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观
陶园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概述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观解构主义是西方后现代哲学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学者普遍认为,1968年5月法国爆发的反政府学生运动造成的法国社会生活转向,是导致法国思想界、学术界由结构主义走向解构主义的重要契机。这次学生运动虽然被压制,但学生运动的失败使法国知识界看到西方现行政治结构和社会组织体系的牢固,转而引起一种对系统性、结构性概念的普遍厌恶,解构主义应运而生。在解构主义者看来,现存语言体系实际上是现存社会秩序、社会结构的基础,通过对于语言结构的解构可以进而达到对于传统成规的解构。解构主义思潮具有的反传统、反权威、反理性的特征,大体上导源于此。解构主义在巴尔特(法哲)、拉康(精神病医学家)、福柯(法哲)、巴赫金(前苏联)的理论中已初露端倪,但真正确立这一理论的是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1967年,德里达的三部重要著作《言语与现象》(SpeechandPhenomenon)、《论文字学》(OfGrammatology)、《书写与差异》(WritingandDifference)相继出版,成为解构主义理论被确立起来的标志。由于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解构理论一经提出便在知识界迅速产生震荡,影响波及哲学、神学、文化学等几乎所有的文化领域。而在文学评论界,则同后期罗兰·巴特尔对结构主义的批判一起,在文学批评领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解构主义运动,最后在美国形成以希利斯·米勒、杰弗里·哈特曼等为代表的“耶鲁学派”的解构主义批评。OfGrammatology《论文字学》WritingandDifference《书写与差异》SpeechandPhenomenon《言语与现象》Position《位置》)MarginofPhilosophy《哲学的边缘》雅克·德里达(1930-2004),法国哲学家,解构主义理论的开创者。1)解构主义从语言入手来突破封闭而具有结构性质的语言文本现象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瑞士语言学索绪尔(Saussure)。他提出的语言符号理论。传统认识观:本体论认识观。结构主义认识观:事物的存在不依赖于其本体性。事物没有永恒的本体性。其暂时的本体性本身有赖于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差异。对结构主义既有传承(突破本体论,接受差异观念),又有突破(突破结构观,扩展差异观)。1966年,德里达在美国的JohnsHopkinsUniversity的结构主义研讨会上发言,题为:“Structure,Sign,andPlayintheDiscourseoftheHumanSciences”(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与游戏)。从此开启了解构主义的时代。2)哲学传统的来源尼采:上帝死了;对阐释的怀疑;狂欢式的思维观;生命意志等。海德格尔:存在论Dasein(beinginitsontologicalandphilosophicalsense);语言论:不是人在说语言,而是语言在说人;语言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艺术与技术的关系等。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1.对二元对立观念(binaryopposition)的批判;2.对一元中心思想的批判,对语音中心主义的批判(phonocentrism),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判(logocentrism);将speech/writing颠倒为writing/speech;3.提出变的观念;4.对逻各斯中心主义(Logocentrism)的批判德里达认为文字应该被看成是语言的本原和原型。不是语言的“表现”或者“形相”,或者是符号的符号。相反,符号、媒介、语言等一系列概念都只有在文字中才成为可能。符号活动的领域“实际上是自由嬉戏的领域,一个在由有限构成的封闭体中进行着无限的置换替代的领域”。由于语言符号总是借助别的符号在差异中确定自己的意义,因此,它总带有别的符号的“印迹”,使这一文本与别一文本相交织而形成互文性——文本总是在相互说明、相互替代。并不存在所谓先在的明确的意义和中心,这个意义和中心只是流注于语言中的“此在”。在文本中,“中心此在永远不可能是它本身,它总是早已在它自身以外的替身中被转化了”。5.对文本中心的质疑德里达认为,在一个文本中,根本就不存在一个统率所有结构构成成分的中心,因而那个被结构主义认定的超然不变的结构以及在这一结构规定下的文本终极意义,都是不存在的。“中心从来就没有自然的所在,它不是一个固定的所在,而只是一种功能,一种非所在”,由于中心的缺失,一切都变成了话语,“这里云集了无数的替代符号,在不断进行着相互置换”。由此也造成了“自由嬉戏的运动”。这一运动的结果,就是“把这个系统的范围和其中的意义的相互作用无限地延伸扩展下去”。用德里达所创的术语,即文本意义的无休止的“异延”和“播散”。德里达这里要说明的是任何由语言符号构成的文本都是无中心的系统。语言符号系统本身就不是一个规定明确、界线清楚的稳固结构,而是更像一个无限展开的“蛛网”,相互联结,相互牵制,相互影响且不断变动游移,做着不断的循环和交换,因此,一个符号需要保持自身的某种连续性,以使自己能够被理解。文学作品也有同样的特点,它的意义总是超出文本范围而不断变化游移,在有限的构成中不断地解构自己,而具有一种提供多重含义的可能性,阅读的过程,或者说,对某种意义的把握过程,本身就是对原有文本的破坏过程、解构过程。6.对传统哲学/文学二元对立的解构德里达对于传统哲学/文学二元对立的解构,则是以解构西方理性中心主义思想传统为目标的。在西方传统观念中,哲学、文学显然是对立的。哲学的目的是探究世界本质及主体存在,它借助语言传达的是关于世界的和人的本真存在的真理。而文学则是关于世界的想象和隐喻,我们无法也无需证明它的真伪,文学借助语言传达的东西与真理无缘。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将哲学家尊为理想国中第一等人而将诗人拒于理想国之外,到20世纪瑞恰兹强调文学语言是一种不同于经验实证的哲学语言的情感语言,这一传统观念在西方并没有什么变化。德里达认为,哲学和文学都要借用语言(文字)符号来完成传达,都是符号系统。由于语言符号本身的隐喻性,哲学和文学一样,其实都深深根植于隐喻之中。文学依赖于隐喻、转喻,依赖于语言修辞,使自己成为关于世界的一种隐喻和象征,而哲学也要考虑语言的风格和效果,它也必须依赖作为文学象征性的隐喻,用文学性的隐喻、象征帮助自己说明概念、判断——任何一种抽象概念的说明,都必须依赖于比拟和类推。哲学本身就是文学性隐喻的产物,它本身就是以隐喻性结构作为自己的基础的,假如将哲学中的隐喻全部清除,哲学本身也将变得一无所有。德里达对于结构主义的批判,特别是他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判,对传统哲学/文学二元对立的解构,极大的动摇了西方理性主义思想传统的根基。不过,应该注意的是,德里达也面临着必然的困境:他必须在建构和解构之间做出选择。这是一种无法做出选择的两难困境——如果坚持他自己提出的解构理论,必将意味着科学概念的不存在,德里达自己的理论也将被解构而无法成立,因为他也在使用语言符号来表达一种哲学。相反,如果承认语言符号还可以有确定的意义传达,因而可以传达真理,又意味着解构理论的自动放弃。德里达自己也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困境,他在感叹不能不用语言又无法信任语言的同时,创造了一系列类似“播撒”、“异延”、“补足”等被赋予了特殊含义的“德里达式”玄妙晦涩的术语,企图缓解这种矛盾,这也是一种两难困境中的无奈选择。但是,无论如何,德里达明确地建立了一种新的哲学,他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对哲学和文学二元对立的解构,不仅仅是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念,而且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因而对整个西方学术界产生了震撼。一、受逻各斯中心主义(logocentrism)影响的结构主义翻译观结构主义的翻译观认为,原文有固定确切的意义,原文作者是原文的主体,因而在翻译中译者必须仰视原文及其作者,将其作为翻译中的本原,把再现原文当做中心任务,以求得译文与原文之间的等值。二、解构主义的翻译思想的代表人物:德里达本亚明韦努蒂二、德里达从解构主义思想入手讨论意义的本质和文本的意义。1、Difference(异延)是德里达自创的瓦解结构主义意义确定性的关键性术语。1)Difference包含了拉丁文differ的双重含义,即一、不同,相异;二、推迟、延期。他这样做本身就有一种对结构主义语言学以语音为中心的语言理论的嘲讽。2)传统符号学理论普遍认为,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是紧密结合的。德里达则认为:①人们从符号中寻找意义时所得到的不过是能指的能指,解释的解释。②每个符号都是由无限延续的符号的差异构成的,“异延”表明符号总是“区分”和“延搁”的双重运动。在空间(共时态上),符号总是为其他符号所限定,从而具有了“非同一的,与其他符号相区别的意思”,使词的意义不能最终确定,其意义有赖于其他符号,而只能在语境关系的区别中决定;在时间(历时态上),符号是一系列差异区分的产物,总是延搁所指的在场,“使意欲暂时不能得到实现或满足,把意义意欲付诸实践时所用的方法抹煞或减弱其效果”。③这种由符号的共时态区分引出的历时态的延搁,加深了符号意义的不确定性本质。④可见德里达把意义看作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而不像结构主义那样将意义视为一个“终点”或“固定点”。3)德里达自创的“异延”这个概念对翻译有两点启示与意义:①德里达用此词首先对本体论的“存在”这个概念提出疑问:在场(presence)就是存在吗?“异延”在场就是缺席,因为它根本就不存在。德里达用包括“异延”在内的这些概念构成一张网状结构,宣告了本原的不复存在,文本的永不完整性。②德里达用“异延”这个概念旨在说明:意义在它的被解释过程中,不断推迟到来,处于缺席状态,不仅没有到场出现在“现在”,而且把这样的不出现或缺席作为它的意义。4)“异延”的存在造成了现时的不在场,使意义无法确定。德里达认为,虽然不存在现时在场,但有延时的在场,它是前者留下的踪迹(trace),顺着踪迹,就可能暂时找出其意义。2、在文本的意义理论方面,德里达坚持文本作为一个动态过程的不确定性。1)文本是一切,因而蕴藏着解释的无限可能性;2)文本不是不确定的,所以其符号性与其他文本构成一种不断运动的参照关系;3)文本是一个永远超出自身意义的索取过程。3、因此,德里达认为,文本是一个开放,不完整的体系,而不是封闭而完整的系统。1、翻译的性质、作用1)德里达认为,翻译应该重新定义。即翻译不仅仅只定义为掌握某种内容的跨越活动,同时更主要的是为“播散”和“逃遁”(escape)等跨越时间场所提供论坛(forum)。2)他的翻译思想是假设不存在共核和深层结构,将自己的解构理论建立在非等同、非对等和不可传达的基础之上。6)德里达是从探索语言本质的角度来谈翻译的。他旨在强调通过翻译才能揭示语言之间的差异,而不是谈具体的翻译原则或方法。7)德里达用“转换”的概念取代“翻译”旨在说明,在翻译的过程中,通过修改和转换,原文在成长、成熟,最终得到“再生”(renewal)。2、德里达还从解构主义的观点重新阐述了原文与译文的关系。1)原文与译文的关系,不是传统翻译理论所主张的“模式—复制”的关系,而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即平等互补的关系。2)译文是另一个早先存在的译文的翻译,原先的译文又是更早的译文的翻译,如此向前不断循环,直至无限,即成为德里达所说的所谓“无限回归的意义链”。4、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思想对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启示。1)提高了译者和译文的地位。2)从侧面说明了翻译的重要。5、德里达的翻译思想的消极影响。1)德里达提出的“异延”概念会使人们否认或怀疑翻译的作用,因为翻译不再可能传达任何意义,而且对翻译的研究产生的作用也会不断“异延”,甚至它对我们显现的意义也会永远是“缺席”或“不在场”的。2)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思想强调原文意义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那么不同的读者(当然包括译者)就可以有不同的阐释,使译者的理解和对译文的衡量失去了客观有效的标准。3)德里达为代表
本文标题: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915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