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七年级生物上册“三大作用”必背知识点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3--6章复习提纲一、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1、蒸腾作用的定义: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2、蒸腾作用的过程:土壤中的水→_根毛_→_根_、_茎_、__叶_的导管→__叶肉细胞→_气孔→大气3、蒸腾作用的结构:叶片上的气孔。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4、蒸腾作用的意义:⑴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⑵降低叶片的温度⑶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5、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温度高、光照强、空气流动快、湿度小(干燥)蒸腾作用强。6、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和运输。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此处生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吸水的表面积,提高了根吸水的效率。移栽植物时要带土坨,避免损伤根毛和幼根。选取带叶的植物枝条,插在红墨水的瓶中,一段时间后解剖观察,变成红色的是导管。7、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他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围城的空腔。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就会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就会关闭。8、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树林中的落叶吸纳大量的雨水,使雨水更多的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9、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但不能促进根对无机盐的吸收。10、保卫细胞内有叶绿体,叶片表皮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二、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1.如何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步骤(1)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原理: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2)遮光处理: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目的是形成对照;使叶片的一部分见光,一部分遮光,形成对照实验,变量为光照,然后放在光下照射。(3)光照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4)脱色: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目的是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中,向叶片滴加碘液。(6)在步骤6中滴加的试剂是碘液,稍候片刻用清水冲洗,观察叶片遮光部分是不变蓝(原因:没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淀粉),见光部分变成蓝色(原因:有光照,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滴加碘液后变蓝),这说明有淀粉产生,说明叶片光合作用的产物为淀粉(7)对照叶片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8)这个实验说明了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为淀粉。2.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变量确定:变量是二氧化碳,因而实验装置应该一个有二氧化碳一个没有二氧化碳,其他条件都相同。(1)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乙装置中的叶片。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如果乙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乙装置必须放在黑暗环境中,其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3)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蒸腾作用散失的。实验结论:放有氢氧化钠的装置中叶片没变蓝,放有清水的装置中的叶片变蓝,说明了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常见问题分析:(1)如何验证淀粉的存在?淀粉具有遇碘变蓝的特性,所以用滴加碘液来验证(2)如何脱去叶绿素?用酒精水浴加热,因为叶绿素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酒精,酒精沸点低,直接加热不仅会蒸发过快造成浪费,也容易引起火灾,所以要水浴加热。(3)若对银边天竺葵做上述处理,会形成几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什么?会形成两组对照实验:一是遮光处理与未遮光处理,变量是光;二是银边部分和绿色部分,变量是叶绿体。3.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4.植物体的组成成分除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外,主要是有机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经筛管运输到植物体各处的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并参与构建植物细胞,进而形成各种组织、器官,直至植物体。构成植物体干重的绝大部分物质是有机物。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绿色植物即为其他生物提供了构建自身的材料,也给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命活动的能量。绿色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它们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食物链食物网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三.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1.海尔蒙特的实验分析只考虑了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忽略了植物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了氧气。2.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明了植物能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左图)3、如何证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放了氧气?(1)实验过程:将如右图所示装置放在光下,发现有气泡冒出,收集金鱼藻释放出的气体,待气体充满试管的大部分时,取出试管,用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或细木条)靠近试管的管口。(2)实验现象: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或细木条)迅速复燃(3)实验结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3.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4.光合作用反应式:5.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6.光照强度最强不等于光合作用最强。中午光照强度最强,气孔部分保护性关闭,二氧化碳进入量减少,光合作用强度反而有所降低。7.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了单位面积上的光照,避免浪费又不让植物叶片相互遮挡,影响光合作用。间作套种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优化组合,以期达到增产高效。在温室、塑料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延长光照时间,降低夜间温度,达到增产如增施有机肥料(利用分解者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直接施加二氧化碳气肥等。三、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1.怎么证明种子萌发释放能量?(1)实验过程:取两个暖水瓶编号为甲、乙。在甲瓶内装入萌发的种子,乙瓶内装入等量煮熟的种子。各插入一只温度计,瓶口用棉花塞进,一段时间后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2)实验现象:甲瓶温度升高,乙瓶温度不变。(3)结论:种子呼吸释放能量2.如何探究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释放出什么物质?(1)实验过程取右图装置两套,标记为甲乙,将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分别装入甲乙两装置瓶内,用塞子塞住,实验开始时,阀门始终是关闭的。过一段时间,往瓶子里注入清水(将瓶里的气体赶出来),打开阀门,使瓶内的气体进入装有澄清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的试管,观察变化。(2)实验现象:甲装置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乙装置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无变化。(3)实验结论:种子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3.如何探究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吸收氧气?(1)实验过程:取两个同样的瓶子,编号为甲乙。在甲瓶内装入萌发的种子,乙瓶内装入等量煮熟的种子。把两瓶同时放在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观察蜡烛在甲乙两瓶中的燃烧情况。(2)实验现象:甲瓶中蜡烛熄灭,乙瓶中蜡烛正常燃烧。(3)实验结论:种子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4.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5农业生产中对呼吸作用的利用:(1)促进呼吸作用:及时排涝、适时松土:能增加土壤中氧气的含量,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有利于根的生长和对无机盐等营养物质的吸收。(2)减弱呼吸作用:①大棚增大昼夜温差提高产量:适当降低夜间温度减少植物夜间对有机物的消耗,可以提高产量。②延长果实、蔬菜的贮藏时间:利用适当降低贮藏果实、蔬菜的环境温度,减少氧气等措施抑制呼吸作用,延长保存时间。③贮藏粮食要保持低温、干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6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除了自身所利用之外,还能通过食物链进入其他生物体内,参与构建其他生物体,并为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这些生物体内有机物分解、提供能量的方式是基本相似的,都是通过细胞的呼吸作用。也就是说,呼吸作用是细胞生物的共同特征。7碳循环:项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区别条件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有光、无光均可部位含叶绿体的活细胞所有的活细胞中、在线粒体中进行原料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和氧气产物有机物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能量物质和能量转化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联系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可以供给光合作用利用,同时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本文标题:七年级生物上册“三大作用”必背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923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