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一、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学生由一年级升入二年级的第一个单元,编排了《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3篇阅读课文,1篇口语交际,1个语文园地,1个快乐读书吧。二、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热爱大自然”。《小蝌蚪找妈妈》和《我是什么》为科普童话,《植物妈妈有办法》是科普诗歌。3篇阅读课文蕴含了自然现象、动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种子的传播等科学常识。课文的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趣,旨在让学生在阅读课文中识记生字词,从故事或形象中正确理解所蕴藏的科学常识,喜欢阅读科普类童话故事,产生热爱自然、探究自然的兴趣。在识字教学中,宜借助不同的识字方法,帮助学生建构音、形、义之间的关联。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学习归类识记字词,认识动词并在语境中正确运用;产生主动识字的兴趣,逐步养成观察字形结构的习惯。在朗读教学中,应充分把握课文的表达特点,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学习分角色朗读对话。宜借用相似结构的句式指导学生进行复述或背诵,并建构课文与学生生活的关联,鼓励尝试运用。“口语交际”的话题为“有趣的动物”,与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相符。教师要在富有趣味的言语交际活动中,帮助学生形成“听”和“说”的能力,并养成习惯。“语文园地”应指向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在教学中,应建构“语文园地”与本单元阅读课文之间的关联,建构学生语文学习和生活之间的关联。“快乐读书吧”的教学应始终定位在“快乐”两字,教师宜通过让学生猜故事情节、猜角色形象,比一比谁的童话书最有趣等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对童话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阅读童话故事。三、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本单元要求会认的55个生字,会写要求会写30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中《小蝌蚪找妈妈》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3.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形声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重点关注左右结构生字的书写,掌握“左窄右宽”“左宽右窄”这两种间架结构。4.在有趣的阅读中明白动植物及自然现象的变化。5.在有趣的阅读中学会表达,根据课后练习,应重点关注动词的运用。6.重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在有趣的指导活动中,激发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四、单元教学重难点1.认识本单元要求会认的字,会写要求会写的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3.关注左右结构生字的书写,掌握“左窄右宽”“左宽右窄”这两种间架结构。4.根据课后练习,应重点关注动词的运用。五、单元课时安排《小蝌蚪找妈妈》2课时《我是什么》2课时《植物妈妈有办法》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语文园地一2课时快乐读书吧1课时单元检测一2课时1.小蝌蚪找妈妈【教材简析】《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科普童话,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介绍了青蛙生长的过程。全文配以3幅连环画,旨在让学生在图文阅读中识记生字、认识青蛙的生长过程,产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兴趣。课文有15个生字要求会认读,10个生字要求会书写。其中“顶、跳、孩”等10个生字要求会书写。在掌握基本笔画写法的基础上,重点学习左右结构的生字。教师需要边范写边提示书写要领:把握这些字的共同特点,即左窄右宽。其中“跳”和“孩”两个字中“足”与“子”做偏旁时,笔画出现变形,教学时宜进行熟字比较。这篇课文出现了大段的角色对话。朗读时,要读出叙述语言和角色语言的不同。叙述语言的朗读,重点在于通过声音的延长表现故事的时空跨度。角色语言的朗读,重点在于借助提示语读出角色的语气、语调。教学时,宜在定位角色的基础上,采用师生分角色朗读,教师演小蝌蚪,通过试错朗读,让学生辨析小蝌蚪三次问话的不同语气语调:第一次是疑问,第二次是急切,第三次是惊喜。本文的复述应把握事物的整体特征,借助句式呈现小蝌蚪的生长过程,从而全面认识青蛙。宜围绕“青蛙是什么样的”,先发现青蛙的局部特征,再连起来说整体描述。借助句式和插图,复述生长过程。课文中用“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的句式呈现了小蝌蚪变为青蛙的变化过程。课文以动宾结构的短语描述事物特点,迁移时可创设情境图,让学生用此结构说话。【教学目标】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3、在朗读中了解小蝌蚪的成长历程,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想象,激发探究动物奥秘的兴趣和欲望、4、学习用动宾短语金额相关句式说话。【教学重点】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在朗读中了解小蝌蚪的成长历程,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想象,激发探究动物奥秘的兴趣和欲望。【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⒈认识“脑”“袋”“灰”“宽”“顶”“披”“鼓”这几个生字,写好“顶”、“跳”、“就”、“肚”、“孩”、“晴”这几个左窄右宽的生字。⒉了解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点,学会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去介绍青蛙。⒊借助课文中的句子了解从蝌蚪到青蛙的变化过程,并用“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这样的句式复述。【教学重难点】⒈学会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去介绍青蛙。⒉用“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这样的句式复述小蝌蚪到青蛙的变化过程。⒊写好“顶”、“跳”、“就”、“肚”、“孩”、“晴”这几个左窄右宽的生字。【教学过程】一、归类认读,认识事物1.认识“蝌蚪”。(1)借助拼音,读准词语:这个词,谁会读?(2)比较“蝌蚪”与“小蝌蚪”:加了“小”字读起来有什么不同?要点:称呼前面加个“小”字,使事物显得更可爱。(3)游戏:老师来说事物,你们换个说法,让事物更可爱。例如:猴子——小猴子;狐狸——小狐狸等。2.归类识记“月字旁”的字。(1)观察课文插图:小蝌蚪长什么样子?提示: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指导学生朗读短语。(2)“脑”是本课生字,是“月字旁”,你还知道哪些字里也带有“月字旁”?提示:可以从课文中去寻找,比如“肚、腿”;也可以交流生活中发现的字,比如“腰、脖、膊”等;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即很多带有“月字旁”的字都是表示身体的一个部分。3.认识“青蛙”。(1)小蝌蚪长大了叫什么?它长得还和小蝌蚪一样吗?要点:找出青蛙外形的短语或句子:四条腿、宽嘴巴、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2)出示“四条腿、宽嘴巴、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谁能连起来说一说青蛙长什么样子呢?提示:仿照小蝌蚪的样子,从头到脚有序介绍。(3)小结:青蛙真有趣,小时候叫小蝌蚪,长大了就叫青蛙。4.识记“披、露、鼓”。(1)出示“有着碧绿的衣裳、有着大大的眼睛、有着雪白的肚皮”。谁来读?这样一变,你还能一下子想得出青蛙的样子吗?要点:“披、露、鼓”3个动作词表现出了青蛙的外形特征。(2)谁来演一演这几个动作。(3)这些表示动作的词,叫动词,课文中还有很多动词,比一比,看看哪个小朋友找得多、找得准。二、复述小蝌蚪的成长过程1.小蝌蚪是怎样慢慢长大,最后变成青蛙的呢?请你自己读读课文,把写小蝌蚪逐渐变化的语句画下来。提示:引导学生画完整的句子;变化的过程: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了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尾巴不见了。2.出示课后练习第二题图片:仔细看图,每幅图中的小蝌蚪有了什么变化?3.打乱出示课后练习第二题图片:这些图片被弄乱了,你能根据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重新排一排顺序吗?4.谁能对照这些图,说一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提示:引导学生借用句式来说话:“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三、观察字形,写好汉字1.指导书写生左右结构的字。(1)出示:顶、跳、就、肚、孩、晴,仔细观察,这几个字分别是什么结构?书写时有什么共同点?要点: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2)指导书写“跳、就、孩”。提示:教师示范并提示书写要领:注意避让右边部分,使右边的撇能穿插到左边,使整个字的结构更紧凑。如“跳、孩”2字,“足”的捺、“子”的“横”变成“提”;“就”字的“京”的右点写小一点、稍点。教学时,教师可出示儿歌“主动避让有礼貌,巧妙穿插很友好。”帮助学生识记书写要点。(3)指导书写“肚”。提示:“肚”字教学中,先借助形状块直观展示左窄右宽,再边讲边演示“错位”:左右两边差不多长时,左边的略下移,右边的略上挪,字更和谐,匀称;可出示儿歌“左右等长要错位,左高右低好可爱”帮助学生识记书写要点。(4)指导书写“顶”。提示:教师示范并提示书写要领。“顶”的右边首横宜短,保持“页”部瘦长,在短横中间出短撇,下部写“贝”时两竖左右对称,在字中心点处起笔,顺势作点,与撇收笔处对称。【作业设计】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⒈认识“哇”“教”“捕”“迎”“阿”“姨”“龟”这几个生字,写好“哪”、“宽”、“两”、“皮”这几个生字。⒉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把握角色说话的语气、语调和语态。⒊学习用动宾短语和相关句式说话。【教学重难点】⒈写好“哪”、“宽”、“两”、“皮”这几个生字。⒉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把握角色说话的语气、语调和语态。⒊学习用动宾短语和相关句式说话。【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齐读课题。2.指名复述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呢?二、分角色朗读课文1.朗读叙述语,声音适时延长。(1)小蝌蚪为了找妈妈,游了很远很远的路。出示三句话“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2)听老师这样读,你觉得哪一种不仅好听,还能感觉到它们游的路远?提示:教师进行三种不同的朗读。学生比较,选择。(3)跟着老师读一读。教师示范正确的朗读,学生跟读,再自由练读。2.朗读角色语言,读准语气、语调。(1)小蝌蚪游了很远的路,它遇到了哪些人呢?说了些什么话呢?提示:定位角色,小蝌蚪是孩子,其余是大人。(2)师生角色对话,教师当小蝌蚪。提示:教师用不同的语气读三组对话:第一组对话,教师朗读的语调下沉;第二组,语速较缓;第三组,语气平和。(3)老师这样读好不好听?应该怎么读呢?看看提示语,会不会有什么发现呢?提示:迎上去问,语调上扬,读出疑问的语气;追上去叫,读出急切的语气,语速较快;看见妈妈叫,读出惊喜,语调上扬。(4)教师示范读,学生跟读后,小组分角色练读。3.情境表演读,把握语态。(1)哪组小朋友愿意来读一读?点评要点:角色语言的语气、语调是否恰当(2)小蝌蚪跟人说话时,难道是一动不动的吗?看看课文,他会有哪些动作?这些动作什时候做呢?提示:区分“迎”和“追”,动作要准确;边比画动作边说。(3)加上动作,读起来就更有趣了。请你再练一练,把动作也加上。学生练读,再指名读。点评要点:动作是否准确;动作和话语搭配是否合乎情境。三、迁移说话运用动宾结构短语,说样子。(1)青蛙的样子真有趣,谁还记得他长什么样子?提示:用上“披着什么、露着什么、鼓着什么”,青蛙的样子就能说清楚。(2)出示图片:一个人的照片。你能照着上面的样子,说说这个人的打扮吗?提示:戴着帽子、穿着大衣等;能说短句即可(3)教师追问,把句子说具体提示:戴着什么样的帽子,穿着什么颜色的大衣等;引问指向不同的描述角度。(4)鼓励学生连着说两三句话。四、观察字形,写好汉字1.指导书写左中右结构字:“哪”。提示:教师示范并提示书写要领。“哪”为左中右结构,三部分高低错落有致,结构紧凑。2.指导书写“两、皮、宽”。(1)出示生字,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字形结构。(2)教师示范并提示书写要领。【作业设计】继续写动物,用上动宾短语,把动物的样子写得形象。【板书设计】1小蝌蚪找妈妈两条前腿披着两腿后腿露着尾巴变短鼓着尾巴不见了【教后反思】2我是什么【教材简析】《我是什么》是一篇科普童话。文章采用第一人称“我”的口吻,用拟人的方式,让学生在猜读的过程中,关注水的变化、水的不同形态以及水同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兴趣。全文注音并配有两幅插图,语言富有趣味性,旨在让学生在朗读中识字,学习积累与运用词句,并对水形成初步的认识。本篇课文生字较多,要求会认读的有15个,要求会认会写的有10个。其中,“极”和“傍”既要求会认读,也要求会写。对汉字间架结构进行简
本文标题: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备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698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