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专科护理查房AML-M3
手足口病血液科专科护理查房——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查房目的了解AML的概念、病因及分型掌握AML的临床表现熟悉AML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掌握AML的护理诊断及其相应护理措施掌握AML的健康指导护理查房程序•病例介绍•护理体检•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病例介绍基本信息:32床郑飞华男31岁于12月13日入院查体:T37.1℃P86bpmR20bpmbp134/86mmhg神志清楚,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下肢散在出血点,右侧鼻孔棉球填塞,面色正常,口腔粘膜血泡,牙龈出血,胸骨压痛阴性,双肺及心脏未闻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及。入院诊断:AML-M3门诊查血常规示PLT9*109/L遵医嘱告病重,予Ⅰ级护理。予输液、护胃、止血、护肝等对症治疗,予口服维A酸及柔红霉素40mg/天×4天化疗。患者主诉:确诊AML-M3七月,再发牙龈出血二天。既往史:无特殊。门诊资料:今日我院血常规WBC7.75*109/LHB137.7g/LPLT9*109/L,外周血细胞形态示原始粒细胞2%,早幼细胞28%,中性中幼粒细胞10%,中性晚幼粒细胞7%,中性分叶核21%,淋巴细胞24%,异常早幼粒细胞占28%,成熟红细胞大小不一,血小板散在,少见,未见异常血小板。护理体检.望诊.触诊.叩诊.听诊急性白血病定义定义: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各种脏器,抑制正常造血。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一种特殊类型,被FAB协作组定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3型。病因•1、病毒: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I型、EB病毒、HIV病毒。•2、电离辐射:X射线、y射线、电离辐射。•3、化学因素:含苯的有机溶剂如汽油、橡胶,制鞋的胶水,氯霉素、保泰松、乙双吗啉,抗肿瘤药如烷化剂。•4、遗传因素。•5、其他血液病:MDS、淋巴瘤、骨髓瘤等分型AML分8型:M0-M7.M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6:急性红白血病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临床表现•1、贫血。•2、发热:一般低热,也可高热,高热提示继发感染,感染部位常见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3、出血:可发生全身个部位,皮肤、鼻腔、牙龈,月经过多,眼底,颅内出血。出血原因见于大量白血病细胞在血管中瘀滞及浸润、血小板减少,凝血异常以及感染。临床表现•4、肝脾、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见于ALL,纵隔淋巴结肿大见于T细胞ALL,巨脾罕见。•5、眼部:粒细胞白血病形成的粒细胞肉瘤累及骨膜,以眼眶部位常见,可引起眼球突出、复视、或失明。•6、口腔和皮肤:牙龈增生、肿胀,蓝灰色斑丘疹,紫蓝色结节。多见M4/M5。•7、其他组织器官:肺、心、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统诊断根据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一般可诊断,染色体改变、免疫表型、融合基因可确定治疗方案及预后判断。需排除MDS、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异常、巨幼细胞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等疾病。治疗1、支持治疗(1)防治感染(2)纠正贫血严重贫血可输注浓缩红细胞或全血。(3)控制止血(4)预防尿酸性肾病2、化学药物治疗急性白血病的化疗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诱导缓解和巩固强化。(1)诱导缓解是指从化疗开始到完全缓解阶段,目的是迅速大量的杀灭白血病细胞,恢复机体正常造血,使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消失,血象和骨髓象基本恢复正常,即达到完全缓解。(2)缓解后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后机体内尚有108~109以下白血病细胞,且在随外某些部位仍有白血病细胞浸润。早期可用原诱导缓解方案2~4疗程,以后每月强化治疗一次,共计治疗3~4年。治疗•1、一般治疗:a、紧急处理高白细胞血症,当WBC200时可产生白细胞瘀滞症,表现为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反应迟钝、言语不清、颅内出血、阴茎异常勃起。处理:血细胞分离机,化疗药和水化,并预防高尿酸,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凝血异常。AL使用地塞米松,AML使用羟基脲,约36小时。治疗•b、防治感染:化疗、放疗后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相当长,患者易住层流病房或消毒隔离病房,如有发热,应作相应的细菌培养,并迅速进行经验性抗生素治疗。•C、层分输血:严重贫血可吸氧,输浓缩红细胞维持HB80g/L,白细胞瘀滞症不易输红细胞。为预防严重出血,需要维持血小板》1万,如并发发热,需大于2万。治疗•d、防治尿酸性肾病:化疗期间,白细胞细胞的大量破坏,尿酸增高,嘱患者多饮水,输液使每小时尿量大于150ml,并保持碱性尿,如出现少尿、无尿,按急性肾衰竭处理。•e、维持营养:给患者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食物,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治疗•二、抗白血病治疗•1、治疗策略:a、诱导缓解治疗:目标是使患者迅速获得完全缓解CR—白血病的症状和体征消失,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大于1500,血小板大于10万,白细胞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骨髓中原始细胞小于5%,理想的CR还应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异常标志均应消失。治疗•b、缓解后治疗:争取患者长期无病生存DFS和痊愈。初治时白血病细胞数量10/10-12,缓解后可降至10/8-9。护理诊断1、有损伤的危险:出血与血小板减少、白血病细胞浸润等有关。2、有感染的危险:与正常粒细胞减少、化疗有关。3、潜在并发症:化疗药物的作用。4、体温过高:与感染和肿瘤细胞代谢亢进有关。5、口腔黏膜改变:与白血病细菌浸润、化疗反应及继发真菌感染等有关。6、疼痛:与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骼和四肢肌肉、关节有关。7、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白细胞代谢增加、高热、化疗致消化道反应及口腔炎有关。8、活动无耐力:与大量长期化疗,白血病引起代谢增高及贫血有关。9、预感性悲哀:与患急性白血病有关。10、知识缺乏:缺乏白血病治疗,预防感染、出血等方面的知识。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要求监测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的变化及口腔黏膜,牙龈有无出血及其全身皮肤情况,如患者血小板减低,皮肤出现散在出血点时,应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如有异常及时处理。2、遵医嘱合理使用药物,并观察药物疗效,患者使用化疗药物时,应注意观察有无副反应,如发热、体重增加、肌肉骨骼疼痛、呼吸窘迫、肺间质浸润、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皮肤水肿、低血压、肾功能衰竭等应及时处理。处理:停服维甲酸、吸氧、利尿、静注地塞米松及白细胞单采和化疗。3、高热的护理:如患者体温过高,应及时通知医生做出相应的处理,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并做好护理记录。4、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低温软质食物,避免进食坚硬的食物,以免划伤牙龈导致出血。5、指导患者勿用力咳嗽,勿用手挖鼻孔,以免诱发出血。6、指导患者多饮水,输液使每小时尿量大于150ml,并保持碱性尿,如出现少尿、无尿,按急性肾衰竭处理。7、口腔护理:患者牙龈及口腔黏膜有出血时,应指导其用冷开水漱口;无出血时,护士应做好口腔护理,早晚各一次,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感染。8、基础护理:保持床单位及患者皮肤清洁、干燥。9、心理护理,帮助病人和家庭成员正确对待疾病。10、健康教育保健指导1、心理指导向病人及家属说明白血病是骨髓造血系统肿瘤性疾病,虽然难治,但目前治疗进展快、效果好,应树立信心。2、活动与饮食指导缓解期应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每天睡眠时间保证8-10h。饮食应富含营养,清淡、少刺激、避免辛辣的食物。3、预防感染和出血的指导注意个人卫生,少去人群拥挤的地方,注意保暖,避免受凉,经常检查口腔、咽部有无感染,学会自测体温,不用牙签剔牙、用手挖鼻孔,避免创伤等。定期门诊复查血象,发现出血、发热及骨、关节疼痛要及时去医院检查。4、用药指导指导病人按医嘱用药,不要使用对骨髓造血系统有损害的药物。5、长期接触放射性核素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劳动保护制度。6、分段化疗出院:休息期间,每周查血常规一次,当白细胞低于3×109/L(正常4×109/L至10×109/L)或高热、口腔粘膜溃疡,应回医院门诊按及时处理。休息期间,加强营养,避免到公共场所,以防感染。7、完全缓解后出院:定期回院复查:出院后定期回院复查,一般出院后一个月回院复查,以后每三个月复查一次,随诊五年后无复发症状和任何不适,就算治愈了。谢谢!
本文标题: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专科护理查房AML-M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687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