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2课_“罢黜百家_独尊儒术”
孔子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商鞅下列人物又是谁?他们与儒家思想有什么关系?儒家思想的地位有何变化?这一变化对中国历史有什么影响?汉武帝董仲舒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二.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影响:儒学成为正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背景:从“无为”到“有为”一、从“无为”到“有为”1、儒家思想经历2、汉初的“无为”3、从“无为”到“有为”春秋时期,应运而生→战国后期,蔚然大宗→秦朝时候,遭到打击→西汉初年,逐渐复苏→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中国的学术思想在不断的相互渗透、改造,以适应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同时又将反作用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1、儒家思想经历评价“焚书坑儒”?1、统一了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稳定;2、使古代的文化典籍遭到极大的破坏;3、钳制思想,摧残了文化,不利于思想上的活跃时代的需求——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汉汉初形势战争破坏社会凋弊“无为”黄老之学(道家)与民休息宽松百家复兴儒学复苏面对汉初如此形势,如果你是刘邦,你会怎样做?吸取秦暴亡的教训,西汉初年统治者在治国思想上走向另一个极端,从严法治国的法家到无为而治的道家亡于政而非制2、汉初的“无为”黄老之学黄老之学是中国战国时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名。黄老之学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黄帝老子黄老思想的内容黄老之学基础黄老之学的核心黄老之学倡导——治身(养生)、治国——早期道家理论,结合阴阳五行、儒、墨、法等各家学说——“无为而无不为”——“待时而动”“因时制宜”“积极无为”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克两大定律.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含义:“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说的无为:是指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治:治理。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无不为”是说没有一件事是它所不能为的。在老子看来,统治者能依照“道”的法则来为政,顺任自然,不妄加干涉,百姓们将会自由自在,自我发展。这种顺应自然,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的观点,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西汉初期以“无为”的黄老之学为统治思想,会出现怎样的后果呢?1.经济恢复2.社会稳定3.生活改善土地兼并,商贾膨胀——中央软弱无力边境不宁——和亲王国问题——放纵、姑息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积极:消极:材料一: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边境)廪庾(粮仓)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计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仟佰之间成群,乘牸牝(泛指雌性的牲畜)者摈而不得会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汉书·食货志》材料二:汉武帝即位时,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量的粮食和钱财,国家势力相当雄厚,有条件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国家也存在土地兼并、商贾膨胀、王国问题、边境不宁等问题。——《中国古代史》材料一反映了汉武帝时期怎样的经济状况?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存在着哪些问题?汉武帝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汉朝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增强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为了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需要“有为”的政治思想作支撑,那么什么样的思想符合当时统治的需要呢?3、从“无为”到“有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董仲舒生平(前179——前104年)2、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内容3、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影响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广川(今河北景县)人,西汉哲学家和政治家。汉武帝朝举贤良文学之士,三次应对策问《天人三策》受赏识、为官.晚年著《春秋繁露》创制新儒学体系.建议“诸不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武帝采纳其建议,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格局,被此后两千余年间封建统治者沿袭。1、董仲舒生平(前179---前104年)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材料二:“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2、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内容上述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主张?其特点和实质是什么?◆主张:◆特点:◆实质:2、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内容(重点)①“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②“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加强君权的需要③“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巩固君权、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①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②儒学独尊,思想专制③宣扬”天人感应“,带有神学倾向借助天上的神权来强化地上的皇权,以思想上的大一统来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小结:董仲舒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1)使儒家思想政治制度化2)使儒家思想宗教化总之:政治制度层面的作用上升;作为伦理道德,身心修养层面的社会功能下降。重要启示:第一,任何一种思想要想永葆生机,必须要与时俱进;第二,任何一种思想要想为全社会所接受,必须要获得国家机器的支持;第三,任何一种思想,必须植根于群众的实践,否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生存。①在当时为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中央集权,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②使儒家学说逐步成为封建统治思想;③推动了教育的发展;④董仲舒的新儒学带有神学色彩,导致两汉神学迷信思想的长期泛滥;⑤儒学独尊长期以来束缚了人民的思想,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3、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影响积极消极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兴办太学和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从此,教育被儒家垄断。三、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表现思想政治教育汉代教育教科书:儒家经典—五经教官:五经博士——儒学垄断教育官办最高学府:太学,考试合格做官——凭儒学入仕地方教育系统:郡县立学校——儒学在民间独尊董仲舒以后的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1)先秦儒学只是百家之一,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被当成真理而独尊。(2)先秦儒学谈论现实问题,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谈论神学。(3)先秦儒学是对“真理”的追求,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则成为儒者的“政治敲门砖”。(4)先秦儒学处于充实发展中,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则被当作“圣经”。评价积极消极1.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2.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3.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1.含有唯心主义的成分2.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有专制作风3.带有神学迷信色彩,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而宣扬纲常伦理董仲舒的新儒学中有哪些积极成分?哪些又是在现实生活中要扬弃的?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顾颉刚练习1.战国时期之所以能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因为()①当时社会正处于大变革的过渡时期②思想家的经历和性格各有不同③儒家思想尚未处于支配地位④各国的政治改革与竞争急需理论的指导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①崇法反儒②防止旧势力复辟③毁灭文化④加强思想控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对西汉初年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思想的理解正确的是A.要求统治者以“清静无为”的方式稳定统治B.要求统治者不要统治人民C.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享受荣华D.要求统治者把人民的疾苦放在首位4.下列观点与黄老之学相符的有①人只能顺从自然,无法发挥主观能动作用②倡导“待时而动”③倡导“因时制宜”④强调“无为而无不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儒学到了汉朝被赋予了新的含义()A.人定胜天B.无为而治C.君权神授D.仁政思想7.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主要利用了儒学的()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民贵君轻C.性善论D.大一统8.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的形成④儒学之外其他各个学派的消亡A.②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9.董仲舒对儒学做了较大的改造,其本质意图是()A.向汉武帝谋求高官厚禄B.发扬光大儒学C.提醒当权者要实行仁政D.使儒学适应政治统一的需要10.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主要区别是A.强调实行“仁政”B.提出“以政为德”说C.提出“天人感应”说D.提出“民贵君轻”论材料一……若使天下兼相爱,非相攻……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之若其国,谁攻?”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材料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美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材料四“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古曰世异则事异。”答:材料一主张兼爱,兼爱则天下无争;材料二主张关注人民,认为民心的向背关系到国家的兴亡(或民贵君轻);材料三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材料四认为应当根据现实的需要进行改革,不应教条地遵循前代的传统。请回答:(1)概括四则材料的观点或主张。(2)根据相关观点,分别指出四则材料所代表的学派。(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思想哪个对当时影响最大?哪个对后世影响最大?答:一是墨家;二是儒家;三是道家;四是法家答:材料四的法家思想对当时影响最大;材料二的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最大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2课_“罢黜百家_独尊儒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716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