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2012第一章 社会工作概述
社会工作概论电话:13655733671wxl2611606@163.com主讲:嘉兴学院公管系吴兴陆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功能第二节社会工作的发展第三节社会工作构成要素第四节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第五节社会工作的领域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主要要点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功能一、社会工作的含义(一)国际上关于社会工作的三种认识角度第一类,把社会工作视为一种个人慈善事业第二类,将社会工作视为由政府或私人社团举办的以解决各种因经济困难所导致的问题为目的的各种有组织的活动。第三类,将社会工作视为一种由政府或私人社团所举办的专业服务。(二)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活动。社会工作是指非营利的服务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过程。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方法。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三)含义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职业性的活动。从事这类活动的人被称为社会工作者。(三)社会工作的定义一般性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的服务活动。内涵社会工作是以帮助他人(服务对象)为目的的活动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活动科学的助人方法社会工作是职业化的助人服务活动(四)特点职业性助人活动。注重专业价值。强调专业方法。注重实践。双方合作。多方协同。社会工作的特点主要有()。A.是一种职业性助人活动B.注重专业价值观C.强调专业方法D.营利性E.多方协同(五)我国社会对社会工作的理解第一类社会工作是在机关、单位中和在社会上,在本职工作之外从事的不计报酬的服务性或公益性工作。第二类社会工作是在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中,专门从事职工福利、社会救助、思想工作等类型的助人活动。第三类是专业社会工作,这是由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人开展的助人活动。国家相关部门对专业社会工作的描述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二、社会工作的目标从服务对象层面来看解救危难缓解困难促进发展从社会层面来看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以下对于社会问题的理解,正确的是()。A.社会问题是指社会上大多数人遇到的某种问题B.社会问题是与社会因素有关的问题C.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与人们的希望相违背的现象,与人们对它的认定无关D.解决社会问题,消除其不利因素和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增进了人们的社会福利E.社会问题是一种消极现象三、社会工作的功能1.功能的含义功能是指在一个系统中某个部分所发挥的作用,即某一部分的存在和变化对整体及其他部分所发挥的影响。2.功能的基本类型正功能和负功能显功能与潜功能--那些明显的、被参与者所预期和认识到的后果是显功能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第二节社会工作的发展一、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张扬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两极分化/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大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者/利己主义得到充分扩张。/社会问题大量出现,贫穷、饥饿、失业、堕落充斥着社会制度背景1349年《劳工法》——1572年《帕里实济贫税》——1601年《济贫法案》在英国的济贫立法中,影响最大的是1601年的《伊丽莎白济贫法》(以下简《济贫法》)。《济贫法》对社会工作发展的意义指出政府对社会救助负有责任,并直接参与社会救助的组织工作。《济贫法》确立了助人自助的观念,要求有劳动能力的乞丐要从事劳动。《济贫法》规定要由专门人员从事济贫救助活动,救助人员的专门化为社会工作职业化奠定了基础。(二)社会工作的产生1、慈善组织会社最早发端于英国,这与英国工业化的背景密切相关。1869年,在伦敦成立了第一个慈善组织会社。目标:使贫民获得物质帮助和各种建议;使伦敦的慈善事业组织起来,使之密切配合,发挥最合理的作用慈善组织会社对社会工作的贡献:促使社会个案工作和社区组织工作的产生;2、睦邻组织运动(社区睦邻运动)运动重点是改造社区环境1886年,美国创立了第一个睦邻公社,至1939年时,全国已有500余个。睦邻组织运动的重要意义:发展出了社会团体工作与社区组织两种工作方法。二、西方社会工作的形成社会工作不同于一般的慈善服务(一)专业教育和培训的发展--为社会工作专业化提供了制度性前提1893年,英格兰由济贫院和英国慈善组织会社开设了两年制的“慈善训练”学校,开启了社会工作专业培训的历史。1898年,美国的纽约慈善组织会社举办了为期六个星期的训练课程,训练受薪的“友善访问员”。1904年,纽约社会工作学院成立191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高等学院开设了社会工作课程。(二)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确定--标志着专业社会工作的产生1898年,美国社会工作学者玛丽·里士满出版了《贫民中的友善访问》,开始对社会工作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化总结。个案工作的产生1917年,她发表了著名的《社会诊断》一书,试图使社会工作方法成为一套独立的知识。1917年里士满出版的《社会诊断》标志着专业社会工作的产生20世纪20年代开始,小组工作到60年代社区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工作方法70年代,社会行政作为一种间接的工作方法被接受。(三)社会工作专业组织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发展美国1918年成立了“美国义务社会工作者协会”,1919年成立了“美国学校社会工作者协会”1955年美国成立了“全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三、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一)专业的特征第一,一个专业应该有一套系统的、支持其活动的理论体系。第二,它已被社会广泛认可,即社会对这种专门活动是接受的和高度评价的。第三,该种活动具有专业权威,专业能力成为该领域活动的重要评价标准。第四,职业内部有伦理守则。第五,这一职业群体形成了专业文化。(二)专业方法的发展在社会工作领域,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个基本方法被分别确立,成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三)社会工作目标模式的变化单纯的治疗、救助----治疗一预防、救助一发展成了社会工作目标新模式的变化。(四)工作对象的拓展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也在不断拓展。从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失依儿童和老人及残疾人、失业者和贫困家庭作为自己的工作对象。社会工作的对象就扩展为所有“有需要”的人士。(五)理论派别的形成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就包括社会哲学层次的宏观理论、针对某一类问题的中观理论和实践(微观)理论发展:最初形态:慈善性、分散化、非专业性和非专业化现代形态:理性化、组织化、职业化和专业化四、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一)我国历史上缺乏专业社会工作没有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二)20世纪上半叶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20世纪初,一些传教士在中国的大学开始讲授社会学、社会服务等课程社会工作专业团体和研究成果的出现,如北京社会实进会(1913年社会工作实践的出现:乡村建设运动社会行政和社会政策方面取得进展。1938年的赈济委员会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方面,是得益于各大学及团体的倡导。1925年燕京大学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工作实践(三)1949年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工作单位制福利与全能政府我国行政性社会工作成为唯一的社会工作形式。社会工作专业化进程的中止这种社会工作可称为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四)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工作单位福利制的打破社会救助机构的出现专业社会工作的出现与发展社会学教育的恢复,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教育开始起步。民政等部门对干部进行在职培训,形成了以往的行政性社会工作与现在的专业社会工作相结合的发展格局。改革以来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特点:1.行政性、专业社会工作相结合2.行政性、半专业性,初级社会群体的互济性3.开始向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第三节社会工作构成要素一、对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理解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互为行动主体和客体。社会工作就是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服务对象基于需要的求助行为——社会工作者根据自己对服务对象的(求助)行为的理解而采取的主动行为——服务对象的反应——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反应的反应——服务对象的进一步反应--直至服务结束。社会工作是一个渐进的、逐渐达到目标的过程对作为社会行动的社会工作过程的解析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的互动过程。受助意愿与接受行动社会工作者——理解、行动选择、行动—受助者助人意愿与助人行动二、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一)服务对象社会工作对象(或称之为案主)是指直接接受服务和帮助的个人或群体。最初主要是帮助那些在基本生活方面遇到严重困难的人,如孤儿、无依无靠的老人、失业者等,后来扩大到所有社会成员。对象可以分为基本对象和扩大的对象。基本对象是由于生理、心理原因,或由于个人无法抵御的社会和自然原因而陷于生活极度困难的群体。扩大的对象--社会工作的对象也在扩大,涉及到所有的社会成员社会工作对他们既是服务也是帮助。经济上并不困难但在精神方面、社会关系方面陷入困境者也是社会工作的对象。社会工作的主要基本对象有()。A.无依无靠的老人B.孤儿C.社会公众D.精神病患者E.因失业而沦为生存困难者关于社会工作者,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是助人行动的主体B.是接受一定的专业教育或培训,从事职业化社会服务的人C.不只是一个个体概念,也是一个群体概念D.只是指单个的社会工作者E.他们的素质、能力和经验直接影响工作成效(二)社会工作者在助人活动中,社会工作者是助人行动的主体社会工作者不只是指个人,也是指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者是接受一定的专业教育或培训从事职业化社会服务的人,也是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三)价值观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评判助人活动的一套观念。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四)助人活动助人活动(或称服务)是社会工作者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依据社会工作价值观向服务对象提供帮助或服务的行动,助人活动是双方围绕解决困难和问题而展开的持续互动。助人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提供物质帮助、搀扶身体、思想开导、精神鼓励、适当的赞扬等都是助人活动常见的形式。(五)专业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种重要方法,它们分别被用来处理个人(家庭)的、有共同需求的小群体的和社区的问题。社会工作的要素1.社会工作者——帮助的提供者2.受助者——工作对象:案主3.社会工作价值观——社会工作灵魂4、助人活动——社会工作关键社会工作的基本构成要素主要包括()。A.服务对象B.社会工作者C.价值观D.营利的助人活动E.专业方法第四节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一、社会工作者的概念(一)社会工作者的含义《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给出的界定是“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员”,思考:社会工作人员与社会工作者的概念是有不同的。在我国,社会工作人员是指所有从事社会工作、社会服务的人员,而社会工作者是指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员。英国国家社会工作协会的定义:受雇于社会服务机构或相关组织,在其雇佣契约中明确规定其社会工作者身份,在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内履行义务的专业工作者。我们作出界定: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社会服务职业的人员。(二)社会工作者的一般特征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价值准则从事社会福利服务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一定的组织框架内开展活动(三)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的关系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还是有明显区别的:活动方式不同社会服务是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而对志愿者来说只是其“业余”活动。专业技术能力不同社会工作者受过专
本文标题:2012第一章 社会工作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95815 .html