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君主论》马基雅维利著马基雅维利马基雅维利(1469-1527),是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生活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发展的高潮年代,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奠基人之一。他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父亲是一个贫穷的律师,由于家境贫寒,他从小没有受到多少正规教育,主要以自学为主。他很勤奋,博览群书,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摆脱了当时流行的刻意仿古、皓首穷经的风气。主要代表作有《君主论》《论李维》《战争的艺术》和《佛罗伦萨史》。梅迪奇家族统治1494年法国入侵梅迪奇家族不战而降佛罗伦萨人起义,驱逐梅迪奇家族,建立共和国政治失意学术成功1512年“神圣联盟”入侵佛,佛民军惨败,梅迪奇家族重新统治佛罗伦萨1498马受任第二国务秘书1520年被梅家族任命为史官《佛罗伦萨史》1527年佛罗伦萨再次发生起义,放逐梅迪奇家族,建立共和国,马因为讨好梅家族被共和国弃用同年,马忧郁病死进献《君主论》《君主论》内容简介本书内容有二十六章,分为四大部分:(第一至第十一章)君主国的种类、方法以及如何保有和统治(第十二至十四章)有关军队的种类以及君主的军事责任(第十五至二十三章)君主应该怎么统治(第二十四至二十六章)希望与命运抗争,奉劝君主拯救意大利第一部分第一章君主国有多少种类?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第二章世袭君主国第三章混合君主国第四章为什么亚历山大大帝所征服的大流士王国在亚历山大死后没有背叛其后继者第五章对于占领前在各自的法律下生活的城市或君主国应当怎样统治第六章论依靠自己的武力和能力获得的新君主国第七章论依靠他人的武力或者由于幸运而取得的新君主国第八章论以邪恶之道获得君权的人们第九章论市民的君主国第十章应该怎样衡量一切君主国的力量第十一章论教会的君主国第一章君主国有多少种类?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主要是综述,对国家形式进行分类,为以后的分析做准备。古往今来,统治人类的国家政权形式,不是共和国,就是君主国。君主国不是世袭的,就是新建的。世袭的君主国,君主的后裔不断地成为那里的君主。新建立的君主国有两类,一类是全新的,如米兰公国。另一类是世袭君主国的附庸,如西班牙王吞并的那不勒斯王国。第二章论世袭的君主国旨在说明世袭的君主国由于历史悠久,平民习惯于服从君主以及其血缘后裔的统治,所以容易维持统治。在马基雅维利看来,世袭的君主国保持政权比较容易,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君主的统治,所以维持政权比在新建立的君主国里要容易得多。只要不触犯祖宗家法和世袭制度,不遇到意外的打击和挫折,君主又能够随机应变,灵活决策,就能保住政权。一位君主只要勤勉于国事,即使才能平庸也可保境安民,除非遇到某种异乎寻常格外强大的外力,政权才可能被篡夺。即使暂时丢失了权位,只要篡夺者一旦发生祸患,君主也能很快复辟。例:意大利的费拉拉公爵,他能抗击威尼斯人的侵略和教皇朱利奥的进攻,就是因为那里有着悠久的君主统治历史。第三章论混合的君主国在新建的君主国里,统治困难就会大得多。无论是全新君主国还是部分新君主国,统治都是困难重重的。因为新征服的国家会由于地区、语言、风俗习惯或制度法律的不同使得新的君主政权显得十分脆弱。这是因为,人们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愿意更换他们的统治者,拿起武器反抗执政者。可是变革后的经验往往告诉他们,他们上当了。新的君主为了犒劳他的军队和巩固占领地区的统治,通常会不可避免的盘剥新的属民,因而激起他们的怨愤。例:法国国王路易十二虽然很快占领米兰,但又很快丢失了它。马基雅维利认为无论征服这些地方的人是谁,如果想要统治它们,就必须注意:一、对旧君主国的血缘后裔斩草除根;二、不要改变它们的法律和赋税。这样,在极短的时间内,它们就会与古老的王国结为一体。此外,还可以选择征服者御驾亲征,并长期驻守在那里;或者把殖民派遣到那个国家的一两处要害地方,在那里驻扎大批的步兵和骑兵。第四章为何亚历山大大帝所征服的大流士亡国在他死后没有背叛他的继承者本章把君主国分为两类:君主和大臣统治的王国,君主和诸侯统治的王国。前者(土耳其)很难获得,却容易保有和统治(大臣是君主的奴仆,不易被收买,国家是一个整体,难以征服,但是一旦征服,消灭了君主的家族,就没有强大势力反抗了);后者(法兰西)容易获得,却难以保有和治理(诸侯有自己的土地和人民,权力来自高贵的血统,容易被入侵者收买,所以王国容易被征服,但是也容易叛变新君主。第五章如何管理被占领前生活在自己的法律之下的城市或君主国•三种方式:•一,摧毁占领的城市或者君主国(罗马摧毁了卡普阿、迦太基和努曼提亚,成功)•二,君主亲自驻守在新领土•三,扶植一个傀儡政府(斯巴达在雅典和底比斯建立傀儡政府,失败)第六章论君主通过自己的军队和能力而获得的新君主国“最不依赖幸运的人最能保持自己的地位”,以摩西、居鲁士、罗幕洛、提修斯和海洛等人为例,说明如何依靠自己的军队和能力获得新君主国。他们除了机会之外并没有别的什么幸运的东西,他们只是在机会来临的时候依靠自己的能力而成为了新君主。虽然获得君主国很难,但是保持却很容易。第七章论依靠他人的军队和依靠幸运而取得的新君主国本章以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儿子切撒雷·波尔贾为例,说明如何依靠他人的军队和幸运去的和保有一个新君主国。切撒雷在教皇的支持下于1499年征服罗马尼阿,铲除和削弱了奥尔西尼和科隆纳两大家族,争取了罗马贵族并且操纵了罗马教廷,同时政府法恩扎、波洛格纳等地。但是他却犯了一个错误,推举圣·皮耶罗当选新教皇,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马基雅维利的结论是:任何人只要是相信对那些大人物只要给他们新的恩惠就可以使他们忘却旧日的伤害,他就是在欺骗自己。第八章论那些通过犯罪的方式攫取君主国的人们•本章通过古今两个范例,说明如何通过犯罪的方式夺取一个君主国:•古代的阿加托克雷杀害元老院和富人,成为了锡拉库撒的君主;当时的奥利韦洛托同样施展阴谋诡计,杀害了费尔默城的头面人物,成为了当地的君主。之后很长时间里他们没有被侵犯和背叛,是因为他们使用了残暴的手段来统治领土。第九章论市民的君主国•本章论述了普通的市民在人民或者贵族的帮助下成为君主。说明依靠贵族而得到君主权比依靠人们更难维持自己的地位。所以君主应该与人民保持友好,即使得罪贵族也不要得罪人民。第十章如何衡量一切君主国的力量•在这一章,马基雅维利主要强调君主如果没有充足的人力和物力与敌人交战沙场,就应该建设好防御工事,备足粮草。这样,一个拥有坚固城墙并且得到人民拥护的君主是不会受到攻击的,即使有人进攻,该君主国也不会失败。第十一章论教会的君主国•最后一类君主国,夺取这类国家很难,要依靠能了或者幸运,但是保持这类国家很容易,因为有宗教古老的传统以及典章制度:不论君主们怎样行事和生活,这些典章制度都能使他们当权。第二部分第十二章论军队的种类与雇佣军第十三章论援军、混合军和本国的军队第十四章君主关于军事方面的责任第十二章论军队的种类和雇佣军•国家统治的基础是良好的法律和精良的军队,而精良的军队是良好法律的前提。•军队分为自己的军队、雇佣军、援军和混合的军队。•雇佣军的害处:不统一,有野心,无纪律,没信心,作战不力,临阵倒戈,打胜仗之后就会反过来要挟君主。(意大利的一切内忧外患的根源)第十三章论援军、混合军和自己的军队•援军是另外一种无用而危险的军队:援军失败就没有任何意义,援军胜利则要挟自己,威胁自己的统治。•英明的君主避免使用雇佣军或者援军(切撒雷依靠法国军队占领罗马尼阿,后来觉得法军靠不住,转而雇佣奥尔西尼和维泰利的军队,后来又觉得不合适,所以建立了自己的正规军),也不要用混合军(路易十一的儿子),最好依靠自己的军队(法王路易十一)。任何一个没有自己军队的君主国都是不稳固的。第十四章君主在军事方面的责任•本章进一步把军事看做君主的唯一事业。在马基雅维利看来,君主应该专心军事,在和平时期更应该注意这一点:采取行动,整顿军队,训练士兵;阅读历史,思考作战方法,从古人成败中吸取经验教训。(阿凯亚人的君主菲利波门)第三部分第十五章论世人特别是君主受到赞扬或者受到责难的原因第十六章论慷慨与吝啬第十七章论残酷与仁慈,被人爱戴是否比被人畏惧来得好些第十八章论君主应当怎样守信第十九章论应该避免受到蔑视与憎恨第二十章堡垒以及君主们每日做的其他许多事情是有益的还是无益的第二十一章君主为了受人尊敬应当怎样为人第二十二章论君主的大臣第二十三章应该怎样避开谄媚者第十五至第二十三章这几章主要论述了君主应该是慷慨还是吝啬,残酷还是仁慈,应该被爱戴还是被畏惧,应该如何守信,如何避免受到蔑视和憎恨,应该怎样做人以赢得尊重,君主应如何选用大臣,避开谄媚者等问题。说出了君主应该拥有狮子的勇猛和狐狸的狡猾的理论;表面上要装作有美德,讨好人民的事情自己做,担待责任的事情交与他人去做;避开谄媚者,选取良臣,要听取忠言,面对环境要有灵活性,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在论及慷慨与吝啬时,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需要吝啬,即使慷慨也是有目的性的慷慨。因为无节制的慷慨只会无穷尽的消耗国力,把握慷慨和吝啬的尺度能让君主免于被轻视和憎恨的境地。“明智之君宁愿承受吝啬之名,尽管它带来恶名,但是不会引起憎恨。但追求慷慨之名,却必然招致贪婪之名,而贪婪之名则使丑名和憎恨两者俱来。”接着作者讨论了残酷与仁慈,他指出,每一位君主都希望人们认为他仁慈而不是残酷,但是他必须注意不要滥用这种仁慈。君主为让自己的臣民团结一致和同心同德,对于残酷这个恶名就不要太介意,因为除了极少数的情况,他比那些由“仁慈”而坐视发生混乱、凶杀、趁机掠夺的人仁慈多了,后者总是使整个社会受到危害,而所谓残酷的君主的刑罚不过伤害了个别人。在他看来,被人畏惧比受人爱戴安全的多,最好是畏惧与爱戴二者合一,但很少人能做到这一点,所以舍爱戴而取畏惧了。但是,君主使人们畏惧自己的时候,应当注意:假使自己不能赢得人们的爱戴,也要避免被人们憎恨。此外,马基雅维利认为一个君主在采取行动时务必慎重,慎思明辨等都是一个君主应该具备的品质。但是,同时他又认为,君主没必要具备所有的这些品质,但是他必须显得具备这些品质,显得慈悲为怀、笃信守义。当遵守诺言反而对自己不利的时候,或者原来使自己作出承诺的理由已经不复存在的时候,一个英明的统治者绝不能够也不应该遵守诺言。他主张君主必须学会善于运用野兽的方法,同时效仿狐狸和狮子,必须是一头能识别陷阱的狐狸,同时是一头能震慑豺狼的狮子。在适当的时日,使人民欢度节日和聚会能够树立宽厚博爱的形象,受到尊重。第四部分第二十四章意大利的君主们为什么丧失了他们的国家第二十五章命运在人世事务上有多大力量和怎样对抗第二十六章奉劝将意大利从蛮族手中解放出来第二十四章意大利的君主们是如何丧失了国家马基雅维利以那不勒斯国王和米兰公爵为例论述了意大利的君主们是如何丧失了国家:依赖雇佣军和援军、得罪人民。马其顿的菲利普英勇善战,知道怎样对待人民并对付贵族,尽管失去了几座城市,但是却保有他的王国。第二十五章人世间的命运有多大的力量和怎样抗争这一章是本书最精彩的篇章之一,马基雅维利相信命运,但他认为命运只能支配我们的一半行动,另一半由我们自己支配。人在命运面前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君主应该顺应时代,否则就会走向衰落。以教皇朱利奥二世为例,他能察觉到时代和事态的发展,并且使自己的做法和时代相协调,所以他总是能达到目的。“命运之神是一个女子,如果想控制她,就必须攻击她、战胜她。”第二十六章关于将意大利从蛮族手中解放出来的劝告在本章马基雅维利说明了写作此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梅迪奇家族顺应时势,发愤图强,建立自己的军队,统一意大利。他希望洛伦佐殿下能举起时代的旗帜,救意大利于水火之中。马基雅维利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资产阶级政治学奠基人。他一方面系统地总结了历代统治阶级的统治方法,突出表现在以目的说明手段正当的政治无道德论,被后世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另一方面,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家,他已经摆脱了传统宗教思想的束缚,他的政治理论并不是从神学说教出发,而是从现状着手,用历史事实来解释政治和法律领域中的问题。《君主论》是马基雅维利14年政治生涯,特别是外交经历总结探索的结果。
本文标题:君主论讲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812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