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Na2CO3Na2SO4K2SO4K2CO3碳酸盐硫酸盐钾盐钠盐交叉分类法常用的分类方法有和___________。一、分类法及其应用树状分类法交叉分类法物质的分类混合物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单质有机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无机化合物化合物纯净物物质树状分类法一、物质的分类物质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金属非金属Na、Mg、AlS、O2、N2氧化物酸碱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SO2、CO2、P2O5Na2O、CaO、Fe2O3Al2O3CO、NO按酸根分含氧酸无氧酸HNO3、H2SO4HCl按电离出的H+数分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HClHNO3H2SO4H2SO3H3PO4按强弱分强碱弱碱NaOH、Ba(OH)2NH3H2O、Fe(OH)3按电离出的OH数分一元碱二元碱三元碱NaOHBa(OH)2Fe(OH)3正盐酸式盐碱式盐Na2CO3NaHCO3Cu2(OH)2CO3Al(OH)31、分散系:概念:把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里所得到的体系(混合物)。在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叫分散质,分散质分散于其中的物质叫做分散剂。二、分散系及其分类2、分类:(1)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可以有九种组合方式。九种分散系(分类)分散质分散剂气态液态固态固态液态气态几种分散系的实例分散质分散剂实例气气气液气固液气液液液固固气固液固固空气泡沫、汽水泡沫塑料、面包云、雾牛奶、酒精的水溶液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烟、灰尘泥水合金、有色玻璃(2)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可以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根本区别: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小于1nm)(1~100nm)(大于100nm)3、胶体(1)概念:分散质粒子(大小为1~100nm)分散在分散剂中形成的分散系称作“胶体”胶体气胶体液胶体固胶体(2)分类:按分散剂状态不同可分:气胶体、液胶体、固胶体科学探究:丁达尔效应光束照射时的现象Fe(OH)3胶体CuSO4溶液能看见一条光亮的通路无光亮的通路结论:当光束通过胶体时,能看见一条光亮的通路,而溶液没有,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来区分溶液和胶体。CuSO4溶液Fe(OH)3胶体科学探究:胶体能过滤吗?过滤后的现象Fe(OH)3胶体泥水分散质随分散剂透过滤纸分散质不能通过滤纸结论:胶体粒子能通过滤纸,不能利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胶体中的分散质和分散剂。3、化学反应的分类化学反应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反应物氧化剂还原剂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降低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离子反应分子反应定义: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离子方程式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意义: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发生还原反应发生氧化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编号化学基本反应类型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ABCaO+H2O=Ca(OH)2C2Al2O3==4Al+3O2DCaCO3==CaO+CO2ENa2CO3+Ca(OH)2=CaCO3↓+2NaOHFFe+CuSO4==FeSO4+CuGHCl+NaOH=NaCl+H2OHCuO+H2Cu+H2O2Mg+O22MgO化合反应(B、C)分解反应(D、E)置换反应(A、G)复分解反应(F、H)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元素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或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四、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特征是化合价变化。“氧化”和“还原”同时存在、不可分割的。还原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还原剂被氧化氧化剂被还原4Al+3O2==2Al2O3点燃+300-2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氧化剂被还原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还原剂被氧化O2是氧化剂Al是还原剂Al2O3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高失还还高失还低得氧氧低得氧对于任何氧化还原反应,都满足下列规律:强氧化剂+强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ABba氧化性:Aa还原性:Bb•用双桥线表示电子转移情况2NaCl2+2NaCl点燃注意:①双线桥从左指向右连接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②线上标明电子得失及数目、化合价升降、被氧化、被还原等内容(注意得失电子守恒)③双线位于反应式的上下位置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可见,处于最高价态的元素处于最低价态的元素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仅有氧化性——仅有还原性——两者皆有++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还原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1、强弱律:自发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总是由“强”成“弱”的。(判定强弱)电子得失(或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2、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低)价,只有氧化(还原)性,中间价则两性都有。3、转化律:邻价态间的转化最易。只靠拢不交叉规律——归中反应4、先后律:谁强谁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之——计算题解析方法归纳1.计算依据:(1)氧化剂获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即得失电子守恒。(2)氧化剂中元素降价总数等于还原剂中元素升价总数,即化合价升降守恒。(3)反应前后各元素种类不变,各元素的原子数目不变,即质量守恒。(4)在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即电荷守恒。2.常见题型:(1)求氧化剂、还原剂或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量或比例:例1、已下列分子或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能氧化KI,自身发生的变化如下:H2O2→H2OIO3-→I2MnO4-→Mn2+HNO2→NO如果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A.H2O2B.IO3-C.MnO4-D.HNO2B得失电子数守恒和原子守恒!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Pb2+和Cr2O72-,则与1molCr3+反应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A.3.0molB.1.5molC.1.0molD.0.75mol变式一,求物质的量或质量B得失电子数守恒!(2)推断产物化合价例2.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氟气可发生如下反应:RO3n-+F2+2OH-=RO4-+2F-+H2O。从而可知在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A.+4B.+5C.+6D.+7电荷守恒和化合价守恒!B变式:求离子电荷数R2O8n-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离子氧化为MnO4-,若反应后R2O8n-离子变为RO42-离子,又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n值是()A.4B.3C.2D.1启示:抓住化合价升高总数等于化合价降低总数!C例3,将NO3-+Zn+OH-+H2O→NH3+Zn(OH)42-配平后,离子方程式中H2O的系数是()A.2B.4C.6D.8(3)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系数启示: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很关键!C※原子守恒、电荷守恒的配合运用:如:38.4mg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mL(标准状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A.1.0×10-3molB.1.6×10-3molC.2.2×10-3molD.2.4×10-3molC五、离子共存问题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1)相互结合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2)相互结合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与CO32—、SO32—、HCO3—(3)相互结合成难电离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与CH3COO—、F—、OH—、ClO—;OH—与NH4+(4)弱酸酸式根离子与H+、OH—均不能大量共存如:H+与HCO3—OH—与HCO3—在无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Cl—、NH4+、NO3—B、Cu2+、SO42—、Cl—、Na+C、Ca2+、CO32—、NO3—、Na+D、OH—、HCO3—、K+、NO3—注:无色溶液时应排除:浅绿色Fe2+黄色Fe3+蓝色Cu2+紫色MnO4—酸性溶液,存在大量H+;碱性溶液,存在大量OH—(5)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均不能大量共存如:H+、NO3—、Fe2+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六、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能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强酸、强碱、大部分盐。弱电解质:能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弱酸、弱碱、水。存在电离平衡。(1)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2)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按要求对下列物质分类,总结说明电解质、非电解质与氧化物、酸、碱、盐、非金属氢化物、有机物有何关系?H2SO4KNO3NH3HCl类别1自身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类别2类别1:酸、碱、盐、非金属氢化物、氧化物、有机物类别2:电解质、非电解质Ba(OH)2酸碱盐非金属氢化物非金属氢化物电解质电解质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能能能能否蔗糖醋酸CaOCO2H2O类别1自身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类别2非金属氧化物有机物有机物非金属氢化物金属氧化物非电解质电解质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能能能否否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水溶性电离程度溶液中的微粒电离过程实例完全电离部分电离阴、阳离子离子、电解质分子不可逆可逆强酸:H2SO4HCl强碱:NaOHBa(OH)2大多数盐:NaClAgNO3弱酸:H2SH2SO3CH3COOH弱碱:Al(OH)3NH3·H2O少数盐、水Pb(CH3COO)2★强弱电解质的区别有的可溶有的难溶有的可溶有的难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1、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2、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3、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除;4、查:检查方程式两端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是否相等,系数约成最简整数比。“拆”中间需要注意的问题:需要拆为离子形式的物质:强酸:HClHNO3H2SO4强碱:NaOHKOHBa(OH)2可溶性盐:如钾钠铵盐(溶解性表)需要保留化学式的物质:气体:CO2NH3H2…弱电解质:H2O弱酸弱碱难溶性酸碱盐:AgClFe(OH)3H2SiO3单质、氧化物在离子方程式中一律写化学式;NaHCO3=Na++HCO3-NaHSO4=Na++H++SO4-⑴凡非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般不能写离子方程式。如:NH4Cl固体与Ca(OH)2固体混合加热,只能写化学方程式。C、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悬浊液或固态时,应写成化学式。例:在石灰乳中加入Na2CO3溶液:Ca(OH)2+CO32-=CaCO3↓+2OH-A、在生成物中有微溶物析出时,微溶物用化学式表示例:Na2SO4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2Ag++SO42-=Ag2S04↓注意:(2)对于微溶物:B、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溶液状态(稀溶液),写成离子符号。例: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O2+Ca2++2OH-=CaCO3↓+H2O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原则(1)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不可主观臆造产物及反应。(2)看表示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3)看沉淀、气体等符号是否正确。(4)看电荷是否守恒、质量是否守恒。
本文标题: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880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