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设计理论讲义吴慧平2007年9月80993758Andy_whp@yahoo.com.cnQQ:837255609课程安排第一周:设计概论、设计元素的解析、课堂作业分析第二周:设计的原则解析,课堂作业分析作业:1、按设计元素分类(线条、空间、形态、明度、肌理、色彩),分别收集典型图片各5张,进行对比与分析,文字不少于1000字。2、收集不同设计时期的典型作品各五张(同一类别),找出其中的演变规律,并用所学的原理进行理论分析,文字不少于2000字。3、请对2008年奥运会的开幕式进行理论分析,看看作者如何借助有关的设计元素、设计原理进行策划的?文字不少于2000字。参考书籍朱铭、荆雷著《设计史》上下尹定邦著《设计学概论》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美]舍尔·伯林纳德《设计原理教程》诸葛铠《设计艺术学十讲》章利国著《现代设计美学》[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第一讲:中国的设计革命新观念的挑战与中国的设计革命——“图案”、“设计”之争及Design的内涵——设计艺术学的构建一、新观念的挑战与中国的设计革命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二十余年,是中国设计从工艺美术向艺术设计转变的重要时期,或者说,是设计观念发生革命的二十余年。包豪斯对工艺美术教育的冲击;以实践为先导的“现代设计运动”;设计教育的重大改革。随着战后包豪斯向欧美诸国的扩散,这种崭新的教育方法得到发扬光大,其中有美国的芝加哥艺术学院、德国战后重建的包豪斯和德国的乌尔姆造型学院。包豪斯对中国真正的影响却晚至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主要是三大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基础教学法和“技术与艺术新统一”的设计观念“三大构成”的教学首先突破了基础教学完全依赖“写生-变化”的思维定势。其次,构成在视觉上的律动效应,超越常规的空间维度变幻,以及色彩(包括黑白)的光学效应,是充分利用视知觉心理的艺术表现,在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上为我们开拓了新的视野。局限性:“技术与艺术的新统一”之“新”有特定内涵。二、图案、设计之争及Design之内涵designara(拉丁语)–designrn(意大利语)–designo(意大利语)–dessein(法语)--design(英语)十五世纪前后,系统的艺术用语在意大利产生,designo(音译迪塞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解释为“描绘”。十五世纪的理论家朗奇诺提在其《绘画论集》一书中把designo(描绘)、色彩(colorito)、构图(cpmpositione)及创意(inventione)分为“绘画的四要素”。十六世纪意大利建筑家、画家、美术史家瓦萨里则把“描绘”提升到“创意”之上,认为所有艺术都由它而生。广义的解释则指艺术家心中的创作意念(一般总认为它必须在初步的草稿上就予以具体化)十七世纪,佛罗伦萨艺术史家巴尔底努奇将其定义为:“以线条的手段来具体说明那些早先在人的心中有所构思,后经想象力使其成形,并可以藉着熟练的技巧使其现身的事物。”后来他又加以补充:“它也左右了布局,以及线条和明暗层次的构成,由它决定何处需要设色,或运用其它方式,而这些方式则是再现一件已经(在心中)完成的作品”。十八世纪,design的词义仍被界定在艺术领域内。进入机械文明以后,工业品的设计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design的词义也随着社会需要而扩大。如第十五版《大不列颠百科全书》(1974年)对该词解释如下:Design是进行某种创造时,计划、方案的展开过程,即头脑中的构思。一般指能用图样、模型表现的实体,但最终完成的实体并非Design,只指计划和方案。Design的一般意义是,为产生有效的整体而对局部之间的调整。有关结构和细部的确定,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考虑:1、可能使用什么材料;2、这种材料适用何种制作技术;3、从整体出发的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4对旁观者和使用者来说,整体效果如何。Design译成汉字是从日本传入中国的。明治十六年(1884年)日本出版了《水车意匠法》,意匠即Design;明治三十四年(1902)东京高等工业学校设计了“工业图案科”,在这里,Design译成了“图案”(图按)。中国辞书收入“图案”一词最早可能是1935年版的《辞海》,在词后注有英文(Design),对此解释如下:美术工艺品及建筑物等,在工作之前,须先考察其形状、构造、色彩、装饰等应如何配置,表示此种考案之图样,称为图案。有建筑图案、染织图案、陶瓷图案、金木工图案,及装饰图案,广告图案等。三、设计艺术学的构成设计艺术学是在工艺美术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并没有绝对的分界。但设计艺术学所涉及的方向和学科内容显然要比七十年代以前的工艺美术学丰富和完善;历史教学和研究比工艺美术学更深入和全面;理论教学和研究比工艺美术学更实用,也更贴近市场经济。设计艺术(艺术设计)设计艺术史:中国的设计历史、西方的设计历史等设计艺术理论:设计元素、设计原则、设计元素与原则的综合应用设计艺术批评:功能的适用、形式的完美、传统的继承、美学评价等方面设计艺术教育:包豪斯、乌尔姆、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包含的内容博士在硕士的基础上,对历史或理论的某一课题有专门的研究,并取得成果硕士在本科生的基础上,有较高的实践水平,并积累足够的史论知识,且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本科生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强调实践能力设计艺术分类人自然社会环境设计1、产品设计(productdesign):是指对现代大工业生产的产品所进行的规划与设计。可以分为消费者产品、商业及服务业用品、交通运输工具,以及生产机械与设备。产品设计是现代设计艺术门类中最活跃的门类,也是与技术结合最为紧密的门类。它全面体现着现代设计艺术的综合特征,是现代设计艺术发展的重要标志。2、服装设计(costumedesign):指人体的着装(功能性)及其着装后的状态(精神性、审美性)所进行的一种设计艺术活动。主要包括成衣设计、服装配饰设计、美容美发及化妆设计、个人整体形象设计等。主要设计艺术门类简介3、室内设计(interiordesign):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工作的物质要求与精神要求所进行的理想的内部环境设计,是空间环境系统中与人的关系最为直接、作为密切和最为重要的方面。个人居室环境设计、功能性公共室内设计以及开放式公共空间设计。要素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空间形象设计、室内装修设计、室内物理环境设计、室内家具及构成物设计、室内陈设艺术及采光设计4、广告设计(advertisingdesign)是指在有偿的负责任的前提下,诉诸人们的视听而进行的信息传播以及营销促销活动。可分为商业广告、社会广告、文化广告、公益广告。广告设计的要素包括市场调查、产品及设计对象定位、媒介选择、广告策划及创意、广告文案、图形及字体设计、版式及色彩设计、广告预算及广告效果测定等。5、展示设计(exhibitiondesign)是将商品的内容及特征,包括功能、用途、色彩、款式、材料、造型、规格、厂商等,通过各种艺术技巧及视觉表现方法传达给消费者,进而达到促销商品的一种设计艺术活动。包括店铺外立面设计、橱窗设计、采光设计、色彩配置、货架及陈列岛设计、道具设计、吊架及配件设计、商品的分类及展示配置的策划和创意等。6、包装设计(PackageDesign):是利用材料及艺术的表现方法,对盛装和保护产品的容器所进行的设计。现代包装应具备以下五种功能:即储运功能、防护功能、集散功能、审美功能、以及促销功能。包装设计的要素包括:包装材料及技术、外观设计、可读性、货架效应、商标及企业形象、功能特征说明。7、书籍装帧设计(BookDesign):以文字及电子出版物为对象,以素材的特征和内容为表达目的,对书籍的装帧、包装、版式、图形、字体、印刷、封面、插图等诸要素进行的整体设计。它包括将语言文字所包涵的内容用具体的可视的图像来表达,如封面、插图等;色彩性格与文字内容的匹配;图文之间的版式设计;字体设计;合理的有意味的包装装帧形式和高品质的印刷质量。8、企业形象设计(CorporateIdentity):它是针对企业的理念、行为以及视觉而进行的整体化及整一化的设计。它包括理念识别(MI-Mindidentity)、行为识别(BI-BehaviorIdentity)以及视觉识别(VI-VisualIdentity)这三个领域。其中视觉识别领域又分为要素设计(图形、字体、略语及标准色)和实施设计(即要素的应用设计)这两大部分。企业形象设计是现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营销策略,也是现代设计艺术中一个综合性极强的设计门类。不定型的形态体系(现代设计美学、章利国著)工业设计室内外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园林设计环境设计装潢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商业设计企业形象设计服饰设计个人形象设计展示设计三个主要分支设计艺术史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DESIGNHISTORYSOCIETY),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大学里的美术史系也将设计史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向学生提供。森珀:1803-1879,德国建筑家、理论家。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在艺术史观上他认为艺术是一个生物性的功能组织,从远古到当代是一个连续、线形发展的过程;而风格的定型和变化又是由地域、气候、时代、习俗,更重要的是由材料和工具等各种因素所决定的。第一次树立起唯物主义的大旗;他将传统上分属于大美术和小美术的建筑和工艺作了并置的研究,为小美术的独立地位奠定了基础。他直接影响了现代设计史研究的先驱人物吉迪恩《空间、时间与建筑:新传统的成长》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的几个关键人物阿洛伊斯·里格尔:1858-1905,奥地利美术史家,1887-1897年担任奥地利美术与工业博物馆纺织品部主任。1893年出版《风格问题》,装饰艺术研究史一门严格的历史科学,这一认识对后世学者将设计作为一门历史科学来研究有着根本性的启发。比森珀更进一步,里格尔最终从价值上完全打破了大美术和小美术的分界,将对传统小美术的研究提高到了显学的地位。将装饰艺术作为研究对象,里格尔试图针对森珀及其追随者而说明艺术品是一种创造性的心智成果,是积极地源于人的创造性精神的物质表现,而不是象森珀的追随者所认为的是对技术手段或自然原型的被动反应。艺术设计无疑要服从媒质和技术的多样可能性和要求,但里格尔总是坚持创造性的自主和选择的原则,认为这是艺术活动的根本所在。给后世学者对设计的审美和功能的讨论奠定了理论基础。佩夫斯纳:1902-1983,英国美术史家、建筑史家、西方设计史家,主要著作有《现代运动的先锋》、《现代设计的源泉》、《关于美术、建筑与设计的研究》。他从社会美术史研究出发,最终将设计史独立出来而作专项研究,研究角度深远。将类型研究引进设计史。吉迪恩:1888-1968,美术史家、设计史家、建筑史家,沃尔夫林的学生。致力于研究“无名的美术史”、认为其与“个体的创造史”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主要著作有:《机械化的决定作用》将文化研究引入设计史荷加斯《美的分析》现在意义上的美术理论著作都是从19世纪开始出现,分为两类:一是以1837年成立的设计学校为中心的设计教育理论研究;琼斯《装饰的基本原理》、德雷瑟《装饰设计的艺术》、《装饰设计的原则》、《日本:其建筑、美术与美术工艺》;二是针对工业革命的影响作出的反映。普金《尖顶建筑或基督教建筑原理》、拉斯金《建筑的七盏明灯》、莫里斯《小艺术》;20世纪初,现代运动的实践者们主要关注艺术和建筑,设计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勒·柯布西埃《今日装饰艺术》。二战之后,设计理论与商业管理和科学方法论的新理论相结合。设计艺术理论琼斯《装饰的基本原理》中的图例普金设计的墙纸《建筑中的七盏明灯》插图之一亨利德弗斯所作的人体测量学比例图解设计艺术批评设计批评与设计史是不可分割的。设计史关注的设计的历史,设计批评家关注点是当代的设计作品。设计批
本文标题:第一讲、设计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819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