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进行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
1前言进行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是中国中医药科技交流开发中心的核心任务。将优秀的中医药诊疗技术,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引进到各地医疗机构,能够使优秀的中医药诊疗方法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并为技术发明单位和技术引进单位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起到增强各地医疗机构技术实力、专业实力,建设中医药特色专科,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作用。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以下简称腹针技术),为薄智云教授创建,经其反复验证、实践,总结创新的一种全新的针灸方法。腹针技术拥有独特的理论指导,认为人体腹部存在一个全身高级调控系统,即神阙经络系统。这个系统对全身具有宏观调控作用,且腹部为五脏六腑之主要居所,通过针刺腹部穴位,可起到调五脏、和六腑之功。腹针技术在传统穴位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和补充,使治疗疾病的范围大大拓宽;腹针技术创立了自己独有的经穴体系;腹针技术要求定位准确,取穴严格;腹针技术的针刺操作亦与传统针灸不同,行针时不强调“针感”产生,因此施术时患者基本无不适感觉。腹针技术疗法形成了处方标准化、操作规范化、辨证条理化的标准体系。2005年,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作为中医药科技成果的推广,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监督指导下,由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组织实施。遵循技术市场规律,以专业技术推广的经济机制为保障,以有偿技术引进方式,面向全国医疗机构有序开展。2技术篇一.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的理论基础针灸是祖国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针灸疗法应用于临床,有文字记载已历两、三千年。针灸具有工具简单、治疗适应症广、疗效显著的特点。目前,针灸学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一门独立的学科。对经络的研究也朝系统化、多样化方面发展。一方面,人们从宏观的角度对经络的实质进行研究,另一方面,人们从微观的角度对经络高度精密分化派生出的子系统进行探讨。此外,人们还把经络系统广泛应用于身体锻炼、疾病预防和治疗,充分利用经络通调气血,调整阴阳、脏腑的整合功能,使人体的自动控制系统维持相对的稳态。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的发明者薄智云教授认为,上述种种,都依赖于一个重要的系统——神阙调控系统。腹针技术理论认为,人之先天,神阙系统是形成于胚胎期的人体调控系统,是经络系统的母系统,具有向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与对机体进行宏观调控的作用。因腹部解剖结构的特点,在神阙系统的形成过程中逐渐分解为两个截然不同的调节系统,即“外周系统”和“内脏系统”。这两个系统互为影响并对全身起着调控作用。神阙调控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的广泛适应性。尽管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以传统的腹部穴位为框架,部分新穴为补充,3但在临床治疗上却具有很广的涵盖面,从每一个穴位的不同深度去发掘它的穴性与主治功能,大大拓宽了每一个腹穴的临床适应症,从而使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在神阙理论的指导下发展成为一个即丰富又有较深内涵的针灸治疗体系。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在总结前人针灸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用针之道,立法为先,操术次之,尔后机变”的针灸大法,临证时要求“先从诊断入手,再看辨证妥否,尔后操术勿燥,依情再做加减”,突出“辨证施治”与“治病必求于本”的学术思想,用中医的理、法、方、穴,通过针刺腹部最大限度地激发神阙系统及人体经络系统自我调控的潜能,使内脏逐渐趋于稳态来治疗全身疾病。因此,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即具有传统针灸特点,又具有自身诊治特色,为针灸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直接在腹部施术治疗内脏疾病或久病及里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具有脏腑最集中,经脉最多,途径最短等优点。不失为一种最直接、最理想的刺激方法。二.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的机理中医认为,腹部不仅包括了内脏中许多重要的器官,而且腹部还分布着大量的经脉,为气血向全身输布、内联外达提供了较广的途径。脏腑的募穴是脏腑之气结聚的地方,也是审查症候、诊断治疗疾病的重要部位。因其大多集中在腹部,故又称腹募。因此,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治疗内脏疾病或慢性全身性疾病具有脏腑最集中,经脉最多,途径最短等优点。神阙向四周及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先天即已形成。以神阙为轴心的大腹部不仅有一个已知的与全身气血运行相关的循环系统,而且还拥有一个全身高级调控系统。这个系统是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的物质基础。神阙布气与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的关系为:1.神阙向四周及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在先天即已形成。2.神阙向四周及全身输布气血的关系在后天依然存在,而被人们所忽略。43.以神阙为轴心的大腹部不仅有一个已知的与全身气血运行相关的循环系统,而且还拥有一个被人们所忽略的全身高级调控系统。4.神阙系血脉之蒂,生命之蒂,使腹部形成了一个以神阙为核心的诊治体系。中医认为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生理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外病及里,里病外显。此外,还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社会心理对人体的影响。人体作为一个外界的承受体与内脏的反映物,通过经络调节使机体达到相对的稳定状态。而内脏系统的失衡和在体表的反应相关,即中医的“有诸内必形诸外”基本概念。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虽然也是针刺体表,但由于其在解剖学上的优势,使之对脏腑的调节更为有利,可提高内脏应激状态下的相对的稳定能力。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对机体稳态的影响为:1.维持机体稳态,是医学的共性。2.疾病对机体的稳态影响,较大程度地表现在对腹部内脏内外环境的影响,用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调整非常必要。3.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是把外在的表象加以归纳整理后,进行分析判断,使之在以神阙系统为中心的脏腑学说指导下,宏观地进行调节。4.腹腔内的器官与前腹壁丰富的深、浅动、静脉、淋巴管、肋间神经、腰神经等为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对全身的调节提供了多层次的空间结构。5.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通过针刺调节神经体液内环境的稳定,提高内脏在应激状态下相对稳定的能力。6.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疗法的针刺部位特点,决定了其对治疗内脏疾病及全身性慢性疾病的相对优势,拓宽了原有穴位的主治功能,是对已有疗法的补充或替代。三.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疗法的特点5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是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全身疾病,以神阙布气假说为核心形成的一个微针系统。主要治疗内因引起的疾病或久病及里的慢性病。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疗法具有如下特点:1.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可深刺直接对体腔的内脏神经及周围组织,在施治时可采用不同的深度去刺激与影响不同的外周系统,从而达到调节局部或整体的作用。2.虽然在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中经络感传现象常见,但与传统针灸不同的是,大多数的经络感传现象无明显的向病性或循经性,局部憋胀、疼痛或局部短距离的、无规律的感传较为多见,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这种“气至病所”的向病性,表现在感传向患病的脏腑在神阙与脏腑这个内脏封闭系统之间的调整,有较好的稳定性。3.人体组织结构呈现肢体的对称性与内脏器官有序但不对称的双重性,决定了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腹穴穴性的双重性(任脉经穴除外)。因此,机体的复杂性决定了神阙系统的多重性。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疗法考虑到这些基本特点,在定位取穴上具有丰富的内容。4.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疗法把传统中医理论和经络学说贯穿其中,使之与针灸更紧密地衔接。在取穴上,采用循经取穴法、定位取穴法和八廓辨证取穴法三种取穴方法,在临床上即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使用。针刺时,采用天、地、人三部针刺法,可根据病情轻重,病位深浅,调节不同的外周或内脏系统,使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成为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综合治疗体系。四.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疗法的临床应用1.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的适应证与脏腑正气不足相关的病程较短的疾病。如: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关节炎、6颈椎综合症、腰痛、双腿麻木、酸困等。其它的针灸适应症。2.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的禁忌证:一切不明原因的急腹症;急性腹膜炎;肝脾肿大引起的脐静脉曲张;腹腔内部肿瘤并广泛转移;妇女大月份孕期。3.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的常用处方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处方指的是穴位组合,具有针对性,在应用上虽有一定之规,临床上又可灵活加减。主要处方包括:天地针组合,为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常用方;引气归元的组成,含有“以后天养先天”之意,有治心肺、调脾胃、补肝肾的功能;腹四关、调脾气、风湿点的组成等。4.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的取穴方法人的机体是一个复杂的生物体,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取穴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有利于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使用尽量少的穴位,使患者的多种疾病得到同时的调节。(1)循经取穴法循经取穴法是根据经脉分布的特点,通过腹部的经穴治疗全身疾病的取穴方法。(2)定位取穴法以神阙为核心的腹部存在着两个全身的经络调控系统,其中调节外周的系统仅次于前腹壁浅层的是一个全身缩影的全息影象,利用这一特点以腹部的区域调节全身的取穴方法。前腹壁丰富的深浅动、静脉,淋巴管、肋间神经、腰神经及脂肪、肌肉组织为腹部经络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而在这厚厚的组织中,腹全息系统隐存于腹壁的浅层中以立体结构的组织形式存在着,并且随着病情的轻重、病程的长短,病位的深浅亦有所不同。因此,在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中针刺手法便显得非常重要。7(3)八廓取穴法在腹部八廓定位时,以神阙为中心把腹部分成大致相等的八个部位。八廓中每一廓的穴位都对所主脏腑有特有的治疗作用,并对内脏的平衡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5.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操术的基本要求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主张“先从诊断入手,再看辨证妥否,尔后操术勿燥,依情再做加减。”(1)“疾病有浮沉,针刺有浅深”是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对针刺手法的基本要求。(2)“病有寒、热、虚、实,治有温、凉、补、泻”是针刺手法中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对补泻的要求。6.常见病症的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治疗6.1颈、腰椎病颈椎病是一种老年性退行性骨质病变,又称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综合症。临床以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为多见。神经根型:感受风、寒、湿三气杂至,滞留经络,气滞血瘀而致颈项强直、疼痛活动受限,积久累及上肢麻木、手部肌肉萎缩。椎动脉型:感受风、寒、湿三气,滞留经络,致颈项疼痛活动不利、清阳不能上举而伴头晕、头痛、耳鸣眼花、眩晕、失眠、记忆力下降等。颈椎病属于“骨痹”的范畴。多因脾肾两虚、气血不足、营卫不固、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是一种积久而成的的疾病,故临床辨证当以治病求于本。脾主运化、主四肢、主肌肉为后天之源;肾主骨、生髓、主纳气为先天之本。颈椎病与脾肾的功能的失衡相关,因此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取离,坎廓的天地针使脾、肾两脏得到调整,恢复机体的稳态,取商曲以改善颈部的血液循环,并以补肾,取滑肉门滑利双肩关节促进肩部血液循环并配以上风湿点,上风湿外点使末梢神经的营养得到改善。因此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从治本入手治疗颈椎病,较易取得较佳的临床效果,与传统的针刺法相比,无论从治疗的周期与疗效方面均有明显了优势。(以下是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所做的腹针疗法治疗8骨关节疾病技术治疗颈椎病与电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治疗结果与疗程比较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治疗次数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组7348(65.7%)20(27.4%)5(6.8%)015电针组8039(48.8%)25(31.1%)10(12.5%)6(7.5%)31注:痊愈率(P0.05),疗程比较(P0.01)腰椎病:腰椎病与颈椎病同为退行性改变骨质疾病。同时,腰部闪挫、扭伤或腰椎穿刺等因均可导致腰椎间盘纤维环的破裂或部分损伤,而造成髓核的膨出或突出,压迫马尾神经、脊神经根及周围其他软组织,出现腰痛伴有下肢放射痛等临床症状。腰椎的灵活性不如颈椎,稳定性不如胸椎,承受力全身最大,腹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以水分来促进局
本文标题:进行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73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