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认知心理学》参考书目1.彭聃龄、张必隐.《认知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2.RobertJ.Sternberg.《认知心理学》.杨炳钧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3.M.W.艾森克&M.T.基恩《认知心理学》.高定国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4.KathleenM.Galotti《认知心理学》.吴国宏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一讲认知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第一节认知心理学概述作为一种体系的认知心理学(广义)并不仅仅指20世纪50年代中期产生的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而是包括一切以认识(cognition)或认识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各种心理学流派或理论。美国心理学史家黎黑(Leahey,T.H)把认知心理学归结为三种模式:一是以心理逻辑结构的变化来解释行为发展的结构主义模式;二是强调联想原则解释思维,复活了符茨堡学派的心理主义模式;三是把人的心理看成是接受、选择、存储、编码、提取与利用信息的信息加工过程的信息加工模式。一、认知心理学的对象(一)什么是认知在现代认知心理学中,认知通常指人怎样获得和应用知识。•现代认知心理学对认知的定义:奈塞尔(Neisser,U.,1967)认为:“认知是指感觉输入受到转换、简约、加工、存储、提取和使用的全部过程”。李德(Reed,S.K.,1982)认为:“认知通常被简单地定义为对知识的获得,它包括许多心理技能,如模式识别、注意、记忆、视觉表象、言语、问题解决、决策等”。格拉斯(Glass,A.L.,1985)在《认知》一书中指出:“我们所有的心理能力(知觉、记忆、推理及其它等)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它们的综合功能就叫认知。研究人类认知的心理学的这个分支,就叫认知心理学。从根本上说,认知心理学研究知识及人怎样使用知识。由于这个原因,认知心理学也叫信息加工心理学”。(二)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含义安德森(Anderson,J.R.)在《认知心理学和它的含义》一书中指出:“认知心理学试图理解人的智能本质及人们如何思维”。索尔索(Solso,R.L.)在《认知心理学》中指出:“认知心理学论述我们如何获得世界中的信息,这些信息如何知识作为得以再现和转换,它们如何被贮存,以及如何用于指导我们的注意和行为。它研究全部范围的心理过程——从感觉到知觉、模式识别、注意、学习、记忆、概念形成、思维、想象、识记、语言、情绪和发展过程”。拉赫曼(Lachman,R.)指出,研究高级心理过程可以采取不同的途径,采取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是“人如何收集、贮存、转换和说明环境信息或已贮存在内部的信息”。《美国百科全书》(1980)中关于“认知心理学”是这样定义的:“认知心理学研究高级心理过程,也就是接受、编码、操作、提取和利用知识的过程,包括知觉、语言、智力、表象、思维、推理、问题解决、概念形成和创造性”。综上所述,现代认知心理学运用信息加工观点来研究认知活动,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以及儿童的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计算机模拟)。第二节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在把人看成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器的前提是,需要用较为抽象的分析原则研究人的认知过程,而不能仅靠了解人的行动赖以发生的生理机制去达到目的。所谓抽象分析法是指将条件与结果加以对照,即将输入与输出联系起来进行推理,以发现某一心理现象的内部机制。一、反应时记录法(一)因素相减法(减法反应时实验)由荷兰生理学家Donders(1868)提出,目的在于测量包含在复杂反应中的辨别、选择等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具体为:简单反应时(RT1):觉察刺激(灯光)→反应复杂反应时(RT2):辨别刺激(红、绿)→反应复杂反应时(RT3):辨别刺激(红、绿)→反应选择(左、右手)→反应那么:RT2-RT1=辨别时间RT3-RT2=选择时间相关试验:Posner的字母试验,AA或Aa,两字母同时呈现或间时呈现。同时呈现前者的反应时明显少于后者,而随间隔时间的增加,两者之间的反应时没有太大的差异。(二)因素相加法(加法反应时实验)Sternberg于1966前后发展起来的。他认为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所需时间的总和,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时间的一些因素,那么单独的或成对的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时间的变化。逻辑: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应,那么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某一特定的加工阶段。(三)“开窗”实验二、眼动记录法眼动实验的原理是通过记录和分析被试在完成某项作业时眼睛活动的情况来探讨人脑内部思维过程。三、出声思考法四、计算机模拟第二节认知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认知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的关系一)认知心理学与传统哲学心理学的关系1.理念论与实在论伯拉图(Plato,427~347B.C.)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2B.C.)2.唯理论和经验论笛卡儿(Descartes,1596~1650)霍布斯(ThomasHobbes,1588~1679)贝克尔(GeorgeBerkeley,1685~1753)休谟(DavidHume,1711~1776)3.联想主义联想主义的基本思想是把人的复杂心理看成是由简单的心理元素组成的。这种简单的心理元素就是感觉,而把这种心理元素结合起来的力量就是联想。通过联想,人们在感觉的基础上就可以形成各种复杂的观念。其代表人物有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詹姆斯(JamesMill,1773~1836)、穆勒(JohnStuart,1806~1873).联想主义不仅影响到后世关于学习的各种理论,而且也影响到现代关于认知结构和知识表征的各种理论。二)认知心理学与早期实验心理学的关系早期的实验心理学重视认识问题的研究:构造心理学,有分析的方法把认识分解为它的各种组成元素,由这些简单的元素再组成复杂的认识。机能心理学强调认知的适应功能和过程。动作心理学把心理动作和心理内容区别开来,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各种心理的动作。符茨堡学派开创了对思维的实验研究,提出了“无意象的思维”。艾宾浩斯(HermannEbbing-haus,1850~1909)则用客观方法系统研究了记忆,推动了对高级认识过程的研究。三)认知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关系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奉行实证主义,反对研究意识和内部的心理过程,主张只研究直接可见的行为;与此同时,格式塔心理学则用整体主义反对行为主义的元素主义,在认知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强调主体的认知因素在问题解决中的重要作用。以托尔曼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认识到,人的行为不是外部刺激的简单函数,而和一系列中间变量有关。托尔曼修改了华生的行为公式,S-R→S-O-R,正是这以改变,有人甚至把托尔曼认为是认知心理学的先驱。四)认知心理学近代的发展战后,尤其是20实际60年代以来,心理学界出现了一股研究认知过程的热潮,在知觉、记忆、言语和问题解决等领域,出现了一些理论,这些理论对内部活动影响外部行为的方式提出了有力的设想。二、认知心理学与邻近科学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和迅速发展,不仅是由于它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更主要的是充分地吸收了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临近学科,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人工智能、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成果。1.认知心理学与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活动中的心理过程的学科,它涉及人类个体如何掌握和运用语言系统,如何在实际交往中使语言系统发挥作用,以及为了掌握和运用这个系统应具有什么知识和能力。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心理语言学是研究个体言语交往中的编码和译码过程。由于研究对象的特点,它与许多学科有密切关系,除心理学和语言学外,还有信息论、人类学等。但在方法上,它主要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2.认知心理学与信息科学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对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的影响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种体现了时代精神的理论思维的方法,启示认知心理学家从系统、信息和控制的角度考虑人脑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另一方面是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家借用这些理论中的一些科学术语,如开放式系统、反馈系统、信息控制、信息过滤等来描述人的信息加工控制论的基本思想机器系统与生命系统从物质结构上虽不相同,但在结构与功能上却有相同的基本要素和类似的调节机制,因而都可以称为“控制系统”。任何控制系统都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既操纵机构,受控对象,直感通道和反馈通道。从这四个要素来看,机器系统和生命系统是相同的。计算机也可以看成是由这四个要素组成的。信息论在信息论的形成和发展中,美国数学家兼通讯工程师申农(Shannon,C.E.)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48年申农发表了著名的论文《通讯的数学理论》。信息论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系统的信息如何获取、加工、处理、传输和控制的一门科学。系统论系统论的创始人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系统论要求把事物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研究,并用数学模型去描述和确定系统的结构和行为。所谓系统,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小结:“三论”对认知心理学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中期,心理学家们开始应用信息方法研究人的认知,即人类获得和应用知识的过程。这种方法把人的认知看成是信息转换的过程,通过对信息流程的分析和处理,以揭示认知过程的规律性。信息方法是一种系统的方法,也是一种类比模拟的方法。它试图用整体的观点考察人的认知,并且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试图确定不同加工阶段对操作行为的影响。3.认知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三、关于认知心理学的争论一)人机类比的学术争论1.支持和肯定人机类比的观点西蒙和纽威尔(Simon&Newell,1961,1964,1971)2.否定人机类比的观点J.魏增巴姆(J.weizenbayum,1976),诺曼(Noman,1981)斯尔里(Searle,1990,1992)格根(Gergen,1994)埃里斯和瑞德哈特(HenryC.Ellis&R.ReedHunt,1997)乐国安王苏朱宝荣二)人机类比学术争论的启示1.人机类比引入人的心理研究的确有其局限性2.包括现代认知心理学在内的心理学的各个学派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体系都是有一定适用范围和条件的。第三节认知心理学研究的若干问题一、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根本问题1.先天与后天2.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3.结构与过程4.领域一般与领域特殊5.因果推论效度与生态效度6.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7.生物法与行为法二、认知心理学的重要思想1.只有在解释性理论下才能完全理解认知心理学研究中获得的数据,但没有经验数据理论就是空洞的;2.认知具有普遍适应性,但并非适应所有情况;3.认知过程相互影响,并与非认知过程相互影响;4.要用各种不同的科学方法研究认知;5.所有的认知心理学基础研究可以应用于实践,所有实践也可以应用于基础研究。本章结束
本文标题:第1讲 认知心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936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