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 第一章 “五四”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文学
第五章、新时期文学目的和要求:1、识记“第四次文代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及“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新思潮”等的慨念和内涵。2、了解新时期文学的特点3、了解新时期的诗歌、小说、散文、话剧的创作及作家作品4、作品分析三、教学过程(一)1、第四次文代会:全称“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1979年10月30至11月6日在北京召开。大会旨在进一步解放文艺生产力,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更好地为“四化”服务。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致祝辞,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是决定祖国命运的千秋大业,文艺在其中应该在“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等方面负担重要责任;“应当在描写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丰硕的成果”;要继续坚持“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付论”。周扬作了题为《继往开来,繁荣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艺》的报告。大会总结了建国30年来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第四次文代会在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新的共识,起到了解放思想、解放文艺生产力的作用,是我国文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2、“伤痕文学”:当代重要的文学潮流。1977年末至1979年间,以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为滥觞,文坛上涌现出一批直面人生苦难,对十年“文革”浩劫进行血泪控诉,揭露极“左”路线给人们精神上的内伤的作品,形成一股潮流,被称之为“伤痕文学”。代表作品有卢新华的《伤痕》。刘新武的《班主任》、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陈国凯的《代价》,苏叔阳的《丹心谱》、贺国甫的《于无声处》,巴金的《怀念萧珊》。3、“反思文学”:当代文学潮流。在“伤痕文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恢复了新时期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试图站在历史的高度来观察和思考过去的教训,对过去的历史进行再认识、再评价,扩展和深化了文学的历史内容,在题材开拓、思想主题深化、人物塑造和艺术表现方面都取得较突出成绩。代表性作品有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张贤亮的《灵与肉》等小说。4、“改革文学”:当代文学潮流。70年代末开始,以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为先声,出现了大批反映我国建设四化过程中面临的困难、问题和阻力的小说,这些作品及时而敏锐地触及改革事业中的实现问题,塑造了一批建设开拓者的新形象,表现了改革的艰难和希望,反映了我国历史转折期纷纭的社会生活。代表性作品有蒋子龙的改革系列小说,以及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水运宪的《祸起萧墙》等小说。5、“新诗潮”:当代诗歌的一种潮流。70年代末80年代初活跃于诗坛,其诗作被称为“朦胧诗”,在当时引起过广泛的论争。在表现手法上主要有以下特点:思想倾向上注重主观抒情,追求自我价值,具有代表倾向;艺术表现上注重写意,不主张直接表达思想感情,而是多用暗示获得某种象征效果,尤其注意用新奇的意想来含蓄曲折地表达思想感情,因此诗作内涵大多丰富多义,带有某种朦胧色调。代表诗人有舒婷、江河等。(二)、新时期的诗歌创作1、1、新时期诗歌创作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题材走向多样,表现形式上不断探索创新,涌现了一批思想感情和艺术形式俱佳的优秀诗作;先后出现的“复出的诗人”、“朦胧诗”、“后新诗潮”和“新乡土诗”等重要的创作群体。(1)“复出的诗人”:a:在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的诗人,如艾青、公刘、白桦、流沙河、邵燕祥等。b:有1955年受“胡风反革命集团”案株连的诗人,如绿原、牛汉、冀仿、曾卓、彭燕郊等。C:也有因偏狭的艺术观念和艺术氛围而被迫离开诗坛的诗人,如蔡其矫、辛笛、郑敏、陈敬容、唐等。在70年代后期,他们重新走上诗坛,纷纷把自己历经坎坷的感受投射到“归来”之后的创作中,表现出不少共同的倾向,如“归来”的中心主题,“自叙传”色彩,以历史反思为核心的理性思辨色彩等。代表作有《鱼化石》、《盆景》(艾青),《重读〈圣经〉》(绿原),《哎,大森林》(公刘),《假如生活重新开头》(邵燕祥),《故园六咏》(流沙河),《玉华洞》(蔡其矫),《悬崖边的树》(曾卓)等,这些诗或记述苦难的历程,或抒发“归来”的喜悦,或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既闪烁着信念不灭的火花,又凝聚着历史的沧桑,表现了诗歌实现主义精神的发展与深化。(2)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一批新人在诗坛崛起。他们不满足于旧的诗歌程式,寻求新的诗美原则,以期表达复杂的感情与独特的个性;他们大胆借鉴西方现代诗的诗艺,掀起新诗潮,创作了一批具有新的审美特征的诗,代表作有《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双桅船》(舒婷),《雪白的墙》、《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梁小斌),《纪念碑》(江河),《老虎》(王燕生),《我感到了阳光》(王小妮)等。(3)80年代中期,诗坛出现了所谓“后新诗潮”,代表作有《第二道假门》(周佐佑)、《三原色》(车前子)、《天鹅之死》(欧阳江河)等。“新生代”诗作者由于理论的幼稚与实践的脱节,佳作不多,“后新诗潮”也很快便悄然退(4)另一些默默耕耘的诗人提出了“乡土化、民族化、大众化”的主张,这便是丁庆友、林染、丁可、臧棣、胡鹏等年轻诗人。他们用现代人的目光观照迅速变化的农村和城镇,以发展的视角展现中华民族的心理状态、道德规范,民俗风情,抒写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坚韧、奋发图强、变革进取等品质,并且运用劳动人民口语为主的民族语言、民族形式以及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手法,形成独特的民族风格,同时又借鉴西方现代派诗歌的某些表现手段,形成“新乡土诗”。代表作有丁庆友的组诗《忆念那一片泥土》、丁可的组诗《南方,田野的风》,胡鹏的《大地上生长出我的一组短歌》,李瑛的组诗《山草青青》等,它们是现实主义的,但又是从更高的层次上反映现实,展现新时期农民的变革意识、创新意识、忧患意识、开放意识,透过生生不已的生活表象去追溯农民命运的艰辛历程,进而从中去体现土地般厚重的乡土精神。(三)、新时期小说创作1、小说创作以“伤痕文学”发端,“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紧随其后,标志着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与深化;继后的“文化寻根小说”注重构建小说的“民族品格”,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新写实主义”表现出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结合的趋向;“文学是人学”的命题重新得到公认;王蒙的创作体现了复杂的生活对表现形式的新要求。(1)刘心武的《班主任》,“伤痕小说”潮流。代表作还有《弦上的梦》(宗璞)、《大墙下的红玉兰》(从维熙)、《代价》(陈国凯)、《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叶辛)等。(2)《天云山传奇》(鲁彦周)把反思内容追溯到“反右”斗争和大跃进年代;《李顺大造屋》(高晓声)、《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一弓)等(3)1979年夏,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开了“改革文学”的先河,另外有《沉重的翅膀》(张洁)、《祸起萧墙》(水运宪)、《腊月正月》(贾平凹)、《新星》(柯云路)等。(四)新时期散文创作1、新时期散文的复苏以“挽悼性散文”为标志;随后抒情散文蓬勃兴起;90年代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将新时期散文推向新的境界;报告文学显示出崭新风貌,在题材内容上向深广的生活领域突进,艺术表现上呈现“小说化”、“散文化”的走向;80年代后期“宏观全景式”的报告文学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一类是悼念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如追念毛泽东的《临江楼记》(何为),怀念周恩来的《最后的时刻》(巴金),忆念朱德将军的《巍巍太行山》(刘白羽),痛悼陶铸的《一封终于发出的信》(陶斯亮)以及《彭大将军回故乡》(翟禹钟)等。另一类是悼念被“四人帮”和极“左”路线迫害致死的1、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及其他革命同志的,如巴金《怀念萧珊》、金山悼孙维世的《莫将血恨付秋风》、黄宗英忆上官云珠的《星》、丁一岚的《忆邓拓》、楼适夷的《痛悼傅雷》等。2、继挽悼散文潮之后,老作家的回忆散文,代表作品有孙犁的,《耕堂读书记》、萧乾的《一本褪色的像册》、杨降的《干校六记》、丁玲的《牛棚小记》等。中青年作家的散文,则以其思想的敏锐和形式的新颖而透出特有的生气。贾平凹的《丑石》、赵丽宏的《小鸟,你飞向何方》、张抗抗的《地下森林断想》、张洁的《拣麦穗》、王友勤的《末名湖,你听我说》、曹明华的《一个女大学生的手记》等。3、报告文学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高山与平原》(理由),蔡希陶的《生命之树常绿》。4、80年代中期以后,部分作家的报告文学由“小说化”、“散文化”转向“学术化”、“思辨型”,热点由写人物转向写问题写事件,拓展了报告文学的艺术思维空间,出现了“宏观全景式”报告文学,作品强调信息量和思辨性,融入了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多种思维方式,渗透着历史意识、忧患意识、批判意识等诸多观念,出现了“非文学化”、“非艺术化”的作品,代表作有《唐山大地震》(钱纲)、《中国农民大趋势》(李延1、国)、《土地与土皇帝》(麦天枢)、《中国的“小皇帝”》(涵逸)、《国》(霍达)、《世界大串连》(胡平)等。(五)新时期话剧创作1、新时期的话剧创作的特点是对题材的开拓,对形式的探索敏锐反映现实,塑造新的人物。新时期话剧创作是在揭批“四人帮”的高潮中催生的。1977年夏秋之间,揭露批判“四人帮”的讽刺喜剧《枫叶红了的时候》(金振家、王景愚)和反映贺龙与党内“左”倾机会主义者斗争的《曙光》(白桦)相继问世,鸣响了新时期话剧创作的第一声号角,预示了揭批“四人帮”、歌颂老一代革命家两大创作潮流的到来。1978年9月,在“天安门事件”正式平反之前,上海工人文化宫业余话剧团演出了《于无声处》(宗福先、贺国甫),讴歌了与“四人帮”斗争的“四五”英雄,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的《丹心谱》(苏叔阳)则通过医务工作者1、研究新药过程中的斗争,赞颂了一片丹心为人民的周恩来。2、戏剧创作:首先是恢复和发扬了我国戏剧艺术的现实主义传统,敏锐反映社会现实,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以《于无声处》等剧作为先行,各种“社会问题剧”和以改革为题材的剧作应运而生,如《报春花》(崔德志),《未来的召唤》(赵梓雄),《血,总是热的》(宗福先、贺国甫),《权与法》(刑树勋),《救救她》(赵国庆);第二,剧作题材不仅突破了文革十年“四人帮”所设置的禁区,而且也深入到“文革”前十七年所没有接触到的领域,《秋收霹雳》(赵寰)、《报童》(邵冲飞等)、《西安事变》(程士荣等)、《东进!东进!》(所云平)、《陈毅市长》等,第一次在舞台上塑造了毛泽东、周恩来、陈毅、朱德、贺龙、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形象;第三,本时期剧作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也取得了新的进展,不仅数量和品种增加,而且着力塑造了向“四化”进军的新人;努力克服了单一化、类型化、公式化,概念化等缺点,注意多侧面多层次表现人物,开掘人物丰满而又复杂的内心世界;屏弃了简单地把人物划分为“正面人物”、“反面人物”的排列组合,对号入座的模1、式,注意表现人物形象的多样性和人物关系的复杂性;除了歌颂英雄人物、鞭笞社会渣滓外,还浓墨重彩地塑造普通人物和小人物形象,丰富了新时期舞台人物画廊。3、进入80年代以后,在戏剧结构上,探索戏剧打破“三一律”(时间、情节、地点的整一)的传统模式,采用了多种多样的结构方式;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探索性剧作不再满足于表现人物的外部行为,而致力于人物深层心理的开掘,淡化和虚化清洁,外化人物的内心世界;不少剧作借鉴了西方现代派戏剧艺术直喻、象征、变形、夸张等手段,强化审美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加深了剧作的哲理意蕴;在舞台演出中,突破了“镜框式”、“第四堵墙”的传统舞台形式,注重台上台下直接交流,调动观众的参与创造意识。
本文标题:第一章 “五四”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文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951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