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在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地市级培训班上的讲话(北京召开)
孙怀新在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地市级培训班上的讲话(地点:北京,根据讲话录音整理)欢迎大家参加本次培训班,我们这次培训班主要就是来解读《实施意见》,进一步统一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的有关工作规范,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今天我给大家讲两方面的内容:一、第一个方面的内容,为了使大家更好地了解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的相关背景,准确的把握本次培训班的定位,明确下一步做好工作的相关要求,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任务的提出和工作演化的情况,就是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这项工作的基本情况。讲三层意思:第一层就是工作的提出。大家都知道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是在政务公开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框架下面提出来的,他的提出,有一个上位的背景,就是政务公开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这么一个框架,他是两项工作,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两项工作。应当说近年来,建设项目信息公开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信用体系建设是在稳步推进的,但是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培训班期间,小航处长不给大家讲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可以从很多方面来概括、来分析,一般的定性的评论意见,都认为有四个不足:一个是项目信息和信誉信息公开的不规范,公开规则、标准、办事都不统一;第二是公开的内容不完整。公开的起始信息和结果信息多,过程信息少;第三,就是工作不平衡,不尽地区之间的差异大,另外项目信息,就是信息本身也是不平衡的,就是项目信息多于信誉信息;第四个问题,就是已经公开的信息在区域之间、行业之间没有共享,公开的成果运用的不够。由于这些不足,就导致了对工程建设领域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监督是乏力的,市场准入和退出的机制的是不健全的,最终导致的是这个领域的信用缺失,并且转而促成了这个领域潜规则的盛行。用经济学的语言说,到了一种劣币驱除良币的这么一种程度。包括我们以前有很多地方、很多省份,已经开始搞信用信息公开,但很快的都在往回缩,为什么呢?本省的国有大型企业都会找省领导,向我们相关部门来施压,别的省没有公布,为什么我们省要公布?我们省公布以后,成果被其他省份运用。我们省的企业就走不出省份了。这就是劣币驱除良币。就是,既然不守规则可以得到好处,而且不会受到任何惩罚,大家为什么要去守规则呢?做坏事可以得好处,而不受惩罚,大家为什么要做好事呢?道理就这么简单。这种问题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主观上不想公开、不愿公开和抓工作没有办法,工作不到位以外,我们分析,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的因素是调与快之间不协调,部门、系统、行业的指导作用发挥的不够。包括我们现在在座的同志都可能感觉到,我们的工作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上面指导作用发挥的不够,我们工作没有办法进一步推开。由于部门、系统、行业的指导作用发挥的不够,就致使本来可以统一标准的和规范的这么一种系统和行业,都是在各地政府的指导下各自摸索如何公开,同一个系统怎么公开,在各地的把握都不一样,这是一个原因,一方面的原因。另外一个方面的原因,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规章制度缺失。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大家都知道,魔鬼是出在细节、成功也是成在细节。但是在当前,我们的很多工作偏偏都是只有框架没有细节,就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而言,我们现在缺少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配套的可以使公开工作规范的可以操作的规定,这就是信息公开的制度框架在信息公开条例通过信息公开条例建立以后,但是因为缺乏运行机制、管理机制、监督机制的支撑,难以发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它的设计功能。这就是我们提出这个问题的基本背景。第二层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工程治理以来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的推进情况,给大家介绍,我们如何尝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大家都知道,2009年7月中央决策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在中央的27号文件中提出了,推进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着重解决工程建设信息公开不规范、不透明,市场准入和推出机制不健全,以及工程建设领域信用缺失的问题,这么一项任务,这是一个文件,当年8月,中央工程治理领导小组又印发了工程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把推进项信息目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作为工程治理工作的八项任务之一。八项任务,它是第7项,排在第7项里,明确了工作目标,并且明确了这项工作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工商总局、人民银行,最高检,中宣部,监察部、国务院法制办等等,另外有12家单位参加的这项工作。这项任务明确了以后,工信部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同志都是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在仙利司长他们这个规划司具体承担日常工作,工信部就牵头和各有关部门成立了一个协调小组,建立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仙利司长他们这个司,然后研究制定了推进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大家注意,说到这,已经说到第三个文件了,就是研究制定了一个指导意见,进一步的细化了工作目标、具体措施、责任单位,明确了我们工作的进度和实现要求,从哪个时候开展,我们整个信息项目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第一句话,叫做半年调研,半年时间的调研,就是目标、任务和措施明确以后,还要在中观和微观层面,在具体怎么操作上加以明确,在这种情况下,工信部就组织牵头搞了将近半年的调研,起草怎么做好这项工作的具体细文件,这个起草过程、这个调研过程可以说是非常扎实、非常细致,据我所知是经过了四个轮次。第一个轮次,09年的9月份开始,协调小组办公室就会同有关部门,包括我们监察部组织开展调研工作,主要是研究点上和面上的个案。我们前后到河北省,调研了河北省高速公路建设施工公开有效做法和经验,到江苏、浙江、湖北、山西等地调研了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情况,在这个基础上,就形成了文件材料的初稿,就是怎么抓这项工作的,文件材料的初稿。第二个轮次就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有关部门、有关同志,先后走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工商总局、水泥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等等部门,听取这些主管部门对文件材料的意见;第三个轮次,就是进一步完善文件材料,09年的10月、11月两个月的时间,新闻小组办公室先后两次召开协调小组联络员会议,共同的讨论材料的框架和内容。大家注意是两个月的时间,每次开会,会前会后都是经过了充分的酝酿、充分的讨论;第四个轮次,就是为了使这个文件材料更加的符合实际,2010年的1月份,中央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再次组成联合调研组到一些地方,听取政府和部门的意见,并且在2010年的2月下旬专门召开了协调小组联络员会议和在京的专家学者论证会,通过这么多轮次的调研、论证、修改,我们起草的文件就受到了部门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和支持,这就是我说的半年调研。第二句话叫一年试点,主要是考虑我们这项工作涉及面比较广、技术层面的问题比较多,为了稳妥期间,我们决定采取先试点后推开的方式来逐步推进,这项工作是从2010年的3月份开始的,我们在座的有些省份是我们的试点单位,就是试点省份,但是中央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协调小组就把前期起草的文件转化为试点工作文件,印发试点地方和单位来执行。在这些文件中,最重要的我看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有两个基本的指导目录,就是项目信息公开基本指导目录和信誉信息公开基本指导目录,这两个目录规定了不同的行业公开建设项目信息、从业单位和人员的信誉信息的时候所必须公开的基本内容,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行业所公开的内容可以比这个两个目录的多,但是不能少于这两个目录,这是两个目录。第二个文件,第二个部分,我看最重要的就是共享规范,项目信息公开和信誉信息公开的共享规范,这个规范指导各地来依托互联网及政府的门户网站通过相关的规程来实现信息共享,在这个期间试点开展了以后,就是为了保证试点的成效,中央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小组注意了跟踪指导,并且在2010年的6月上旬、中旬,分南北两片,召开了两个试点工作座谈会,一个是在东莞,一个是在四川的成都,开了两个座谈会,这个座谈会上是现场的点评、答疑,所有的试点地方一个一个上台来给大家谈我是怎么搞试点的,然后工信部的专家、仙利司长,没有来的大吉处长、小航处长,现场点评,那些做到、那些没做到,那些需要改进,来督促指导我们的试点工作,这次的试点,应该说在工程治理工作方面也是比较少见的,范围很大,我们选了10个省份、四个系统,这个系统由于注意了点和面的结合,系统是从国务院层面一直到县级这个层面的,所以面比较大,通过一年的试点工作,现在看来主要是在四个方面取得了进展和突破。第一个方面,就是制定了项目信息和信誉信息的目录,各个试点地方和部门都按照中央发布的基本指导目录,结合地方和部门实际,制定下发了本地区、本部门的目录,我们在座的很多的省份,前期搞了试点工作,现在基础就很好了。第二就是建立了项目信息公开专栏。各个试点地方和部门都按照共享规范有关设置项目信息公开专栏的格式和内容的要求,依托政府门户网站,建立了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的专栏。第三是构建了项目信息公开的服务平台,各个试点单位都根据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建立了本省试点工作部门的链接,实现了项目信息和信誉信息的整合发布。第四,行业主管部门普遍加强了指导,探索行业的诚信体系建设,像交通、水利等等,这个试点它的实际价值不仅仅是取得了这四个方面的突破,它的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试点工作的实践,证明了在国家层面来制定信息公开和基本指导目录,明确信息公开的共享标准规范,由各地来结合实际细化落实,依托各级政府的门户网站或者是部门网站来建立项目信息公开专栏或相对集中的公开信息,探索信息的整合发布和共享这么一个思路、这么一个办法是完全可行的。就是证明我们开头所设计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路子对。试点给我们一个信心,就是沿着我们现有的思路抓下去,就是可以建立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试点的价值在这。我给大家介绍的第三层意思,就是要讲一讲,我们这个会上发的《实施意见》的起草过程,试点先行以后,按照工作的总体安排,实际是从去年的7月-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协调、会同监察部组织对试点工作进行总结,实际上就是我们边试点、边总结,而且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部、水利部和铁道部进行了走访调查,9-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就会同我们监察部以试点工作材料为基础,在总结和研究试点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就编制完成了现在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和两个基本指导目录、一个公开共享规范它的征求意见稿,然后10月份我们中央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小组办公室就这个实施意见书面征求了五个省的意见,并且在北京听了五个中央部门的意见,完成了对于实施意见的修订。刚才仙利司长已经介绍了,今年3月召开的中央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就审议通过了实施意见,这就是我说的推进工作的第三句话,叫做全面推开。09年7月份以来,我们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半年调研,一年试点,今年全面推开。说到这呢,我给大家顺便介绍一下,在国家层面,在中央领导小组和协调小组这个层面,关于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的年度工作安排,这样的话,我们好上下对一下口型。在我们这个层面,今年我们主要是做四件事,就是现在把任务部署下去之后,主要是做四件事:第一件事培训,我们计划把所有的地市级以上单位都培训一遍,这项工作是按照计划扎扎实实、有条不紊的安排和落实的,咱们这是第三期培训班,第一期47个副省级以上单位培训完了,第二期17个省份地市级单位培训完了,那么咱们这是第三期,这是第一项工作。第二项工作,这次培训以后,我们将组织调研和督察,到各地总结推开工作的好做法,我们开展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的好经验,和大家一起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和各地的同志一起来共同的找对策,这是第二项工作。第三项工作就是平台建设。十个试点省份我们计划的是六月份争取把平台搭建起来,非试点地方今年年底之前把平台搭建起来。第四项工作,在今年三季度的某个时候,现在已经是三季度了,中央领导小组要开一次全国性的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的现场经验交流和工作推进会,大力的推进这项工作,明确下一步包括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的工作任务。说到这,大家可能对我们这个培训班现在所处的方
本文标题:在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地市级培训班上的讲话(北京召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731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