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颌面部间隙感染概述口腔颌面部解剖的特点:1、与外界相通,常驻有各菌。2、牙源性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独有的感染。3、间隙内含有疏松结缔组织。4、颌面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丰富。且静脉常无瓣膜。5、颜面部的毛囊、汗腺和皮脂腺也是细菌常驻的部位,又暴露在外。危险三角区:从鼻根到两侧口角连线形成的三角区。特点:该区域的静脉常无瓣膜。很容易经内眦静脉和翼静脉丛2个途径进入颅内海绵窦。致病菌:口腔颌面部感染多属于化脓性感染,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菌为主。常为需氧菌和厌氧菌引起的合感染。内因:患者的年龄、感染发部预后:取决于位、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和对细菌的感受性等。外因:致病菌的种类、毒力数量。颌面部间隙感染颌面部间隙包括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下颌下间隙、咽旁间隙、舌下间隙、颏下间隙、颊间隙、眶下间隙、尖牙窝间隙、颞间隙、颞下间隙、口底间隙等。病因:均为继发性感染。最常见的为牙源性感染;其次是腺源性感染;较少见的创伤性、医源性、血源性感染。病原菌:病原菌以溶血性链球菌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常为混合性细菌感染,厌氧菌所致感染少见。临床表现:常表现为急性炎症过程。感染的性质可以是化脓性或腐败坏死性。感染的位置可以是表浅的或深在的。感染的来源可以是牙源性感染或腺源性感染。治疗原则:1、全身治疗:一般支持疗法与抗生素治疗。2、局部治疗:应及时进行切开引流。切开引流的目的:①使脓液和腐败坏死物迅速排出,少毒素的吸收。②减轻局部肿胀、疼痛和张力缓解呼吸道和咽腔的压迫,避免发生窒息。③可防止感染向邻近间隙蔓延,防向颅内、纵隔和血液扩散,避免严并发症。④可防止发生边缘性骨髓炎。切开引流的指征:①发病时间一般是牙源性感染3-4天,腺源性感染5-7天,给抗生素治疗后,仍高热不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者。②局部肿胀、跳痛、压痛明显者。③局部有凹陷性水肿、有波动感、或抽刺抽出脓者。④腐败坏死性感染,应早期广泛的切开引流。⑤脓肿已穿破,但引流不畅者。切开引流术的要点:①切开部位应在脓肿低位。②尽可能在口内引流;皮肤部作切口引流应顺着皮纹方向或在面部比较隐蔽处外切口。③切口长度应视脓肿大小、深浅和部位而定,原则上不超过脓肿边界以外,且切口内外给应等大。④手术操作应准确轻柔,忌挤压。⑤建立引流。口内切开用橡皮片引流;口外浅层用橡皮条引流;深部用凡士林沙条或橡皮管引流。一、眶下间隙感染:1、位置:位于面前部,眼眶下方,上颌骨前壁与面部表情肌之间。上界为眶下缘、周界:下界为上颌牙槽突、内界为梨状孔侧缘、外界为、颧骨。2、感染来源:以上颌前牙和第一前磨牙的根尖感染为多见。3、扩散途径:向眶内直接扩散→眶内蜂窝织炎。向颅内扩散→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4、切口部位:口内上颌尖牙或前磨牙磨唇侧口腔粘膜转折处。二、咬肌间隙感染:1、位置:位于咬肌与下颌支外,侧骨板之间。周界:上界为颧弓下缘、下界为下颌骨下缘、前界为咬肌和下颌支前缘、后界为下颌支后缘、内界为下颌支外侧骨板、外界为咬肌和腮腺。2、感染来源:以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为最多见。3、扩散途径:无,但易并发边缘性骨髓炎。4、切口部位:下颌角下缘下1.5-2cm,作长5cm的弧行切口。三、翼下颌间隙感染:1、位置:位于翼内肌与下颌支内侧骨板之间。上界为翼外肌下缘、下界为翼内肌在下颌角内侧的附着、周界:前界为颞肌和下颌支前缘、后界为下颌支后缘和腮腺、内界为翼内肌、外界为下颌支内侧骨板。2、感染来源:以下颌第三磨牙根尖感染或冠周炎为多见。3、扩散途径:向上扩散至颞间隙和颞下间隙;向前扩散至颊间隙;向前下扩散至下颌下间隙和舌下间隙;向内扩散至咽旁间隙。4、切口部位:切口在下颌角下缘下1.5-2cm,作5cm的弧行切口,四、下颌下间隙感染:1、位置:位于下颌下三角区。上界为下颌骨下缘、周界后下界为二腹肌后腹和茎突舌骨肌、前下界为二腹肌前腹、深面是下颌舌骨肌和舌骨舌肌。2、感染来源:成人:下颌磨牙根炎感染和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婴幼儿:继发于化脓性下颌下淋巴结炎。3、扩散途径:向前侧→颏下间隙;向内上侧→舌下间隙;向后内侧→咽旁间隙、翼下颌间隙;向下侧→颈前间隙。4、切口部位:下颌骨下缘下1.5-2cm,作3-5cm长的平行切口。五、口底蜂窝织炎:1、位置:双侧下颌下间隙、双侧舌下间隙和颏下间隙5个间隙的弥散性感染。2、感染来源:多见是下颌牙的化脓性或坏疽性根尖周病或第三磨牙冠周炎扩散。其次是口咽部软组织损伤后继发口底多间隙感染扩散;扁桃体炎口炎、颏下或下颌下淋巴结炎散。3、治疗:①首先要防治窒息和中毒性休克。②局部应尽早作切开引流。4、切口部位:由一侧下颌角至对侧下颌角,作平行于下颌下缘的弧行切口,在颏部加作一纵行切口,类似于“T”或“┸”形切开。再见!
本文标题:颌面部间隙感染新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904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