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精细化管理与现场改善讲义
精细化管理与现场改善课程索引第一章现场精细化管理认知第二章现场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方法第三章5S管理的实施第四章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与现场精细化管理第五章现场可视化管理精细化第六章现场生产交期管理精细化第七章现场物料管理精细化第八章现场质量管理精细化何为“精”、何为“细”?何为“化”?•精:指物质或事物的最纯粹、最精华部分;也表“很”、“极”、“专一”、“深入”•精益求精:对学问、技艺等追求好了还要更好。益:更加。•精心:用心做事,表现为责任感;使命,倾注生命。•精细:细致认真,精益求精。•精确:准确、量化,追求高标准,追求极致。•精致:不但要精确,而且要美观,追求美学享受•细:指小;也指仔细、详细、周密、精细。如:细密、细腻、细则、细致;•细节:细小的环节或情节;•细枝末节:一是比喻事情或问题的细小而无关紧要的部分;二是比喻能够体现事物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的细小环节和情节。何为“精”、何为“细”?何为“化”?•什么是”化”?化育之道,即“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规律,掌握规律,制定规则—遵守规则•如何“化”?研究!研是细化,究是深入。何为“精”、何为“细”?何为“化”?什么是管理?理想的管理状态组织严密权责明晰协同配合高效运转持续热情不断创新•管理是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能的过程•科学管理就是力图使每一个管理环节数据化资源:•人力资源•资产资源•公共关系资源管理的“管”与“理”管—监督、控制(监管、管控、管制)理—指导、服务(梳理、整理、清理、指导、服务)管理的误区:1、“管”得多“理”得少2、管别人,管下属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理”而不是“管”85%的管理是例行管理,靠规则、机制和制度10%的管理是责任管理,靠态度责任心和能力(只有)5%的管理才是例外管理,靠经验、感觉和艺术管理—85%是科学,15%是艺术•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体现管理者对严谨、认真、精益求精思想的认同和追求;•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实现精细化管理,必须确立明晰的工作岗位和流程体系,建立科学量化的考核标准,并建立一套操作性强的管理工具;•精细化管理排斥人治,崇尚规则意识。要求管理者实现从监督、控制为主的角色向服务、指导为主的角色转变,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什么是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适用范围是组织的各个单元、各运行环节及全体成员,•精细化管理通过系统培训和训练,达到组织成员全员职业化才能实现方式;•精细化管理不是一场运动,而是永续精进的过程,是自上而下的积极引导和自下而上的自觉响应的常态式管理模式。什么是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系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细化和标准化,为员工的行为提供精确的指导,并通过对员工的科学训练,最终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和协同运行,并能实现持续改善。精细化管理的定义:第一章现场精细化管理认知1、现场精细化管理的使命2、现场精细化管理的五大要素3、现场精细化管理的两大基本理念4、现场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内容5、优秀现场的衡量标准1、生产制造的三大趋势野蛮制造标准化制造精益制造经验管理规范化管理(模式化管理)精细化管理1、现场精细化管理的使命•“零”转产工时浪费(柔性生产)•“零”库存(削减库存)•“零”浪费(全面成本控制)•“零”不良(高品质)•“零”故障(保养永远比维修更重要)•“零”停滞(生产“一个流”)•“零”灾害(安全第一)1、现场精细化管理的使命2、现场精细化管理的五大要素•◆Quality(质量)•◆Cost(成本)•◆Delivery(交货期)•◆Safety(安全)•◆Flexibility(柔性)3、现场精细化管理的两大基本理念•系统化:管理结果的稳定以管理系统的建立来保证•细化:管理结果的良好以明确和分解管理程序来支持管理依赖的对象只能是规则管理制度是管理的显规则,是行为契约文化是管理的潜规则,是心理契约潜规则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潜规则一但形成,在许多时候潜规则具有比显规则强大得多的力量和功能,人们总是潜意识地按潜规则办事。明确准确精确人事岗位流程对精细化管理的理解1.精在系统2.细在程序3.转变要训练4.落实靠考核5.长期靠文化精细五句话:事前控制①目标明确;岗责、流程、程序清晰;训练到位事中控制②检查细化——执行促进、执行督导、执行检查细化事后控制③奖罚细化,文化贯穿全过程精细化管理的过程控制三阶段岗位:告诉员工做该做的正确的事程序:告诉员工正确的做事标准:告诉员工正确做事的程度制度:防止员工做错事的规定执行:按上述规定进行的检查和考核没有检查和考核就等于没有管理精细化管理的两个一般性假设:1:管理对象是不守规矩的人2:管理对象是并不聪明的人目的是:按规定动作工作、剔出自选动作什么叫错误,违反规定动作就是错误。而不是出了问题才是错误。我们过去长期的思考方式,就是出了问题才叫犯错误,管结果,不管过程。流程已经违反了,这本身就是错误,因为流程错了,最后的问题是必然的。没有出问题是偶然的。谋略不可复制、规律可以克隆爱因斯坦说:复利的威力比原子弹更大,一个人掌握一项技能,精准的教会两个人,两人再精准的教会两个人,不出20层,就可以教会全世界的人。企业优秀元素的“利滚利”复制是企业发展壮大的DNA。我们很多企业失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可以在企业内部复制优秀元素的DNA.问题重复发生,经验无法积累。企业发展壮大的秘密:精细化管理的四大特征•精----精就是做精,精益求精。•准----准就是准确、准时。•细----细就是做细,把工作做细、把管理做细。•严----在执行与控制上要求严。4、现场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内容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模式•管理者管理能力职业化•生产管理精细化•质量管理精细化•设备管理精细化•物料管理精细化•成本管理精细化•现场管理精细化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一、精细化就是开源节流的意识二、精细化就是精益求精的理念三、精细化就是持续改善的态度四、精细化就是以员工为中心的群众性管理的文化一、精细化就是开源节流的意识1、让节约成为企业的一种精神2、让节约意识深入每个员工的心田3、抓住决策龙头,避免全局的浪费4、从细节入手,节约要体现在点滴之中5、精细化管理,用制度把利润挤出来6、采购节约7、生产节约8、营销节约9、管理节约(会议节约、时间节约)二、精细化就是精益求精的理念1.所需人力资源最多可降至1/22.新产品开发周期最低可减至1/2或2/33.生产过程的在制品库存最低可减至1/104.工厂占用空间最低可减至1/25.成品库存最低可减至1/46.产品质量可大幅度提高30%三、精细化就是持续改善的态度•改善永远比管理更重要•管理型与改善型•改善型强调紧张感与时间效率的关系•没有紧张感要培养紧张感•企业文化要融入紧张感四、精细化就是以员工为中心的群众性管理的文化•以人为本的原则•相信员工•发动员工•依靠员工•成就员工5、精细化管理的实施策略•将战略和策略转化为战术•通过愿景变被动为主动•看住两边抓住中间(在目标与结果之间)•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化的东西量化•量化的东西流程化•流程化的东西制度化6、精细化管理的执行八大原则•细化---把管理工作做细的方法•量化---管理工作定量化•流程化---执行流程,按程序做事,才能保证工作质量•标准化---有标准才能促进操作到位,才能检查考核•协作化---协同配合,才能提高整体效率•经济化---经济、节约、降低成本,才能持续赢利•实务化---求实务真,是科学管理的基础•精益化---精益求精,持续改善5、优秀现场的衡量标准第二章现场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方法1.三直三现主义2.如何擅用PDCA改善循环法3.零缺陷管理4.可视化管理5.现场巡查法6.工作汇报法1.三直三现主义•所谓「三现主义」是指:•现地•现物•现况•某一公司有「干部应一天洗两次手」这样的指导思想,其意思是:「干部不应只坐守办公桌,要一天前去现场两次」。由于在现场触及实物会弄脏手,因此「需要洗手」。听说还有将「洗手」做为公司信条的公司。对公司而言,由于现场是实现价值的场所,非常重要,因此有「高高在上三个月也未弄懂的问题,深入基层三天便能马上明嘹」的说法。这是教我们透过现场看公司的一句格言。•有下列想法、行动的人才能搞好现场管理工作:•〇喜欢接触现场的人•〇每天深入了解现场的人•〇理解深入现场的好处的人2.如何擅用PDCA改善循环法“PDCA工作循环“实施计划(戴明环)PPlan(计划)DCA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处理)PDCA循环的4个阶段计划管理——凡事都善始善终“PDCA工作循环“实施计划(戴明环)检查执行总结经验提出新问题PDCA循环的8个步骤“PDCA工作循环“实施计划(戴明环)科学的工作循环周期目前水准PDCAPDCAPDCA改善后水准计划管理——凡事都善始善终n“零缺点/零缺陷”是一个质量管理概念。意思就是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第一次做到符合标准要求。这一概念是美国质量管理学家克劳斯比(philipB.Crosby)在1961年提出来的,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理论体系,并向全世界推广。n零缺陷质量管理的思想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企业员工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的目标而奋斗。是以抛弃“缺点难免论”,树立“无缺点”的哲学观念为指导,要求全体工作人员“从开始就正确地进行工作”,以完全消除工作缺点为目标的质量管理活动。“零缺点”真的能实现吗?3.零缺陷管理n零缺点并不是说绝对没有缺点,或缺点绝对要等于零,而是指要以“缺点等于零为最终目标,每个人都要在自己工作职责范围内努力做到无缺点。”它要求员工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在生产中从产品的质量、成本与消耗、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合理安排,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来纠正。零缺陷特别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过程控制,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使产品符合对顾客的承诺要求。3.零缺陷管理一、目视管理(1)定义:是一种以公开化和视觉显示为特征的管理方式,亦可称为“看得见的管理”和“一目了然的管理”。(2)作用1)导向作用2)异常化及时显示3)特别提醒和警示4)优秀成果、事迹的及时展示5)各种重要的信息及时公开以指引4.可视化管理(3)目视管理的分类·颜色管理·形迹管理·看板管理·标示管理1)颜色管理①定义利用不同颜色对人的视觉和心理的差异,对管理对象加以识别和区分,以达到有效管理之目的。②颜色管理的应用ⅰ、利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不同的区域和时段ⅱ、利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不同的状态ⅲ、运用特殊颜色提醒和警示2)形迹管理①定义将生产现场的工治具、仪器、夹具等物品,在其放置的场所采用形状绘图或嵌入凹模等方式进行管理,达到易于取用和归位之目的。②形迹管理的作用ⅰ、减少寻找工具的时间ⅱ、易于取用和归位ⅲ、工具丢失,马上知道3)看板管理①定义将生产运营过程中的重要数据和关键信息采取看板的形式及时公布和快速披露,以减少因信息不对称所造成行动迟缓或决策失误。②看板管理的作用ⅰ、利于相关人员快速响应ⅱ、利于信息交流,减少沟通障碍ⅲ、鞭策激励作用ⅳ、提升企业形象4)标示管理①定义标示管理是工厂管理中的重要和基础环节,是细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标示管理做得好可减少误用并提升效率。②标示管理的分类ⅰ、区域及位置标示ⅱ、产品标示ⅲ、状态标示ⅳ、职务标示二、红牌作战及流动红旗1、什么是红牌作战指用红色的纸做成的6S管理问题揭示单,其中红色代表警告、危险、不合格或不良。2、红牌作战的目的寻找目标引起重视消除问题3、红牌作战的实施1)制定挂红牌的标准;2)红牌的设计;3)确定挂红牌的对象;4)确定挂红牌的时机;5)正式挂红牌;6)挂红牌后改善效果的追踪及确认;7)水平展开及标准化。流动红旗1、流动红旗的目的表彰先进引起重视形成内部良性竞争2、流动红旗的实施1)流动红旗的设计;2)红旗流动频率的确定;3)区域5S的评比;4)评比得分最高者授予红旗;5)循环评比;三、定点拍摄法(1)什么是定点拍摄定点拍摄是在现场发现问题后,将现状拍摄下来备案,以用来跟进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本文标题:精细化管理与现场改善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765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