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中国便携式防空导弹发展历史
中国便携式导弹发展历程五十年代开始,各国防空导弹发展有了明显的飞跃,一批诸如“奈基”1、“奈基”2、“萨姆”2等著名的中高空防空导弹问世,以前高射炮命中率很低的中高空变得无比危险,为了躲避防空导弹的威胁,一些飞机向超高空超高速求生,发展出SR-71“黑鸟”这样飞行高度达3万米、飞行速度达到3马赫的“双3”飞机,而更多飞机由于负荷重发动机功率低无法实现超高空超高速,只好向低空、超低空、掠地飞行求生。当时防空导弹的雷达制导过滤地面反射波能力差,雷达在探测低空飞机时目标反射波被淹没在嘈杂的地面反射波中,无法识别目标。虽说中小口径高射炮转动灵活,能够对付低空一掠而过的飞机,但是中小口径高射炮炮弹出膛后速度衰减很快,弹道性能决定了它无法追射高速喷气式敌机,只能迎头拦射,加上射程小、射高低,大多数作战范围就是迎头千米以内的一个不大的扇面。为了更好地打击低空敌机,美苏两国在六十年代都列装单兵便携式导弹。它们的特点是安装有红外引导头,依靠飞机的尾喷口红外特征追踪并碰炸目标,有效弥补高射炮不能追射的作战空白,命中率也比高射炮高,体积小,训练简单,作战效能高。单兵便携式导弹装备以后很快迎来实战考验。1969年8月,埃及在苏伊士运河的战斗中,苏制“萨姆”7初次告捷,一举击伤4架击落2架以色列飞机;1972年在越南战争中,越南游击队曾经用“萨姆”7导弹3个月击落24架美机。单兵便携式导弹战绩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各国竞相研制。山寨萨姆7--“红缨”5便携式防空导弹2001年6月28日廊坊陆军导弹学院女硕士卢立红用“红缨”5击落靶标,标志着我军第一位防空导弹女射手具备了实弹发射能力。“红缨”5便携式防空导弹是我国仿制“萨姆”7的第一代昼间目视便携式防空导弹,1975年,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达研制“红缨”5任务,朱玉池、肖林先后担任总设计师。1982~1983年进行定型试验,发射试验圆满成功。“红缨”5在1984年的国庆阅兵中首次公开露面。“红缨”5导弹长1423毫米,自重9。8千克,作战高度50~2300米,最大斜距4200米。后来又研制出其改进型号“红缨”5B、“红缨”5B1、和“红缨”5A(“红缨”5甲)。“红缨”5甲是是我国“红缨”5系列的最新改进量产型号,1979年下达研制任务,1985年正式定型。主要技战指示:弹长:1。46米;弹径:72毫米;弹重:10。2千克,发射质量16。5千克,战斗部:破片杀伤式,装药0。5千克,引信:触发式;动力装置:1台单室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一具固体助推器,目标:最大速度小于260米/秒的飞机;作战斜距:800~4400米,作战高度50~2500米;最大速度:500米/秒;制导体制:红外被动寻的;反应时间:≤5秒(作战反应时间)≤10秒(装备展开时间)≤5秒:(装备撤收时间)。该型导弹只能尾追攻击,抗干扰能力差。鉴于其性能已经落后,“红缨”5甲目前只装备军事院校、二线摩托化步兵师(旅)、高炮团中的防空导弹连、预备役高炮部队、东南沿海城市的民兵防空部队、船运部队。2001年6月28日,廊坊陆军导弹学院院女硕士卢立红用“红缨”5甲击落靶标,标志着我军第一位防空导弹女射手具备了实弹发射能力。红缨5便携式防空导弹实战立功的山寨毒刺--“前卫”1号(QW-1)便携式防空导弹我国1985年定型了第一代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红缨”5,它由苏联萨姆7仿制而来,性能相当。通过仿制工作,我国掌握了单兵便携式导弹的相关技术,随后在此基础上研制出第二代单兵防空导弹“前卫”1。1994年英国范堡罗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上,“前卫”1首次公开露面,因为采用的技术和性能类似“毒刺”早期型号而引发海外媒体和军方的高度关注。“毒刺”是最成功的便携式导弹,据不完全统计,阿富汗战争中游击队曾发射了340枚“毒刺”导弹,命中269个目标,命中率达79%。前卫1便携式防空导弹“前卫”1是一种昼间目视搜索发射的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作战任务为保卫指挥所、雷达站等重要小型固定点目标,保卫桥梁、铁路等固定线状目标;或者两人一组分组布置在行军纵队中,每组相距2千米,掩护机动中的部队。发射组中副射手负责接受上级空情威胁通报或连同射手以望远镜和目视和搜索空情。当他观察确认来袭飞机是可攻击目标后,指挥射手进行发射准备,射手把发射筒扛上肩,指向敌机来袭方向,目视探测目标并估测距离;“前卫”1没有敌我识别系统,发射之前必须通过空情通报或者目视识别确认目标为敌机,确认敌机已处于导弹系统作战斜距范围之内后,方能压下激活手柄,红外探测器开始工作;当导弹发出已捕获目标的声光信号时,射手即给出一个发射前置角扣动发射扳机。发射后不管,导弹依照红外引导头指示飞行,射手可丢弃发射筒转移阵地隐蔽,避免被敌人攻击;也可迅速准备下一次发射。“前卫”1采用单室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其一级推力可使导弹在极短时间内达到续航速度,二级推力用以在续航段内保持这一速度。辅助发动机在发射管内就燃烧完毕,主发动机采用电子延时点火,在导弹飞离射手安全距离后点燃,以避免主发动机尾焰烧伤射手。第一代国产单兵导弹红缨5的电冷硫化铅探测器只能探测到发动机喷口处的高温热源,只能尾追攻击低空喷气式飞机。第二代国产单兵导弹“前卫”1的导引头采用氦气致冷锑化铟探测器,更加敏感,还能感应飞机发动机排出的温度比较低的热辐射信号,跟踪能力强,探测距离远,准全向探测目标的红外辐射(固定翼飞机有正面迎头来袭时候,发动机排气热源被飞机机体遮蔽,故此有迎头30°盲区),能拦射、能尾追攻击低空喷气式飞机。“前卫”1位标器采用圆锥扫描体制,无探测盲区,捕获视场大。导引头上的电路全部集成化,并采用微组装技术,可靠性高,结构尺寸小,重量轻。历史上第一代便携式导弹多次炸烂尾喷口而飞机成功返场迫降。作为第二代弹便携式导弹的“前卫”1上有目标自适应导引系统,在飞行的末段,第一代导弹“红缨”5继续追逐热源(发动机喷口)直到碰炸,破片主要杀伤发动机,“前卫”1攻击对象从热源调整向飞机机体,直接破坏机体,杀伤效果大大提高。“前卫”1系统重16。5千克,导弹长1。532米,直径71毫米,战斗部重1。42千克,装药量0。57千克,作战距离500~5000米,作战高度30~4000米,作战斜距500~5000米,目标最大速度300m/秒,导弹最快飞行速度600m/秒,引导头跟踪能力22°/秒,作战反应时间10秒,作战温度-40~+60°。红外制导导弹对一个目标连续发射很可能造成后一发弹追击前一发弹的发动机热源,所以“前卫”1现在有双联装导弹发射装置更适合对付多个目标,无法对一个目标连续发射两发来提高命中率。“前卫”1也不适合多个发射小组集中火力射击一个目标。“前卫”1便携式防空导弹重量不大,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导弹平时密封在发射筒内不需要保养,1名射手即可背负携带。作战时阵地选择方便,只要一个视野开阔便于观察的小高地。“发射后不管”,具有准全向攻击能力,因此从出口型号转向现役装备,1997年起列装我军一线部队。1999年印度与巴基斯坦在卡吉尔地区的武装冲突中,巴基斯坦陆军用从中国引进的“前卫”1型便携式防空导弹,一举击落印度空军的米格21和米格27战机各1架。因为战绩显著,巴基斯坦决定引进技术生产。中国特许生产的巴基斯坦版“前卫”1被命名为“安扎”MK。2便携式防空导弹,列装巴军。“前卫”1依靠各发射小组目视搜索,发现能力比较低,晴朗白昼尚能作战,一旦气象条件不好,视线不良,很可能会错失目标,或者发现目标后未等准备完毕目标已经脱离有效作战范围。由于各防空小组独立作战,甚至有可能出现敌机进入两个小组的防空范围内,两个小组同时开火,导弹自身红外辐射特征引发另一枚导弹前来追逐。所以在作战中,射手都要尽可能地从上级和友邻部队提前获取空情通报,以提前做好射击准备,提高命中率,避免相互干扰。航天新乐有限公司和西安天伟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前卫”lA全天候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将多具各自为战的单兵防空导弹联系起来,形成小区域警戒控制范围,统一指挥,合理分配攻击火力,极大的拓展了便携式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战术方式和作战能力,构成了一种简易便携的山寨版小区域防空导弹系统。系统包括便携式新型雷达、信号处理机、电源、电子引导瞄准系统和任务分派器和导弹发射筒组成。新型雷达采用数字调频连续波体制和TWS(边跟踪边扫描)技术,具有重量只有15千克、体积小、高增益、低功耗、多目标处理等特点。由于采用连续波体制,频率可以随机调整,接近于无线电杂波,而且辐射射能量低、探测距离只有15千米信号,属于低可探测信号源,对方较难发现雷达的存在和准确位置,提高了在敌优势电磁权下的生存能力。对于超低空目标,该雷达有较高的发现概率,可以发现贴在树梢飞行的直升机或部分露出隐蔽山体的旋翼,如果雷达布置在视野良好的小高地上,则系统可控制相当大的一片空域。另外,该雷达工作的频率也较为特殊,对于采用隐形技术的目标也同样有较高发现率。雷达信号通过信号处理机,从发射波中检测出多个目标的位置与运动轨迹,由于附加在弹上的电子引导瞄准系统与雷达本身方位确定了一致标准,信号处理机可以把准确的目标方位和轨迹讯息显示在射手的电子引导瞄准系统显示屏上,射手根据所处的位置选择最佳攻击目标和攻击时间。这样就将电子引导瞄准系统和便携式导弹融为一体,使得分散在各个不同位置的单兵可以协同起来作战,不论白天还是黑夜,都可以随时对抗多个来袭方向的敌机或导弹。电子引导瞄准系统通过更换夹具,可以配置在我军现役的各类便携式防空导弹发射筒上,例如红缨系列、前卫系列等。目前该产品还处在试验阶段,各射手通过电缆线与控制中心联系,一个信号处理机可指挥2~4名(扩容以后可到6名)射手。由于线长原因单兵的散布位置有限,今后计划采用无线联系方式,单兵布防距离可以扩大到数公里以外,处理机性能增强后可以指挥更多射手作战。这样一个单兵导弹小分队可以控制的区域范围甚至可以达到方圆10KM左右,实现小范围区域防空能力。由于各部分可以分体携带,重量较轻,因此2~3人就可以携带雷达和信号处理机等设备,相对传统庞大笨重的区域防空导弹,更加轻便廉价,适合我军军费有限、渡海运输能力较弱的现实,能让登陆部队可以迅速在滩头丘陵地带展开对空防御阵地,对整个登陆区域进行对空防御,减少敌方武装直升机、攻击机等对登陆部队的直接威胁,弥补了因为机械化防空导弹装备不能及时登陆布防以及空军制空部队不能全天候全时保护造成的防空真空,也为各种轻装陆战部队提供了随时移动的防空保护。“前卫”1A开创了单兵防空导弹战术作战的新模式,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我军单兵导弹使用的远程预警和全天候作战两大瓶颈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单兵作战武器的系统的作战效能。系依靠计算机,把雷达信息与导航定位信息结合形成“计算机补盲系统”,智能化处理空情信息,自动计算并筛选不同的目标,在肉眼无法搜索情况下为导弹射手提供预警信息,声光提示射手瞄准目标,装备有“前卫”1A武器系统的部队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作战效能提高很大。“前卫”1A仍然没有敌我识别能力,在敌我交错的现代战争中存在误伤的风险。图片前为前卫18,后为前卫111997年“前卫”1投入现役以后,我军正在加强对台军事斗争准备。面对外国可能的武装干涉,全军开展了“新三打三防”,其中打巡航导弹是重要内容。以战斧巡航导弹为例:全长5。56米,直径0。527米,巡航速度0。72马赫,海面巡航高度15米,平原巡航高度50米~150米。巡航导弹和作战飞机相比,体积小,红外辐射弱小,超低空掠地飞行,属于难于发现,难于命中的小目标。为打巡航导弹,科研人员在“前卫”1基础上提高制导精度,力求能够命中小体积超低空高速度的巡航导弹,于是新开发的“前卫”11和“前卫”18。“前卫”11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前卫11最大识别特征是颈部开了一圈多个圆形的激光感应窗口“前卫”11采用了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触发+激光近炸”复合引信,由于它利用激光制导技术提高了精度,反导能力在家族成员中独占鳌头,可以在对战斧之类的巡航导弹贴近爆炸形成很大威胁,过去老式单兵红外制导便携式防空导弹精度对飞机尚可,对体积较小的巡航导弹
本文标题:中国便携式防空导弹发展历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943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