍仲麻吕(晁衡)。朝鲜:朝鲜学生在中国学习,还享受“公费助学金”的待遇,中国政府提供衣粮和马畜食料。3.宋至民国时期的对外汉语教学元未明初:《老乞大》和《朴事通》明朝:利马窦民国时期:老舍先生1924-1929年在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汉语讲师。二、建国以后的对外汉语教学(一)初创阶段(50年代初到60年代)1.教育形式学校教育:1950年7月,在清华大学成立了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这是我国第一个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机构。1952年越南在南宁创办了育才学校。1953年9月在桂林开办了越南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其它形式:外派汉语教师;函授教学。2.教学规模1951年—1961年,共接受6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3315人。3.师资培养1961年开始培养对外汉语师资。4.教学法特点把传授语言知识和培养应用汉语的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以词汇教学和系统的语法知识讲授为重点;语法教学的特点为句本位,重结构形式分析;技能训练上重在培养学生的四会能力,先口语,后阅读和写作;教学方法有翻译法、比较法、直接法等。此期教学有重知识轻语言实践的倾向;此外,交际文化基本没有涉及。5.教材1958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汉语教科书》,以语法为主线编排。6.此阶段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初创阶段奠定了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基础,主要特点有:成立了专门的教学机构;初步建立了预备教育体系;培养了一支具有一定外语水平的对外汉语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教学机构不稳定;教学类型单一;教学规模相对较小。(二)巩固和发展阶段(60年代初期至60年代中期)1.教学形式学校教育1962年成立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1965年改名为北京语言学院。1966年,“文革”爆发后,高校全部停课,不再招收留学生;1971年,北京语言学院被宣布撤销。其它形式:广播节目;函授;向国外派遣汉语教师。2.教学规模1962年—1965年,共接受外国留学生3944人。3.师资培养1964年,北京语言学院设立“出国汉语师资系”,开始招收本科生。“文革”中断。4.教学法特点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贯彻实践性原则,实行“精讲多练”,将听说技能放到语文教学的首位;教学方法改用相对直接法。不足:以传授系统语法知识为中心的局面并没有改变,教学偏重局部经验,有主观、保守倾向。5.教材1971年出版了《基础汉语》,1972年出版了和它相衔接的《汉语读本》,是“实践性原则”和“相对直接法”的直接体现。6.本阶段特点此阶段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得到了巩固并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教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增加;有了稳定的教学机构,以北京语言学院为基地,教学点遍布全国;教学类型增加了汉语翻译专业;形成了以学校教育为主辅以多种教学形式的教育体系;师资队伍不断扩大出口;专业刊物的创办为教学与科研提供了获取信息的平台(1965年,《外国留学生基础汉语教学通讯》创刊)。(三)恢复阶段(70年代初期至70年代后期)1.教学形式1973年秋季,北语开始招生,当年共接受42个国家的383名学生。2.教学规模从1972年—1977年,共接受留学生2266名。3.师资培养北京语言学院举办了多期时间长短不等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班。4.教学法此期是以听说法为主的综合法教学法时期,形成了一个以结构为纲兼顾传统的综合教学法;仍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语言的交际功能;本阶段在加强语言技能训练方面开展了一些教学试验:如直接用汉字教语音等。5.教材1977年出版的《汉语课本》,首次结合句型教学;1980年出版的《基础汉语课本》,是到那时为止按结构法编写的一部最成熟的教材。(四)蓬勃发展阶段(70年代未以来)1.学科地位被确认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1983年,专家学者正式提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名称。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地位的正式确认:1984年,教育部部长何东昌在外国留学生工作会议报告中明确指出:“多年的事实证明,对外汉语教学已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2.建立了国家专门的领导管理机构1987年7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其日常工作由其常设机构“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家汉办”)负责。3.完整的多形式的教学体系的建立(1)学历教育本科:1978年,北京语言学院正式创办了外国留学生四年制现代汉语本科专业,研究生:1986年,北语开始招收现代汉语专业外国硕士研究生。1999年,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开始招收攻读对外汉语教学方向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这样,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有了从学士学位到博士学位的完整的学历教育体系。(2)非学历教育:短期进修班;高级进修生;华侨中文补习学校。其它形式:广播、刊授、函授、多媒体、网上中文、远程汉语教学等。(3)教学规模1988年,在校留学生5245名;1997年,在校留学生43712名;2006年,全国共有来自184个国家的留学生162,695名;2007年,全国共有来自188个国家的留学生195,503名;2009年已突破23万,现在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至少超过4000万。(4)HSK考试1984年开始研制,1992年,被正式确定为国家级考试。4.师资队伍建设的重大进展(1)学历教育1983年,北京语言学院首先开设了对外汉语本科专业。1986年,北京大学和北京语言学院开始培养对外汉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1997年,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与教学论硕士专业,并获准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带有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点。这样,对外汉语的师资培养有了从本科到研究生的完整的学历教育体系。(2)教师培训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举办汉语教师培训班。(3)教师资格证1990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定办法》,1996年重新修订;2005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改为“对外汉语能力证书”。5.学术团体、学术机构和科研机构1983年6月,成立“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1986年改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1988年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独立出来,改名为“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1987年,成立了“世界汉语教学学会”。1989年,北语成立“世界汉语教学交流中心”。1984年,北语成立“语言教学研究所”,它是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研究机构。1987年与1992年北京语言学院先后成立了“语言信息处理研究所”和“中华文化研究所”。6.专业刊物及专业出版社《语言教学与研究》(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1979年发行)《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文字应用》《汉语学习》云南师范大学的《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的《对外汉语研究》出版社: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华语教学出版社7.教学法与教材教学法:引进功能法,探索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教学路子。教材:《实用汉语课本》(1981年)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概念一、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目的语第一语言(FirstLanguage)指人们出生后首先习得的语言。多数人的第一语言是母语。第二语言(SecondLanguage)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其它语言。目的语目的语是被教授的语言。二、母语和外语母语母语指的是本国的或本民族的语言。(motherlanguage;nativelanguage)母语还可以解释为“一个语系中作为其他语言共同起源语的语言”。(parentlanguage)外语指母语以外的外国语言。三、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本族语就是语言习得者自己的民族所使用的语言。非本族语就是指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第一语言母语思考和讨论:第一语言和母语的关系?第一语言本族语思考和讨论:第一语言和本族语的关系?母语本族语思考和讨论:母语和本族语的关系?思考和讨论:第二语言和外语的关系?第二语言外语四、语言和言语语言是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言语就是个人讲话(写作)的行为和结果。语言和言语的区别:语言具有全民性,言语具有个人性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语言是静态的,言语是动态的语言和言语的联系: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言语依赖语言,语言对言语有强制性的规范作用。五、语言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语言能力(又叫语言知识,内在能力)指的是一个人掌握语言要素和语用规则的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外在能力)指的是一个人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能力的构成因素语言要素、语用规则语言交际能力的构成因素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语言要素:语音、词汇、语法、文字语言能力语用规则: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言语技能:听说读写(正确性)语言交际能力言语交际技能(得体性)(文化因素包含于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之中)(言语范畴)(语言范畴)作业:1.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的蓬勃发展阶段取得哪些成就?2.“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母语和外语”、“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几组概念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请详细说明。第三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一、学科名称对外汉语教学指在中国进行的针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汉语教学指世界各地的汉语教学,在国际场合使用较
本文标题:79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631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