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模板
1七年级下册教案第1课、中国世界遗产之美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遗产的概念与类别,欣赏、感知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2、培养分析艺术品和欣赏遗产之美的能力。3、了解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尊重和保护中国世界遗产。教学重难点1了解世界遗产的基本知识,从审美角度描述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2激发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关注与审美兴趣。教学准备课件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投影展示我国“长城、故宫、敦煌莫高窟”等中国风景名胜,让学生欣赏感受: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了无数精湛绝伦的文化艺术杰作,前认为后人留下了数不清的文化遗产,推动了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和延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很多文化遗产已经濒于消亡,作为后人,我们有责任保护这些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要保护他们,我们首先要了解他们、熟悉它们。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教师板书课题:《中国世界遗产之美》。一、世界文化遗产定义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定义:指人类共同继承的文化及自然遗产,包括亿万年的地球史上,人类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联合工程及考古遗址地带等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二、不同种类类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一)、世界文化遗产(26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甘肃敦煌莫高窟、长城、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明清皇宫、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西藏布达拉宫、苏州古典园林、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北京天坛、北京颐和园、重庆大足石刻、皖南古村落、明清皇家陵寝、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云冈石窟、吉林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澳门历史城区、中国安阳殷墟、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福建土楼、河南天地之中古建筑群。(二)、世界自然遗产(8处)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江西三清山、中国丹霞山(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4处)山东泰山、安徽黄山、四川峨眉山—乐山大佛、福建武夷山(四)、世界文化景观(3处)庐山、五台山、西湖(五)、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5处)2昆曲、中国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侗族大歌三、中国世界遗产美在哪?(一)、世界自然遗产的美1、形象美2、色彩美3、动态美4、听觉美5、季节变化的美(二)、世界文化遗产的美1、历史文化美2、建筑外形、装饰的美3、科学的美(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美1、科学的美2、自然的美3、历史文化美四、世界文化遗产的选定原则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五、《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了第十七届会议,会上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教学反思第2课、外国世界遗产之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欣赏世界遗产的方法及相关的美术术语,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清晰、有条理。过程与方法: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收集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饱满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前的准备,并在课上分享感受、发表感想,再把收集的图片分类展示、欣赏。重点难点重点: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世界遗产的异同之处。难点:如何梳理并清晰的呈现世界遗产的有关知识。兴趣点:世界遗产的相关趣闻。教学过程:一、引导:教师通过投影播放有关外国的遗产经典图片及风光图片,旅游的VCD、世界地图二、发展阶段:1、世界文化遗产定义定义:指人类共同继承的文化及自然遗产,包括亿万年的地球史上,人类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联合工程及考古遗址地带等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3活动一:展示黄石国家公园与吴哥窟的图片,配合收集到的有关资料,欣赏探索黄石国家公园的自然美,吴哥窟的艺术美与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且找出“世界自然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的不同特点。用图片、事实举例说明。活动二:欣赏阿尔塔米拉洞窟笔画,探索史前艺术的特点,领略史前艺术的特点,领略人类文明的踪迹。活动三:欣赏欧洲古代宗教建筑艺术,了解克里姆林宫红场和比萨教堂广场的不同建筑风貌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与地域的不同特点。举例分析欧洲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绘画艺术、宗教建筑艺术。以故事形式介绍“比萨斜塔”。活动四:欣赏古埃及金字塔与古埃及的伟大文明。探索陵墓建筑的奥秘,分析古埃及金字塔及其辉煌的成就。以故事形式介绍“狮身人面像”。课后反思:(活动效果作业评析改进措施)第3课点与线的魅力(2课时)教学目的:1、初步掌握点、线构成的基础知识。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启发学生的设计思维,提高学生的美感表达。教学重点:点、线构成的形式美法则。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出发,去激发创作灵感。教具准备:教材、图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常规)二.课堂发展:1、介绍点、线元素的特点、种类。点是表示位置,没有厚度和宽度,是一条线的开始或终点。(它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如有规则的几何点和无规则的任意点等。)比较细长的形象称之为线。(线的形状可分为直线和曲线、横和竖、斜和正、粗和细、有规则的和无规则的等)2、解析点、线构成形式美的法则。3、引导学生欣赏点、线构成的优秀作品。4、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和作业效果。4四、布置作业:用点、线进行平面构成设计。第2课时由学生完成作业,教师下班辅导。第4课面与色的美感(2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面与色构成的重复图案的形式美感和特点,了解其作为设计基础及在应用领域的价值。(2)学习该图案的设计方法,为今后学习立体构成设计和应用设计打好基础。(3)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重点:重复图案的特点、价值及设计知识。教学难点:怎样的基本形才能排列组合成优美丰富的重复移动图案。教学方法:讲授、谈话、演示、练习法相结合。教具准备:重复设计移动图案范图、重复图案设计的实物及图片、图案基本形镂刻卡片、投影片数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基本形,提问:这幅图好看吗?接着出示一张由这基本形重复组合成的图案,问:与刚才的那张比起来,有什么不同?师述:这张图案比前一张就显得丰富多了,这就是平面构成设计的奇妙之处。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面与色的美感。二、讲授新课1、让学生打开课本,体会不同形状的面给我们的联想。2、欣赏重复图案,了解其特色价值。(1)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图片,启发学生:课本里几张优美的图案好看吗?这些几何形组成的图案给我们怎样的感受?(这些几何形组成的图案给我们强烈的美的感受,节奏感强又富于变化,色彩强烈而又统一,具有浓郁的装饰趣味。)这么多优美的图案只用两个字就可以代表它们的共性了,是哪两个字呢?(“重复”两字。)(2)师指出:这么多的图案都是由相同的形象重复排列组成的,这些图案都叫重复图案。引导学生看图回答:自然界里有没有重复现象呢?试举例说说。(3)引导学生看书中图例,师讲述:“重复与空间”这幅图,一大一小两个立体形状重复,给人以深远的空间感受;“重复与近似”一幅中是一些相似梯形的重复组合;“重复与发射”一幅实际上是一幅装饰画,以太阳光一样的放射线及光环组成,每一环内的形状是相同的,每两条放射线之间的图案也是相同的,用同样的手法设计广告、宣传画新颖而富于感染力。5(4)出示收集到的重复图案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了解重复图案不仅是设计的基础知识,而且还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广泛地运用在染织、室内装饰、广告等方面。3、学习重复移动图案的设计。(1)重复移动图案的特点。先让学生阅读作业要求,找出课本内与之相吻合的图案,说说重复移动图案的特点;然后师小结:重复移动图案的格子是大小相同的,是以一个单位的图案排列组合成的,排列方向可自由变动,正形和负形可交替用色。(2)重复移动图案的骨格。骨格就是图案的格子,只要大小形状相同即是重复骨格。(3)基本形的分析。重复移动图案是由一个基本单位图案排列组合而成的,这个单位图案叫做基本形。它的设计关系到整个图案的成败,那么,怎样的基本形才能构成优美丰富的重复移动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得出基本形的设计必须做到:简练美观,减少对称,避免重复,正、负形面积相近。(4)重复移动图案的设计步骤和方法。由学生讨论后回答:①先在作业纸上打16个4X4CM的格子。②在小卡纸上画出与格子相同大小的格子,并画出基本形,留出0.5CM左右大小的纸边,然后将正形(或负形)镂刻掉。③对齐图案的骨格线,用铅笔将基本形描入格内,描时多转换方向,卡片可正反使用。④为图案设计两种颜色,一深一浅最好。三、作业学生进行排列组合及设色。第5课、美术在你身边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和讲解,使学生获得有关美术的分类、美术形式的知识。2、技能目标:通过启发和引导,使学生懂得从身边发现美、认识美,了解造型艺术的广阔天地和生活的关系。3、审美目标:学会观察、学会感受、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提高艺术创造的持久兴趣。教学重点:艺术的社会功能。教学难点:对身边各种美术形态的认识和理解。6解决难点的办法:通过实物欣赏、图片欣赏,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启发引导学生思考的形式解决。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同学们喜欢购物吗?2、会买些什么东西?3、老师这里有一些杯子,你会选哪一件?这只杯子什么地方最吸引你?哪个地方最合你的心意?为什么?(二)课堂发展:一、发现美1、看来同学们对既实用又美观的东西都很喜欢。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东西。你们发现了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2、在我们身边既实用又漂亮的东西真的很多。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影,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艺术大师毕加索的见解:“我不是探索,而是发现。”3、说说在你身边有哪些让你特别喜欢的东西?4、原来同学的身边有这么多美丽的东西,我们这节课就来探索一下身边的美术。(板书“美术在你身边”)二、感受美1、什么是美术?美术,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纸、布、木板、粘土、大理石、塑料等),通过造型的手段,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2、美术的范围广泛从大的方面说它可以分为观赏性艺术和实用性艺术两种类型。观赏性艺术包括:绘画(根据使用的材料和工具不同,可分成中国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版画、素描等画种),雕塑(包括圆雕和浮雕等多种形式,所用材料则有石、木、泥、石膏、青铜等),手工艺品(如玉雕、象牙雕刻、漆器、金属工艺品等)。实用性艺术包括:工业美术(又称工业设计,包括一切为满足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所设计的生活用品如:花布、陶瓷、玻璃器皿、家具、地毯、家用电器等)商业美术(主要是指商品标志、包装装潢和商业广告等)建筑之所以也属于美术的范围,是由于建筑包含技术科学和艺术的两重性所决定的。三、欣赏美1、欣赏了这么多跟美术有关的东西,它们在外观上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生:色彩花纹形状2、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一件物品要想让大家都喜欢,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他的形状、花纹和颜色来做到。3、根据这些方法,伟大的设计师们设计出了很多美观实用的物品。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评一评。(1)沙发①你觉得这张沙发的精彩之处在哪里?如果由你来设计一张沙发你想怎样设计?②我们再来看看设计师们的其他作品,看看有没有你还没想到的?(2)汽车①汽车的其他作品:7四、创造美1、设计师们的想法真的很奇妙,如果让你来设计你想设计些什么呢?2、接下来我们全班同学举办一个设计大赛,把你的好想法画在纸上。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四)
本文标题: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模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774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